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3 KB   上传时间:2020-01-27 20:54:18

  这边正在热热闹闹地操办庄小郎和瑞娘的婚事,闽娘的消息送回了京城。

  肖氏狠哭了一场,闽娘是她看着出生的,月子里是她亲手带的,如今说没就没了,她如何不心痛。她生了四个孩子,孙辈本来就不多,哪一个都是她的心头宝。

  赵书良心里也很难过,这个孙女,出生的时候就艰难,小小年纪一路奔波去找她父亲,本想着从此她们一家团聚,没成想这一去竟成了永别。赵书良虽然没哭,却喝了好几天的酒。过了几天,他一个人去了吴氏的坟头。

  “娘子,老二家的闽娘去找你去了,她还小呢,你定要看护好她。我以后多给你烧些纸钱,你们不用俭省 。”

  吴氏去了十来年了,年年坟头添土,越来越高。自从赵世简给她请封了一品诰命,吴氏的坟墓规格更大了。赵书良烧过了纸,坐在一边,有些发愣。

  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阳阳的,他趴在坟头睡了一觉。起来后,感觉浑身都是力气。

  “娘子,刚才是不是你来过了。我来的时候还恹恹的,这会子腿脚都有劲了。娘子,你的东西我都留着呢。等我以后死了,咱们葬在一起。你且别急着过奈何桥,一定要等我一起来。下辈子,咱们还做夫妻。”

  赵书良看过了吴氏,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有娘子照顾闽娘,他再没有不放心的。

  京城里最伤心的要数庆哥儿了,闽娘是他亲妹妹。妹妹出生的时候,他和外婆大娘一起守了好几天,月子里,阿娘伤了元气,他经常半夜跑过去看妹妹。从京城到福建,一路颠簸,小小的庆哥儿帮着李姝哄妹妹开心。他离开泉州的时候,妹妹还肉嘟嘟的,都能走稳了,还能哥哥哥哥地叫他。

  忽然间告诉他妹妹没了,庆哥儿伤心地哭了。贤妃搂着他直安慰,“你妹妹是天上的仙子,王母娘娘让她提前归位了,她这会子正在瑶池边上吃仙桃呢。你阿爹阿娘定然很是伤心,你要好好的,你阿爹阿娘才能放心。”

  贤妃是京城里唯一一个猜出闽娘死因的人,李姝在银票里夹了一张纸条,只让她盯着平家,不论老幼,有错就钉死!贤妃聪慧,三妹妹自来不是这样狠厉的人,除了孩子,她不会这样性情大变。

  后来,赵世简陆陆续续派回来十几个拳脚功夫很不错又很机灵的护卫,扮作做家丁轮着跟着庆哥儿,以防不测。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过去了。洪姨娘生了个女儿,取名馨娘,老太太虽然不大满意,但总比没得生要好。嬛娘天天带着妹妹玩,两个姨娘关系越发好了。倒是赵书良有些不满,两个姨娘一说起话来都不理他了。

  庆哥儿满了十岁了,不能再住在后宫里。四皇子也大了,景平帝不想让儿子们长于妇人之手,把儿子挪到了西五所,让大皇子带着一干弟弟们一起住在那里。虽说是住在一起,但各有各的院子。

  庆哥儿又回平康坊住去了,他仍旧住东厢房,庄小郎住西厢房,正房空着。赵世简往家里拿的银子越来越多,家里一干吃穿用度也越来越大方。

  庆哥儿仍旧要去上书房读书,好在平康坊离皇城不远,家里有马车,每日天还没亮,赵书良亲自送了庆哥儿到宫门口,然后自己晃荡着去衙门当差。

  赵书良如今只任了个闲差,纯粹打发时间的。同僚们都捧着他,连上官们见了他也和颜悦色的。他每日去衙门就是找同僚们说闲话、吹大牛,有差事了他帮着跑跑腿,一整日就这样混过去了,然后等天黑了去宫门口接孙子,回家了逗两个女儿玩。偶尔赵世崇带着一家子过来一起吃个饭,日子快活的很。

  庆哥儿在京城里混了两年,整日跟着四皇子,京城上流圈子的公子哥儿们没有不认识他的。他出手大方,为人豪爽,很是结交了一些朋友。有豪门贵族的子弟,如谢家、甘家,有官宦人家的子弟,如丁家、张家,他还在外头认识了一些贫寒人家的子弟。

