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_分节阅读_第85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3 KB   上传时间:2020-01-27 20:54:18

  肖氏忙过去了。

  敏良娣拍拍她的手,“我还要去娘娘那里谢恩,今儿不得空陪阿娘,我带阿娘去看看两个孩子,等以后有时机了,咱们母女再见面。”

  肖氏听说孩子,喜道,“我正想看看两个小殿下呢。”

  母女两个一起去了两个孩子的房间。

  小奶娃娃,整天吃了睡睡了吃,这会子正睡的香呢。

  一干乳母和宫女静悄悄行了礼,敏良娣摆摆手,带着肖氏走到两个摇篮面前。

  肖氏左看看又看看,爱的不行。

  看了一会子,两个人一起又去了正房。

  肖氏悄声嘱咐敏良娣,“娘娘这一胎生两个,孩子个头都不大,好在都康健,娘娘不能全部托于别人手,定要每日亲自查看几回。”

  敏良娣点点头,“多谢阿娘提醒。”

  肖氏又问,“我可要去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敏良娣摇摇头,“太子妃娘娘整日事情多,阿娘就不用去了。”

  外头宫女又来催,要去给太子妃谢恩。

  肖氏看了看外面,“娘娘事情忙,我就先回去了。”

  敏良娣点点头,又吩咐心腹宫女送肖氏出去。

  肖氏随着宫女往外走,快出了二门口,又回头看,见敏良娣正站在廊下看着她。肖氏冲敏良娣笑了笑,敏良娣点了点头。

  这样无声地再次告别之后,肖氏出宫回家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的杨镇同学慢慢长成个心机BOY~~

  --------------------------

  姊妹篇《谁才是我娘》,求收藏~~

  感谢在2019-12-24 13:08:33~2019-12-25 10:18: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叽里呱啦、哔哔啵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9923378 52瓶;Amanda 2瓶;麻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讨差事双双受封

  肖氏从宫里回来没几天, 东宫来人,抬走了李姝做的新式纺线机。

  东宫里,敏良娣先把纺线机的事情汇报给太子妃,太子妃比较有兴趣, 等太子回来后, 妻妾二人一起说给太子听。

  太子原未当回事, 随口说道,“既你们都觉得好,拿来看看就是。”

  第二日,东宫就着人去李家把东西抬回去了。

  大景朝的女子,纺线和织布是必学的项目。上至皇后,下至民妇,若这两样一点都不会,定然要被唾沫星子淹死。

  不过对于太子妃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 大致学一学, 有个样子就可以了,也不必钻研。

  敏良娣不一样, 她出身市井, 不管在文家还是在李家,纺线都是她必须做的事情。

  纺线机抬到东宫, 太子妃叫了东宫一众女眷一起来看。

  太子妃趁机教导诸人,“女子纺线织布,这原是我们的本分。如今,因我们沐浴天恩, 不用再为吃穿发愁,也不用辛劳度日。但也不要忘了本分,还需勤俭度日,知道民间疾苦,方能与殿下分忧。”

  众女听得太子妃训话,忙站起身,等她说完,齐声屈膝,“妾谢过太子妃娘娘教导。”

  太子妃点点头,如今这东宫,除了平良娣偶尔还冒个刺儿,也没人再敢跟她龇牙。

  “都坐下吧,这是敏良娣娘家妹妹新做的纺线机,你们都试试,看看与你们原来用的,有何不同。”

  敏良娣打头,她的技艺是在座女眷中最熟练的。刚开始,她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仔细看了看,再动手一试,很快找到了感觉。

  在她灵巧的双手和双脚配合下,这头松软的棉花不断地往机子里加,那头两条棉线一左一右,一圈一圈均匀地缠绕到了两个绽芯上。

  这边正忙着,太子也回来了。众位妃妾忙行礼,敏良娣也要起来。

  太子冲她摆摆手,“你且莫起来,继续纺线,让我看看。”

  过了一会,敏良娣停下手,与太子夫妇说道,“殿下,娘娘,要说好处,就是比以前更快了,同样的时间,能纺更多的线。”

  太子妃笑道,“我也来试试。”

  太子妃只需用双手摇,那头自然有人往机子里加棉花。

  摇了几圈,太子妃就停下了,“果真更快一些。”

