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穿梭_分节阅读_第242节
小说作者:心有期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5 MB   上传时间:2020-01-29 20:35:40

  乡下人要种田,方立安到的时候,春耕刚结束,家家户户都落得清闲。章家舅舅好几年没见到外甥女了,高兴极了,却不想还未等外甥女坐定,外面就有人寻来,说是李老三一家。

  说起李老三一家,当年方立安和狗蛋前脚刚走,李老三后脚就拖家带口的回了村里。

  说是李家老两口并李大牛一家都没了,于是理所当然地占了李家大房的房屋田地。本来还想顺便把李二牛家的几亩薄田也给吞了,没想到地里不光有人,连契书上的名字都变了。

  因着这事,李三牛跟他媳妇李文氏不知道说了章舅舅多少坏话,闹的很难堪。

  这不,一听说大侄女驾着驴车回来,李三牛和李文氏就急里慌张的赶来了,不顾还在人家章家的地界,就拉着方立安好一通抒情,情到浓时改为哭诉。

  大意是,那是分家时你爷留给你爹的祖田,大侄子不种也不能便宜了姓章的,李家的田必须姓李,不能姓章,不然就是忘本,不配姓李,愧对李家的列祖列宗。

  方立安跟李三牛不太熟,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三叔是爷奶最疼爱的小儿子。

  万万没想到刚到这里就碰上这样的官司,一边是姓李的本家叔叔,一边是章家的亲娘舅,虽然她打从心眼里觉得分家后的财产是各家的私事,但同宗同源的人便是分了家,依旧到哪儿都被看作是一体的。相对于李家人,章家可不就是外人吗?所以这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一大半都对李三牛的话表示赞同。

  理是这么个理,方立安心里明白,当年要不是李家没别人了,她也不会做出这种决定,而她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确实没想到李三牛会回来。

  她有些腻歪李三牛这副急着占便宜的嘴脸,方杠杠一秒上线——老娘偏不如他的意。

  方立安当然不会授人以柄,她和狗蛋不回来,她舅舅还要留在这儿生活呢。

  “三叔误会了,当年我带狗蛋去京城求学,不能常归,大伯、三叔都不在,爹娘的坟只能拜托舅舅。但我和狗蛋身无分文,无以为报,只能把家里的田一并托与舅舅照看,将田里的出息送与舅舅,回报一二。”

  “三叔三婶在这儿,以后这些事交与我们做便好。”李三牛连忙接话,大包大揽。

  方立安闻言却是一脸为难,李三牛随即不悦,“怎么?莫非大侄女信不过自家叔叔?”

  “侄女怎会……只是……只是我这趟回乡,实则是为了卖地来的……狗蛋读书处处花钱,京城米粮又贵,家里已经穷到揭不开锅了……眼看狗蛋二十还未成家,我自觉愧对地下的爹娘,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借来银子……年前狗蛋娶了妻,我也放下一桩心事……如今催债催的紧……我便想着回乡……”活脱脱一朵苦菜花。

  “大丫一个女娃把弟弟拉扯大,真是不易……”

  “可不是,还要供狗蛋读书……”

  “读书可费钱哩,镇上那个王秀才,听说一年要收这个数!”

  “都没钱吃饭了,咋还要读书?狗蛋也忒不懂事了!”

  “你不知道!听说是李章氏逼两个孩子发誓……”

  “……”

  周围的人瞬间七嘴八舌议论开。

  李三牛脸上神情变幻,这跟他想的不一样啊,不是说他这大侄女上次回来还是一副土财主样儿吗,怎么现在穷得叮当响?

  “大丫,别怕,有你三叔和舅舅在,他俩不会不管的,怎么也会拉你一把!”人群中不知道谁张开嗓子说了一句。

  李三牛:……

  李文氏不让了,“凭什么我们管!我家柱子还没上过一天学堂呢,让我一隔房婶娘供侄儿读书,像话嘛!要我说,乡下现成的地不种,跑去京城读书,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谁,真当自己是文曲星下凡呢?”

  她这话理没错,但方立安也没说让李三牛供狗蛋读书啊。

  李三牛这时候也跳出来,顺着李文氏的话说,“大侄女,咱们老李家上数十代都是泥腿子,从没听过谁会读书,你就别带着狗蛋瞎折腾了,老老实实回来种地不比什么强?叔就是个种地的,前些年糟了灾,哪还有什么余钱?回头走三叔家里拎袋毛芋再多的,叔也帮不上。听叔一句劝,让狗蛋赶紧带着媳妇回来种地!”

