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穿梭_分节阅读_第213节
小说作者:心有期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5 MB   上传时间:2020-01-29 20:35:40

  阴干的两个月里,族人们并不得闲,先是赶着春耕时节把小米和花生种了,然后才马不停蹄地建造烧砖用的土窑。

  方立安是总设计师,连图带比划,手把手地教大家怎么做。总共要建五个土窑,除了第一个捡起来比较费劲,往后越建越熟练。

  一群人挖地的挖地,垒土的垒土,伐木的伐木,赶紧赶慢的,等土窑做好,时间即将步入仲夏。

  这个过程已经算快的了,因为大家对土窑一无所知,连个概念都没有,想象力什么的在这里完全行不通,只能靠方立安一个人统领指挥。

  而且这段期间,族人们几乎没有时间打猎,或者说是佛系打猎,一切随缘。在林子里伐木采叶子的时候,碰上了就猎了,碰不上就算。反正山洞外面还养着羊,十天半个月杀上一只,够解馋了。

  传统土窑的外观,远远望去像地里的坟包,顶上搭着厚厚的茅草,防止土窑受到雨水的侵袭。

  造好后,方立安试着烧了两天,效果非常不错。

  阳和族人们看着高高大大的土窑,心中激荡不已,也不知道未来酋长说的砖瓦房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有土窑漂亮吗?比土窑结实吗?能像土窑一样烧火吗?冬天能有土窑这么暖和吗?

  土窑真是太好了,还建什么砖瓦房,我们住土窑吧!

  等宇和乔暗搓搓地跟他提出建议,方立安才发现部落中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怎么说呢?

  土窑不是不能住,但肯定是比不得砖瓦房的,再说砖坯已经打好了,马上就要进入烧砖环节,这时候停手岂不是半途而废?

  所以方立安只能竭力动员大家,咱们在努力努力,坚持一段时间,到时候一定能住上干净、明亮、宽敞、温暖的砖瓦房。

  好在这两年,他在大家心目中树立的形象十分高大,颇具权威,族人们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妥协了。

  再加上今夏的一场暴风雨把其中一个土窑的顶子给掀了,大家心里那点不情不愿立马消失得一干二净,干活又变得积极起来。

  一定要住上未来酋长说的砖瓦房,不会被大风刮掉顶子的那种!

  考虑到砖头烧制的时间需要十数天之久,五个土窑都做的很大,一次性可以烧制将近100块砖。只是如此一来,五个土窑同时工作,对木柴的需求急剧上升。

  每天伐木,砍柴,林子的发际线越来越高,方立安时常想,等人口繁衍的越来越多,对房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片林子被砍秃就成了迟早的事。

  啧,没想到他方立安竟然成了破坏地球森林生态的第一人。

  烧砖是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热,土窑里更热。为了防止中暑,大家轮番上阵,采取六班倒的制度,四小时左右一换。

  因为烧砖的过程中火不能停,所以夜里也得有人值班。

  于是,每天傍晚,男人们都会用荆棘把洞口围起来,女人和老人带着孩子留在洞里过夜,他们去土窑值班。

  一方面,他们人多,另一方面,他们有火,并不担心有野兽攻击。要是真有那不长眼的撞上来,下场也逃不过给他们加餐。

  第一批砖头烧制好,即将出窑,方立安在红砖和青砖之间犹豫了很久。

  出窑前,红砖是风冷,青砖是水冷。

  毫无疑问,风冷的过程比水冷要简单的多,但水冷的青砖性能更优,硬度、强度都远远高于风冷的红砖。

  结实,密度高,不易变形,抗冻性能好,抗氧化,防水泡,耐磨损,抗风雨剥蚀,千年不腐……

  而且青砖透气性极强,吸水性好,能够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看后世那些从古代留存下来的房子就知道了,全是青砖。红砖风化的快,几十年后的墙面,有的用手都能抠动。

