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3 KB   上传时间:2020-01-27 20:54:18

  肖氏笑道,“这还用官人吩咐,我早就算计好了。”

  夫妇二人商定了后,肖氏第二天早上就把消息告诉了李姝。

  李姝高兴道,“多谢阿爹阿娘。”

  李穆川温和道,“你在家满打满算也就半年了,好好陪陪你阿娘。”

  李承业笑道,“我还以为三妹妹迫不及待想嫁过去呢。”

  李姝白了他一眼,“二哥之前一把年纪都没娶媳妇,我才15,我急什么呢。”

  李承业笑,“你这个样子,以后我们不用担心你到赵家受委屈了。”

  肖氏笑道,“你也是做哥哥的,哪有这样打趣妹妹的。”

  李家人热热闹闹吃了顿早饭,饭后李穆川去衙门了,三郎去学堂,李承业在家看书。

  过了几日,李家将定的婚期传给了赵家。

  赵书良沉吟了一会,道,“迟些也无妨,就怕二郎等不及。”

  赵世简闹了个大红脸,“阿爹,早些迟些都一样的。”

  赵世崇笑道,“明年也好,弟妹更大些,到时候天气也好。还剩半年时间,咱们也能预备的齐整些,若是太急了,样样抓瞎。”

  赵书良道,“我还想今年给二郎娶新媳妇过年呢,只得等到明年了。定是二郎你以前唐突你媳妇的事儿,你岳父还记着呢,如今拿这个来敲打你小子。”

  赵世简红脸道,“阿爹就会取笑儿子。”

  赵书良哈哈大笑,“行吧,就这样,明年再说。”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六千字大肥章,亲亲们如果感动了,就给我的新坑《卖油娘与豆腐郎》一个收藏吧,爱你们~~

  ------------------------------------

  赵家家谱:

  赵老太太(赵老头已去世多年)

  1.老大赵书政,妻余氏,生三子。长子赵世康,妻吕氏,生二子一女,民哥儿,武哥儿,芳娘;次子赵世彬,妻勤氏,生一子一女,峰哥儿和茹娘;三子赵世鹏,未婚。

  2.老二赵书廉,妻师氏,生二子一女。长子赵世伟,妻汪氏,生一子,孝哥儿;长女赵世雪已出阁;次子赵世辉,娶妻谭氏,生龙凤胎,进哥儿和伶娘。

  3.老三赵书良,妻吴氏(已逝),生二子一女。长子赵世崇,娶妻孙氏,生一子,煦哥儿;次子赵世简,未婚妻李氏;独女赵世慧,待字闺中。

  4.独女赵书萍,嫁邱云海,生两子两女。

  5.老四赵书林,娶妻庞氏,生两子一女。长女赵世琪,已出阁;长子赵世锦,娶妻万氏;次子赵世礼,未婚。

  感谢在2019-12-03 11:52:40~2019-12-04 09:44: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会飞的鱼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0章 慰妻心关爱小姑

  等到了九月底, 一切都落定下来, 李家人又开始过平淡的日子。

  全娘自进门后,很快把家里的事情都担了起来。伺候李泗新和张氏,操持家务, 给郑氏帮忙带瑞娘。包括外面李承祖同僚之间的应酬, 在郑氏的指点下,她很快就上路了。

  论干活,她不比英娘差,论掌控局面,她比英娘更胜一筹。英娘在时,大事小事都要请教郑氏, 郑氏给她拿了主意后,她样样都能照着指使做的很好。若是家里仆妇这样, 主人家必定满意。但这是儿媳妇,总是欠了些什么。

  等全娘一进门, 有事她也会去请教郑氏,但都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郑氏在她的建议下,再略作改动,事情能办的更圆满。郑氏心里很满意,知道请教婆母,是她孝顺,有自己的主意,这是她的才干。当家奶奶, 若万事都不能做主,以后如何管这一大家子。

  对瑞娘,全娘没有表现的太热切。她直接了当跟李承祖说明白,“官人,自古后娘难当。我与瑞娘本不熟悉,若一开始就热切地笼络瑞娘,那必定包藏祸心。不若慢慢来,过一阵子,孩子与我熟了,我真心待她,她自然会亲近我。”

  李承祖佩服她的率真,也就不过多要求她对瑞娘多好,反正瑞娘有张氏和郑氏看着呢。

  肖氏等人听说全娘里里外外都是把好手,心里也高兴。说媒说媒,若小两口相处和睦,媒人脸上也有光。

  李姝明年五月就要出阁了,肖氏现在整天盯着她的针线活。出门子的时候,那一堆的陪嫁,都要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

