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3 KB   上传时间:2020-01-27 20:54:18

  等李家众人起床,发现新娘子已经做好了早饭,愈加喜爱英娘勤快。

  张氏笑眯眯道:“大郎媳妇,家里有帮佣呢,你以后不用早起了。”

  英娘看向郑氏,郑氏也道:“听你阿奶的,咱家事不多。你白日无事,带着妹妹们一起做针线,伺候阿爷阿奶就可以了。”

  英娘忙答应了。

  李家人口渐渐增多,且李穆川已经是官身。张氏做主,家里男女分开吃饭。李泗新夫妇带着儿子孙子们在正堂吃饭,由刘婆子伺候。郑氏妯娌带着英娘和三姐们在东耳房吃饭,由闵婆子伺候。

  吃饭的时候,李泗新忽然开口了。

  “老二,有件事你得放在心上。”

  李穆川放下碗筷道:“请阿爹吩咐。”

  李泗新顿了一下:“大郎也成家了,不能总靠着你过日子。以前你职位不高,我也不好让你为难。如今你好歹也是官身了,看能不能想想办法,给他找个事情做,不拘什么都行。”

  李穆川沉吟了一下,“不瞒阿爹,儿子一直在想这个事情。不过,就算找到了,一开始差事可能不会太好,大郎可能要吃些苦头。”

  李泗新道:“年轻人,合该吃些苦头。一开始就是好差事,那得是皇亲国戚。咱们这样的人家,有个差事就满足了,不历练历练,怎能成人。”

  说罢,他又看向李承祖,“大郎,不论你二叔给你找的什么差事,不许挑挑拣拣。我知道,有那起子小人在你面前挑唆,说你二叔的差事原该是你的。你阿爹的死的时候,你才两三岁。说句不吉利的话,都不知道能不能养得活,难道衙门里的差事还等你长大?”

  张氏也道:“大郎,你二叔为了咱们这个家,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家里有二郎的,什么时候都有你的,你不要听旁人挑唆,坏了咱们家里人的情分。”

  李承祖忙站起来,鞠躬道:“孙儿不敢有这个想法,要不是二叔,我哪里能过这些年的安生日子。我阿娘也时常跟我说,以后要把二叔当阿爹一样孝顺。”

  李泗新道:“坐下吧,阿爷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过白吩咐你一声。”

  吃过饭,李穆川去了衙门,李承业去上学,李泗新出去逛去了。张氏把早上的事儿告诉了郑氏和肖氏,郑氏忙感激地给婆母屈膝行李,又给肖氏行李。肖氏忙躲开了,“嫂子,咱们是一家人,肯定要一条心的。”

  郑氏知道,她娘家那边有人背地里说闲话,说的英娘父母心里着急,她也不好分辨什么。等大郎有了差事,看这起子小人还拿什么说嘴。

第25章 奔前程兄弟备考

  三日回门后,李承祖依旧在家打理家事。

  半个月后的某一天夜晚,李穆川带着一脸喜气回来了。

  进门后,李穆川还来不及换衣服,忙向李泗新汇禀道:“阿爹,儿子近来多方打听,得知刑部正在招录一批略懂刑狱的衙役。往常招衙役,大字不识的也有。这回招录和往常不同,专要识字的,略懂些刑狱更好。报名后要考试,取三十名。往常的衙役,做到头也就是个衙役头。这回招的人,若能懂些刑狱,往后说不定还往上升一升。”

  李泗新又问道:“如何这回就要考试了?”

  李穆川道:“自上回叛乱,圣上有心整顿六部衙门。以往各衙门里沾亲带故的,这回,先从下面的衙役、书吏们开始,从外面招平民子弟。等明年科考,再任命一批寒门子弟做官,也换一换六部衙门里的风气。”

  李泗新磕了磕烟袋:“大郎肚子里有几滴墨水你还能不知道?若是考试,不知他能不能过。”

  李穆川摸了摸胡须,“儿子来家的路上就在想,儿子在京兆衙门这些年,不说精通,也算略懂些刑狱。明儿再找衙门里的同僚打听打听,看要考些什么。儿子先找些书,每天晚上给大郎上一个时辰的课,留下些功课让他白日做,不说考前几名,能上榜就可以了。”

  张氏道:“那要辛苦我儿了。”

  李穆川道:“阿娘说的哪里话,大郎有着落了,也算了结儿子的一桩心事,儿子也算对得起大哥了。”

  老夫妻两想起大儿子,又陷入了沉默。

  郑氏主动起身,给李穆川行礼:“大郎还要多劳烦二叔,大郎,你定要跟着你二叔好好学,若是考不上,你就一辈子去大街上给人扛大包吧!”