  思来想去,再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方立安决定采用水冷的方式出青砖。

  累一点就累一点吧,反正已经累了九十九步,最后多累两步也无妨。

  方立安算了算,按照每10天出500块砖的速度,中间还要重复和炼、制坯、阴干的过程,不间断出砖,一个季度撑死了出4500块。空出10天,算4000块。

  盖房子,一平方需要64块砖,4000块砖是62.5平,等到来年秋天,总共能攒下312.5平的砖头。

  盖一个10米长、10米宽的房子,大概需要200多平砖,多出来的刚好可以围着墙垒一圈炕。

  算上盖房子的时间,抓抓紧,说不定明年冬天就可以住进去。

  一想到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大房子,方立安就激动的不行,浑身充满了干劲。

  ——

  秋风送爽,狗尾粟被果实累弯了腰,族人们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无他,因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自从有了小米和花生,男人们从日复一日的狩猎中解放出来,女人们从日复一日的采集中解放出来。

  现在,年纪稍大的孩子每天帮着老人一起照看幼儿、生火做饭、喂鸡喂羊,男人们成天烧砖,女人们成天制坯。

  秋收这几天,土窑熄火,男人们来到田里收小米,收完小米继续收花生,然后送去山洞,和女人们一起处理,前前后后总共花了半个月。

  这次收来的粮食,存了一小半放在山洞,其余的都堆在山洞外的茅草仓库。

  方立安和阳在仓库外堆了一米高半米厚的砖头,再也不用担心野猪下山乱拱了。

  妥善安置好粮食,很快又恢复了制砖的生产线。

  女人制坯的速度远远超过男人烧砖的速度,因此,即便进入寒冷的冬天,女人不再和炼、制坯,男人们也不曾停止烧砖。

  对于砖头,阳和部落里的其他男人都是无比服气的。又硬又方,坚不可摧。可以想象到,将来用砖头盖出来的房子会是怎样的坚固。

  出于天生对武器的热爱和敏感,阳觉得坚硬的砖头可以制成非常棒的武器,比他的石矛还要厉害。

  方立安听了,觉得自家阿爸不愧是拥有最强武器的男人,随便给他一个灵感都能想到用来提升武器装备。

  只是根据他几百年来对武器的研究经验来看,把砖头制作成其他形式,并不如砖头本身好用。

  方立安用自己总结的《街头打架之秘密武器篇》告诉自家阿爸,砖头可砸可打,可抛可丢,可攻可守,可近可远,还可以当成暗器使用。

  他拿起一块砖头,放在手里掂了掂,将一些要点动作演示给阳看。

  阳看了,用心记下,往后天天拿着砖头练,连带着其他换班休息的人也丢啊丢啊丢、抛啊抛啊抛……

  对于族人们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有史以来度过的最暖和的冬天。炉火不断,土窑里的温度很高,直逼春夏。

  是的,今年大幅度降温以后,感受到土窑的温暖,阳和方立安商量了一下,把所有的族人都迁了过来。

  部落里虽然还没生出家庭观,但男女配对、父母子女的观念早就有了,于是,阳就按照这种想法把所有人分到了五个土窑中。吃饭什么的无需凑到一起,反正各自都有火。

  为了安全起见,依旧要围上荆棘,防止野兽侵袭。

  因为去年出了野猪糟蹋粮食的事,所以之前用剩下来的荆棘并没有丢,今年又新砍了许多,足够把土窑围起来。

  至于山洞那边,羊圈里留了足够多的草料,阳他们隔三差五组队去看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整个冬天过的温暖又舒适,等开了春,族人们表示,真心不想回那个冰冷的山洞。

