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5 KB   上传时间:2020-04-06 19:20:23

  李秀珍听闺女应下后,跟闺女叨叨:“你哥哥也不知道跑哪里疯去了,一下晌没见着他影子。”

  “哥哥说找长生去玩了,可能快回来了吧。”七彩寻思,莫不是上午没带哥哥去山上,他找长生上山去了?

  这人真就不经念叨,娘俩说着话的功夫,七彩见哥哥提着只兔子进了大门。

  程立国一进家门,看到妹妹,就跟她炫耀:“七彩,你看我抓的兔子肥吧?”

  其实程立国想说的是,一只肥兔子也顶上两只野鸡重了。看,妹妹不带他上山,他跟别人去,也小有收获。

  七彩又不是眼神不好,很捧场地奉承哥哥:“兔子是挺肥的,改天炖着吃。”

  程立国说:“我更喜欢吃兔子肉馅的水饺。”

  好吃不过饺子。因为家里的白面少,所以平时吃饺子的机会比吃肉更少,程立国就特别稀罕吃肉馅饺子。

  兄妹俩说着话,去屋里哄弟弟玩了。小立远已经有八个多月大了,还不会喊人,但是会爬了。

  小立远皮肤又白又嫩,眼睛黑又亮,一笑嘴边还有个酒窝,特别可爱。虽然小立远穿着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也没显得丑。就是冬天穿着棉袄棉裤,活动起来不是那么方便。

  七彩家能吃饱饭,家里小立远伙食最好,有个鸡蛋啥的先紧着他吃,所以即便是赶上灾年,他比起别家同样大的孩子还算结识。

  小立远特别喜欢跟哥哥姐姐玩。尤其是家里人都在的时候,他精神头特别足,跟这个闹闹,找那个抱抱,不哭的时候,挺让人稀罕。

  小立远凑到七彩身边,扶着姐姐站起来,然后搂着她的脖子,跟她蹭蹭,又跟她碰碰头。七彩由着弟弟蹭她,她还把头伸到小立远怀里回蹭,蹭的小立远咯咯直笑。

  立国个子更高些,练武的他有把子力气,逗弟弟时,会跟弟弟玩举高高。小立远显然很喜欢这样的游戏,每次都得玩得哥哥举不动他才算完。

  日子一晃得过很快,还没出正月,生产队上又开始安排各种活,紧着忙活春耕事宜。七彩在家看孩子的同时,还会在空间里找些感兴趣的书来看。当然,这一切都是瞒着除小弟外的家人进行的。要不然她没法解释书的来源。

  刚出了正月,住在市里的程方秀没忘记七彩要拜师的事,她特意带着礼品,去找给她看病的黄大夫。

  黄大夫以为程方秀是来复诊的,他让程方秀伸出手来,要给她把脉。

  程方秀伸出手,笑着问:“黄大夫,我有个侄孙女对中医很有兴趣,她说想学医,您这里收不收徒弟?”

  黄大夫给程方秀把完脉说:“我这里暂时不收徒弟。你来我这里多次了,也该知道,我家医术世代相传,不收外人当徒弟的。”

  虽然黄大夫拒绝了,但程方秀大概觉得黄大夫医术不错,想为七彩再努力一把,她说:“我那侄孙女挺聪明的,听她背书背得可快了……”

  她的意思很明显,认为七彩是学医的好苗子。如果当师傅的能收个好徒弟,也是好事一桩。

  黄大夫有把子年纪了,脾气磨练得不错,他耐心听完程方秀的话,笑着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家祖训言明不收外人当徒弟,真是不好意思了。”

  程方秀听黄大夫把祖训都摆出来了,不好意思继续纠缠,她遗憾地笑笑说:“我就是看那孩子灵秀,既然孩子有这想法,就想成全她。没想到您这里不收外人当徒弟。”

  黄大夫看听说人家孩子主动提出学中医,肯定是那孩子对中医有兴趣,再加上孩子记忆力好,如果程方秀说的是真的,说不定是个学医的好苗子,要是耽误了也可惜。

  黄大夫想到这里,又跟程方秀说:“虽然我家祖训不然收徒,但是我有个老友也是大夫,他的医术跟我不分伯仲,如果你说的那孩子情况属实的话,我可以向老友推荐一下,看他收不收徒弟。”

第45章

  程方秀本来以为没希望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又在黄大夫这里听到好消息,她满脸惊喜地说:“那这事就麻烦黄大夫了。”总算不负侄子所托。

  黄大夫向老友推荐徒弟,当然得先问清孩子的情况, 才好推荐,他细问起七彩的情况,“这孩子才八岁?”

  程方秀点头, “嗯, 她年龄小点了,可挺懂事的……”

  没等她把话说完,黄大夫说:“小点没什么,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多跟着师傅学两年更好。”

  程方秀听了这话才放心, 刚刚她还以为人家嫌孩子小不收徒呢。

  “黄大夫, 你看什么时候给安排个时间, 带孩子去给周大夫看看?”