  李承祖早就起身站立在一边,听到郑氏这样说,忙躬身道:“侄儿不比二弟聪慧,只有些蛮力,还请二叔多教我。”

  李穆川看着唯一的侄儿,严肃道:“明儿我就会带些书回来,你也读了几年书,字都是认得的,刑狱不需要你多聪明,一条条背下来就是了。一遍不会就十遍,十遍不会就百遍,直到滚瓜烂熟。你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若能考上,你阿娘和你媳妇也有了依靠。你是长房长孙,若连这个都考不上,别人如何看你。”

  郑氏道:“二叔尽管教他,不好好学,打也使得骂也使得。”

  张氏道:“老大媳妇,老二教训孩子读书,咱们听着就是了,咱们妇道人家,可懂什么读书呢。”

  郑氏的心思全在儿子考试上面,也不在意婆母挑拣她,忙道:“阿娘说的是,媳妇就是一时太高兴了。”说罢又坐到一边,再不插话。

  李穆川又看向李承业,“二郎,你也要备起来了,过完年,就要县试了。”

  李承业回答父亲:“阿爹说的是,儿子也想下场试一试。不论考不考的上,总能积累些经验。”

  张氏见两个孙子都要参加考试了,吩咐肖氏道:“明儿开始,每炖多加个肉菜。读书费脑子,别熬坏了孩子们的身体。”

  肖氏忙答应了。

  张氏还吩咐李姝姐妹三个:“往后不论白天晚上,你们要安静些,莫要再嘻嘻哈哈的。或纺线、或做针线,都安安静静的,也打磨打磨性子。”三姐妹都道好。

  张氏又揽过三郎在怀里,摩挲着他的头道:“小乖乖,你以后可不能再闹腾了,你哥哥们要安心看书考试呢。你若再捣蛋,折腾的家里鸡飞狗跳的,你老子可要打你板子了。”

  三郎扭来扭去的,“阿奶,我一向都老实的很,哪里捣蛋了。”

  张氏笑眯眯的,“好好好,三郎最乖了。”

  当天晚上,李穆川就给李承祖布置了几篇大字,嘱咐他道:“字写的好看,考官心里喜欢,也能得个好印象。”又给李承业布置了一篇文章,让他当场做了。

  第二天,李承祖开始头悬梁锥刺股的再次学习。放下书本好几年的他,头几日颇觉痛苦,写字时无法静心,背书时颠三倒四。

  李姝见状,搬了小桌子小凳子,与李承祖一起写字,一起背刑狱大典,还有李穆川找回来的各种刑狱案例,有不懂的,就和李承祖一起商议。

  张氏刚开始不让李姝捣乱,李穆川反劝老母亲:“有人一起学,比自己一个人学总好些。姝娘于读书上头比大郎有天分,有她督促着,大郎更知道进步。况且,儿子白天不在家,除了姝娘,也没人能监督他。要是连妹妹都不如,他还有什么脸。”

  并叮嘱李姝,拿起学堂里先生的派头,好生管教大哥。李承祖一向畏惧二叔,不敢有一字不满。

  原来李承业不让她看这种书,说里面尽是打打杀杀,女孩子家家的,看多了刑狱案会移了性情。这回李姝假公济私,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了解当下的法律法规了。

  有李姝在一边鞭策,李承祖更加用心。背书时,李姝先自己背一边,再拿着戒尺,让李承祖背。错一个地方,打一下手心。

  张氏等人好笑,觉得她小小年级,狐假虎威,做起先生来派头十足。豆娘和丽娘私下里叫她女先生,郑氏和英娘先还颇有微词,听李承祖说在妹妹的监督下进益颇多,也不再有怨言。

  李承祖有妹妹整日看着,李承业那边虽无人监督,也知道发奋苦读。学堂里先生布置的功课,他都能及时出色地完成。余外,还要完成李穆川给他布置的功课。因李承业没有更多的精力,李姝三姐妹的学习暂时停了。

  一日夜晚,赵世简又上门了。

  在例行给张氏等人请过安后,又把自己的文章给李穆川看了。

  李穆川看过他的文章后,摸摸胡须,沉吟道:“简哥儿,明年的县试你可要参加?”

  赵世简迷迷蒙蒙的:“阿爹阿娘并未说让我考试。”

  李穆川见他读书不比儿子差,指点他道:“二郎明年要下场了,你家里要是想让你科举,也该给你备起来了。”

  赵世简眼角瞥了一眼李姝,李姝冲他微微点头。

  李穆川看他这个样子又想生气,“你不用看别人,若无功名在身,你以后如何成家立业?难道要看一辈子城门吗?你可不一定有你阿爹的好运气,能从大头兵到从八品。”

  肖氏忙劝丈夫:“官人,简哥儿比二郎还小些呢。你指导他就说明白些,别吓着孩子。”

  张氏也附和小儿媳妇:“很是,老二,别吓着孩子。简哥儿一向听话,你说明白了,要如何考,他回去了,不用人看着就会下功夫的。”

  赵世简忙躬身道:“请叔父教我。”

  李穆川内心叹了口气,把考试的大致流程给他说了一遍。又告诉他县试大致要考些什么,需要看哪些书,要注意些什么事项。赵世简找出纸笔,一一记下来。在他们说考试的时候,李姝一个人默默退了出去,假装天冷了,去厨房烧火,暖暖身子。

