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穿梭_分节阅读_第238节
小说作者:心有期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5 MB   上传时间:2020-01-29 20:35:40

  如果想对付谁就散布谁的谣言,那么打击报复做坏事的成本也太小了。谁在背地里使坏,人家不会调查吗?风过留痕,总能顺藤摸瓜找到源头。

  所以,散布谣言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把自己摘出来,大约就是化妆、变声、换装……简而言之,就是不要让人家抓到她这个祸头子。

  其次,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谣言这种东西,如果假的离谱,谁会相信?这就要求造谣者必须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说的半真半假,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以假乱真。

  涉及到谣言的内容,需要做的就多了。

  方立安换了衣裳,化了妆,雇了几个小乞丐,花了个把月的时间盯着侯府的侧门、角门。又使银子从粗使婆子嘴里得知武定侯府的大致情况,无须多么细致,大概就是通判家的小姐在侯府的序齿,她订婚的对象是哪家少爷等等。

  鉴于在老百姓眼中,凡是跟官沾边的都不好惹。所以,造谣一事,还得方立安亲自出马。

  大夏天的,烧饼铺只大清早趁早凉的时候开张,卖百来块烧饼,不到中午就关门歇业,下午出去造谣。

  她本就长得糙,出门前,把皮肤画的黄一点、黑一点,细节方面再修饰一下,看起来就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

  京城一百二十八坊,除了武定侯府所在的荣华坊和官府办公区,方立安找着人流量大的地方,挨个哭诉了一遍,尤其是平康坊。

  平康坊是什么地方?

  京城最最著名的红灯区。

  平康坊什么人最多?

  达官贵人以及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

  本朝没有官员不准嫖妓的规定,是以,在秦楼楚馆找两个红粉知己载歌载舞、浅斟低酌,那都是半官方的活动。

  方立安觉得在这个地方“造谣惑众”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因着平康坊入夜后才最热闹的特殊性,她还特意找了个借口安排狗蛋去同窗家住了一宿,自己在烟花之地浪了一夜。当晚,挑了个性子棉柔话不多的小姐姐,喝了一宿的花酒,很是开了眼界。

  玩归玩,正事不能耽误。方立安扮演了一个因为死了青梅,悲痛欲绝,伤心买醉的汉子。

  故事中,他攒够了钱,正要为青梅赎身,谁曾想眨眼间就天人永隔。而杀害青梅的凶手,就是武定侯府的四姑娘,起因竟是青梅不小心弄脏了四姑娘的团扇。

  弄脏了团扇,被罚了五十大板,青梅一命呜呼。

  是的,方立安偷了个懒,照搬了原主的遭遇,也不算冤枉了侯府的四姑娘。

  汉子哭的悲痛、哭的隐忍,影后的技能点点满,表情十分到位,渲染力极强。

  “她以前跟我说在主子面前当差不易,动辄挨打挨骂,整宿整宿地罚跪,我只一味的让她忍忍,等我攒够钱,等我……”汉子捂脸,似是说不下去,痛恨自己慢了一步,永远地失去了爱人。

  只这一会儿,她周围就围满了人,同情有之,愤慨有之……

  方立安再抬头时,怒目圆睁,两眼通红,面容狰狞,“什么侯府小姐,狗屁的大家闺秀!简直毒妇!”

  这种凄美悲惨的爱情故事最能引起穷酸书生和落魄红袖的共鸣。书生自叹怀才不遇,妓子自怜悲惨的命运。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悲哀。于是,故事中残暴不仁的侯府小姐便成了他们共同的宣泄对象。

  “岂有此理,世上竟有这等歹毒之人。”

  “一个团扇而已,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我们穷苦人儿,可不就是命如草芥……”

  “……”

  方立安见识了传说中的烟花柳巷,喝到了让男人们醉生梦死的花酒,说了罗四小姐的坏话,心里别提多舒畅了。

  当然,如果陪她喝花酒的姑娘能再好看点就好了。可惜,她的人设是个穷小子,花魁不是她这种穷人可肖想的。

  第二天,李家烧饼铺歇业一天,方立安好生洗了个澡,去去身上的酒气和胭脂水粉味,补个懒觉,做几道好菜,等狗蛋放学归家。

  火,她点了。

  烧起来,指日可待。

  京城虽是天子脚下,五品以下多如狗,四品以上遍地走,但官是官,民是民,老百姓们并不敢非议朝廷命官及其家眷。就算偶尔提起,那也是关上门私底下悄悄说的。

  只这次不一样,没看苦主自己跳出来讲了吗?有鼻子有眼的,可不是他们平日里半路听来的不明真假的小道八卦。

  于是,京城里,武定侯府四姑娘性情残忍暴虐打死人的这把火越烧越旺。

  跟罗四姑娘定亲的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家的嫡次子唐谨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官员,属于朝中清贵,天子近臣。看似没有实权,远不如武定侯府底蕴深厚,但实际上简在帝心。更何况英宗后便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认真计较起来,他家儿子便是武定侯世子的嫡长女也配得,更别说武定侯庶子家的女儿。

