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让反派痛哭流涕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初云之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0-03-23 20:26:12

  “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真的没有必要。”

  燕琅向他一礼,郑重谢过之后,平视着皇帝,道:“于国,陛下对柔然卑躬屈膝,议和送金;于民,屡加赋税,民生愈艰;于臣,我父亲战死之后,陛下不加抚恤,反倒想着将他的女儿送去和亲,交由柔然人羞辱,如此行径,枉为人君!”

  皇帝铁青的面色中,她脸上嘲讽之意愈重,扬声道:“陛下以为柔然为何要我和亲?因为他们缺这一个女人?还是因为,他们想通过蹂/躏、虐杀我,来羞辱我父亲?!”

  “柔然肆虐,边夷作祟,大夏为何能够支撑下去,而不是被他们蚕食殆尽?因为还有人在咬着牙坚持,在用血肉之躯奋战,因为还有人觉得,我泱泱华夏、礼仪之邦,不该对那群茹毛饮血的蛮夷低头!陛下现在是想做什么?将战死将领的女儿送去和亲,叫他们寒心,叫他们心灰意冷,使亲者痛、仇者快,好打断这个国家仅剩的脊梁骨吗?!”

  皇帝嘴唇颤抖了几下,花白的胡须隐约透出几分无力,他勉强定了定心,冷笑道:“满口胡言,混淆视听!归根结底,你无非是不想为国和亲罢了,这样自私自利,根本不像是你父亲的女儿!”

  “怎样才能算是我父亲的女儿呢?和亲冤家,献媚于柔然吗?陛下可还记得,那是我的杀父仇人,与沈家有不共戴天之仇?!你连这一点琐碎尊严都不肯留给我,又凭什么叫我向你效忠?”

  皇帝脸色晦暗难掩,燕琅却只是淡淡一哂,道:“是啊,反正只是一个女人,把她送出去,就能息事宁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陛下——这不是一个女人在受辱!也不是我父亲在受辱!而是你,是大夏的君主在受辱,是这个国家在受辱!”

  “我父亲为大夏戍守边境,流光了最后一滴血,可他尽忠的君主,却选择将他的孤女送去柔然和亲,交给那群杀死他的人□□欺/辱,想以此打消柔然人的仇恨和怨气,可耻!”

  燕琅目光锋锐,冷冷的看着皇帝,道:“此事之后,陛下以为谁还会戍守边疆?战死沙场的妻离子散,卖国求荣的加官进爵,朝堂上站着的,究竟是大夏公卿,还是柔然的狗?!”

  “放肆,放肆!”皇帝猜想到她可能会大放厥词,却不想她竟敢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语,手指哆嗦着指着面前这个女人,他怒道:“还不给朕住口!”

  “我为什么要住口?陛下是被戳中痛处了吗?”

  燕琅平静的看着他,道:“不应该啊,陛下为了所谓的平衡,能坐视臣子害死边军统帅,能将战死将军的女儿送去和亲,这样的心境与气魄,我自愧不如,现下只是听了几句实话,怎么就受不了了呢?”

  “陛下,”她摇头道:“你太叫我失望了。”

  皇帝怒的说不出话来,胡乱抓起桌案上的笔筒,猛地砸了下去:“来人,来人!”

  他怒喝道:“将这满口胡言的贱婢拿下,斩首示众!”

  董绍等人闻言变色,纷纷出列求道:“陛下恕罪,郡主一时激愤,实在……”

  “不必求情!”燕琅断然喝道:“我既来此,便将生死置之度外,若为保全性命而违背本心,那与那群蝇营狗苟的小人有什么区别?!”

  “荣安郡主,够了!”

  苏皇后之父、仪国公苏焕按捺不得,厉声喝道:“这是太极殿,你身为大夏臣民,如此辱蔑君上,该当何罪?!陛下政务繁忙,未曾及时处置镇国公身后事,固然有不当之处,但你以大夏臣民之身迫君,已经失了本分!”

