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3 KB   上传时间:2020-01-27 20:54:18

  景平帝笑了,“好,明日,你带剩下的全部东南军出发,去给朕把胡人杀光。”

  赵世简低头回答,“臣遵旨。”

  众人心里明白,杀过了胡人,西北军就要南下了。东南军只有十二万陆军,与平老大厮杀过程中,折损近一万,等和胡人交战完毕,怕是剩不了多少。到时候,再遇到兵强马壮的西北军,怕是凶多吉少。

  众人心里又一阵叹息,年轻有为的靖边将军,这个大景朝第一个文武双进士,此次北征之后,怕是再难回来了。等西北军到了京城,圣上自己怕是也难逃一死,这君臣二人,都要为国捐躯了。

  王太师想到这里,立刻老泪纵横,“圣上,圣上呐,老臣无能,愧对先帝!”

  景平帝擦擦嘴角,勉强笑了一下,“先生不必难过,朕死得其所。朕愧对父皇,愧对天下子民。”

  现场气氛立刻变得低沉起来,景平帝已经视死如归,君辱臣死,皇帝都要没命了,大臣们内心也感到一阵阵羞愧。

  赵世简一直没说话,他在犹豫,要不要交出火器。皇帝还是更信任英国宫,把守卫皇城的任务交给他,让自己去打仗。

  一旦交出火器,皇帝定然不放心自己独自带着军队和火器在外,征北之战怕是要换统帅,自己也难逃私自藏匿火器的罪责。但若不交出去,战争中一旦使用,也藏不住。

  他想了想,忽然开口,“圣上,臣有一所求。”

  景平帝看向他,“爱卿尽管说。”

  赵世简道,“臣请带上犬子,一起上战场。”

  景平帝惊愕地看向他,“庆哥儿才多大?他上战场能干什么?”

  众人也觉得奇怪,你自己去了,十有□□都回不来了,白折损一个儿子干什么,又是嫡长子,赶紧让他隐姓埋名逃命去吧,等庞家一旦入了京城,贤妃一党,怕是一个都活不了。

  赵世简道,“臣此去,若能生还,他跟着臣一起去,见一见战场厮杀,见一见百姓流离之苦,多些血性,再多些对百姓的怜悯之心,总不是坏事。臣若不能生还,他留在京城,早晚也难逃一死。与其窝窝囊囊的死,不如跟着臣到战场上,多杀几个胡人,也算死得其所。”

  景平帝忽然击掌大笑,“好,好,好,朕钦点的文武双进士,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说完,他对内侍道,“去,把西五所庆哥儿叫过来,见见他爹。”庆哥儿近来一直跟着四皇子住在宫里,四皇子担心外头不安全,一直没让他回去。

  庆哥儿很快就跟着内侍来了,他还没来得及给皇帝请安,就一头扎进赵世简怀里,一声声呼唤,“阿爹,阿爹。”

  父子相见,彼此都红了眼眶,众人看得也鼻头发酸,这一对父子,愿他们能平安归来。

  赵世简拍拍庆哥儿的后背,“去给圣上请安。”

  庆哥儿这才想到自己失礼了,忙按照平常的规矩给景平帝请安。

  景平帝笑了,“安之,这几年,朕替你把庆哥儿照顾的还可以吧?你看他如今,出去往那里一站,身上的气势比哪个皇子也不差的。”

  赵世简忙抱拳,“臣谢过圣上恩典。”

  景平帝接着说道,“庆哥儿,你阿爹说带你上战场,你想去吗?”

  庆哥儿立即毫不犹豫地回道,“我想去。”

  景平帝笑了,“你想去就去吧,多见识见识也好,等回来了,把你的见识说给老四听。”

  庆哥儿忙道好。

  吩咐完了事情,景平帝摆摆手,“都去吧,朕歇息一会。”

  众人鱼贯而出。

  赵世简与大家打过招呼后,带着庆哥儿直奔军营。

  父子两个策马狂奔,庆哥儿拍马跟在父亲身边,十二岁的庆哥儿内心又激动又骄傲。这是他的阿爹,阿爹又要去打仗了,我也可以跟着阿爹一起上战场,去杀胡人。

  到了军营后,赵世简一边走一边吩咐,“唐副将,即刻去京郊,把赵家、李家所有人带往福建,还有京城里方家人、肖家人和赵家亲近族人都带上,远一些的旁支,愿意跟着的就跟着,不愿意跟着的,各家发放银两,让他们各自逃命去。”

  唐副将犹豫道,“将军,末将走了,您这边。”

  赵世简说道,“你只管去,把人带到福建后,即刻带上夫人和二公子,坐我的私船,到旁边的岛屿上躲一躲,那里会有人接应。”

  唐副将低头抱拳,“末将遵命。”

  有唐副将在,赵世简不用担心家里人撤退的事情。都这个时候了,京城满朝文武都以为他再也回不来了,他此时把家人撤走,旁人最多心里叹息一声,赶紧逃命去吧,等庞家人来了,满朝文武只要愿意投降,还能继续做官,但贤妃一党就算投降,怕也是难逃一死。

