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为国家添砖加瓦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贡梨很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67 KB   上传时间:2020-05-06 22:17:51

  “小温同志,国庆很快就要到了。你对国庆仪式有没有什么建议”董大长老开口道。

  温筱暖一愣“这我觉得都挺好的啊。”

  董大长老失笑,又道“哎。我啊看了你发给我的国庆纪录片后,忽然有点不想搞了咯。”

  温筱暖目瞪口呆,不是吧,国庆阅兵可是一项向世界展现花兔国风采,同时也是民众欢天喜地看自家风采的传统啊。董大长老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董大长老听到温筱暖话语中的不解,没有多解释,只单单地“嗯”了一声,轻描淡写地说“只是想想罢了。”

  温筱暖听着,脑海中忽然炸响一个雷,董大长老该不会是喜欢21世纪中的高新武器方阵队,从而不太想在兔元58年弄了。

  她想了想,安慰道“其实我一直觉得国庆阅兵是全民激动人心的盛典。武器、装备都不重要,只要有那股精气神在,有那股子理想的意念在,阅兵仪式就很值得搞。”

  董大长老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温筱暖的想法,他大笑起来,转而开口道“小温同志。本来今年各地大丰收”说到这他的声音淡了点,“有人提议国庆的时候搞一次民众公社社员国庆大聚餐。我之前是同意了的。只是现在有些犹豫。”

  温筱暖顿觉尴尬,明明知道董大长老是一个最为看重群众力量的人,又怎么可能仅仅因为武器面子工程就不想搞大活动。他明明只是考虑得务实啊,自己那么想真的是有些糗。

  温筱暖见董大长老看向她,忽然冒出一个恶趣味的点子,道“如果大长老不想搞大聚餐。唔,现在不是提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吗我觉得倒是可以搞一搞全民知识竞答大赛,从现在起从各大高校、工人以及学生中海选。每个职业都可以入选100人。最后挑出500人在国庆当天同时进行知识竞赛。当然,500人的参与者都会有奖品,留到越后面的,给予的奖品越丰富。让青年男女大展才华,展现出不一样的优秀的自己。”

  大过节的让众人集体参与知识竞赛,温筱暖这个点子不可谓不恶意满满。

  若是让21世纪的人听到了,只怕要举起小拳拳锤爆对方的胸。

  但是董大长老却对这个提议挺感兴趣的,他道“让全市,甚至全国人民都参与进来吗你觉得出什么样的题会比较好”

  “古诗词”温筱暖干脆利落地开口,她将21世纪相当有名的节目花兔国诗词大会的规则说了一遍,她简化了许多,但大意都差不多。

  也是分为百人团和挑战者,在个人追逐赛中胜出的选手与百人团得分最高者对决,然后进行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诗词接龙三轮等形式进行诗词切磋交流。

  “好啊”董大长老听完规则后双眸异彩连连,“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花兔国的传统诗词是相当值得重视的。正好前期让民众日报预热下,让大家都去学习学习。这可比大家聚在一起吃大锅饭有意思多了。我看有搞头。”

  温筱暖没想到自己随口提的意见也能得到董大长老的认可,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子“我也是可以”的力量。好像很多事情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难,好像她也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董大长老察觉到温筱暖细微的变化,眼眸中的笑意更深。

  他鼓励道“你觉得这样的事交给谁办会比较好”

  温筱暖下意识想问,您老人家不会是想要交给我吧不过转念一想,不对,应该确实是想问问她的判断力。

  “莱理政”温筱暖第一个想到的首选。

  董大长老哈哈笑起来“老莱文质彬彬的确实适合搞这个事,不过他现在肩负的事情太多了。”

  温筱暖见董大长老又不说话,反而看向她。

  她忽然有些明悟,踌躇片刻,道“如果莱理政没空的话,我觉得有着诗帅美称的闻帅也挺适合的。”

  董大长老露出慈祥的笑容“小温同志很有见解啊。你稍后将这个事与闻帅说一说吧。他肯定会很感兴趣的。”

  温筱暖愣了愣,脸上忽然绽放出大大的笑容,大声应诺“是”

  之后,董大长老拉着温筱暖轻描淡写地吐槽了一番不地道的毛熊国,虽然他说得很隐晦,但温筱暖结合a的信息还是能分辨出董大长老的真实心情。比如部分官员性子傲慢,明明是求助还搞得高高在上的施恩者,比如他们视花兔国为属国等等。