  他抬手指向殿外,疾言厉色道:“现下速速退走,陛下或可饶恕你大不敬之罪!”

  “饶恕?敢问仪国公,我何罪之有?我方才所说,哪一句与事实不符?!”

  燕琅笑容有些讥诮:“今日之事,是陛下有负于沈家,有负于我父亲,有负于昌源城枉死的将士军民!别人不能说,也不敢说,那我便来说——”

  “柔然要以昌源为界限,重新划定边界线,陛下竟也欣然应允,朝臣们商议之后,竟也默认了此事。你们知道昌源城外还有多少大夏百姓吗?你们知道他们沦陷在柔然铁骑之下,活得连狗都不如吗?大夏收着边民的赋税,享受着他们的供养,可是兵祸一起,便将他们丢出去,视而不见了,这岂是君主所为?!”

  燕琅环视一周,脸上笑意敛去,神情冰冷道:“《六国论》中讲: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陛下,诸公,你们想想这几句话,不觉得胆寒吗?!”

  “今日退到昌源,明日退到洛阳,后日大抵便要退到金陵了,敢问诸位,你们还想叫大夏退到哪里去?难道真要到退无可退之时,才肯举兵反抗吗?遥想太/祖皇帝在时,四方来朝,蛮夷称臣,只过去几代罢了,难道大夏人的骨头便软了,心里那一腔热血便凉了吗?!七尺男儿,气概何在?!”

  仪国公为之语滞,无言以对,脸色且青且白,皇帝脸色涨红,似有愧窘,一时也没有作声。

  殿外禁卫见这一幕,默然守在远处,不知该如何是好。

  燕琅漠然一笑,缓步走到殿中持刀的御前侍卫面前,道:“你有家吗?有兄弟姐妹吗?有儿女吗?有父母吗?”

  那侍卫微微一怔,半晌过去,终于低声道:“有。”

  燕琅点点头,道:“那你觉得,如若柔然打到金陵,覆巢之下,他们能有几人存活?”

  那侍卫神情为之一顿,目光颓然道:“我,我不知道……”

  燕琅看着他笑了,那笑容不带讥诮,反倒有些怜悯。

  她环视一周,怒其不争道:“我一直想不明白,诸公到底在等什么呢?一头老虎扑过来,想要吃人,为求生存,你们割下大腿上的肉喂它,然后满怀希冀的看着它把肉吃完,想着它这就去退走,从此井水不犯河水吗?”

  “这种畜生是喂不饱的,不把最后一块骨头咬碎,把最后一滴血喝干,它绝对不会走!”

  燕琅道:“老虎若是来了,那便赶它走,不肯走,那就宰了它!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想吗?!前方已无行路,而后亦无归途,诸位还是醒醒吧!”

  众人听得默然,脸上或多或少,皆浮现出几分惭色,更有人红了眼眶。

  皇帝听到此处,已经怒的说不出话来,手指哆嗦着指了她半天,终于咳嗽着,断断续续道:“还不快,快将这妖言惑众之人押下去!”

  “到底是我妖言惑众,还是陛下被戳破了那点心思,情理有亏,恼羞成怒呢?”

  燕琅下颌微抬,平静的看着他,道:“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陛下,为君者受天下供养,怎么能抛下自己的子民?耻乎?!”

  皇帝心头怒意如江海一般奔涌不息,这一瞬几乎什么都顾不上了,红着眼睛怒指燕琅,道:“沈氏疯了,满口胡言!无需再加理会,即刻溢杀!”

  御前侍卫为燕琅方才说言触动,心潮澎湃,彼此对视,一时竟无人动身。

  “反了,反了!”皇帝怒道:“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董绍等人长叹一声,猝然跪地,恳切求道:“陛下,非是臣等忤逆,而是郡主今日所言,振聋发聩,实在令人……”说及此处,他哽咽难言。

  皇帝盯着底下跪地的那群人,神情阴鸷的吓人,正待说句什么,却见燕琅向殿中人敛衽而拜,淡淡一礼之后,从容离去。

  “站住!谁准你走的?!”皇帝盛怒道:“沈氏悖逆,沈家悖逆,即刻将沈家人下狱,听候发落!”