  黄大夫想了想说:“我先跟老友知会一声,得看他的安排。这样吧,我明天抽空过去问问, 回头你来一趟,看怎么安排。”

  程方秀不胜感激地说:“那就麻烦黄大夫了。”

  程方秀走后, 黄大夫摇头笑了笑。没想到八岁的小姑娘竟然想学医, 也是个有趣的小姑娘,就是不知道老友满不满意。

  原来黄大夫知道老友周大夫一直有再收徒的心思,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 所以他在程方秀提出此事时,起了帮忙的心思。至于能不能成功,全看两人有没有师徒缘分了。

  第二天,黄大夫特意从城东跑到城西老友家做客,顺便提出此事。

  周大夫听了后说:“既然是你推荐的,那就带她来一趟,我得考考她才行,看她有没有学医的天赋。要是不合适,我可不会给你面子。”

  相比平易近人的黄大夫来说,周大夫看上去比较严肃。早些年,他原来在前线部队当过大夫,只不过后来战事平息后,他自己因为某些原因退伍,回到老家当大夫。

  从坐姿上来看,周大夫身板挺直,坐有坐相,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他不像黄大夫那样闲适,这也跟他的性格有关。

  黄大夫笑笑说:“肯定是要考考的。说起来,这次算是我给你添麻烦了。”

  虽然老友说过再收个徒弟,可这是他的事。自己横插一杠子,老友不给个面子不行。可是,万一那小姑娘真是个好苗子,他也不是白费功夫,算是给老友介绍了个好苗子。

  殊不知,黄大夫日后想起现在的想法,每每苦笑。当初若不是因为家训不允许收外人当徒弟,说不定他就是七彩的师傅了呢。可惜,好苗子让他亲手送到老友手上了。

  两人定下周日那天,带孩子来一趟。回头,黄大夫就告诉了程方秀。程方秀见好事牵上头,心里高兴,亲自去了乡下一趟,把好消息告诉了程家人。

  因为程茂林没有提前告诉爸妈,程爷爷和程奶奶还不知道七彩想拜师的事呢。

  程爷爷听说妹妹的来意,笑着责怪儿子:“茂林真是的,都没提前跟我说声。不过这是好事,多亏你给操心了。”

  程方秀:“咱程家的孩子长出息,我高兴着呢。”她已经听说大哥家分家了,茂林不在老院住,便说:“大哥,把茂林和七彩叫来,赶紧给他们说声,估计他们等信儿等得着急了。”

  程爷爷:“不急,这个点孩子们都上学去了,茂林也在地里干活。等晌午他们都回来,再跟他们说不晚。”

  程茂林等了一个月了,可不是着急吗?可是这种事不是着急就能办成的,他们一家只能耐心等待。

  这不他听到姑姑来了后,立马到老宅去,迫不及待地问:“姑姑,事成了没?人家答应了吗?”

  程方秀看四侄子着急的模样,没有再抻着他,马上回答:“答应了,说是周末带七彩去城里。不过人家周大夫说了,他得先考考七彩,看七彩有没有学医天分,才决定是否收徒。”

  还得考验闺女?程茂林想了想,师傅收徒弟考验是应该的,就是不知道闺女能不能过关。不过想想他家七彩纳闷聪明,应该能过关吧?程茂林不确定地想着。

  不过,人家能答应给个机会,还是多亏了姑姑帮忙,“姑姑,麻烦你了。要不是你给牵线,我都没处给七彩找好师傅。”

  程方秀:“孩子上进是好事,帮忙也应该的。对了,周大夫让黄大夫给捎来一本书,说是让七彩抽空背背看。你让七彩抓紧时间多背点,不是说她记性好吗,多背点医术,说不定能让周师傅看中了呢。”

  “还有,周大夫说礼拜天带孩子过去考验。可你们住在村里,那天坐车赶过去怕晚了。不如这样,你周六带七彩去我家住一晚,第二天我带你们去周大夫那里。”

  程茂林怕耽误七彩拜师的事儿,立马应了姑姑,搁平时,即便是亲姑姑家,他也不好意思在姑姑家留宿,因为留宿的话,姑姑就得给他们准备饭菜。这年月,吃得最重要,他不想给姑姑添麻烦。可是为了闺女的前程,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程茂林想了,大不了去姑姑家时多带点东西过去,不能在姑姑家白吃饭。

  七彩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她知道会在姑奶奶家留宿,去之前在山上猎了野鸡野兔,还弄了几条大肥鱼,打算给姑奶奶家带去。反正总不会让姑奶奶吃亏的。

  作为家里的女主人,李秀珍想的更多,她想如果闺女真能拜师成功,以后少不了去市里,少不了麻烦孩子姑奶奶,所以,为了孩子,李秀珍也不抠门,给拾掇了不少吃的东西给姑姑带上。

  周六这天,程茂林跟老村长请假,开了介绍信,带着闺女去了市里。

  爷俩到程方秀家时,正好下晌。程方秀见侄子又背来很多东西,忍不住说他:“家家日子不好过,你咋老往这辈东西?还弄这么多来,家里还够吃的吗?”

