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_分节阅读_第292节
小说作者:痒痒鼠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20-05-15 21:10:27

  店掌柜举着小望远镜看到楼下的动静,激动。胖乎乎的身子“咚咚咚”从楼上跑下来,一张油汪汪的胖脸更是笑得满是“谄媚”:“两位客官你们好,去楼上坐如何,楼上好位子。”

  弘晙微愣,随即点头;永琢发现阿玛同意了,开心地答谢:“谢谢掌柜伯伯。”

  “不谢!不谢!”店掌柜瞧着粉妆玉琢的小娃娃心里头那个美滋滋,“我在店里做活好三年了,第一次见到有人学我们小四爷学得这般相似的人。小娃娃的爹爹有前途。”

  小娃娃·永琢重重地点小脑袋:“不是‘阿爹’,是‘阿玛’。”

  “对对,应该喊‘阿玛’,这个才更像。”店掌柜点头跟小鸡啄米似得,越瞧这对父子越喜爱。

  其他人:“……”这么美好的父子两个,店掌柜你这过了一刻钟才出来,不合格啊!

  因为弘晙阿哥本人的爱好影响,现在的大清国人对于“美”的理解,对于“美”的尊重,对于“美”的追求……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般美好的人当然不需要排队,要好茶好水好好伺候着。

  父子两个从善如流地坐在三楼临窗的位子上,看着楼下的热闹,听着楼里的热闹,悠哉哉。

  “今天是我们店东家母亲的七十大寿,东家做东,宴请苏州城的四邻游人,诸位尽情地喝,尽情地乐,今天一天的美酒佳肴、茶果点心都免单、管够!”

  “好!好!”

  “老朽在此代替东家感谢诸位的捧场,今天的第一场大戏——《牡丹亭》和《长生殿》已经在戏院开始,诸位有喜欢看戏的,请移座。”

  “晓得!晓得!”

  楼上美酒佳肴的香气弥漫开来,众人的心情嘴巴都打开,弘晙和永琢品着店掌柜专门送来的苏州经典茶点,也是不由自主地点头。

  其他人,一边讨论《牡丹亭》的“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一边讨论当年汤显祖先生因为和友人的感情“梦生于情”、“情生于适”,走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的骄傲、坎坷、无奈、心酸……

  待到一轮酒过,接着开始议论《长生殿》。

  “《长恨歌》和《石壕吏》都是有名的诗篇,题材相同,但是其内容上却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长恨歌》对杨贵妃之死,对唐玄宗之无奈,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歌颂了他们的爱情专一,后来的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元白朴的《梧桐雨》,明吴世美的《惊鸿记》、清洪异的《长生殿》等等,莫不受其影响。”

  “虽称盛世,然战争频繁,有开边之战,也有内战,其中规模大的,如用兵吐蕃,讨伐南诏,尤其是安史之乱,伤亡惨重,丁壮或死于战场,或死于摇役,或久戍不归……唐玄宗本人难辞其咎。某倒是更喜欢杜甫先生的‘三吏三别’。”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明明是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罪魁祸首,却因为一句‘爱情’传唱千古。这是为何?这是为何?”

  ……弘晙和永琢都竖起耳朵好奇地听,就听这些热血文人先是一起“哈哈哈,哈哈哈。”陆续开口。

  “还能有为何?大家看戏就看一个乐呵,莫要想得太多。”

  “宫里头的娘娘们一顿一盆肉包子,宫里头的皇上天天用金扁担挑水,这不就是老百姓的日常乐趣吗?莫要在此煞风景。”

  “在下顿有灵感,先下有一首词,诸位听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众人还在呆愣这个立意之新,不落俗套,就见这位突然有了灵感的文人一拱手,对三楼的所有人问道:“名字就叫《马嵬》,如何?”

  马嵬:即马嵬坡。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亡,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的地方。

  《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政治悲剧、爱情悲剧。

  银河:天河。现版本的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石壕村:“石壕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三吏三别”中的《石壕吏》,写在安史之乱中,官吏征兵征役,造成石壕村中一对老年夫妻惨别的情形。

  …………

  比照明显,对比深刻,堪称一首好诗,一首意义非常的好诗,可众人依旧呆愣中。

  弘晙先鼓掌叫好:“点铁成金,化陈腐为新奇。妙哉!”

  永琢跟着他阿玛的行动,有模有样地喝彩:“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妙哉!”

  那个文人,一位大约十五六岁的年轻人,眉目清秀,斯斯文文,听到这位格外引人注目的父子两个的夸奖,本来就不大自信,又莫名多了几分羞涩。

第238章 父子南巡番外二

  再一次的安静。

  那位少年人刚要起身来和这对他早就注意到的父子俩感谢一番, 顺便结交一番;反应过来的其他人琢磨一下这父子两个的夸奖, 也明白这首诗词的立意之新颖, 真实的难能可贵,纷纷跟着附和。

  “小友的切入点让吾等深思。”

  “如果当前的大清类似大唐的开元盛世,那我们该怎么做?要思考。”

  “‘文以载道’乃文人的本分,不可或忘。小友的赤子之心, 让吾等惭愧。”

  “…………”

  一人一句,都是夸奖。那个年轻人更加害羞, 脸红红的, 略带拘束地举手抱拳行礼一圈,感激地回答:“感谢诸位。”

  顿了顿,专门对着一开始就认可他的父子两个行礼:“感谢贤父子。”

  弘晙轻轻笑,对儿子扬眉示意。

  靠窗的几张桌子确实是“好位子”, 不光是视野好。一圈竹帘将他们的桌子和三楼的其他桌子隔开,窗台上一盆牡丹正在盛开, 一片沉香在小巧的香炉里静静燃烧……永琢本以为他阿玛要清净,看到阿玛的暗示,板着小胖脸起身。

  很是“沉稳”地回答这位大哥哥:“大哥哥不谢。大哥哥思维敏捷,着眼点独到, 殊为难得,阿玛和我都喜欢。”

  大约五岁的小胖娃娃学着大人的严肃举止,整个三楼的人都笑出来,那位少年学子的眼神儿越发亲近,其他人也是安耐不住结交的心思。

  就听有人趁机高声问道:“小娃娃可是读了书?你来说一说, 《长恨歌》和‘三吏三别’的区别,做个裁判,好不好?”

