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为国家添砖加瓦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贡梨很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67 KB   上传时间:2020-05-06 22:17:51

  “呃”温筱暖本想拒绝,但肚子咕噜一响,她又将话给咽回去,“那谢谢啦。我是真的有些饿了。”

  温筱暖本来还担心仇立菓问详细内容,比如她是怎么让董大长老安下心的。这方面涉及到a的机密,除了董大长老和几位高层,她可没打算给其他人坦白。

  好在仇立菓很自觉地没有多嘴。

  两人相安无事地吃过饭,便去休息了。

  兔元58年,828。

  百姓日报郑重其事报道了如何真正实现高产量种植的发明。

  即科技研究出,种植物中一些杂交组合是有优势的,这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但因为种子培育难度大,暂时不会进行全国推广,会率先在临水县进行种植试验。

  同时,百姓日报也在文章内隐含了一些打假内容,比如,为每棵庄稼注射若干毫升葡萄酒,白酒,生长素等营养液体。又或者将带血的狗肉煮烂,以肉汤浇灌作物等种植方法均不可取。请广大民众不要盲目跟风,听从党和大长老的指挥。

  最后,百姓日报还提到了大炼钢的问题,强调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炼钢等事宜中央将会引进新设备技术其他任何单位,公社不得以集体的民义,要求民众浪费工作时间砸锅卖铁炼钢。

  百姓日报的权威和传播效应,让这篇稿子刚一出现就炸翻天了。

  怎么可能不炸翻天

  此时虽然还达不到全民积极炼钢的程度,但全国上下参与进来的人不知凡几。

  稍微举点例子,就连花兔国的国家机关比如外交部等的门前都摆上了炼钢炉。

  除了动员艺术家们讴歌鼓劲,也成立了炼制的指挥部。

  a区军区曾下令省军所属部队和野战部队的所有连队都搞小炼铁炉。

  他们又是如何炮制钢材的呢

  就是土法子,将铁丝网等物件拿过来,分成一小段地投入炉中,再烧成一块块的铁疙瘩,然后扎上红布条送到领导那去。

  看起来比临水县的炼制法子更土。

  这些人都是自觉紧跟党中央走的人,可如今喉舌百姓日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他们这一批中的许多人慌了神。

  “老李啊。你说上面到底是什么意思神仙打架还是会有新的指示啊”

  “我就是纳了闷了。百姓日报可是党的喉舌啊,它总不可能和党唱反调吧。但在几个月前的会议上,董大长老不是认可了炼金部长的话,强调钢产量要翻番吗这才几个月变卦了”

  “不会吧。我也觉得奇怪。就算是上头看出问题要刹车,前期也应该是试下水,起码会听一听党内的声音吧。怎么会如此突然地在报纸刊登,实行一刀切方案”

  “我听说他老人家去临水县考察。估计是碰上什么事触动了吧。唉,早知道我就不应该发动部员一起炼钢,现在可是被看笑话了。”

  “我也是啊。老说紧跟着党走,可谁也没说碰到个急转弯咋办,我这怕是要摔到坑里面了。”

  有人焦虑烦躁,就会有人深感高兴。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被权威迷失了心。比如一直硬挺着不肯在局里面摆炼钢炉的牛局长就喜滋滋地回了家。

  他老婆一脸纳闷地问道“孩子他爹你怎么回事苦哈哈地出门,乐颠颠地回来,局里给什么好消息了莫非是发了肉票”

  “没有。但是比票的消息好多了。”牛局长脱下衣服,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报纸,“你看看。我就说咱国家还是有明白人。这不,马上及时刹车。”

  他老婆捡起来一看,满脸讶异“啊没想到百姓日报居然着重强调学校是净土,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不可本末倒置。我说今天领导怎么没让我们老师罢课炼制呢。”

  “真是乱弹琴。中学是读书育人的地方。你们那领导居然让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也去搞这个事,浪费人才。”牛局长满脸不满。

  “可不是么。而且根本啥也练不出来,每次都只能刨出来一些铁疙瘩。”他老婆附和道。

  “我知道。当初上面明令要求炼钢产量翻一番时,我曾去考察过一些。结果简直不像话,那土堆子能叫炼钢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就像炒豆腐渣似的。所以我们单位不管上头怎么讲,我都顶住了,就是不搞不去凑那个热闹”

