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淘宝快穿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聿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9 KB   上传时间:2020-05-09 21:09:56

  原来这个棉花竟然还能保暖。

  孟云柯脑子不笨, 立刻想到了这个棉花的巨大作用。时下普通人家御寒多以芦花和柳絮为主,这东西的保暖效果一般。即便如此, 也不是人人都能用得起的。穷苦人家连芦花柳絮也没有, 只能用稻草来挡寒。

  到严冬最冷的时候, 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冻死。

  所以棉花若是能得以推广,必能造福广大穷苦百姓。

  甚至连富贵人家也无法抗拒,棉花柔软又温暖,而且干净无暇, 闻起来还有淡淡的清香味儿,谁能不喜欢?

  棉花种在孟家花园的时候, 孟云柯日日都见,知道它们一株就可以结不少棉花, 而且种起来不算困难。所以在他看来, 这个东西推广起来不难。

  当然,他这样做并不单单是为了百姓, 更多的是想给自己增添些功绩, 改变如今的悲惨境地。

  他连自己都救不了,又如何能救别人?

  孟云柯自嘲的一笑, 紧接着思考该怎么把这事直接报到皇上那里。

  他一个庶吉士, 连面圣的资格都没有, 可是把这事告诉别人,让别人代为禀报的话,他不知道这功劳还有没有他的份。

  他思考良久,最终决定去拜见平阳侯,这棉花原本就是小侯爷最先发现的,不管是谁发现了棉花的保暖用途,都少不了小侯爷的一份功劳。而且小侯爷的为人十分大气,什么好东西都不藏私,孟云柯不担心他会贪墨了自己的那份功劳。

  然而,当他好不容易见到平阳侯时,跟他说了棉花的事后,小侯爷却并不感兴趣。

  “就一朵花罢了,皇上早就见过了,还值当你巴巴的跑过去?”

  孟云柯连忙道,“不是侯爷,棉花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了,但它的保暖用途却没人知道。若是能推广开来,必然能让天下百姓有衣避寒,免受寒冷之苦。”

  晏卿一脸的不可思议,又分外不解,“他们冷不会穿皮裘吗?这破花还能比皮裘暖和不成?”

  孟云柯:“……”

  原来真的有“何不食肉糜”这样的人存在。

  不过也是,小侯爷生来富贵,锦衣玉食的长大,何曾知道挨饿受冻是个什么滋味儿?

  “回侯爷,并非人人都能穿的起皮裘。京城还好,其他地方还有很多人衣不蔽体,别说皮裘了,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晏卿眨了眨眼,“是这样吗?这倒是我孤陋寡闻。不过还是算了,这推广棉花什么的,我也不感兴趣……”

  孟云柯顿时失望不已,他没想到小侯爷竟然看不出这棉花背后的功绩,直接拒绝了他。

  可除了小侯爷,他还能找谁帮忙进宫面圣呢?

  然而下一刻他就听见小侯爷继续说道,“不过我可以给你引荐溱王,他倒是对这些事比较感兴趣,你有什么想法去跟他说吧。”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孟云柯没想到事情还有转机,连忙拜谢,“多谢侯爷,云柯感激不尽!”

  晏卿摆摆手,“小事一桩,不必客气。”

  -

  被晏卿的管家送到溱王府,孟云柯很顺利的见到了溱王。

  溱王可不像晏卿,他听孟云柯说了棉花的用途后,十分激动,拉住孟云柯求证,“当真?!”

  等孟云柯再三确认之后,溱王抚掌大笑,“前有嫁接术让百姓吃饱,现在又有棉花让他们穿暖,此乃天下百姓之大幸!盛世之兆。

  孟云柯,你这便随我进宫禀报给父皇!”

  文帝听到禀报后,反应与溱王如出一辙,激动的差点打翻茶盏。

  “好!好!好!天佑我大梁!有食裹腹,有衣避寒,此乃天下之幸,百姓之福!传旨下去,赐平阳侯国公爵位,封号为‘福’,这是天降福星,晏卿他当得起这个封号!”

  溱王眉开眼笑,“父皇英明!维安确实是天降福星!”

  孟云柯却有些不明所以,虽然这个棉花是小侯爷发现的没错,但皇上这反应也太大了吧?对前来禀报的他和溱王不管不问,倒是先封了小侯爷为福国公,这是怎么回事?

  他哪里知道,这是晏卿厚积薄发,积攒的功劳实在太多了,这一次的棉花更是把这些功劳推向了一个高潮。让文帝忍不住把之前计划的封爵之事提前了。

  当然,文帝也没忘了孟云柯,也做了一番赏赐。把他提到了户部,顶了个实缺,接下来辅助棉花推广一事。

  但就像之前改进炼铁技术的宗禄、发现嫁接好处的孙淼、研究出火药的溱王一样,文帝也都会赏,但在他心里功劳最大的还是晏卿。

  尽管他弄出东西大多是为了玩乐,但并不妨碍文帝把他当做福星。

  有这个福星在,让他在位期间增添了不少功绩。有了这些功绩,足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名扬千古!

  -

  平阳侯一跃成为福国公的事,惊掉了全京城上下的眼珠子!

  别看如今京城里勋贵众多,看起来公爵遍地,但这些都是当年跟随先帝打天下后分封的。

  等到天下太平后,皇帝认识到分封的劣势,就再也没有封过任何一个爵位,更没有给人提过爵位。就等着三代一降爵,然后最终把分封出去的爵位封地都收回来。

  当年封的八公十六侯等,如今剩下的不到一半。

  国公爵位更是仅剩三个,其他都是死的死,降爵的降爵,这些爵位只有往回收、往下降的,从来没有过再给出去的先例。

  却不曾想,皇上竟然为小侯爷破例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两年小侯爷虽然有些长进,但依然稳坐京城第一纨绔的交椅,没有任何作为,吃喝玩乐倒是十分精通,而且越玩越新鲜了。

  这样的一个纨绔子,缘何能让皇上破例给他提爵?