  燕琅置若罔闻,自顾自大步离去,意态凛然,殿外禁卫慑于她气度,面面相觑,竟不敢拦。

  远处有侍从飞马而至,神情慌乱,不知带了什么消息来,急匆匆越过她,快步进了前殿。

  两个等候在外的侍婢何曾见过这等场面,饶是定了心神,也不禁喉头发酸,眼眶盈泪。

  “不要哭!”燕琅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我们堂堂正正,问心无愧,虽死何憾!”

第26章 我要做皇帝26

  皇帝目视燕琅从容远去,禁军却无人近前阻拦,心中已然怒到极致,面色更是呈现出一种晦暗的僵红,仿佛一张嘴,便会吐出一口血来。

  董绍等人痛心伤怀,仍跪地不起,仪国公等人则站在原地,神情既愧且怒,慕容晟与慕容安不着痕迹的看了对方一看,都在彼此眼底发现了几分凝重。

  而匆忙前来传讯的侍从,便在这时候跌跌撞撞的跑进前殿。

  皇帝向来顽固,又非宽宏大度之人,这会儿脸僵的跟冷冻了半年的猪头一样,不破口大骂,便是最后的修养在发挥作用了,哪里指望他能主动开口,加以转圜。

  而那群固执的清流御史,要是能立马弹起来,说几句场面话将这一页掀过去,那只怕要等到太阳从西边出来。

  纠仪御史在朝中任职多年,还是头一次遇见这样混乱的局面,正无从下手之际,可巧见有侍从慌忙进殿传讯,忙祸水东引,斥责道:“大殿之上,陛下与朝臣正商讨国事,哪个叫你闯进来的?简直放肆!”

  这一声来的正是时候,也将皇帝与众臣从先前窘境中解脱出来,纷纷道:“是啊,这太极殿难道成了菜市场不成?什么人都能随便进来!”

  那侍从见朝臣们不约而同的调转炮口朝向自己,脸上不禁闪过一抹畏惧,“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两股战战,不敢作声。

  皇帝心头怒气未消,见状便迁怒道:“没规矩的东西,何事如此慌张?!”

  “陛、陛下,”那侍从又怕又惧,眼眶里涌出泪来,颤声道:“半个时辰前,车骑将军曹信麾下三千骑兵抵达金陵,现下正驻扎在城外……”

  此时并非战时,金陵又不曾被敌军围困,曹信选在这时候派遣起兵进京,想也知来者不善,朝臣们听得变了脸色,董绍与赵清安四目交汇,神情中也有些不安。

  “反了,反了!”皇帝听罢,好容易恢复些许的面色,重新转为阴郁,额头青筋绷起,咆哮道:“曹信这是什么意思,想造反吗?!区区三千人,竟也敢在金陵城外耀武扬威!此贼不死,何以正纲纪?传令金陵守卫,向城外骑兵喊话,若他们还当自己是大夏人,便斩曹信头颅,入城领罚!如若不然……”

  伴随着这盛怒喝骂,皇帝胸膛剧烈起伏,目光冷锐如冰:“封锁城门,令金陵守卫于午后举旗,尽数诛杀叛逆,以正国法!”

  “事出突然,请陛下暂熄雷霆之怒。”这紧要关头,出声劝慰的,反倒是仪国公。

  他徐徐道:“这其中或许有什么误会,实在不宜贸然决议。”

  皇帝怒道:“事到如今,还会有什么误会?!”

  仪国公忙向他行个礼,问那侍从道:“车骑将军何在?”

  那侍从忙道:“车骑将军仍在寿州,并不曾来,那三千骑兵的统率,乃是他麾下偏将庞章。”

  “怎么不早说!”仪国公微松口气,含着愠色道:“他们可曾遣人说过来意?”