  温筱暖当了将近个把小时的倾听者后,又去拜访了闻帅,最后才乘车回了趟家。

  温筱暖难得回来一次,谢芳高兴得跑去买了好几个大菜。

  谢芳原本的拿手菜偏淡,可因为温筱暖喜欢红烧肉这类重口味的菜,她愣是又练出一手湘菜的本事,辣椒炒油渣,土豆烧肉,以及萝卜炖汤。

  温筱暖越吃越香,脑袋几乎都要埋进饭桌里。

  陈家其他人见状都露出开心的笑容,他们没怎么动碗,而是左一筷子右一筷子地给温筱暖夹菜,使劲劝她多吃点。

  陈昕忽然开口道“温同志,明天记得来医院体检一趟。”

  温筱暖纳闷地抬头。

  谢芳反手给了陈昕一筷子,瞪眼道“怎么说话呢。这可是你妹妹。”

  陈昕嘴角一抽,这不是一段时间没见又给忘了么,不过他可不敢触母亲霉头,改口道“每月体检一次。你前天没来,你要是有空的话我帮你预约明天。”

  “又要抽血”温筱暖虽然不怕针,但也不想老被扎,她明明健康得很。

  陈昕随手就拿出莱理政做挡箭牌“这可不是我要求的。这是莱理政布置的政治任务。你要不乐意找他”

  “怎么和你妹说话的呢。饭菜堵不住你的嘴啊。”谢芳一个直接塞过去一坨青菜。

  陈昕“”深觉自从温筱暖被找回来,他的地位真是直线下降。

  温筱暖在家中享受幸福的温情,而她带来的影响正在持续发酵。

  中农科院。

  当中农科院的会议室的大门关上时,代表着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赶过来的农学精英们已经正式入座。

  这其中,摆在较前面的一张圆桌很引人注意,因为其他靠前的圆桌都坐着花白胡子的老资格,唯独这一张桌子上只坐了六七位,格外年轻,平均年龄不超过23岁的青年。

  许是都是年轻人的缘故,趁着会议还没开始,这六七人率先自我介绍起来。

  “我是从x市过来的李平平。主要负责研究杂交水稻项目。”

  “哎。巧了。上面让我们去x市一起研发杂交水稻项目,我是何泽民。她是丁晓晓。”

  “我来自s省。我叫李振。之前在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负责遗传选种工作,最近上面给我分配的新任务,从事小麦改良研究。”

  “我也来自s省。俺,俺之前是村里农科队的队长,李海。俺想要搞一搞亩产1200斤的玉米新品种试验,正在潜心学习研究呢”

  最后这一位的自我介绍让圆桌众人都是一静,他们探究地看着他。

  对方仅是初中学历,甚至没有系统地学过农,中农科院为什么会把这位邀请到这里来莫非对方有什么独到之处。

  恰在这时,主持会议的人走进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个抱着资料的青年,他道“同志们。今天邀请各位过来是有关未来农科院研究发展方向。国家费劲心力才弄到了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优良育种,以及部分成功培育它们的经验资料。亩产都是普通育种的数十倍以上,所以请各位一定要重视。”

  众人听到这里惊讶地低声嘀咕,他们确实有听到过杂交育种的传言,有的人的试验田里还刚刚种下去几亩。

  但搞科研的人只相信眼见为实,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对产量抱着怀疑的态度。

  要不是今天说话的人是国内最顶尖的行业大佬赵文胜,只怕又要响起质疑的声音。

  主持会议的赵文胜没有多说什么,便让随行人员将资料一份份分下去。

  从x市赶过来的李平平,粗略地扫过杂交水稻方面的资料,基本和前几日研究院发给他的内容差不多。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玉米和小麦的杂交育种上。

第35章

  他首先看得是玉米。

  这份方案首推的是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培育,突破平展型玉米的产量极限, 预估能有7769公斤的高产。

  然后他有看向小麦方面, 居然采用的是远亲小麦和牧草远缘杂交出新品种。

  而且还以这个为蓝本, 提出可育成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 由此可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

  虽然同为杂交品种,但大家的突破点都不一样,李平平目光紧锁。

  这时, 赵文胜慢慢踱步到这一桌,轻声开口“看了之后,大家有什么想法没有”

  虽然这一桌的人最年轻,但赵文胜, 作为一个知道部分秘密的人, 始终紧紧地关注着他们, 因为做研究的蓝领不少, 但能开辟研究新路的顶端精英才是稀缺。

  所以他对这些能在未来的农业新领域发光发热的专家们最看重。

  他也很期待,当这批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研究, 还会引发怎样的风暴。

  李平平心中有些想法,但没急着说话。李海被晒得黝黑的脸上带着点迟疑,不过没敢率先发言。

  倒是李振喝了一口茶后, 轻声说“国家是想主推水稻吗我看水稻方面的研究资料已经很全面啦。因为我是北方人,更看重小麦这份粮食,我觉得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挺多的。”