  肖氏买了大量质地好的绢布、绸缎、棉布,还有一些差一等的皮子,连细葛布都买了些。

  李姝感觉自己做针线做的快要吐了,还好她有玉娘帮忙,严氏和柳絮也时常来搭把手,若不然她眼睛要熬瞎了。

  大件的被面和帐子已经做完了,婚礼喜服已经做的七七八八,就剩下枕套和日常穿的衣服没做。

  到了十月份,天气渐渐转冷了,早晚都要穿夹袄了。等到第一场霜下来的时候,严氏被诊出有了身孕。

  肖氏喜不自禁,儿媳妇进门一年多了,总没个动静,她也不是那等恶婆婆,整日盯着儿媳妇的肚子。但她内心何尝不急呢,二郎都快20了,总没个孩子也不行。

  严氏心里也高兴,一年多没动静,她都怀疑是不是自己不能生。她甚至想过,若是再等两年自己迟迟没有身孕,要把柳絮开脸给官人做妾。

  严氏的想法没有跟李家人说,她不知道的是,在李家,妾什么的,都是不存在的外来物种。

  因孩子才上身,肖氏也没声张,怕惊着胎神。李姝暗笑,12周以前的孩子不稳当是真的,但古人能用胎神来镇场子,也未必不是个好方法。

  严氏开始了正经养胎的日子,家里的家务事肖氏一概不让她操心了,还每日盯着厨房给她做些清淡又有营养的东西给她吃。想吃什么了,只要说一声,没有不照办的。

  肖氏还一再叮嘱李承业,“昭娘身子还不稳,你不许扰她清静。”但肖氏也没说让小夫妻分开睡,刚怀上身子的小妇人,谁不希望丈夫陪在身边呢,哪怕是说说话,心里也有底气,更能加深感情。

  李承业笑道,“阿娘不用担心,儿子又不是那等急色的人。自然是孩子当紧,阿娘说什么儿子都照做。”

  家里的丫鬟婆子,如今都围着严氏转,严氏真个母以子贵了。

  严氏不禁感叹,婆家虽门第不高,家风却清正。当日在齐王府,齐王妃有孕,齐王身边何曾断过人。那两个侧妃和一帮子妾,见到王妃有孕,个个都摩拳擦掌想把齐王捞到自己的院子里。别说齐王府了,就她大哥,嫂子有身孕了,还把个陪嫁丫头开脸做了通房。

  李承业知道她忧心什么,每常劝她,“昭娘不用担心,咱们家别说比齐王府了,连你娘家也是比不上的。你要给我弄个妾,我都养不活啊。我如今一文钱俸禄都没有,想喝杯花酒还要靠娘子接济,真个成了吃软饭的。”

  严氏笑,“官人可不能这样说自己,官人以后考中了进士,是要为朝廷为百姓办大事的。如今不过是在蛰伏罢了,早晚一飞冲天的。”

  李承业摸摸她的头发,“能得昭娘这样的贤妻,是我李承业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小夫妻二人说了一会子腻歪话,严氏心里愈发安定。自成亲后,官人何曾跟她说这些话,如今不一样,有了孩子,二人有了血脉相连,真真正正从此是一家人了。

  李承业安抚好了严氏的情绪,放心去看书了。

  过了几日,李穆川从衙门里回来,跟肖氏说了一件事。

  原来,李穆川新认识了一位刑部从六品官员,姓尹。尹大人家的三子今年15了,因头几年在老家祖父母身边,故而未说亲。近来,尹三郎才回京城,尹大人夫妇着急幼子的婚事,才四处托人说亲。

  尹三郎在老家参加过科举,身上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此次回京,就是因为老家没有好的先生,上京求学,过几年继续回漳州参加秋闱。

  李穆川见过尹三公子,少年郎长的不错,也很懂礼仪。因长期跟祖父母在一起,颇为安静。李穆川一下子就想到了赵家的慧娘,两个孩子年龄相当,都是安静性子,倒是般配。

  尹大人跟他说这事儿,纯粹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李穆川却放在心上了。

  李穆川把这事儿跟肖氏一说,肖氏觉得可行,立刻告诉了李姝。

  李姝想了想,去问李穆川,“阿爹,尹三郎为甚长期在祖父母身边。”

  李穆川道,“这个倒不曾细问,据说是尹大人自小过继给了早逝的叔父,做官后,为孝敬亲生父母,把幼子留在老家尽孝。”

  李姝又问,“为甚不留长子?尹三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会不会受到两个兄长的排斥?会不会在家很不得宠爱?”

  李穆川傻眼,“尹大人的家事,为父如何能知道的这样清楚?”