  那侍从额头冷汗涔涔,忙道:“庞将军说,车骑将军在寿州剿匪大胜,他们此来是为向陛下献捷,还说……”

  皇帝厉声道:“还说什么?”

  那侍从几乎要将头缩进脖子里边,颤声道:“还说此行虽也大胜,但尤且有三二匪徒流窜,不知踪迹,听闻镇国公遗孀孤女近日要扶棺北上,愿与之同行,以为护卫。”

  说着,又自袖中取出奏疏,恭谨道:“车骑将军陈情奏疏在此,请陛下御览。”

  “好啊,真好!”皇帝冷笑连连,如何不知曹信之意。

  他派遣骑兵飞马至此,却只有三千人,兵力并不足以攻陷金陵,不是起了异心,而是为了威胁震慑,又上表说的冠冕堂皇,歌功颂德,无非是勉强扯出一层遮羞布出来,归根结底,不过是想将沈平佑的妻女带走,送回河西。

  皇帝展开那封奏疏,走马观花的浏览一遍,便信手撕碎,狠狠丢到地上。

  仪国公是苏皇后之父,也曾听女儿提过皇帝因年岁渐长、体力渐弱而服食丹药,以至情绪不稳,时有失控之事,此刻唯恐皇帝一时激愤,做出什么事,来日追悔莫及,便赶忙道:“寿州剿匪大胜,自然是陛下嘉德庇佑的结果,合该相庆,只是车骑将军如此行事,却也有不妥之处,至于此事如何处置,只怕要好生思量……”

  董绍等人向来与仪国公不和,却也不愿在此时将事情闹大,也纷纷道:“确实如此。”

  皇帝环视下首臣子们,目光冷凝如冰,半晌过去,他将视线收回,几不可闻的发出一声冷笑,拂袖而去。

  一侧内侍忙扬声唱喏:“退朝——”

  ……

  朝臣们都知道今日这朝议必然会是一片乱局,但能乱成这般情状,却是谁都预料不到的。

  侍中董绍与御史大夫赵清安脸上皆带着三分忧色,出殿之后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内忧外患啊,”赵清安摇头道:“举目四顾,竟不知出路何在。”

  “还是先顾眼前吧,”董绍道:“我与镇国公相交几十年,不能为他求得公道也就罢了,总不能连他的遗孀孤女都护不住。”

  赵清安笑的有些讥诮:“这种时候你越是劝,陛下便越恼火,越觉得朝臣们都违逆他的心意,也越是不肯放过沈家。董兄啊,还是静观其变为上。”

  董绍神情为之一凛,微露愠色:“难道连你也……”

  说到一半,他苦笑着摇头,作揖致歉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是我急昏了头。”

  “等着吧,”赵清安冷笑道:“有的是人想投机取巧,邀买人心,哪里用得着我们出面。”

  ……

  今日这场朝议着实闹的过了,散朝之后,晋王心有忧虑,正待出宫回府,却见外祖父仪国公站在不远处,神色微急,似是有话叮嘱。

  他心头一动,转身拐过长廊,寻个僻静地方,略微等了会儿,果然见仪国公匆忙来了。

  晋王心知他必有要事,也不拖沓,开门见山道“今日之事,外祖父以为,我该怎么做才好?是求父皇惩处曹信,还是……”

  “万万不可!”他话都没有说完,便被仪国公打断了:“曹信此人秉性奸诈,老谋深算,你只看他此次派遣麾下副将前来,而不是亲自出马,便知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沈平佑父子战死,柔然议和在即,边军本就心存不满,这紧要关头,决计不能横生枝节!”

  仪国公断然道:“曹信身在寿州,快马到金陵,也不过一日,若真是举兵闹将起来,金陵危矣!更叫人忧心的是……”

  他面上显露出忧虑之色,压低声音,道:“一旦曹信举兵,沈平佑战死之后,未必不会露出马脚,若有其余人响应,那这天下就真的要乱了!咱们这位陛下,向来狠辣无情,耳根子又软,焉知他不会将你抛出,平息众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8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2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让反派痛哭流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