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爹是王羲之_分节阅读_第157节
小说作者:苏格拉提拉米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04 KB   上传时间:2020-03-15 19:40:36

  听闻王徽之登门拜访,谢尚惊讶,立马让仆人将王徽之请进来。

  “听闻王五郎的烫发染发技术,天下独一份。不知尚是否有幸,能体会一番?”谢尚微笑着请王徽之坐下。

  走进屋内,王徽之也不坐下,他心不在焉地扫了眼谢尚,语气淡淡地言道:“此事容后再议。眼下有一事,需请骠骑将军帮忙。”

  谢尚作揖:“尚,定当尽力!”

  哪怕王徽之不说,谢尚也清楚王徽之此番登门寻他的目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羲之:虎犊,放了我家七郎。

  王彪之:来人,将他关起来!

  王羲之:……

  王彪之:还有谁!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可爱多、27126809、我舞秦风 10瓶;小唐子 5瓶;嘛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0章 祈福

  王徽之临时写了一个剧本, 让人在御街上搭了个台子, 敲锣打鼓,吸引百姓们的注意。

  路人见有热闹可看,纷纷跑去凑热闹。

  人多之后,王徽之让仆人拉开幕布。

  谢尚、武陵王、琅琊王、阿陌站在舞台上。

  琅琊王坐在席上,阿陌守在一旁。今日司马丕要在舞台上扮演‘王献之’这个角色。

  武陵王与谢尚分别站在舞台的东西两边。

  司马丕正在看书, 武陵王忽然朝他走去。

  “王七郎,朝廷无粮救济遗民,此事该如何处理妥当?”

  台下的观众听闻此言, 面露惊讶的神色。

  认识王献之的贵族子弟, 面色更是古怪。这明明不是王七郎, 武陵王为何要管琅琊王叫做王七郎?

  司马丕请武陵王坐下,笑着告诉武陵王:“殿下不必烦恼。献之已经准备了二十万石粮。”

  闻言, 武陵王面色大喜,激动地问道:“当真?”

  司马丕颔首, 笑着言道:“早知朝廷有此举措, 献之担忧遗民无粮果腹,故而变卖家中田产,向亲友借钱。大量购买粮食。”

  武陵王惊讶地说道:“王七郎真是聪慧过人!”

  语气一转, 武陵王皱着眉头说道:“不过,眼下朝廷国库空虚, 只怕无法给王七郎回报……”

  司马丕摇头说道:“此乃献之捐粮,不求回报,但求晋国遗民能平安渡江!”

  武陵王拍手称赞:“好!王七郎乃君子也!无私奉献, 救济遗民!小王定要向朝廷上表!”

  司马丕拒绝道:“多谢殿下,献之如今还在服丧,加官进职,只怕不合适。”

  武陵王改口说道:“如此,那等桓大将军与郗嘉宾归来,小王再上表陛下太后,一道封赏汝等!”

  武陵王起身离开。

  阿陌愁着一张脸,开口对司马丕说道:“七郎,私下屯粮,会遭人猜忌,只怕不妥!更何况,七郎付出如此之多,不求名不求利,实在是太可惜了!七郎救天下苍生,可苍生却并不知晓乃七郎出手相救……”

  司马丕淡笑着说道:“此举本就非为了名利,只求心安罢了。”

  阿陌转身面对观众,哭着说道:“我家郎君为何如此大义无私!”

  此时,站在另一旁谢尚开口说话了。

  谢尚微蹙墨眉,出声言道:“遗民从三十万人,增加到六十万人!越来越多人过江,粮不够救济遗民了,这该如何是好?”

  谢尚做出苦恼的模样,沉思了少顷,他忽然说道:“立即修书给王七郎!王七郎乃琅琊王氏嫡子,知己广泛,必定能帮助一二!”

  谢尚马上坐下来,做出修书的动作。

  这时候,王徽之登台了。

  王徽之朝司马丕走去,开口问道:“夜已深,七郎为何还不休息?”