  “难道是因为小侯爷献的琉璃、水泥、烟花方子?”

  “这都已经过去很久的事了,要封也早就封了,怎么会现在才提起?”

  “难道是小侯爷最近又弄出了什么好东西?”

  ……

  别说外人了,连自家人都不能理解。

  “晏卿,皇上怎么会突然封你为国公,是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老夫人忧心忡忡的问道。

  提爵原本应该是好事,但因为这旨意来的莫名其妙,就让她们人心惶惶了。

  晏卿一脸迷茫道,“我也不知道……”

  他自然知道皇上是因为棉花的事才会龙颜大悦,给他封了个福国公,但是他只能假装不知道。

  “祖母,母亲,明月,你们莫要担心,总归是好事。皇上如果要罚我,又何必大费周章的先给我封了爵?”

  “这倒也是。”

  棉花的事,文帝没打算藏着掖着,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自然传遍天下才好,这样才能让人称颂他的功绩。

  众人恍然大悟,这才知道皇上为什么提了小侯爷的爵。

  “这确实该赏,谁能想到当初那个不起眼的棉花,还有这样的作用?让天下百姓有衣御寒,这是大功一件,难怪皇上会破例升了小侯爷的爵位。”

  “怎么就没让我发现棉花的这个用途呢?那孟云柯原本一个庶吉士,如今凭借这个功劳一跃成了户部员外郎,还跟溱王搭上了关系,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

  “他比起小侯爷还是差了点,要论前途无量谁能比得上小侯爷?光靠这个功劳,就算他什么都不会,没有任何建树,皇上也会保他一世平安富贵。”

  “啧啧,小侯爷这运气,可真不是一般的好。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竟然就被封了国公爷!”

  “可不是吗,纨绔子弟做到这个份上,当真不负他第一纨绔的名头!”

  从前说起晏卿的第一纨绔时,众人是调侃、不屑、嘲讽的语气。如今再提起,已经变了一番光景,充满了佩服、敬仰、羡慕。纨绔做到晏卿这个份上,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

  文和二十七年春,圣上欲立七子梁祐溱为太子,圣旨发出后,淳王逼宫造反,意图谋权篡位。

  那一日京城血流成河,京城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是血迹,血腥味半个月都没散去。

  晏卿也不知道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去年祖母去世,福国公府闭门守孝,这一年十分低调,很少与人来往。所以事发之前,毫不知情。

  还是事情结束后,溱王专门来找他,才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中宫没有嫡子,所以大哥一直觉得他这个长子应该继承皇位。但没想到父皇立了我为太子,他可不就坐不住了?

  不过他向来刚愎自用,又冲动易怒,匆匆忙忙的就起兵,所以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兵败被俘后,父皇把他贬为庶民,终身幽禁。

  但父皇经此一事,大受打击,一夜之间头发白了很多。”溱王叹道。

  “终究是多年父子,兵戈相见,如何不受打击?”晏卿说道,也不知道文帝这次能不能撑过去。

  “算了,不说这个了,你不是快要出孝期了?有没有什么打算?若是没有其他想法你就继续回工部吧。我既然被立了太子,尚书一职是不能继续做了,我打算让你接任工部尚书一职,你看如何?”

  “让我接任工部尚书?”晏卿一惊,“这怎么行?我什么都不会,先前的左侍郎都做的力不从心,全靠你给我打掩护,现在让我自己当尚书,这怎么能行?”

  他只想做一条咸鱼,日常划水混日子,怎么苟着苟着还苟成了一部尚书?

第30章 在古代刷淘宝30

  晏卿最终还是答应溱王接任工部尚书一职, 溱王连“你什么都不会也没事, 不还有左右侍郎吗”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他想找借口都找不了, 只能答应下来。

  晏卿自己都觉得汗颜了, 他那些手下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摊上了他这么个上司。

  不过人设不能丢, 他只能把纨绔子形象扮演到底。

  好在朝廷上下都知道他什么能耐, 也知道他是被两大巨头宠爱有加的人, 所以也没人故意为难他,干脆把他当个吉祥物供起来,大小事务都不需要他操心。

  而且有他坐镇,工部的事务处理起来, 也更加顺利。别的不说,让晏卿跟皇上要银子的时候, 那都是给的十分爽快。

  他又不会指手画脚,给别人增添麻烦, 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一时之间倒也十分和谐。

  晏卿当然也乐得清闲,悠闲自在的摸鱼划水。

  淳王造反一事, 终究还是对文帝造成了巨大打击, 自那之后,身体便每况愈下, 最终在文和三十年驾崩。

  临终前, 还特意交待太子梁祐溱, 务必好好照看福国公,即便他什么都不会,也要保他一世富贵平安。

  “……他这人福运深厚,大梁如今的盛世繁华他功不可没。你要守好这个福星,让大梁继续昌盛下去。”

  梁祐溱红着眼睛答应,即便父皇不说,以他和晏卿的关系,也会护他这一世。

  晏卿没想到,文帝临终前还惦记着他。说起来,文帝虽然每次见他的时候都格外嫌弃,但该是他的功劳却一点也没少。甚至明明是其他人发现的功劳,他也会给晏卿这个最初的发明人记一份功。

  即便文帝是有自己的考量,但这样的知遇之恩,晏卿没法不感谢。

  因此文帝的逝世,也让他十分痛心。

  但逝者已逝,生活还要继续,很快新帝继位,改年号景平。

  阳春三月,御花园的凉亭里,晏卿正和景帝下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淘宝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