  不回就不回吧。

  阳对此并不反对,按照儿子的说法,今秋就能把房子建好,以后大家就要长期居住在这边。这样一来,早一点晚一点其实无所谓。

  迁居的过程非常顺利,只是羊的数量有点多,十来只,他们跑了两趟才给扛到这边新建的羊圈里。

  山洞里面的存的粮食运过来播种,山洞外面仓库存的粮食先挪到山洞里放着,洞口用荆棘挡起来,不怕被偷吃。土窑的顶子到底没有山洞来的稳妥,至少不用担心被风掀飞。

  生活就这么有序地进行着,人们辛勤劳作,春耕春播,其他时间全部投放到了制砖上。

  房子的地址,方立安早在建造土窑的时候就选好了。因为担心河流会清淘土层,造成地质塌陷,影响房子的稳定性,所以跟土窑一起定在耕地的北边。

  他用捡来的石头,圈了个大致范围,让大家有空没空就去挖坑。挖到他理想中的深度后,便开始一步一步打地基。夯土什么的,全靠两只手,超级辛苦。

  因为没有水泥,只能用烫好的泥来代替。取材就是黏土,只是在和炼的过程中不断加入扎成小段的草。如此烫好的泥可以用于砖石间的填充和粘合,强度虽然比不上水泥,但是就地取材,十分方便。他们最初建造土窑的土便是这么来的。

  一边烧砖,一边打地基、夯土、砌墙……

  慢慢的,墙越垒越高,不到秋天,就围起来了。

  接下来,土窑不烧砖了,开始烧瓦,方立安雕了模具后就撒手不管,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房梁上。

  盖房子,房梁和地基同样重要。房子倒了不好,但是房顶被掀了或者塌了也不好。

  因为没有铁钉木胶之类的东西,只能用古代建筑常用的榫卯结构来衔接固定房梁。

  他以前虽然有研究,但并没有具体实践过,所以在此之前,还得搞点木头试手。

  然而,因为缺少趁手的工具,试验进行的并不顺利。方立安连连受挫下,开始怀念锯子……

第326章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方立安心道,木头可比铁杵难磨多了。

  榫卯结构的精髓在于凹凸勾嵌,因此,关节处必须整齐平滑,尺寸和角度更是不能有一分一毫的差错。

  总而言之,木工这类细致活儿从头到尾只能由他亲自操刀,阿爸他们最多帮忙砍树去皮。

  10米长,10米宽的房子,按照方立安最初的设计,上玄、下玄加支撑,足足需要十棵大树。

  他挑的杉木。

  杉木耐用,树干长且直,用来做房梁非常合适。

  方立安确定好房梁各个细节的尺寸后,便开始埋头干活,每天吭哧吭哧地拿石刀一点一点地削刻。木头嘛,长了可以削短,短了可就长不回去了。返工什么的,最好还是别了。

  等他从木头堆中抬起头来,已经又是一年秋来到,阿爸带着大家去地里收粮食去了。方立安没有参加,他的全部心神都投注在房子上。

  房梁做好并不是立刻就能用了,还要刷一遍桐油,不然木材容易受潮腐烂,或者被虫蛀。

  桐油是桐树果实压榨出来的植物油,一般在秋天结果。方立安早有准备,从前年就开始收集桐果,冬天里,闲来无事磨点油,如今已经存下两大罐。

  他用狼毛做了个简易毛刷子,刷好桐油,只等晾干,就可以上梁了。

  趁着大家在田里忙碌,方立安狠狠地补了一觉,醒来之后,帮着把粮食整理好,放入粮罐。

  在他雕梁的过程中,阿爸他们不仅超额完成了烧制瓦片的任务,还用剩下的黏土制作了五十几个陶罐。这批陶罐是原有陶罐的升级版,容量更大,罐体更结实也更坚固,像后世的米缸。

  连续忙了小半个月,大家伙儿一点要休息的意思都没有,催着未来酋长带他们上梁筑顶。

  方立安理解众人的心情,他平静的面容下又何尝不是激动万分?

  这间只有一百平米的砖瓦房,从最初的设计,到后来的一砖一瓦,处处凝结着他的心血。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前几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都不曾让他这么累过,有种呕心沥血、熬心熬肝的感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方立安选了个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天气,带着大家把房梁上好,然后铺设瓦片。

  屋成。

  看着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方立安心中是前所未有的满足。

  十年磨一剑,三年盖一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2页  当前第2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3/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界穿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