  庄小郎自幼贫苦,他对一些贫寒人家爱读书的小孩子很是喜爱。但他自己都是寄居在赵家,也没有多少银钱接济他们。庆哥儿听说了后,穿着彤管的衣裳,跟着庄小郎一起,走街串巷,去了很多普通人家。

  庆哥儿的零花钱数量在京城一干贵公子中绝对排的上前几号,赵世简每年往京城送大量的银子。大部分给了李穆川和严文凯等人去运作朝堂关系,小部分留作家用。这小部分,说是小,也有几万银子,赵书良又不怎么花钱,部分给玉娘和孙氏帮着打理家里人情走礼并家里花用,其余的他都按月给了庆哥儿。

  庆哥儿整日在宫里读书,除了打赏宫里内侍和宫女,也没花钱的地方。他手里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庄小郎带他走了一趟街巷的普通人家后,他本来想给每个学子一人一个月一些银钱,贤妃阻拦了他。

  “庆哥儿,人心险恶,你给银钱,给再多都没人嫌够的。你若真有心做善事,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去找个宽敞亮堂的院子,找个落第秀才做先生,一个月给先生几两银子,办个学堂,专招那家境贫寒的孩子,年纪大了不要,家里条件好的不要,学堂里供饭食和茶水,笔墨纸砚按月定量供应。月月考试,考得好的,给几两银子奖励,若是连续几个月考倒数第一的,就让他回家去。”

  庆哥儿高兴地抚掌大笑,“高啊,还是姨妈想的周全,我只想着帮他们一把,哪里知道这中间还有这么多道理。只是姨妈,要是办学堂,我一个人也不好办,让表哥跟我一起吧,我出银子,表哥出名头,这样我也不会太打眼,阿爹让我在京城要低调些。”

  贤妃笑了,“那你表哥倒要沾你的光了。”

  庆哥儿摸摸头,“姨妈笑话我,我可懂什么呢,不还是要姨妈和表哥教我。”

  贤妃笑着摸摸他的头,“你们哥儿两既然要办学堂,那就正经办,还有件事情,办学堂,自然要有成果。你多请两个先生,每逢考试,谁的学生考的好,谁有奖励。若是能过了科举,不管县试乡试,奖励更多。若不然,找两个混饭吃的老秀才去了,白忙活一场。”

  四皇子也跃跃欲试,他又有些担心,“母妃,父皇那里。”

  贤妃笑了,“这是善事,你父皇自然不会反对。”

  表兄弟二人兴兴头忙活起来,按照贤妃说的,也花不了几个银子。庆哥儿找了个小院子,让人修葺了一番,定了些桌子椅子。又请了两个落地中年秀才坐馆,请了两个婆子来做饭,米面肉菜让家里人一并买好了送过来的。庄小郎毛遂自荐,自己要去任先生。但他要读书科举,每旬只去两天。

  两个落地秀才听说解元郎要来教书,忙不迭地先掏出自己做的文章来,让庄小郎给看看。

  四皇子不能出宫,没法来看一看学堂,一边帮着出主意,一边亲手写了个匾额,就叫慈恩堂,庆哥儿让人裱装了,挂在学堂门口,一路好不招摇。四皇子还时常让身边内侍出来看看,可有人捣蛋。

  头一批,只招了十几个小孩子。庆哥儿亲自面试,狗屁不通的一个不要。大伙儿后来听说这慈恩堂是皇子殿下办的,还听说这里管饭食、又可以认字,呼啦啦都把孩子往这里送,连一些小吏衙役也把孩子往这里塞。到最后,庆哥儿只得提高标准,会认字的才收。且家里有差事的,一概不要。

  忙活了个把月,这事儿渐渐传到了了景平帝耳朵眼里,景平帝笑了,只说了一个字,善。

  倒是上书房里几位老先生听到后纷纷点点头,直夸四殿下仁慈。朝廷里的大人们,很多都是普通人家出生,少年时期读书时家里供养艰难,如今四殿下和赵公子办了这个慈恩堂,京畿一带多少普通人家有天赋的孩子,再不用担心被埋没了。

  庞家和平家听了,不好跟风办学堂,一个舍米舍粥,一个修桥铺路,但既然是跟风,做的再好,也比不上头一家名声好。

  贤妃如今和庞皇后彻底掰扯开来,再也没有了当日在齐王府时的妻妾和睦。平贵妃一边高兴,一边担忧。皇后和贤妃闹掰了,她在后宫的压力瞬间小了很多。这么多年了,这二人一个占着正妻名分,一个牙尖嘴利,一起联手,无人可逆其锋芒。