  赵文胜闻言心中一笑, 不愧是在未来被称为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 真一眼就瞅中了心头好。

  赵文胜说“哦是什么”

  “在二倍体作物中,只要两组染色体上的基因保持协同和一致,性状改良就可起作用。但小麦是六倍体,要六组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都保持协调和一致,自然会更难。正因为此,想要一个性状改良的代谢网络,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与恢复系统实现杂种优势利用,难度很大。”

  赵文胜听着连连点头,这些内容资料上没有写,李振能如此清晰地说出来,要么是之前下过功夫研究,要么就是专业能力超强,直接从资料得到的结论。

  “但我之前翻了下资料,惊讶的发现有些突破性技术居然陈列了不少,比如这里写着基于小麦光温敏不育系发现后,揭示了其不育机制、恢复性与强优势规律、异交生物学等,攻克了育性恢复、高效制种、优势组合三大技术瓶颈,创建二系杂交小麦育种体系。”

  李振的声音亢奋起来“如果这些问题的攻克技术都有,那么后面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与其向全国推广杂交水稻,不如推广小麦。”

  李平平眉头皱了皱“我们应该把目光落在实处,杂交小麦尚有多个难关没突破。而杂交水稻已经出了确切的产量报道。前期还是推广杂交水稻比较好。”

  “但是从杂交水稻上的资料看,他们更多的追求的是单产冠军,在技术上搞的是专种专肥,有点锦标主义的味道吧,以这个亩产800公斤的超级稻为例,你看看这上面的要求,不仅需要高肥高水,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小环境气候非常适合,还必须人工插秧、七天一打药、人工除草和量身定造的配方精确施肥法等等,而且还强调前期多位农技专家时刻关注试验田你觉得这些条件,哪些农民的田地能达到种植要求。”

  “但是杂交小麦研究出来就不一样了。它本身就是适应性最广的种植物。你看看这里写的相关报告,气候、灌溉等条件越苛刻,杂交小麦的表现就越突出,尤其在盐碱地上表现特别优秀。我国北方三大城的盐碱地面积达1000余万亩之多,推广杂交小麦是最稳妥的。”

  李平平慢悠悠地说“你作为科研人员努力研究杂交小麦,我觉得没问题。但现在的情况是,杂交水稻和玉米已经处于成熟发展阶段,而杂交小麦还在产业化发展的初期,现在提普及杂交小麦有点好高鹭远。再说了,杂交水稻现在不能在盐碱地高产,不代表以后不可以这也会是我们研究员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眼见李振和李平平莫名其妙在水稻和小麦谁更优越上争锋相对,赵文胜忍不住看向另外一位后世专家的李海。

  此时的李海皮肤黝黑,格外的老实巴交。

  当听到赵文胜询问他时,李海不好意思地揉了揉后脑勺,轻声说“俺觉得各有优势,不过俺最关注的的还是这杂交玉米。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地里研究下紧凑型玉米了”

  赵文胜“”

  怪不得被后世的人被称为紧凑型玉米育种第一人。

  这三位“专家”果然是各有偏好啊。

  赵文胜见这一桌讨论的味越来越重。

  他咳嗽一声,说道“好了诸位课题讨论时间结束。发给你们的每一份资料后面都留有三道理论思考题。各位可以将你们对哪些项目感兴趣,以及对资料中的实验项目的想法写上去。请一定要用心写。”

  片刻,他补充“这里有建业公司购买来的几吨杂交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种子。将根据你们答题的精彩程度,分配给你们所在的研究所。请各位尽心尽力。”

  赵文胜顿了顿,满意地看见众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便示意大家可以开始答题了。

  温筱暖的经历很特殊,一开始有些烦躁大学生活的不自由,但渐渐的,倒是能体会一点普通大学生的生活乐趣。

  她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水,镜中人的脸只有巴掌大,标准的美人鹅蛋脸,皮肤白嫩得能掐出水来,尤其是水眸上的睫毛,卷长得逆天。

  温筱暖“”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刷题把魅力值的勋章刷高了。

  虽说五官还是那个五官,但好像整体在做细微精雕一样,美得令人她自己都有些咋舌,乍一看她都有些不认识自己了。

  “筱暖大美人,别发呆了。点名大魔王的课快迟到了,赶紧的。”探头说话的是林珍珍,她一口叼着酸奶,一边胡乱地将桌上的书塞进包里。

  温筱暖应了一声,将早已准备好的挎包背上,和早等在外面的荀子玉会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为国家添砖加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