  等他的火器一问世,京城这边立刻就会知道,若不把家人撤走,到时候他就被动了。

  庞敬渊这个局,把景平帝困进去了,赵世简何尝不也是被困进去了。火器不问世,百姓被屠戮,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火器一问世,他立刻就站到了景平帝的对立面。

  你有火器,为何不早点呈现上来。但早些呈现上来,此次征北的功劳,就要落到别人头上去了,他还要落下个私自研发火器的罪名。

  这个坑,他必须跳,但他跳之前要给自己想好退路。京城这一大家子,是他的软肋,把人都撤走了,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

  第二天,赵世简带着东南军向北出发。那边,唐副将带着李家人、赵家人、肖家人和方家人即刻前往福建。

  赵世简走之前,做了两件事。一是立刻让户部给东南军将士每人发放一件厚棉袄,东南军长期在南方,若不做好御寒措施,怕是无法适应北方天气。第二件事,就是把庞大郎带上。这个已经被父亲和家族抛弃的少年,心如死灰,木呆呆地跟着军队走。

  庆哥儿惺惺相惜,二人虽说因为家族立场问题,平日不大说话,但同为质子,如何不同情他的处境。庆哥儿见他可怜,一路上让人好生服侍他。

  庞大郎头一天见到庆哥儿时,笑了一声,“赵公子,你有个好父亲。”

  庆哥儿不知道要如何安慰他,“庞公子,愿你来生,平安喜乐。”

  庞大郎眼神空洞,看向北方,“是啊,来生,愿我不再出生于豪门。哪怕长于乡野,父母团聚,兄弟友爱,有三五亩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好啊。”

  庆哥儿拍拍他的肩膀,吩咐旁边人,“好生伺候厐公子。”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往北去了还没三天,赵世简迎头就遇上了胡人。

  一路上毫无阻拦的砍杀,让胡人自满到自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中原人都是软弱的两脚羊,随意就能占领大片城池,很快,他们就可以把整个大景朝纳入自己的版图,把这里变成牧场,中原人都变成他们的奴隶。成群的牛羊在这里奔跑,他们的族人,再也不用迁徙了。

  然而,美梦才刚做了不到一半,他们立刻遭到了一顿猛烈的捶打。

  胡人骄傲地陈兵在对面,派人来说,只要立刻投降,带路去京城,留你一条命。

  赵世简不跟他们啰嗦,先斩杀来使,然后直接让人往敌营里投了一堆他早期研制出来的品质一般的火炮。

  轰隆隆、轰隆隆,庆哥儿直看傻了眼,东南军只有一部分人知道元帅这里有火器,但从来没使用过,今儿也是头一回。

  所有人都呆住了,片刻后,东南军军营沸腾了。元帅嘱咐小心保存的那些黑疙瘩,居然这么厉害。天呐!

  这里材料稀缺,提纯更难。每一枚火炮,赵世简都非常珍惜。哪怕是个残次品,在战场上也能发挥作用。

  头一天使用,赵世简先丢的都是残次品,就这,胡人立刻被炸的血肉横飞。

  火炮数量有限,不能一直丢。把胡人炸死炸伤无数后,东南军气势大振,拍马上前,给了胡人又一顿猛捶。

  胡人被打的四处逃窜,妈呀,谁说中原人是两脚羊的,他娘的,这些黑疙瘩都是什么鬼东西?

  东南军一鼓作气,把胡人一路往北赶,直赶到了边境地区。一路赶一路杀,虽说东南军也有折损,但十万胡人,所剩不下三成。

  京城里,赵世简头一天祭出火器,景平帝就得到了消息。

  他沉默了许久,一句话不说。

  安之,很好,很好,你比庞三郎还好。庞三郎的阳谋,虽然把朕困住了,但他自己在天下百姓面前也失了名声。

  你的阳谋更厉害,不光救了百姓,也救了朕的命。哦不,朕也不知道,等你回来了,朕还有没有命。不过,就算你不杀朕,朕这身子,也撑不了多久了。

  满朝文武都禁声了,这,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儿啊。以为你是个为国捐躯的大英雄,没想到你小子心里藏私,把儿子带走了,把家人送走了,大伙儿就差没给你准备上好的棺木了,结果你小子手里居然有这么厉害的玩意,你骗的大家好苦。

  但,你不能否认,靖边将军这回确实做了大英雄啊,他赶跑了胡人啊,把胡人杀的屁滚尿流,十之不存一二。

  这,这,这和庞敬渊一样啊,都是有了不臣之心。但你能从战场上换下他吗?不能啊,东南军这一战,天下扬名,东南军马上就要只认主帅不认君王了,这样厉害的主帅,谁不喜欢啊,谁不愿意跟着他啊。

  靖边将军更是要载入史册的,他发明了新式火器啊,更古未有啊。他把无数的百姓从胡人铁蹄下拯救出来,一下子成了百姓心里的大英雄,你能给他治罪?