  这下子可好了,皇后娘娘少了这样好的帮手,不光少了个帮手,昔日的小卒子,如今居然越做越大了,哎呀呀,平贵妃想起皇后被自己的狗抛弃了,她就暗搓搓地高兴。

  高兴过了,她又担忧。皇后本就是嫡妻,有两个嫡子,稳稳压了她一头,如今又来个贤妃,娘家势力不必她差,比她还多两个女儿。可恨,当初应该对三公主好一些,不至于让周德妃捡了便宜。

  但不管平贵妃是高兴还是担忧,最近她发现朝廷里有一些人跟疯了似的,咬住她娘家不放。平贵妃家里几代的爵位传下来,浪荡子孙多的很,什么抢占民女、夺人家财的事情没少干,甚至还有草菅人命的事情。

  平家接连几个月,被揪出了好几起案子,有个堂叔甚至被流放了。那些御史跟打了鸡血一样,参起皇亲国戚分外来劲。

  京城里纷纷扰扰的,李姝在泉州的日子异常清静。

  新买的四进院子很大,光正房的院子占地就有好几亩大,院子里有假山,还有从外面引进来的活水。

  旁边仍旧有个小花园子,虽然是冬天了,仍旧有许多花儿在开着。赵世简花大价钱,从外地买了各色花朵,让积年的老花匠照看,保证园子里天天都有花开放。花园子正中间有个小阁楼,阁楼旁边有个暖房,冬日里可以养活许多名贵的花儿。李姝时常坐在阁楼的二层,躺在躺椅上,把整个园子尽收眼底。

  赵世简在阁楼底下挖了地龙,整天烧着,整个二楼都能感觉到融融暖意。

  自从闽娘没了后,李姝开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要吃最好的,穿要穿最好的。福建的贡品料子,皇后还没摸着边呢,她先穿上了身。

  李姝的思想也总是在自我碰撞,有时候她想,什么灾荒死人,什么家国天下,跟她有什么关系呢,她只是个过客,早晚还会再死的,我把两个儿子养大,把老人好生发送走了,别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有时候她又想,她还有庆哥儿和平哥儿这两个牵绊,不能再这样稀里糊涂的。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个什么,除了照顾爷儿两个的起居,其他事情都浑浑噩噩。

  赵世简由着她,上一辈子,他们是普通人家,姝娘省吃俭用。如今他位极人臣,姝娘也该跟着他享享福了。什么狗屁的大景江山,跟他有什么关系。除了家里人,他也不想再多浪费感情。整日勾心斗角的,活得够累了。

  自从他恢复记忆,连赵书良在他心里的地位也有了微妙的变化。他还没有调整好状态,不知道要怎么面对。赵书良和吴氏对他很好,但目前,他只能保证赵书良在京城里衣食无忧,有派头有场面,其他的,赵世简也不知道再能为他做什么了,且先这样吧。

  赵世简越发疯狂地捞银子,他的私船从最开始的两条变成成五条,又变成八条,现在足足有二十条了,这一年,给他个人带来了近百万的银子。以前他都送回京城了,交给李穆川等人,现在他自己留下了大部分,京城里,够维持个面子就可以了。

  四皇子能不能继承大统,他如今一点不在意了,反正贤妃又不是姝娘的亲姐姐。为了她,我女儿没了,还想让我一家子给你儿子当牛做马?反正不管谁继位,总是你们老朱家的天下,又轮不到我。惹急了,老子自己自立山头做土匪去。

  有了银子,他开始各种小动作频繁,一方面偷偷招兵买马,一方面继续研究新式火器。除了这些,他还开了一些赌坊、青楼和客栈,逐渐养成自己的消息渠道。以前他只走私,从外头带回来的东西都交给别人卖去了,自己带出去的东西也是从别人手里买的。

  在肖青荣的建议下,他开始组建自己的商队,海外商品的倾销,内部商品的采购,都由自己人来做,中间的利润又增长了好大一截。

  新式火器的研究渐渐有了些眉目,如今这个年代,什么原料都没有,好些东西,他跟那些工匠们也解释不清楚。一些关键的提纯技术,他甚至需要自己亲自动手。

  赵世简成立了个秘密的实验室,里面都是他的心腹之人,他把这些人的父母妻儿都捏到了手里,谁敢到外乱说一句,就等着给家里人收尸吧。

  他命唐副将看着实验室,有时候,他自己还要亲自做一些试验。唐副将见他在纸上写写画画,都是一些蝌蚪一样的文字,看的心里直称奇,将军果真是文武双进士出身,写得东西他都不认识。