  肖氏笑道,“姝娘问的很有道理,自来父母疼幼子,尹大人却把幼子留在了老家。官人说尹三郎老实,慧娘也是个老实性子,若尹三郎真不得父母看重,两个老实孩子以后在家里怎么立足?”

  李姝笑道,“阿爹是一片好意,女儿就是有些心急了。赵大娘临终前一再托我们照看慧娘,慧娘性子软和,从不跟人红脸。若再嫁个软和的郎君,以后如何过日子。”

  李穆川笑道,“姝娘一叶障目了,你既说慧娘性子软和,从不会与人红脸,若嫁个脾气硬气的,岂不是更要受气?”

  李姝想了想,顿时很为难,“那到底要嫁个什么样的啊?真是让人为难啊。”

  李穆川哈哈大笑,“我儿有担当,还没进门,就操心小姑子的事情。你既然怕她受委屈,你和简哥儿以后多看着就是了。再说了,人若一味软弱,靠别人让着你,那怎么也过不好日子。以后你多教教她,和善可以,不能软弱。”

  肖氏笑道,“人家听起来倒是不错,孩子身上也有功名。这样,姝娘,你明儿带着玉娘和银宝去赵家,把这事儿说给赵家听,若赵家有意,再说下一步。反正明年就要过门的,你婆母不在了,你是嫂子,关心小姑子的婚事,也没人能挑剔什么。”

  李穆川笑道,“可要快些,你嫌弃这嫌弃那,外人可不嫌弃,多的是人等着给尹三郎说亲的。”

  李姝听后,立刻行动起来。她把给赵家人做的针线收拾好,再打包一些家里做的干果和点心,又打发银宝去外面买了些好点心,一起带到赵家去。

  第二天一大早,李姝吃过早饭,就带着玉娘和银宝出发了。

  车夫黄老汉认识赵家的路,径直过去了。

  到了赵家后,银宝去叫的门。费婆子不认识银宝,听银宝报了家门,她忙冲院内喊,“二爷,李家三娘子来了。”

  李姝来赵家一共三回,第一回 是吴氏临终托孤,第二回是大哥儿赵传煦满月,第三回是赵世简中举。且这三回都是赵家相请才来的,她自己主动上门,还是头一回。

  赵世简喜从天降,他整日在家读书,不免无聊。虽有慧娘陪着,但慧娘要管家事,也没太多时间跟他说话。听见费婆子喊,他一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再听第二遍,把书扔下就冲出来了。

  车停在大门口,帘子还遮着。银宝和玉娘给他行礼,赵世简摆摆手。

  黄老汉也给赵世简鞠躬,“赵举人,老汉把三娘子送来了,等下晌老汉再来接三娘子。”

  赵世简拱手道,“您老进屋喝杯茶。”

  黄老汉急忙摆手,“谢过赵举人,老汉就不进去了,三娘子还在车里呢。”

  赵世简看看四周,没有街坊来围观。今儿家里没有一个长辈,赵世简直接上前掀开了帘子。

  李姝正坐在里面,面含微笑看着他。

  赵世简也笑了,伸出手,“妹妹下车吧。”

  李姝把手递给他,借着他手上的力气,轻轻跳下车。

  赵世简继续牵着她的手,把她领进了门。玉娘和银宝在后面,假装没看见二人紧紧拉在一起的手。

  费婆子在后面跟黄老汉道,“您且先去忙,等下晌来,我们二爷把来回的车钱一起结了。”

  慧娘正在厨房带着蓉娘一起忙活呢,听见李姝来了,叮嘱蓉娘把下面的事情做好,洗洗手就出来了。

  刚出了厨房门,就看见她二哥牵着二嫂的手,二人一起笑眯眯地进了大门。

  慧娘忙上前,“姐姐来了,真是稀客。”

  李姝挣开了赵世简的手,“妹妹又在忙呢,我今儿来叨扰了。”

  孙氏听见了,也出来了,“李妹妹来了,真是稀客,快请进。哪里说的上叨扰呢,我们盼着你都盼不来呢。”

  李姝忙给孙氏见礼,“见过大嫂子,煦哥儿还好?”

  孙氏抱着孩子,不好行礼,“谢过妹妹关心,煦哥儿好着呢,能吃能睡,又长胖了,我都快抱不动了。”

  已经半岁的煦哥儿在孙氏怀里,睁着两只眼睛看着李姝。家里的几个人他都认识,忽然来几个陌生人,他好奇地一直盯着。

  李姝上前拉拉煦哥儿的小手,“能吃能睡才好呢,长得壮实,身子康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成小吏家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