  司马丕苦着一张脸,叹气道:“心中有事,无法入眠。”

  王徽之入席坐下,他搂着司马丕的肩头问道:“有何烦恼,不妨与为兄说说。”

  司马丕便说道:“过江遗民人数急剧增加,粮不够百姓充饥了。”

  王徽之轻笑:“这有何难?明日为兄发布消息,便有粮了。”

  司马丕惊讶:“五郎要做什么?”

  王徽之回答道:“以我名义求粮,谁赠粮最多,日后便是我的贵客。”

  司马丕感动地说道:“多谢五郎!我为遗民感谢五郎!”

  在台下围观的贵族子弟听到这里,立马明白了当初王徽之为什么会突然向众人求粮。

  接着,王玄之登台了。

  作为会稽四美之一,再加上开了个美容馆,王玄之的影响力很大。看到他登台,粉丝立马尖叫呐喊。

  王玄之伸出手,示意众人安静。他走向司马丕与王徽之,开口问道:“你二人在做什么?”

  司马丕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王玄之,王玄之听完,沉吟片刻,出声说道:“不如我请三位叔父前往建康,届时,在建康表演一场。门票所得之收入,全都用于购粮,救济遗民。”

  司马丕高兴地点头:“多谢大郎!”

  表演到这里,王徽之起身,与琅琊王、谢尚、王玄之一起走到舞台前面,向众人作揖。

  王徽之开口言道:“谢诸位观赏!吾乃琅琊王五,七郎之兄。如今七郎身染重疾,术人言,唯有上万人到北郊,跪拜天地,向天地祈福,七郎才可平安康复。故而,今日吾特此摆台表演,让诸位知晓七郎所做之事。希望诸位,能为吾弟祈福!”

  武陵王走上舞台,出声说道:“方才之表演,乃曾经发生过之事实。朝廷派将到边境,接遗民过江。奈何无粮救济遗民,唯靠诸位好心之士捐粮,朝廷才有粮救助遗民,让遗民活下来。其中,琅琊王氏,王逸少一房,共捐粮八十万石!保住了五十万遗民之性命!”

  闻言,众人大吃一惊。王羲之一房,竟然捐出了八十万石粮!哪怕是琅琊王氏一族,都未必能有八十万石粮!可王羲之一房,竟然拿出了八十万石粮,救济遗民!这些粮,保住了五十万遗民的性命!

  最关键的是,王羲之一房捐了这么多粮,做了一件天大的大好事,竟然不到处宣传!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真是太令人敬佩了!

  司马道生来得有些晚,他现在才赶过来。听到这话,司马道生大声说道:“当初本世子不过是都水使者,因听从王七郎之建议,捐粮十万石。故而朝廷才升本世子为车骑将军!若非当初王七郎相劝,本世子也不会捐粮救济遗民!王七郎乃天下无双之大好人!诸位一定要到北郊替王七郎祈福!”

  作为美郎榜上,十大美郎当中最低调的人,戴逵也来到了现场。他从车里出来,开口言道:“昔日,便是听王七郎所言,戴某才会建立个人慈善基金会,救济苍生。王七郎乃真君子,高洁之士,望诸位到北郊替王七郎祈福!”

  作为晋国名人界的大腕,王濛本人虽然没到现场,但是太原王氏派来了仆人,传达了王濛的意思。王濛希望众人能够到北郊替王献之祈福。

  接下来,顾和、荀灌、荀家兄弟、谢道韫等人,都纷纷来到现场,在现场带动气氛。

  百姓们从这些大人物的口中,认识了一个心怀大义,温厚善良,无私奉献的王七郎。

  有人低声说道:“去岁,庾王子弟斗殴,就是王七郎带头动手的!王七郎年纪虽小,却有一颗侠义之心!没想到今年遗民过江,他竟然在背后默默付出了这么多!如此高洁之士,令人尊敬!”

