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淘宝快穿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聿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9 KB   上传时间:2020-05-09 21:09:56

  出了考场就被他爹拧着耳朵骂,“你个兔崽子是怎么考的?就这么点分数,连晏卿的零头多都没有!不够丢人的!”

第44章 在七零刷淘宝14

  考七分的那人叫顾长河, 出了名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因为他爹跟顾建国关系不错,年轻时候还救过顾建国一命,所以他爹拉下老脸去替他求一个名额的时候, 顾建国也不好拒绝,所以才把他添在了名单上。

  没想到结果这么惨烈。

  被他爹揍了一顿之后,顾长河还不服气:

  “我不信顾晏卿真的能考这么多分!只扣了两分,这怎么可能!”

  事实上不止是他, 其他考生有这种想法的也不少。

  那题对他们来说那么难, 晏卿却差点考满分, 这可能吗?虽然他从前上学的时候确实成绩很好, 人又聪明, 但都已经停课这么久了,别人都忘记了学过的知识,他怎么可能还记得?

  承认别人优秀, 或者是自己平庸是一件很难的事, 所以怀疑晏卿的成绩有猫腻,就成了十分顺理成章的事。

  晏卿也还没有走出村小学,听到他质疑,不由笑道, “如果怀疑我的成绩有问题, 欢迎来找我比试。不管谁来, 不管出什么题, 我都无所谓。”

  “你说真的?那你要是输了怎么办?把名额让出来?”

  还真有人不甘心的跳出来, 毕竟那是上大学的名额,也是回城的名额,谁愿意就此放弃?

  晏卿点头道,“自然,我要是输了,自然会把名额让出去!”

  “好,那我来跟你比!”

  “还有我!”

  ……

  于是,晏卿又和他们回到刚才考试的教室,三个监考的高中老师也没走,听说他们还要再比试,于是又出了几道题。

  结果毫无意外的,晏卿让他们输的心服口服。

  那个顾长河已经不知道跑哪去了,晏卿出去的时候已经不见了他的人影,当然,他也没有参加后面的比赛。

  不管怎么说,闹了这么一出,晏卿的成绩是没人怀疑了,他占了一个名额的事,自然也是板上钉钉了。

  顾安国和刘秀兰高兴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太好了,太好了,咱们晏卿考了第一,这名额肯定跑不了了。”

  “对对,晏卿可比第二名多了十一分呢!肯定得有他的名额。也是咱们晏卿争气,自己就考上了这个名额。”

  “那可不,晏卿从小就学习好,上学的时候就年年考第一呢!”

  “真好啊,晏卿也有了出路,以后都会越来越好。”

  ……

  考了87分的第二名,是一个下乡来的女知青,叫宋清月,她是第一批下乡的知青,在顾家庄已经待了五六年的时间了。来的时候她刚高中毕业,才十九岁。后来回城无望,年纪又大了,最终选择嫁给了当地人。

  如今已经生了两个孩子。像无数农村人一样,每日上工下地,风吹日晒,当年清秀的容貌已经与普通农妇一般无二了。她确实是个踏实勤快的人,不像方秀秀那样有许多小心思,所以也被选进考试名单。

  没想到,她底子扎实,一考考了个第二名。

  然而除了她本人欣喜若狂外,她丈夫家里没有一个为她高兴的,他们害怕,怕她上了大学回了城,就再也不回来了。

  她婆婆抱着两个孩子跪在她面前哭,逼她答应放弃这个名额。

  孩子哇哇的哭声,和周围人苦口婆心的劝说,最终宋清月还是流泪答应了,这个对她来说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

  她放弃后,这个名额就顺延给了考了第三名的人。这个同样是和宋清月同一批下乡的知青,叫魏强,他同样已经娶妻生子,妻子家里的人也不愿让他去,但他的妻子却答应了,很支持他去上大学。

  有人说她傻,不怕魏强走了就再也不回来。

  “他上了大学,以后有个好工作,我们娘仨也跟着享福不是?老婆孩子都在这里,他咋可能不回来?”

  反正不管别人怎么劝,她是很坚定的相信魏强。

  -

  “晏卿!”

  晏卿去给二大爷送酒感谢他这次的帮忙。从二大爷家回去的路上,他忽然被人叫住了。

  方秀秀从一堆柴垛后走过来,咬着唇神情凄然的望着晏卿,“晏卿,你还好吗?”

  不等晏卿回答,她就接着说道,“也是,你刚拿到上大学的名额,家里又有人当工人,怎么会过得不好?

  可是我过的不好,很不好,三柱子他根本不懂我,我跟他像是两个世界的人,没有任何共同话题。跟他在一起的生活仿佛一潭死水,而我就像被困在死水里的游鱼,怎么也无法逃脱那片让人窒息的世界。

  晏卿,你帮帮我好不好,只要你愿意帮我,你让我做什么都行!”

  方秀秀看着他,脸上带上了一抹薄红,满脸娇羞。其中的暗示之意不言而喻。

  方秀秀在最开始听说上大学的名额时,不是先惊喜,而是呕的要死,要是这个消息早半年传来,那她何至于嫁给一个农村人?

  接受了这个事实之后,她本来以为凭借自己是顾建国的儿媳妇的身份,这名额铁定得有她一个。但没想到顾建国竟然决定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选!而且还没考虑把她加进考试名单!

  这还能行?