  罗志远走他老师的路子谋来了这门亲事,当初就有一条,说她女儿性情温顺,有一颗仁爱之心。年仅十岁就抱来自己的手饰匣子给父亲,说要当作善款,给金阳县的百姓买米买粮。

  这个故事感动了当时还是侍读的侍读学士,后来罗志远的老师透了口风,罗夫人又邀请唐夫人上门,一来二去,双方父母都觉得不错,事就成了。

  再过半年,眼看着要成婚了,却出了这档子事儿,侍读学士唐修齐和他夫人急的直上火。

  唐家家风好,人品也端正,倒是没一上来就退亲。但唐家人心里也虚啊,有道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外面传的沸沸扬扬,万一是真的,儿子岂不是被坑死了?

  因着儿子的婚事,唐修齐连着几天没睡好,嘴角冒了两个火泡,皇帝见了开玩笑,说要治他个殿前失仪。

  唐修齐啪地就跪下了,叫苦连天,各种臣知罪,臣该死,皇帝刚问了一句,他就得啵得啵把前因后果交代的一干二净。

  唐修齐也是无奈,这种事情光凭他自己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他毕竟是个靠嘴皮子吃饭的文官,又不会搞安插眼线那一套,如果武定侯府有意隐瞒,他也无计可施。但就这么认了,他又怕耽误儿子一辈子。思来想去,只能抱皇上这条金大腿来了。

  他是皇帝的心腹,金大腿给他抱抱未尝不可。于是,皇帝就派人去查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武定侯府的四姑娘,啧啧……

  皇帝把眼线传回来的消息递给唐修齐看,一桩桩一件件,堪称歹毒。

  唐修齐先是被炸的两眼发黑,心道,他给儿子定的是什么姑娘,这婚事若是成了,儿子以后不得怨他这个当爹的?

  再一想,又觉得幸好发现了,真是老天爷保佑,圣上保佑,他这儿子还是有两分运道的。

  他心里还在琢磨,一会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了庚贴退婚,却不想皇上直接下了圣旨:

  武定侯府罗氏玉娴,无德无仁,即日起解除婚约,遣送至济仁庵落发修行,思过改之。

  钦此。

  只见过赐婚的圣旨,解除婚约的圣旨还是头一次见,可见武定侯府四姑娘必定犯了大错,惹得龙颜大怒。皇上遣她去济仁庵,也没说个期限,基本上就是当一辈子的姑子了。

  她这头算是罪有因得,只是武定侯府其他几个未嫁女也受了牵连,订了婚的被退了,没订婚的连愿意议亲的人家都没有,只能先猥琐发育,等过两年风头过了再说。

  至于出嫁女,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娘家是她们的依靠,现在依靠惹怒了圣上,出嫁女的日子能好过到哪儿去?夹着尾巴,低调做人。

  方立安没想到这位侍读学士这么给力,竟然让罗四姑娘得了圣上金口玉言的“无德无仁”认可,简直神队友。

  罗四姑娘这下算是被打入泥沼了,方立安决定趁她病要她命。

第359章

  “慎为兄何出此言?”慎为是唐修齐的字,自从两家有了婚约,罗志远便一直这么称呼对方,以便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唐修齐不耐烦与他打机锋,罗志远的闺女已经在皇上那里挂了号,罗志远这个做父亲的也讨不着好。

  他想的很清楚,先不说罗志远骗婚在前,人品恶劣,他不欲与之相交,单说退亲一事,两家关系必会交恶。多那两句虚伪的客套,着实没有必要。

  唐修齐直言,外面的传言他都听说了,是真是假大家心里自有一笔账,我不跟你争,你也别辩驳,亲是不可能结了,你家另觅佳婿吧。

  罗志远脸都青了,但又不能跟他翻脸,人家是天子近臣,可以直达天听,再就是,自己女儿的所作所为确实经不住查。

  后宅的事从来都是夫人管的,他很少插手,以至于外面流言四起的时候,他才逼问出女儿乖巧面具下隐藏的真实属性。

  见唐修齐语气坚定,罗志远心知这门亲事再无挽回的余地,他一脸受伤地归还了唐谨仁的庚贴,把唐修齐夫妻俩恶心坏了。心道这武定侯府原来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从根子上就烂了,一家子虚伪小人,也不知道那罗四姑娘的残暴是不是遗传的家里。

