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_分节阅读_第126节
小说作者:痒痒鼠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20-05-15 21:10:27

  “不哭,不哭,老汉不哭。”老匠人看着他们的小四阿哥,浑浊的泪水更多。

  是不是根据黄履庄的两轮车改造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皇上他老人家,终于认可黄履庄的技艺,不是不登大雅之堂,不务正业,于世无用的奇淫巧技。

  今天,在场的匠人们,都因为这份特别的礼物震撼到落泪。

  施世纶当然也震惊。

  皇上在扬州的时候,派人朝黄履庄的家里送了银子的事儿,他知道,如今皇上又当众故意这般举动,是要作什么?

  皇上当然有他的用意,只是皇上习惯老谋深算,算计长远,不足为外道也。

  弘晙阿哥没有这些想法,他只是感受到老匠人们的心情,心里酸酸的难受,玛法同意他出门逛街,他也没精神。

  第三天,也就是离开苏州的前一天,郑燮和吴士元和他们的好友们,一起带着小四阿哥逛苏州的书院。

  苏州书院没有扬州书院的名气,和其他书院一样学习内容以经易为主,兼学古文、制艺时文,历史、舆地、算术、金石……起源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现在又随着江南书院大兴,开始复苏。

  当然,出门后打起来精神的弘晙阿哥,最关心的是书院附近的美食小店。

  他上次在扬州书院得知,书院附近美食店众多,根本不需要自己带茶点,就上了心,一逛书院就想去寻宝一样的逛书院的周围街道。

  “这家店的碧螺虾仁好吃。”有了美食的安慰,弘晙阿哥立马满血复活,“上次吃的那家,满堂全福,也好。”

  郑燮笑眯眯脸,“小公子,会吃。碧螺虾仁要以太湖的活河虾,洞庭东、西山的名茶碧螺春烹制而成,才是正宗。活虾挤出虾仁,加上精盐、鸡蛋清制成的浆汁,碧螺春泡出的茶水……大火爆炒几下,这个火候,就是学问。”

  弘晙阿哥瞧着青瓷碟子里的佳肴,点头,再以泡过的茶叶作围饰边,绿白相映,形美味鲜。

  郑燮的好友之一,金农,却是瞧着小四阿哥吃东西的可爱模样,乐哈哈,“克柔说的不大全,这个虾大有讲究,最好是太湖的大白虾。”

  “虾好,白水煮也好。现在大清国的辣子流行,杭州出来一道新菜,用青椒与河虾仁一齐烹制。青椒色呈碧绿,如同翡翠,又似斗状,作容器盛放虾仁,故名翡翠虾斗,真正的绿白相映,煞是好看。”

  翡翠虾斗?青椒清香爽口,虾仁鲜嫩柔软,听着就是美味。其他人纷纷好奇,弘晙阿哥的大眼睛刷地一亮,嘴里有食物还没咽下去,鼓着腮帮子看一眼金农。

  其他人都夸这个新菜好,吴士元接口道:“淡水虾性温味甘、微温,入肝、肾经,有补肾壮阳,养血固精、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适宜于……”

  其他人齐齐瞪向他,适用于谁?你倒是敢说。

  吴士元……咽咽唾沫,不大敢。

  弘晙咽下嘴里的虾肉,大眼睛一转,环视一圈儿,不大明白,误以为吴士元忘记了,代替吴士元说下去,“我知道,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等症状。”

  “搭配青椒,食补,食疗应该都可。”

  众人齐齐看向小四阿哥,小阿哥还懂医术不成?

  弘晙眨巴大眼睛,理所当然地说道:“我看过一些医书。”

  他阿玛在他一岁多的时候大病一场,据说是水痘,现在又病了一场,弘晙平时看小杂书的时候,下意识的,都会看看医书。

  金农觉得不可思议,他已经是非常自负的聪明人了,诗、书、画、印……琴曲、鉴赏、收藏等等各个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

  可是小四阿哥小小年纪,让他见识到聪明的高度。

  “等小公子到了杭州,我带小公子走街串巷,吃杭州的美食。”金农觉得小四阿哥就是一个大宝藏,越接近越是喜欢的不得了。

  郑燮立马接口,一副占了大便宜的样子,“那感情好,我们都跟着小公子享受一番口福。”

  金农……算算兜里的银子,立马看向另一个好友。

  另一个好友,马曰琯,接受到好友的难处,立马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儿。

  郑燮等人发现他们的眼神往来,知道金农这是又没银子了,都是乐呵。

  弘晙阿哥用美食的间隙发现他们的眉眼官司,喜欢他们之间的友谊,咽下嘴里的鳜鱼肉大方地表示,“小公子也有银子。”

  一副都有他来请客的样子,众人……哈哈哈大笑。

  其他的小孩儿都喜欢威武雄壮的形象,小四阿哥喜欢可爱可爱的。

  其他的小孩儿都和大人表示要刻苦学习等等,小四阿哥天天喊着要吃喝玩乐,整一个小纨绔的样儿,还是一个仗义疏财、爱好结交江湖朋友的小纨绔。

  太接地气了有没有。

  一伙儿性情叛逆,不同于世俗的年轻人都喜欢小四阿哥的性情,和他们印象中的皇家阿哥不同,和他们见过的官家人不同。

  皇上当然也有发觉。

  瞧瞧乖孙孙看上的几个人,刘大魁,孙齐查,赵知,三妞……现在还有那些个杭世骏、郑燮、金农……也就是吴士元正常一点儿。

  都是有才华的孩子,但是,都是叛逆的孩子。

  皇上有点儿发愁。

  十四阿哥胤祯和汗阿玛汇报完正事儿,发现汗阿玛的神色,猜测地说起小侄子新交往的朋友的性子,其实他自己也是莫名奇怪,小侄子这都是什么“火眼金睛”。

  “他们几个年轻人,都是少有才名,现在在当地都很有名气,都是性情散漫,需要银钱的时候就去摆摊儿。按照正经文人的规矩来说,不合格。”