  实验做累了,他就回家歇歇,跟李姝絮絮叨叨说他的实验成果。李姝上辈子虽然是做行政的,但她也知道一些基础科学,赵世简说的,她都能听懂。

  这一日,夫妻二人又在阁楼顶一起看花。赵世简把李姝拥在怀里,一边抚摸她的头发,一边轻轻说话,“姝娘,你说,咱们以后要不要出海?我找机会偷偷把庆哥儿偷出来,咱们一家四口离开这个鬼地方。”

  李姝笑了,“那哪儿成呢,京城里还有一大家子呢,庆哥儿还被困在哪里。你是东南军统帅,你走了,阿爹大哥他们头一个要被砍头了。”

  赵世简很是泄气,“这样的日子真难啊,我真想再回去过退休生活,什么都不用操心,吃吃喝喝,撸撸猫,下下棋。”

  李姝笑着斜靠在胸口,摸了摸他头上的金冠,“我才不想回去呢,回去了做个普通人,买个金镯子都要算计几个月。我就喜欢做元帅夫人,明儿我要办个宴席,把福建的官夫人都请来,让她们合伙来拍我的马屁。”

  赵世简哈哈笑了,“只要娘子喜欢,天天办宴席都可以。不光福建的,两广、两湖和江浙的官夫人,你都请来,我看她们哪个敢不拍你的马屁。”

  李姝吃吃笑了,赵世简把她搂的更紧了。

  封娘几个在楼底下送了口气,自从姐儿没了,夫人再没笑过几回。只有将军和平哥儿回来了,才能让她笑一笑。

  赵世简今儿穿着一身冰蓝色的上好丝绸外袍,上面绣了箭竹,头戴金冠,腰间和田玉挂璎珞,风度翩翩,英武不凡。刚刚三十岁的他统帅一方兵马,身上威严之气让家里下人见了连大气都不敢出。

  李姝今儿一身遍地红金丝绣牡丹通身裙子,身批烟霞色薄如蝉翼的丝绸披锦,头上飞仙髻张扬夺目,上面斜插一根镶嵌各色宝石的金步摇,脚下是一双锦缎绣花鞋,鞋头一颗好大的珍珠,整个人贵气逼人,就是姿势有些懒散。她一边伸手把玩他头上的金冠,一边伸手拿桌上的果子吃,还腻在赵世简怀里,披锦一端掉到地上。她一边在他怀来扭来扭去,一边把鞋子也踢掉了。

  赵世简见她眯着眼笑,吃的嘴角都是渣子,直接起身,抱起她就放在一边的塌上面,把大迎枕放在她后背靠着,也不管青天白日的,撩起她的裙子就开始行事。

  楼下的丫鬟婆子们听见动静,仿佛没听到一般。自从姐儿没了后,只要平哥儿不在家,将军和夫人时常一起在家里胡天胡地。

  刚开始,封娘瞠目结舌,怕人听见了有损夫人的名声,怕将军觉得夫人不稳重。后来见将军越发喜欢夫人,为了夫人,就差没去摘天上的星星,她终于放下心来。只要将军喜欢,谁还能说个二话。

  赵元帅如今是福建多少女子的梦中如意郎君,年纪轻轻,文武兼修,长得好看,手握大权,待家里的夫人如珠似宝,多好的男儿啊,可惜我晚生了几年。

  夫妻行过事后,赵世简亲自带着她一起在家里的小浴池里一起洗澡。这个浴池花了赵世简不少银子,冬日里在里面泡一泡,神清气爽。

  李姝洗漱干净后,脸上红扑扑的,封娘带了一群丫鬟近来,低头帮她擦拭换衣服,旁边专管梳头的巧手丫头重新给他梳了个堕马髻,戴上各色首饰。

  那头,赵世简自己擦干净了身子,穿上里衣,丫鬟给他穿外衫。原来这些都是李姝做,现在家里丫鬟特别多,李姝就让小丫头们伺候他,自己偶尔给他搓搓背,做些针线。

  小丫头们见到元帅连大气都不敢出,哪里还敢有别的想头。头先有一个年纪大一点的丫头,颇有两分姿色,给赵世简换衣裳时手脚不老实,赵世简当场让拉出去直接打死了,李姝连眉毛都没皱一下,只让人给她备了份好棺木。