  其他人纷纷出声附和道:“是也!从未见过哪位世家子弟能像王七郎一样,心怀侠义,乐善好施!如此好人,世间不多!”

  众人心情激动,这么好的人,众人当然不希望王献之离开人世。故而,百姓们纷纷回家,叫上族人亲戚,一同前往北郊,为王七郎祈福。

  贵族子弟们也回到族里,叫上族人,就连家中的部曲佃户仆人全都带上,一同去北郊为王献之祈福。

  小皇帝听闻王献之出事了,在谢尚与琅琊王、武陵王的支持下,兴师动众的前往北郊,去给王献之祈福。

  王彪之刚把王羲之关起来,没想到王徽之竟然在短短半日之内,搞出了这么大的事!他气得面色发青,沉声问道:“眼下共有多少人前往北郊?”

  仆人回答道:“建康城里,唯有琅琊王氏一族,没有离开建康。皇宫与守城兵卒,都面朝北方跪下祈福……”

  王彪之气笑了,他咬着牙言道:“好!好你个五郎!竟然用此方法逼我放了七郎!”

  琅琊王氏对外宣称王献之病了,不能出门上朝。如今王徽之利用这个理由,煽动建康城里的百姓,让百姓们跑去北郊为王献之祈福。此举之意,若是见不到王献之,那些人就会一直留在北郊继续为王献之祈福!只有看到王献之‘病好康复’的走出琅琊王氏大门,百姓们才会回到城里!

  王彪之烦躁地在屋里踱步,忍不住低声骂道:“逸少之子,没一个是简单的!”

  有脑子有心机,就是不走正道!偏要逆其道而行!

  这要是他儿子,他非得好好收拾一顿!

  “郎主,此事……”仆人小声问道。

  王彪之瞪了眼仆人,扶额骂道:“让琅琊王氏,都前往北郊!”

  如今王徽之煽动全城人前往北郊替王献之祈福,众人都出城了,唯有琅琊王氏留在城中,其他人定会发现异样。到时候,若是众人一起逼问王献之的行踪,王彪之就不好交代了!

  “遵命!”

  看到王彪之带着琅琊王氏来到北郊,王玄之心里忐忑不安,他立马问道:“五郎,你不是说虎犊叔父会放了官奴吗?为何虎犊叔父亲自带人过来了?琅琊王氏的族人都来了!”

  王徽之正眯着眼睛,盯着琅琊王氏的族人。没在人群当中看到王羲之的身影,王徽之直接大步朝王彪之走过去。

  来到王彪之的面前,王徽之开口问道:“不知叔父可曾见过我阿耶!我阿耶晌午时到叔父那里谈话,为何至今未见到他人影?”

  王彪之淡定地回答道:“你阿耶回会稽了。”

  闻言,王徽之眼神一冷。

  王玄之瞪大眼睛。难道王羲之也被王彪之关起来了?

  王彪之蹙着眉头,指责王玄之与王徽之:“你兄弟二人要为七郎祈福,为何不叫上族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琅琊王氏出什么内讧了。”

  王徽之语气冷漠地说道:“是否有内讧,叔父难道不清楚?”

  王彪之没有回答王徽之,他转头望向小皇帝所在的方向,朝小皇帝走去。

  王彪之离开后,王玄之凑到王徽之的耳畔,低声问道:“五郎,怎么办?”

  王徽之冷哼一声,开口说道:“即刻回城,把阿耶与四郎、六郎带出来。”

  王羲之肯定是被王彪之关起来了!趁王彪之带着族人出城时,把王羲之先弄出来。

  王玄之低声说道:“只怕不易。叔父定会派人看守。”

  “我去问武陵王借几个人手。”说着,王徽之朝武陵王走去。

  王彪之虽然在与小皇帝谈话,劝小皇帝回宫,但是余光一直在留意王徽之那边的动静。看到王徽之跑到了武陵王那边,王彪之眯起了眼睛,轻哼一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1页  当前第1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3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爹是王羲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