  “偶尔手头上经常捉襟见肘,这个时候,就轮到出身扬州大盐商的马曰琯仗义出手。”

  皇上点头。

  感叹一声。

  “想当年,高士奇落魄的时候在京城摆摊儿卖字画,始终为人所不耻,说他丢了文人的身份风骨。”

  胤祯一愣。

  江南的文风,对比北方,确实是有很多不同。

  他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只觉得应该写信告诉四哥一声。

  傍晚时分,太阳西落,余晖给整个苏州城镀上一层金光,皇上望着西天的太阳,正要开口,突然听到乖孙孙的声音。

  “玛法,玛法,弘晙回来了。”

  亲玛法笑出来,瞧着乖孙孙眉眼飞扬的小样儿,笑话道:“这太阳落山了,弘晙阿哥回来了。”

  “没等玛法派人去抓,还挺自觉。”

  弘晙阿哥咚咚咚跑到玛法跟前,大眼睛闪亮,“玛法,弘晙乖。”

  亲玛法不买账,“哦,弘晙阿哥不是着急去杭州?”

  杭州,弘晙阿哥当然着急想去。

  “玛法,我们明天去杭州。”

  到了杭州,就去宁波做大船。坐上大船,就能很快到达广东。

  然后就能见到弘晙的阿玛。

  胤祯刚刚的烦恼让小侄子这一打岔,没了。皇上也是哈哈笑,“好,我们明天启程去杭州。”

第104章

  “去杭州。”弘晙阿哥兴奋地一挥胳膊, 还扑到十四叔怀里玩闹。

  皇上瞧着他们叔侄两个亲近, 哈哈笑, “到了杭州,不光是西湖风光,吴山奇山,还有万松书院。”

  “王阳明先生讲学的地方, 弘晙阿哥要好好读书这一路上。”

  弘晙阿哥……手上忙乎抓十四叔怀里的一样东西,还不耽误回头替自己辩解。

  “玛法, 弘晙一直都有读书。”

  亲玛法冷哼一声, “一直都有读书,推一推,翻一翻;逼一逼,背一背。”

  十四叔……哈哈哈大笑。

  弘晙阿哥……小鼻子皱巴, 大大的不服气。

  “玛法--弘晙保证背完《论语》。”弘晙阿哥答应南下一路背完一本《论语》,说到做到。

  然而亲玛法不领情, 端起来茶杯悠闲地用茶,语气凉凉,“还有《大学》、《中庸》、《孟子》。五经,玛法就不要求弘晙阿哥了, 只背四书就好。”

  …………

  十四阿哥胤祯爆发出震天大笑。

  弘晙阿哥直接动作静止,反应过来后气呼呼地喊一嗓子“玛法--”,满满的控诉和委屈。

  只背四书就好?

  四书啊。

  四本书!

  弘晙阿哥顾不得去抢十四叔怀里的小报,转头去看玛法,气鼓着胖脸蛋儿, 好不委屈。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弘晙阿哥一字一句地背完,然后逐字逐句地解释,从苏州到杭州的一路,虽然还有很有当地的美食用,还有运河两岸的美景看,但是每天真的是“苦学不倦”。

  小嗓门里透着一股子“怨气”,可是弘晙阿哥理亏,弘晙阿哥答应玛法要背书,弘晙阿哥的阿玛天天来信要他读书,弘晙阿哥当然要在到达广东之前,背出来四书。

  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四书之名始于宋朝,《大学》和《中庸》的篇幅较短,其实很好背,但是《大学》,论述读书人长大之后的博学之道,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弘晙阿哥不喜欢程朱理学,当然不喜欢背诵《大学》。

  张廷玉老师听完弘晙阿哥的背书,又是小无奈,又是想笑,耐心地讲解。

  “阿哥应该喜欢《大学》才是,文辞简约,朗朗上口。阿哥一天就背会了。”

  小阿哥闻言,眉眼一皱。

  知道小阿哥“心结”所在的张廷玉老师,差点儿没控制住笑出来,面对小阿哥对程朱理学的不喜,作为当世理学家之一的张廷玉老师真的是苦口婆心。

  收敛表情,谆谆教导:“阿哥,大人之学和小儿初学不同,民间儿童大多八岁上初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

  “十五岁后进入大学课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但是不论初学和大学的区别之处,都有‘博学’之意。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为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八条目……”

  弘晙阿哥安静地听完一番有关于修己和治人的关系,修己和治国平天下的关系,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具有的一致性的探讨,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等论述,还是不大乐意。

  “弘晙知道,女子有‘三纲五常’,男子有‘三纲八条’。可是老师,男女不是一样的吗?为何要求不一样?”

  张廷玉老师……

  懵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0页  当前第1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6/3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