  众位女眷都好奇,一一动手摇了几圈,都觉得比自己原来在娘家用的机子更快些,纷纷叫好。

  太子也点头,这样惠及百姓的东西,总是好东西,倒可以推广。

  平良娣沉默了半晌,没有开口,只看了一眼王昭训。

  王昭训心里发苦,但不得不开口,“殿下,娘娘,这机子虽然好,纺线比以前更快。倘若流入民间,以后所有人都铆足了劲儿纺线,会不会让棉花价上涨,布匹价更贱。”

  敏良娣看了一眼王昭训,“先且不说棉花和布匹的价钱,贫寒人家,有二两棉花,自然只能纺二两棉花的线。这机子纺线更快,民妇们能少受些累,多出的时间,可以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岂不更好。王昭训不知道,在民间,有些人家没有牛,都是人拉着犁犁田。但谁不想要牛呢,把人当牛用,早早累坏了身子,最后全家都跟着受苦。”

  太子不置可否,对她们说道,“机子你们都试过了,先回去吧。”

  众女一一离去,留下太子夫妇二人。

  近来,圣上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太子原来以为父皇把权柄给了他,他就能继承二哥的遗志,好好治理朱家的天下,哪知世事总是不如想的那样容易。

  当日为了和大皇子相争,太子娶了庞家女,如今皇后和太子妃都出自庞家嫡枝,太子妃有两个嫡子在手,庞家日渐势大,隐隐有“半朝”之称。庞家不支持的事情,太子根本无法实施。

  皇帝看出了太子的难处,暗中相助,但皇帝身子一日比一日差,庞家掌了大景朝近一半的兵权,皇帝父子二人都不好大动干戈,只能僵持着。

  太子需要人手,他环顾了一下自己的一众妾室,只有平家可用,李家太弱小了,其余几家,更不堪用。

  李家送来的纺线机,倒是可以往外推一推,体恤百姓,对太子的名声也有利。李家那边,给些实惠,也就打发了。

  太子妃笑道,“殿下看这东西如何?听敏妹妹说,她娘家三妹妹,最是喜欢捣鼓一些新鲜玩意,这回倒是做出个有用的来。”

  太子也笑,“倒是难得,我今儿与父皇提过一嘴,父皇说,能惠及百姓,让百姓少受些苦累,就是好东西。”

  太子妃正色道,“父皇说的是,咱们在宫里,自是不愁吃穿,外头多少人,为了一餐饭而奔波,让百姓少受些累,也是咱们皇家的本分。”

  太子想了想,“我去看看敏良娣和两个姐儿,你先歇着。”

  太子妃忙道,“殿下快去吧,两个姐儿比咱们家这几个小子都可人疼的很。”

  太子笑着走了。

  到了敏良娣的院子后,太子先看了两个女儿,恰巧她们都醒了,太子逗了逗她们,大姐儿一把抓住了太子的食指,紧紧握住不放,太子高兴地亲了亲她们的小脸蛋。

  敏良娣笑了,“可见是亲父女。”

  太子一边笑一边问她,“你娘家做新式纺线机的妹妹,可是春上才出嫁的那个?”

  敏良娣忙回答道,“回殿下,正是妾的三妹妹,出阁好几个月了,难为殿下还记得。妹婿去年17岁就中了举人,听说名次还不差呢。听妾阿娘的意思,妹妹预备让妹婿先寻个差事,一边读书一边继续当差,多历练历练,寻机会再参加春闱。殿下不知道,妾这个妹婿虽然年纪小,却最是勤勉,不光读书好,还跟着他阿爹习武,人长的又好,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三妹妹真是顶顶的好。”

  太子揶揄道,“哦?长的多好?难道比孤还好?”