  程茂林:“姑姑,都是带来的野物,在山上捡的,不值钱,你们吃着,回头吃完了我再给你们送来。”

  程方秀一看,有野蘑菇、木耳、山鸡、野兔……可不都是山里出产的。可现在肉是好东西,拿黑市上卖,一斤一两块,买还不好买呢。她不好意思要这些东西,也是为侄子家考虑,忍不住叨唠一句:“城里吃供应粮,总比乡下日子好过,下回来不许带东西过来了。”

  程茂林嘴上答应着,可心里却想:如果以后闺女还麻烦姑姑的话,以后肯定少不了给姑姑家送东西。他可没那么厚脸皮,求姑姑帮忙,还得让人家搭人情搭东西。

  侄子带来不少东西,程方秀也没吝啬,晚饭做了四个菜。比起平时来说,可以说非常丰盛了。

  这天是周末,陆家三个孩子听说想学医的小表妹要来,所以都在家等着认识她。这不,七彩见到了表哥表姐们。

  陆家三个孩子分别叫陆清平、陆清安、陆清宁,最大的十六了,刚上高中,老二上初中,最小的女孩上小学。

  上次他们从姥姥家回来,听家人说舅爷爷家有个女孩想学中医。陆家的大人都觉得七彩有理想、有志气,小小年纪就想拜师学医,所以夸了她。

  李淑华跟仨孩子说:“七彩比你们还小呢,就想学医。你奶奶好不容易托人问一回,你仨有想学的吗,要不也跟着去试试?”

  “妈,我不想学医,想学机械制造类的专业。”

  陆清平都上高中了,他学习成绩还可以,也有自己的梦想。他对火车、飞机等东西更感兴趣,以后打算学研究这方面的专业,并没有打算学医,所以他立马摇头表示不想学,顺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陆清安还是个只知道玩的半大小子,他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想学医,听了妈妈的问话后,他干脆利落地摇头,“妈,我不想学。我以后想当兵。”

  陆清宁最小,她还不知道学医都学些什么,于是问:“妈,学中医都学什么?”

  李淑华说:“应该是背医书、认识中药材、把脉、针灸之类的吧。”

  陆清宁一听针灸,想起她跟奶奶一起看病时,大夫给奶奶胳膊上扎了好几根针。那些针晃悠悠的,看着怪吓人。

  “还得给人扎针啊,那我还是别学了吧。”陆清宁一听说要给人扎针,她顿时打怵了。她最害怕打针了,不管是大夫给自己打针,还是学医给别人扎针,她都不想经历。

  李淑华没想非得趁这机会让自家孩子跟着学医,她就是觉得学医不错,以后家里有人生病啥的,有医生看病方便。当然了,如果真是出徒了,也是个不错的门路,所以她才问自家孩子想不想学。

  可惜她家孩子都没那心思,李淑华也没勉强他们学。反正孩子们长大以后,就算考不上大学,家里也可以给他们在铁路上安排工作,再不然还可以顶替大人的工作。

  李淑华不是不盼着孩子有出息,她可能认为自家老大没兴趣;老二好动,性子急,估计学不来;小闺女又怕扎针。那就没法子勉强他们学医了。

  晚饭后,大人们一起聊家常。七彩跟表姐陆清宁坐在一边说话。主要是陆清宁对表妹好奇,所以问了她一些话。

  陆清宁凑到七彩身边问:“七彩,你这么小,怎么想学医呢?我听我妈说,学医得给人扎针,你不害怕啊?”

  七彩看了看好奇的小表姐,笑了笑回话:“我胆子大,不怕扎针。”

  她要真是个小姑娘,也不一定会想到学中医,毕竟家里没有学这个的。可她内里是个大人,思想成熟,对学中医感兴趣,当然想办法拜师学医。至于扎针,她好歹是混过末世的人,才不怕呢。

  作者有话要说:孩子开学了,开始正常日更。

第46章

  陆家有自己的院子, 住得还算宽敞。这天晚上,程方秀安排七彩跟陆清宁住在一起。程茂林跟俩小子住一屋。

  陆清宁觉得七彩长得好看,比较乖,她一直想有个妹妹, 七彩正是她理想中妹妹的样子。所以陆清宁挺稀罕跟七彩一起住的。

  陆清宁不只对七彩好奇,对乡下的生活也好奇。她问:“你们带来的野鸡野兔子是在山上抓的吗?”

  七彩:“嗯。等你有空去我家玩,我和哥哥带你上山抓兔子。”

  “真的吗, 山上都有啥好玩的?”

  七彩捡着有趣的事情, 跟陆清宁讲了一些。让陆清宁非常羡慕他们靠山近,还能经常进山抓猎物解馋。像他们在城里住的,不靠山不靠水,吃鱼吃肉只能凭买, 还得抢着排队买, 要不都不一定买的着。

  “你们那靠山真好, 等下回放暑假, 我让奶奶带我去你们家玩……”陆清宁听七彩讲得有趣,对乡下产生了无限向往,恨不能立马上山去玩。

  “我五六岁的时候, 还跟奶奶去过一次,不过没上山玩。”陆清宁的话中充满遗憾。

  “你那时候小, 跟着上山也累, 下回去我家,我带你去玩。”

  “嗯嗯,咱们说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