  不过,不管是不是,都跟他们唐家没关系了,回去要跟老二一起,跨个火盆,去去晦气。

  这厢罗志远送走了唐家夫妇,抬脚便要去后院清算,却在此时,武定侯身边的老管家来了。

  武定侯是府上的大家长,府里发生的事少有瞒得过他的,只是他跟罗志远一样,习惯性地忽视后宅。

  唐家夫妇来势汹汹,退亲实乃意料之中,易地而处,武定侯也不会让自家儿子娶个声名狼藉的女子。但他是一品侯爷,这种自降身份让人羞辱的事情,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面的。

  是以,唐修齐夫妻刚走,他就派人叫了儿子过来。

  “父亲。”罗志远对侯爷父亲十分尊敬。

  “亲事退了?”

  “退了。”

  “送去家庙,带发修行,过两年送回兴洲。”兴洲是罗氏一族的老家,武定侯的意思是等风头过了,在老家寻门亲事。

  “是。”罗志远并不心疼,一个女儿而已,更何况是败坏侯府名声的女儿。

  “你媳妇那边,让她多跟老大家的学学,要是不会教,就把孩子送去荣亲堂。”荣亲堂是侯夫人的院子,侯夫人是卫国公府出生,身边好几个厉害的教养嬷嬷。侯夫人向来把庶出的孩子当空气,如今,庶出的搞事,牵累她的子孙,她当然要出手整治。

  方立安买通了在侯府当差的粗使婆子,得知罗四小姐被送去家庙带发修行后,买了匹藏青色的大众布,做了身夜行衣。所谓趁她病要她命,机会难得,不容错过。

  家庙的日子并不好过,跟从前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粗茶淡饭,粗布麻衣,以往可以对着奴仆喊打喊杀,如今成为弃子的罗四小姐使唤不动任何人,可谓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但是日子再苦也得过,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罗四小姐还惦记着日后翻盘。

  半个月后,夜半时分,一袭深色紧身衣的方立安蹑手蹑脚地没入夜色,尽管周围一片漆黑,但她做足了功课,闭着眼也能摸到武定侯府的家庙。只要小心点,别碰上夜间巡逻的武侯就好。

  家庙不比正经府邸,除了门房,几乎没有守夜的人,方立安给包括门房在内的每个房间都点了自己配制的强效迷烟,等所有人睡成死猪,雷打不醒,才一间间地找罗四。

  原主记忆中的罗四,长着一双外三角眼,左侧眉毛的尾端有两颗黑痣,很好辨认。

  寻到后,她直接捆了罗四的手脚,把人丢进空间。又到街面上引了巡逻的士兵,叫人发现此处的异样。

  如此一番,才一路小跑,溜之大吉。

  她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把事情捅开,免得武定侯府丢了小姐,恼羞成怒之下拿奴才撒气。

  今夜这般,所有人都会知道,不是下人不顶用,而是贼人本领了得。再加上前头罗四恶名昭著,武定侯府定不敢胡乱处置了家庙的仆人。

  方立安回到烧饼铺二楼,脱了衣裳塞到空间,换了常用的睡衣倒头就睡。罗四吸了迷烟,且有的睡,而且她被束了手脚,不用担心她在空间里捣乱。

  第二天,随着晨鼓敲响,方立安起床洗漱。

  狗蛋和往常一样做好了早饭,吃完便去学堂,碗筷留给方立安吃好再收拾。

  刷碗,烧炉子,开门迎客,门口的队伍已经排了老长。

  “李家妹子,生意哪能这么做?你看看隔壁卖炊饼、卖浇头面的,人家可是赶着第一声鼓响就开门了。”排在队伍前列的大婶抱怨道。

  这样的话,方立安早就听习惯了,都是劝她早点开门的。城里很多人踩着鼓点出门,路上吃块饼子或者吃碗面就完了,像极了现代社会上班潮早高峰。

  她笑而不语,专心致志地做她的烧饼,咱不赚那个钱,不受那个累。

  “不知道昨晚出了什么事,罗府的宅子叫官兵围了。”

  “罗府?哪个罗府?你这消息也太灵通了,昨晚的事这会儿就知道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2页  当前第2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8/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界穿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