  话一说完,就被李文氏黑着脸拉走了。远远的,还能听到李文氏的叫骂,“一张嘴就是一袋毛芋,你儿子都不够吃了,就知道装大方……”

  人群慢慢散去,章大舅这才有机会跟外甥女好好说话,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方立安一瞧便知道他想说啥,无非就是家里如今这么困难,那十几只肥兔子不如拿去卖了换钱,但又怕这么直说,伤了方立安的面子和心意。

  方立安端着小板凳来到门旁,“舅舅,我骗他的。”

  看着老实人呆愣的表情,方立安解释道,“我这三叔一来就问我要地,吃相太难看,那是我爹的分家田不假,但我说的是实话,以后我和狗蛋回来的机会少,我爹我娘的坟就指望舅舅帮忙照看了。回头舅舅把田卖了,不管是就近置办,还是做别的用处,就说银子给我带回去了。”

  章大舅好容易消化了外甥女的这番话,一脸的哭笑不得,“你娘是我亲妹子,哪里需要讲究这些。”

  方立安笑笑,也不反驳,重起话头,讲狗蛋的事情。

  得知狗蛋年前成婚,考中秀才,还励志考举人,章大舅别提多高兴了。然而乡下老农对秀才、举人根本没个具体概念,只知道跟他们这种地里刨食的不是一回事。便是镇上的风云人物王秀才,在他那里也就是听个耳熟。

  方立安便跟他普及,要是哪天犯事儿了,在公堂之上不用下跪磕头,还可以免刑。此外,免除徭役,免交粮税。

  听的章大舅一脸激动,狗蛋可真出息!

  外甥女功不可没!

  章大舅不会说功不可没这样的词,他就会拍着大腿叫好,外甥好样的,外甥女好样的,你娘这下总该瞑目了。

  方立安:……

  方立安下午到的,家里就章大舅一个人在家,大舅妈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串门了。大舅妈娘家也在桃花村,因此,回来的很快,要不是路上被人拦下说了好半天废话,还能赶上听方立安亲口讲狗蛋考中秀才的事。

  她来晚了一步,只能听章大舅讲个二手的了,然后三手、四手……循环播放。

  “”我家外甥怎么怎么厉害,我家外甥女怎么怎么能干……”

  听的方立安尴尬癌都要犯了。

  晚饭前,章大舅去了趟隔壁村,找到里正,托他帮忙留意买家,没想到当晚就有了消息。果然不出所料,现在的地价比前些年高了许多,但也没恢复到灾前的价格。

  第二天一早,章大舅去里正家办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后,又跟买家一起搭乘外甥女的驴车去了趟县城,把衙门的契书消了。

  卖地的钱,章大舅死活不肯收,让她拿去给狗蛋读书,将来光宗耀祖。

  大街上不好拉扯,方立安劝了两句就不劝了,盘算好明天走的时候在枕头底下塞银子。

  她在街上买了糖人、冰糖葫芦、两匹布,都是给舅舅家两个小表弟的。前头只想着兔子肉,忘了给表弟们买他们这个年纪喜欢的东西。

  遥想她刚来不久,第一次来县城,给狗蛋买了几个糖人,居然已经过去了十六年……

  十六年,方立安二十八岁,可能是早先散布的誓言背了锅,村里竟然没人给方立安说媒的,谈到她,大多觉得她很可怜,被亲娘坑了一辈子。

  方立安心想,如果这些人生在现代,肯定会叫她扶弟狂魔,竟然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嫁人,当一辈子老姑娘。

  第二天清晨,方立安早早地起来了,赶路要趁早,走晚了八成又得在舅舅舅妈的热情挽留下再多过一宿。

  天还没大亮,青灰色的。

  看着后方的黄土地,看着远去的茅屋农舍,看着最后缩成一个模糊小点的章大舅一家,方立安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十六年前。

  十年前。

  现在。

  身后的小村庄,今日一别,再也不见……

第364章

  方立安这一路从南向北逛了很多地方,沿途碰上空间里没有的植物,不管认不认得都移植进去,反正系统能把生长环境调整到最适宜的状态。

  通过山东、北直隶后,改向东北来到辽东都司。时逢冬季,零下二十几度,西北风吹的人睁不开眼,便是穿了厚重的动物毛皮,也不能长时间在外逗留。

  方立安也就前两天玩了个新奇,随后在闹市租了个小门面,天天卖烤红薯。穷家富路,她身上带的钱已经花了大半,趁这会儿清闲,能赚一文是一文。

  烤红薯的炉子是他离京前请匠人师傅打的烧饼炉子,只是北方实在太冷,烧饼一出炉就凉了,不如红薯方便。

  另外,空间里的红薯已经堆成小山,库存太大,积压严重,这会儿全当清库存了。

  方立安一边卖红薯,一边坐等大地回春。等天气稍有好转,就一头钻进长白山脉,过起了上辈子的野人生活。

  主要还是冲着长白山的特有植物来的,比如北冬虫夏草、人参、美人松。虫草和人参并不好找,白雪覆盖,方立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到几株,然后交给系统处理,气得系统在背后嘀咕什么“渣女”、“只管生不管养”……