  赵世简得了指点,就要回家。刚走出正房门,发现天上开始下小雨。

  李家厨房用的是最东边的倒坐房,正好挨着大门。赵世简刚走到大门口,李姝叫住他。赵世简进了厨房,李姝盛了一碗热汤给她。

  “天凉了,把这碗热汤喝了,去去寒。”

  赵世简接过热汤,忙作揖道谢:“多谢姝娘妹妹。”

  李姝小声告诉他:“你以后常来,学堂里学生多,先生哪里能一个个照看的过来。你跟我二哥一起学,总比一个人闷头学好。再者,你把书读好了,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否则,只能去守一辈子城门了,别无选择。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赵世简抬头看向她,他看到李姝眼睛里没有一丝羞怯和扭捏,全是殷殷嘱咐和深深关切,仿佛二人是多年相识的旧人一样。他点点头,回答李姝:“姝娘放心,我会的。”

  赵世简想到豆娘说给了杨镇,杨镇长的俊俏,读书又好,在一干同龄人中颇为优秀。他以为李姝羡慕大姐,安慰她道:“姝娘别担心,你有我呢,我不会比杨镇差的。”

  说罢,又觉得自己好像说多了,不好意思起来。

  李姝见少年郎害羞了,也笑道:“我知道,我有你呢。”

  赵世简更害羞了,听姝娘这话的意思,难道李家长辈答应了亲事?

  李姝不好再跟他多说,再次嘱咐他:“想来就来,别怕。我阿爹嘴上厉害,心里是喜欢你的。回去路上小心些,防止跌倒。”说罢又递给他一把伞。

  赵世简低头看了看,见是一把带着印花的油纸伞,看起来像女娘用的,知道这是李姝家常用的伞。他依依不舍道:“那我先回去了,我明儿再来。”

  走前,他又看了看李姝头上的绢花,期期艾艾道:“你戴这个花真好看。”

  李姝笑眯眯道:“你觉得好看,我就喜欢戴它。”

  赵世简没想到姝娘这样说,忙落荒而逃。

第26章 两情浓方家上门

  赵世简走了后,李姝准备把锅里熬的汤端到正堂,家里人一人喝一碗,暖暖身子。

  门外忽然传来吃吃的笑声,李姝出去一看,发现豆娘和丽娘躲在门边偷听。

  李姝哼了一声,“还是当姐姐的呢,都这样看我笑话。”

  姐妹两进来,嘻嘻哈哈的。豆娘一边看了看锅里熬的汤,一边点了点李姝的额头,“不知好歹,要不是我们在这里打掩护,你们哪里能说这么半天的话。刚闵妈妈要过来厨房,都被我打发去看着三郎去了。”

  丽娘也捂嘴笑道:“姝娘担子也忒大了,什么都敢说。怪道你晚上把那花儿又戴上了,原来是在这里呢。”

  李姝看向两个姐姐,笑问道:“你们觉得他不好?”

  豆娘沉吟了一下,道:“简哥儿是很好,会读书,长得好,又,又对你上心。只是,只是家里还没应下呢。”

  丽娘听见亲事二字,红了脸:“以后你们再想说话,我跟大姐能给你们打打掩护,别让阿爷阿奶和阿爹知道了。”

  李姝心里高兴,笑道:“既然大家都觉得好,我为甚要藏着掖着。虽说家里还没定下,定是跑不了了。我们现在就这样好,以后才能更好呢。”

  豆娘和丽娘听了,更是笑个不住:“听听听听,才多大,就想着以后呢。既这么着,明儿我们两个一人给你缝两件衣服,打发你早日去赵家吧。”

  李姝笑嘻嘻地搂着二位姐姐的腰,很无耻地摸了两把:“哎哟,两位小娘子,这么体贴人,以后也不知道便宜谁家小子了。”

  说的豆娘和丽娘都来拧她的嘴,一时间,姐妹三个又在厨房里嬉闹了半天。

  赵世简离开李家后,一路迎着小雨往家赶。

  他满脑子都是姝娘的笑颜,她说只要他觉得好看,她就喜欢那朵花。那是他头先送给她的花,他记得清清楚楚。赵世简觉得头晕乎乎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迎着寒风,他一点都不觉得冷。

  想到科举,赵世简瞬间又冷静下来。李叔父已经是从七品了,自来抬头嫁女。阿爹的官位比李叔父低,如果他不能在科举上有所斩获,李家定不会许亲。看来,他要放手一搏了。为了自己,为了姝娘,也为了阿爹阿娘。

  回到家,吴氏见小儿子冒着雨回来的,忍不住嗔他:“你这个呆子,手里有伞,为甚要淋雨回来。”

  赵世简才想起来自己手里一直拿着姝娘给他的伞,摸了摸头,“雨也不大,儿子无事,阿娘放心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成小吏家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