  牛局长说起之前的事还有点生气,当初的事给他施加的压力太大了。连他的副手都偷偷摸摸自己搞,被他狠狠骂了一顿后才收手。

  现在好了

  上面也明白乱搞是搞不好的。压力没有了,工作重新走上正轨

  真是天也蓝了,水也清了。

  上层人士各有各的愁苦、欢喜。

  平民百姓们也对这样的发展议论纷纷。

  就在临水县,王村带领了一大堆村干部去一个个村里面动员,吩咐他们将田地里成熟的粮食先收割好,要换一种新的杂交水稻的种子去播种。

  村民们对这样的命令不理解,纷纷操着一口乡音说

  “书记。前些天还动员我们加把干,使劲干我连家里的铁锅都送过来了,现在又不收,你这不是糊弄我们吗”

  “是啊书记。大伙虽然听你的,但你也不能出尔反尔啊”

  “对啊。还有那个什么增产的种子,这回到底靠不靠谱啊俺家之前用你说的什么葡萄糖方法,地里可是减产了四成呢”

  王村听到吐槽有些尴尬,但回想起董大长老临走前的叮嘱。

  他再次自信满满地面对众人的质疑,大声道“乡亲们。前些日子董大长老过来拜访大家的事还记得吗”

  一提出董大长老,所有纷乱反对的声音都停止了,大家乖乖地看着王村,点头。

  “乡亲们,董大长老说了,辛苦大家了,但现在中科院已经研发出最新的炼钢技术,很快设备就会运输过来了到时候的产量比我们要高成千上万倍。你说我们如果还坚持搞土法子,岂不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先进的设备吗”

  “另外关于杂交水稻技术。这可是农科院弄出来超一流的技术。什么叫超一流,那是比全世界都牛哄哄厉害的技术呢目前啊,只有俺们国内有而且已经有人种植出来了,真正可以超出10倍甚至20倍啊俺就恨不是第一个拿到种子的人。要不然凭借我们的劲头,给它干个30倍也没问题啊”

  若是温筱暖在这里听到这放卫星的话,只怕会一口水喷出来,真是嘴巴一张,数字翻番啊

  农民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懂很多大道理,但听到确切有可以翻番的新技术过来,他们心思便又活络了一些。

  说到底,大部分民众们一直处于很狂热的状态,他们都相信自己的产地没有长出十倍的粮食,是自己的方法掌握得不对,而不是地里长不出十倍的粮食。

  他们一边虚报数据,一面又对报纸上其他村镇的数据信以为真。

  过了一会,又有一个农民大声喊话“王村,俺相信你。俺这就回去搞个田跟着你干。”

  “乡亲们。大长老听说我们连吃饭的大锅都用上了,很感动又心疼,所以呢让我给大家分发锅和菜刀。你们谁家缺了的,等会过来登记一下。你们说,大长老对我们这么关心,哪怕只是为了大长老,我们都得努力干好好做”

  王村文采有限,但只要是和大长老挂钩,总是能让民众的情绪大范围地被调动起来。

  “行吧。既然董大长老都说了那我们都听大长老的,让干啥干啥,俺们听你的。”一个农民站出来说。

  “对,我们现在慢慢过上好日子了,政府和俺们那就是一条心的,书记说的俺们都没意见。那我们啥时候开始种地”

  部分人积极响应,还有部分人表情有些犹豫。

  犹豫的人小声说“书记。这家里可以留几亩地种别的吗”他们是不太相信所谓的种子新技术,不想做试验品。

  这时,坐在最前面的老汉忽然起身,大声道“什么几亩种几亩不种俺听大长老的,要种多少种多少谁敢不听,俺老李家和他没完。”

  他站到旁边的拖车上,举起手大声喊道“乡亲们。大长老这么关心我们。我们现在的房子,地,甚至俺身上的衣服都是政府给的。俺们以前过的什么日子,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穿,谁出门谁穿现在呢,家家户户都有衣服。”

  “俺知道你们心里的小九九是啥。不就是觉得废了几亩地的粮食和铁锅吗,不就是舍不得吗。老乡们,若是放在旧社会,你们觉得俺们有机会浪费粮食和铁锅吗一个个早被周扒皮剥削的什么都没了怎么的,难不成你们还指望着永远只捞好处,一点付出都不愿意给的吗都他妈是白眼狼不成”

  老李越说越激动,大声喊道“书记。俺们全家都支持那杂粮种子。啥时候来,俺们所有的地都种上。他们不信党,俺信任”