  然后她知道了这是婆婆的意思,因为担心她上了大学就不回来了,所以连考试也不让她去。事实上,顾建国也没打算让她去,其他不说,光是劳动积极分子这一条她就不够格。

  方秀秀于是撺掇三柱子,去给公公婆婆又哭又闹,才终于把她的名字给添上了。

  但考试的结果却不太理想。她只考了62分,排名第五。

  她好不容易看到回城的希望,自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然后又发生了宋清月的事,这给了她灵感。

  要是晏卿也放弃,那名额不就会往后顺延了?所以她才来找了晏卿。

  她相信,以晏卿对她的感情,她只要哭诉一番再许以好处,他肯定会答应把名额让给她。

  晏卿有些古怪的看着她,说,“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这话一出口,方秀秀立刻心下大定,晏卿这样说,肯定是愿意帮她的。

  “你把上大学的名额让给我好不好?只有我考上大学,才能逃离这个让人窒息的地方,逃离那个愚昧无知的男人!只要你放弃名额,我才能得救。”

  晏卿瞄了一眼她微隆的小腹,“你这怀着孕也不好去上学吧?”

  “我会把孩子打掉!我一点也不想生下三柱子的孩子!”

  “就算这样,我放弃名额也不行啊,你前面不是还有一个顾爱国吗?”

  方秀秀连忙道,“顾爱国也答应了,他已经答应放弃这个名额,所以只要你同意了,这个名额就一定是我的!”

  晏卿笑了,“那你给顾爱国许了什么条件?难道也是让他对你做什么都行?”

  方秀秀神情一僵,有些不自然的移开视线,“没、没有……”说完又有些委屈,似乎要掉泪,“晏卿,你怎么可以这样想我,难道我在你眼里就是这样不堪的人吗?”

  晏卿严肃点头,“还真是,你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勾三搭四,心机颇重,不堪来往的人。不过不管你是什么人,都与我无关,这个名额我并不打算让给你。”

  方秀秀的脸色瞬间青红交加,完全没想到晏卿会这样说她,几乎是把她的脸皮扯下来丢到地上摩擦。

  “另外,我想说的是,你口中愚昧无知、不懂你、跟你没有共同话题、把你禁锢在死水里、你不想给他生孩子的那个男人,在你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了那里。”

  方秀秀一滞,僵硬的转过头,果然看到了三柱子脸色铁青的站在背后不远处。

  晏卿毫无负担的拍拍屁股走了,并不好奇方秀秀会怎样给三柱子解释。

  本来他还以为方秀秀还会再弄出什么幺蛾子,但没想到直到晏卿收拾行李出发去上学,都再也没看到她有什么动静。

  据听说,她摔了一跤差点流产,如今正在家安胎。

  事情的真相如何,晏卿不感兴趣,也无心去探查。他与父母大哥告别后,就背着行李,踏上了北行的列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晏卿在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对这个时代的工农兵大学的真正情况已经有了预估,但怎么也没想到,实际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

  嗯,这么说吧,据听说某大学对今年的80名新生,进行入学测验时,及格的只有17人。甚至出现了1÷5=5这样的答案。

  晏卿所在的北京大学要好一点,但也有很多不靠谱的,所以他们入学后的几个月里,学校都在给他们补习初中高中的知识。

  并且还要抽出许多时间进行这这个时代的“特色内容”,所以刚来的第一学期,专业课几乎都没怎么上过。

  晏卿也没办法,大环境如此,他也改变不了什么。好在他的学习也不依赖学校的教学,大多数是他在淘宝上买了书自学。

  学的是超出了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的东西。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这些个大方向上,晏卿最终选择了信息技术。

  如今,西方国家正在开始信息技术革命,未来计算机将被应用于科技、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中,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我国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计算机技术的起步落后了西方国家十几年的水平。

  所以晏卿才最终决定钻研这一领域。

  他不是天才,不可能所有领域全部兼顾,只能选择一个方向去努力。

  自学不容易,但好在他有淘宝这个利器,各种专业书籍买买买,还有视频教学、科研论文等等,各种后世的资料任他学习!

  他不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是站在了巨人的头顶!

第45章 在七零刷淘宝15

  计算机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 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机,以及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机。

  其中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就是晏卿后世所熟悉的微型计算机, 在此之前的前三代都是大型甚至是巨型的。

  而第四代出现的时间就是今年, 1970年。美国现在已经研究出这种大规模集成电路机, 然后明年, 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会在硅谷诞生,从此开创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而国内呢, 这个时候还处在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的研究阶段, 并且是实验室研究, 并没有在各个领域推广应用。集成电路数字机也才刚刚接触。

  去年的时候,北京大学接到任务,开始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这也是晏卿会选择北大的原因, 他想在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不过这个研究课题已经开始了一年, 他一个新生想要加入其中基本没有可能。并且他也没想加入, 只是想找一个机会帮点忙, 加快研究速度而已。

  晏卿一手抱着一叠资料, 一手拿着一个饭盒, 从食堂里匆匆出来。出门时“没注意”, 与一个人撞了满怀。

  他手里的资料瞬间散落一地。

  “抱歉抱歉, 我没注意到人。”晏卿边说边急忙去捡散落的资料。

  被撞之人是一个衣着朴素, 身材清瘦的老者,他扶了扶眼镜说,“不要紧。”然后弯腰帮着晏卿捡资料。

  “咦?”老者在看到一沓散落的手稿时,目光被吸引了,竟蹲在那里极为入神的看了起来,都忘了起身。

  老者叫孟清松,正是百万次集成电路研究的主要带头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淘宝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