  期间碰上一头东北虎,方立安想都没想,直接往空间里一躲。好几次都这般操作,逗的老虎嗷嗷直叫。

  不过,她倒是活捉了两头梅花鹿来,一公一母,留着将来繁衍后代,生出绵绵不绝的小梅花鹿,想想都让人欢喜。

  在长白山耗了小半年,眼看着即将入秋,气温不断下降,方立安赶紧烧水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净衣裳,出山去了。

  出了长白山,四下无人的地方,方立安放出她的小毛驴。

  小毛驴乍一感受到寒冷的气温,结结实实打了两个响亮的喷嚏,要不是被方立安用绳子套住了脖子,怕是要撒开蹄子好生蹦跶一圈儿。

  等重新套上车架,方立安便驾着小毛驴一刻不停地往西去了。

  大夏疆土辽阔,四海升平,除了局部地区偶有争端,大体上还是很和谐的,年年岁岁都有附属小国入京纳贡。因此,只要不遇上打家劫舍、穷凶恶极之徒,安全问题不算大。

  一人一驴顺顺利利来到草原。

  草原牧民居多,方立安只会简单的草原语言,还是千年以后的,不管是口音还是语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所以跟当地人沟通起来比较困难。直到她掌握了“吃喝拉撒睡”方面的关键词后,简单的交流才不成问题。

  方立安最初遇上的这家人特别热情特别好客,第一次见面便豪气冲天地邀请她吃羊。方立安惦记烤全羊已久,一点也不知道客气为何物,顺着主人家的话就接了过去。

  乖乖,好大一只羊腿,勾得她口水直流。

  草原羊肉质肥美,虽然佐料不多,没有后世的绝妙搭配,但胜在地道,鲜嫩可口。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喝的高兴时来一段草原舞蹈,怎一个爽字了得!

  离开前,方立安送了主人家一麻袋红薯和整整一包烧饼,烧饼还是早先在京城开店时候打的,红薯是生的。教会对方如何食用红薯后,便驾着驴车潇洒离去。

  如此几个月过去,方立安即将踏入哈密卫,身后的大草原却刮起一股“红薯烧饼”的妖风,牧民们都希望来年还能见到她。

  此时的方立安已经是鸟枪换炮,小毛驴变小红马。先前在草原上,运气爆棚,到河边取水时,碰上一群野马。

  常言道,野马难驯,更何况她肖想的还是野马群中的头马。然而她有空间作弊器在手,捉了头马也不急着骑,接着又捉了一匹漂亮桀骜的母马,留着以后配种。

  得了两匹好马,方立安又盯上野马群中一匹温顺可人的枣红色小母马,一顿大棒加甜枣,很快就驯服了这个小可爱。

  方.起名废.安给它起名叫小美。

  因为没有马鞍,小美也没有钉马蹄铁,方立安便没急着骑它,等快要到哈密卫时,才在郊外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卸下车架,将毛驴和车分别收进空间,牵马进城。

  进城后第一件事便是买马鞍和马蹄铁,给小美弄个全套装备。

  接着,又逛了坊市,采购了许多当地特产,哈密瓜、葡萄、大红枣、油酥馍、烤馕……还有双峰骆驼。

  第一次养骆驼,没经验,方立安怕养不好,精挑细选买了两公两母。

  系.饲养员.统:呵呵。

  四头骆驼几乎让某人倾家荡产,一贯秉承“手有余钱心不慌”理念的方立安,不得不在哈密卫做起生意,红薯、烧饼一起卖。

  她这头混得风生水起,自然会影响到别人家的生意,为求自保,也为了多赚点路费,方立安收了个徒弟。

  她这徒弟家是当地的烤馕大户,本来是跟着父兄找茬砸摊子来的,结果莫名其妙成了方立安的徒弟,天天给她打下手,累得要死。

  方立安在哈密卫呆了三个月,教会了徒弟,攒足了钱,全部兑换成银两,施施然离开了。

  往南进藏,不仅路遇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还收获了一波林芝松茸、林芝天麻、扎囊氆氇、那曲冬虫夏草、藏红花……

  人烟稀少的地方太多,方立安一度迷了路,还好身上不缺吃喝,通过太阳辨明方向,花了小半年走了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2页  当前第2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界穿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