  “对老李说得对”不少乡亲跟着沸腾起来。

  之前提出异议的几人臊得脸通红,恨不得将脑袋埋进让人看不见。

  张书记满意地微微颌首,笑着说道“乡亲们。种子还没有那么多。每家每户有两亩地的名额。其他的地你们想种什么种什么。”

  临水县只是老百姓们的一个缩影。

  面对上面新给的指示,民众们虽然对此会有疑惑,但他们不会有逆反心理,也不需要干部们拼命动员。

  因为此时人民的意志就是富强起来的意志,人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永远跟着党走”

  当画面又来到x市的农大。

  正蹲在学校后山开垦的田地上做记录的李平平听到身后急促的脚步声。他扭头,发现是自己志同道合的爱人丁红后微笑“怎么突然跑过来了要不要喝点水。”

  “老李。我和你说有大好事啊我看谁还敢抨击你是享乐主义。”丁红拍着喘气不赢的胸口,然后从背包里将一张报纸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你快看”

  李平平将手上的泥土擦干净,才接过报纸,这一眼就看见了百姓日报上关于杂交水稻的文章,虽然只有豆腐块大小的简单介绍。但他越看,两眼越是放亮。

  “好这个思路好啊我的研究方向可能搞错了。米丘林学说是要搞无性杂交的,但我试着把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结果却种出来的西瓜不像西瓜,南瓜不像南瓜。产量也没有上去。”李平平死死地盯着上面的一行字,“孟德尔经典遗传学这个摘要说得很有道理啊。”

  丁红见李平平的模样就知道他又痴迷进去了,无奈地给他擦了擦汗“你先从田里出来。好消息还没说完呢。”

  “这还不算说完这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李平平一脸讶异。

  “当然不算完。你啊,这次可是受重视了。”丁红笑得脸红红的,拉着李平平的袖子就往办公室走去,“上面来人了。说是要招你去b市农科院做研究呢。”

  “我不去。”李平平很平静地说。

  “为什么”

  “苗还在地里呢。去了岂不是功亏一篑了我不去。”

  丁红见状急了,她可是知道李平平对他捣鼓的秧苗有多看重,忙道“哎呀。你是不是糊涂啊在x市哪里有在b市发展好啊。你把这秧苗带过去不就完事了。”

  李平平无奈道“瞎胡闹。南北气候土质都不一样。这里的秧苗长得好好的,放到b市去后可能就蔫掉了。那我还做什么研究。我等会会和领导说明实际情况,你可不要在旁边瞎捣乱。”

  “我那哪是瞎捣乱啊还不是想着b市设备更好才想过去嘛。再说了,人家b市已经研究出成功案例,你为什么就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研究呢。”丁红闻言也委屈了。说得好像她是贪图享受的人一样,在做研究上,她明明和李平平是一条心的好么。

  李平平闻言也有些犹豫了。想了想,他决定和上面来的人详细聊一聊再做决定。

  李平平刚刚走到办公楼一楼,正想走上去,就看见院领导正从楼梯小跑下来,李平平见状立马想绕道而行,这个院领导是军队转业过来的,思维拧巴得很。

  也不能说他的人不好,性格嘛,还是大方大器,就是他的想法太红太砖什么东西都容易喊口号,想当然。与李平平之类讲究科学数据,讲究实事求是的技术人才混不来。

  李平平对这类人已经学会了惹不起,躲得起。

  没想到他刚刚绕道走,那位院领导就开始喊李平平的名字,声音里还透着喜色“李平平同志你终于过来啦。上面等好久了。来来来,赶紧和我一起过去。”

  他一把抓住李平平的胳膊,非常热情地往办公室拉去。丁红见状无奈地摇摇头,也跟过去。

  李平平推开门,便见办公室里除了熟悉的领导外,还坐着一老一少两个陌生人。其中年老的那位在看到李平平后眼中居然闪烁着崇拜与激动。

  李平平“”丈二摸不着头脑。

第26章

  李平平认为自己应该是看错了。

  他不过是一个才毕业几年,刚刚任职的普通青年助教, 怎么可能会有人崇拜他。

  “哈哈。不好意思让两位久等了。这位就是李平平同志。”院领导吼着大着嗓门介绍, “这两位来自b市农科院。这一位是农科院的老院长徐志。这是他带的学生。”

  一边说, 他的大掌还“噗噗”地拍在李平平肩膀上,拍得他哭笑不得。

  “我知道。”徐志那位突然起身,走到李平平面前主动拉住他的手摇了摇,“幸会幸会。”

  李平平表情有些懵,首都的老教授都是这么礼待下士的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为国家添砖加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