  英国公摸了摸胡须,心想好小子,你有种,老夫被你骗的团团转了。

  李穆川父子立刻龟缩了起来,唐副将要来带他们走的时候,李穆川让李承祖带着肖氏等人去往福建,自己带着李承业守在京城。李家,不能没有一点脊梁骨。对此,景平帝还夸赞了他几句。

  如今女婿办了这样的事情,李穆川又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女婿和外孙能够平安归来,大景朝很快也会再次回归平静。担忧的是,就算除掉庞敬渊 ,女婿万一要成了下一个庞敬渊,以后岂不是更乱。

  李穆川带着儿子龟缩,一句话不多说,只管认真当差,但旁人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有一些心思活络的,已经开始逢迎父子二人,这搞不好就是未来的承恩公了。

  赵世简才赶跑了胡人,北边又下雪了。东南军将士们有些不大适应天气,好多都开始生病了。

  赵世简想往南撤,但还没等他行动,景平帝的圣旨先到了,命靖边将军带军入西北嘉峪关,捉拿误国贼庞敬渊。

  退没法退,只得继续往前上。那些病的严重的将士们,赵世简让他们留在原地,着当地州府好生照看。他自己带着剩余的人,继续往西北去。

  一路上,他怕冻着将士们,每天煮两次姜汤,所有人喝两口。就地征了许多棉服,给将士们再加一层。反正途中又不用打仗了,穿厚些也无妨。

  这样走了一段日子,赵世简带人陈兵嘉峪关。

  西北的风呼呼地刮,东南军穿得厚,整日喝姜汤,总算没有再生病。过了年也有一阵子了,天气也渐渐回暖。

  东南军一到,整个嘉峪关立刻高度警戒起来。

  庞敬渊亲自上了关口城楼,看着楼下的十万东南军。

  东南军新研发出的火器,庞敬渊也知道了,但他没想到这火器竟这般厉害。西北军也有火器,但跟东南军的火器一比起来,就跟小孩子的鞭炮似的。

  庞敬渊抬头看天,难道,天要亡我?为了给庞家人逃一条命,他放入胡人,已经是个罪人了,如今还没来得及做一些事情来赎罪,就要这样臭名昭著地死去吗?

  阿爹,您看到了吗?这就是皇权,咱们家几代男丁在西北吃沙子、守国门,几代的女儿在宫里苦苦挣扎,最后,不是死于战场,就是死于党争,无人能幸免。

  庞敬渊打眼一看就知道,东南军前头那个单薄的少年,就是他的嫡长子。

  他顿时心如刀绞,大郎,为父对不起你。时也命也,若无命,咱们爷儿两个一起去吧。

  庞大郎自庞敬渊到了西北后,就一个人留在京城,帮着父亲斡旋各方势力。这一回宫廷之乱,他跑不掉,他也没法跑。他是庞家未来的继承人,所有人都盯着他,他一跑,立刻打草惊蛇。

  庞敬渊吩咐旁边人,“去,给大郎送一些夫人做的吃食。”

  庞敬渊的妻室听说长子被东南军放到了阵前,在府里哭的眼睛都肿了。听说将军的吩咐后,她立刻亲自下厨房,给儿子做了一些他爱吃的东西。

  城门口开了,出来两个士兵,提着一个篮子,士兵走上前来,“将军有令,给大公子送来夫人亲手做的点心。”

  赵世简点点头,东南军这边立刻有人接下了篮子,查看一番后,见篮子里用棉袄包了一个瓷碗,瓷碗里是一些吃食,吃食里并无刀片等杀器。赵世简命那两个士兵一人吃了一口,过了一会子,两个士兵安然无恙,他才让人把篮子给了庞大郎。

  庞大郎接到篮子后,立刻泪如雨下。碗里的吃食被翻来翻去,已经不成个样子,而且,也凉的差不多了。

  庞大郎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起来,一口一口,和着泪水,全部吃光了。

  阿爹,儿子知道您的意思,儿子不会给庞家丢脸的,死也要站着死,不求饶,不退缩。

  吃完了东西,庞大郎用袖子擦擦嘴,向赵世简拱手,“多谢赵将军。”

  赵世简命朝廷派来的一位监军御史到城门前劝降,都是自家人,西北军也是大景朝的子民,他们一旦被打上谋反的印记,家里人都要跟着遭殃。赵世简杀多了人之后,越发不想再杀人。

  御史到城门下叫喊,“庞将军,朝廷来旨意,请庞将军回京述职,西北军暂由赵将军接管。”

  庞敬渊觉得这御史就是在放屁,当本将军是小孩骗,要不是左右拦着,他都想一箭射下去,了结了这装模作样的御史。

  西北军无人回话。

  这个时候,西北军回什么话都不对,御史铁齿钢牙,你只要一开口,他就能给你打上反贼的标记。

  赵世简围了两日,开始攻城。西北将士们,我尽力了,已经无法保全你们所有人的性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成小吏家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