  敏良娣瞬间红了脸,“殿下如何打趣妾,殿下龙章凤姿,岂是平常人能比的。妾在娘家时,三妹夫还小呢,如今也只是听说罢了,到底长得多好,妾如何能知道呢。”

  太子哈哈笑了,笑到一半,又怕吵着孩子,就带着敏良媛一起去了正房。

  到了正房,太子说道,“既要寻差事,孤给他寻个好去处,不过还是读书要紧,年纪轻轻的举人,若能中两榜进士,孤就是给差事也给的理直气壮。如今,孤若给他个好差事,还怕人家说扯裙带子。”

  敏良娣忽略太子的打趣,忙替妹妹谢恩,“多谢殿下恩赐。”

  说罢,又解释道,“妹婿年级小,虽有些天资,但阅历少,文章做的花团锦簇,却不老道,故而要去学着当差,历练历练,知道些道理。殿下厚爱,不过他年纪小,还是小孩子,要什么好差事,不过是跟着多学些人情世故。”

  太子点头,“说的是,若能老道些,以后也是可造之材。”

  敏良娣不好总说娘家人,很快转移了话题,继续跟太子说一些女儿们的事情。

  过了几天,赵书良在衙门里,忽然被上官传去谈话。

  他有些摸不着头脑,等去了才知道,上官问他家里才中了举人的小儿子,是不是要继续科举?若暂时不预备考试,愿不愿意去兵部衙门当差,那里缺个正八品武库书令史。

  赵书良喜从天降,忙一叠声应下。

  上官武大人原也迷糊,赵家的事情,如何问到他头上?等打听清楚才知道,这赵家,还能借上东宫的势力,倒是值得一交。

  吏部老尚书不管这些微末小官的事儿,太子只问了吏部右侍郎孔侍郎一句,孔侍郎几天就办好了。

  这回不比上回李穆川升职,李穆川功名低,只是个秀才,又年纪大,给个六品官,老尚书不大乐意。这回是个少年郎,又有举人功名,以后迟早还要考进士,给个八品官,不显眼,又是肥差,太子那里也好交代。

  孔侍郎汇报了老尚书一声,老尚书毫不犹豫地点了头。谁不喜欢勤奋上进的少年郎啊,他要有个这样的孙子,他睡觉都能乐醒了。

  等赵书良回了家,把这个消息一说,家里人都高兴不已。

  赵世崇拍拍他的肩膀,“二弟也要去当差了,以后定是前程似锦。”

  孙氏也跟着说漂亮话,“如今咱们家,都是官身了,我出门,说话都比以前更有底气。”

  赵世简一边高兴,一边有些忧虑,“阿爹,如何就能单独找到我,可是有什么说头?”

  赵书良想了想,“想是东宫娘娘出了力,不然,谁记得我们父子。你一个小小举人,嘴上没毛,正八品官能说给你就给你?兵部是什么衙门,还是武库司,那里寻常人没有手令,都不得进。”

  赵世简又有些欣喜,“那儿子去了,会不会受人排挤?”

  赵书良点点头,“你能想到这些,可见是长大了。多少正经两榜进士,都是从七八品开始熬,你一个举人,忽然去了这样要紧的地方,定然要遭人眼红。你要记得,谨守本分,认真当差,不朋党,不冒头,先安生过几年,攒些人脉和经历。过几年,若中了进士,说不得能比别人能晋升的快一些。那起子说酸话的人,你不要理他们。不过也没说错,你小子可不就是靠了裙带关系。你媳妇做的机子,你大姨姐呈上去的,最后好处落到你小子头上。”

  赵世简搓搓手,“看阿爹说的,儿子跟姝娘,不分彼此的。”

  赵书良笑了,“好了,你这几日在家,把我头先给你的兵书再看一看。这可真是巧,原先我还发愁,你一个读书郎,看兵书练功夫也是白费功夫,如今可算有用了。不读书,如何有做官的资格,不懂兵,如何去兵部当差。”

  赵书良如今在御林军当差,手下也有一队人马,排兵布阵懂一些,他只会教儿子这些,好在以后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赵世简在家里等了几日,没等来他的任命书,先等来宫里的内侍。

  这一回的内侍,不是东宫来的,而是天使。

  皇后亲自查看了新式纺线机,觉得很是不错,能惠及天下女子。李氏女愿意无偿进献,心存高义,朝廷自然要嘉奖。禀过皇帝后,皇后亲自下懿旨。

  赵李氏做得新式纺线机,与民有功,赐金三十两,绸缎两匹,内造首饰两样,封七品孺人,号“巧娘子”,领俸禄,不朝见。

  李姝跪着听封,然后磕头谢恩,接了旨意。赵家又打发了天使厚厚的脚程钱,天使收过红封,笑眯眯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成小吏家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