  第二日,李姝广发请帖,把泉州的官夫人们都请来了,一起在园子里玩耍。说要请福建的官夫人们,这原是她的笑话,大老远的,人家来了还不够麻烦的。

  平氏跟在一干官夫人身后,战战兢兢地进了赵家大门,跟着窦太太一起给李姝见礼。李姝刚来的时候,大伙儿给她见礼,她很快就会扶起大家,现在,她高坐在那里,只虚虚一抬手,让大家都坐。

  李姝看了一眼大伙儿,很好,该来的都来了。

  平氏连头都不敢抬,近来,她阿爹流放了,娘家兄弟被参强抢民女,夺了官职和功名,官人多次被上级申斥,去一次花楼,还染上了脏病,最后还传到了她身上。平氏想到这里,顿时感觉身下又有些发痒,这个郎中的药看来不行,回去还是要换一个大夫。

  李姝眯起眼睛看了她一眼,心里冷笑,怎么样,脏病的感觉如何?很爽吧!你且莫急,咱们慢慢玩,后头还有让你更爽的呢,我受过的痛,定会一分不少地全部还给你。

  李姝如今谱摆的大,大家都老实的跟鹌鹑似的。

  一顿宴席过后,平氏强忍着身下的瘙痒,给李姝行个礼,急吼吼钻进了车,进了车后当着丫鬟的面就忍不住开始到处挠。

  宴席结束后,李姝觉得没意思,开始让几个丫鬟陪她摇色子。她出钱,谁赢了她都给钱。丫鬟们顿时兴高采烈地都过来了,一时间整个花园子里沸反盈天,直到谁喊了一声将军回来了,丫鬟们忙行个礼,匆匆都下去了。

  赵世简见她居然带着丫鬟们摇色子,开玩笑道,“娘子趁我不在家就聚众赌博。”

  李姝斜眼看他,“怎么,赵元帅要拘留我几天?”

  赵世简哈哈笑了,“那哪儿能呢,我还想从娘子手里赢几个钱打酒喝呢。”

  两口子玩了一会儿,平哥儿回来了,他们带平哥儿一起摇了几局,然后丢下色子,一起吃饭去了。

  酒足饭饱后,赵世简打发平哥儿去写大字,又把下人都打发走,两口子一起坐在小桌旁边说闲话。

  李姝跟赵世简说,“官人,泉州太小了,不好玩。”

  赵世简眯着眼睛,一边剔牙一边笑道,“娘子莫急,我已经让人在省城买了套大院子,比这还大呢,院子里还有个大湖。再等过一段日子,我这边的事情有了眉目,咱们搬到省城去住,到时候,让总督夫人和巡抚夫人天天来拍你的马屁。”

  李姝哈哈笑了,“官人私自离开泉州,御史会不会参咱们。”

  赵世简撇撇嘴,“参就参呗,谁还没被参呢,那些御史有几个是屁股干净的?我给他们送银子送女人的时候,他们接的可爽快了。再说了,皇帝让我守东南边境,又没说让我守泉州,我只要能稳住东南军,去省城住又怎么了,我又没造反。”

  李姝喝了口茶,“可惜了,杨大哥如今不在御史台了,有他在,也能帮咱们顶着。”

  赵世简冷笑,“他如今可算得偿所愿了,去给皇子们做侍讲学士,整天看着四皇子和大姐姐长得一样的脸,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用心讲书。”

  李姝没说话,一手托着茶杯,一手用盖子在茶水上慢慢拨拉,过了半晌后,缓缓道,“当年在仙人胡同里,我若不插手文家的事情,或许,如今咱们就过着普通的日子。你看守城门,我在家做饭带孩子。一个月三五两银子,够咱们吃喝,三两天也能让孩子们敞开了吃顿肉。或者,你考了个秀才或举人,找家私塾坐馆,过着不温不火的日子。”

  赵世简也沉默了半晌,“都是命,娘子别想那么多了。大姐姐入了宫,咱们被卷入旋窝,这些年跟着升官发财,如今跑是跑不掉了,宫里宫外谁都离不开谁,咬牙往前走吧。真三五天才吃一顿肉,孩子们要苦死了,如今天天吃肉不好。”

  李姝叹了口气,“好,当然好,只是总是要骨肉分离。”

  赵世简把嘴里的茶叶沫子吐了,“这茶叶谁买的,苦的很。娘子放心,总有一日,咱们还会一家子团聚的。”

  李姝放下茶盏,白了他一眼,“这是我自己带人去清源山上的野茶树上摘的,比不上大师傅的手艺,炒的老了些,赵元帅将就喝两口吧。”

  赵世简大笑,“夫人亲手摘的,就算是黄连汁,我也要喝光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成小吏家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