  裁判?刚刚听着他们讨论得火热早就心痒痒的小永琢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是争论,也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的说法。”

  “从古至今的书本儿都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文以载道’,一类是不怎么传统的‘文以娱乐’。都很好。阿玛经常说:做事的时候认真,玩乐的时候也认真,享用美食美酒的时候更要认真。”

  “好!小娃娃说得好。”众人哈哈哈大笑,刚刚争论的脸红脖子粗的人也都是“一笑泯恩仇”。

  江南文风鼎盛,同样也是富庶鼎盛,永琢早就听金农伯伯、郑燮伯伯、吴士元伯伯说起过他们当年和阿玛的故事,今日见到一位这般心怀天下的少年人,顿觉格外满足。

第239章

  “乌库玛法, 你这两天好不好?要好好吃饭, 好好休息哦。”

  “乌库玛法, 永琢和阿玛来到苏州,阿玛和永琢讲述乌库玛法、十三爷爷、十四爷爷、张廷玉爷爷……在苏州的故事,郑燮伯伯、吴士元伯伯、金农伯伯……都给永琢来信,永琢也遇到一位‘很有前途’的人, 他叫袁枚。他写一首《马嵬》永琢喜欢……‘’

  “玛法,你这几天忙碌吗?有事情分担给叔爷爷们和伯伯们, 阿玛和永琢都担心玛法。”

  “玛法, 永琢和阿玛来到苏州,看过很多幅画,都是扩建之前的苏州,原来的苏州。永琢喜欢。现在新区的苏州更大, 更漂亮,也喜欢。老区的苏州更为古色古香, 腔韵十足,同喜欢……”

  永琢正在“伏案疾书”,给乌库玛法、玛法、玛麽、额涅……写信。弘晙收拾妥当进来一看,微笑开来。

  万家灯火, 华灯初上,入夜的苏州城依旧明亮耀眼。行馆里小书房的一点点昏黄的灯光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安静和温馨。弘晙陪着儿子一封封信件晾干字迹封号蜡,永琢更加开心,信写起来就更加唠叨。

  “恰好”快到熄灯时分写完。

  弘晙给宝贝儿子活动活动手腕,催着他睡觉。永琢乖乖答应, 躺好后想起一个事情,眼巴巴地问出来:“阿玛,我们明天去镇江吗?”

  弘晙笑道:“明天在苏州再待一天。”

  开心得来!

  “谢谢阿玛。”一双和他阿玛一模一样的大眼睛闪灵,“阿玛,永琢喜欢苏州,和喜欢杭州一样喜欢。”

  “阿玛也喜欢。和喜欢杭州一样喜欢。”弘晙特配合地实话实说,“明天我们去看看其他的园林,还去虞山尚湖和同里看看,安心睡觉嗯?”

  “嗯!”

  “阿玛晚安。”

  “永琢晚安。”弘晙亲亲儿子的小额头,守着他睡着了自己才离开。

  熄灯后的苏州城依稀可见几处灯光闪烁,在这沉沉夜色下格外的亮眼。弘晙眯眼仔细看看,各个区,各条街道都有。

  虽然朝廷一直不同意开放宵禁,但架不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富人就是舍不得晚上的灯火辉煌,熄灯时间到了就在自家的宅子里、园子里来一个“丝竹管弦的歌舞升平”,类似当年的大唐各坊严格区分,每到夜晚坊里面的笙歌燕舞一样。

  弘晙站在回廊里看了看,尽管知道他们没有按照朝廷要求、提倡的节约水电,可还是为这一片欢乐中的繁华盛京开怀。

  “主人,繁华盛景不一定就是‘国泰民安’”

  小系统的语气幽幽:“国破山河不在的时候,人都说上海在当时是整个亚洲第一繁华的大都市,也是当时亚洲唯一的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大上海的火车站还是当时上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人员流动比较多的地方,在这里能见到不同装扮,不同风格的人。”

  “可是历史上民国的上海真的繁华么?公元1948年上海全运会,组委会提前一年开工筹划,发誓要在可容纳五万观众的主会场内建造五百个左右厕位——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后,上海市市长吴国桢在大会开幕式前一天亲自检查,主会场内已经建成的厕位是……”

  弘晙:“……”弘晙权当这是小系统的“个人爱好”,还是挺可爱的。

  弘晙面带微笑地听,小系统更是“愤愤不平”:“二十一个,其中还四个是损坏不能用的!建个厕所都如此艰难,更别说兴建运动员宿舍。有些女选手对‘男女混合宿舍’愤然抗议,得到的回答是:‘要么在寫天鹤站着,要么睡水门汀!’”

  “那些文人富商还天天夸所谓的大上海是如何的风情万种、浪漫无穷。我呸!有钱有权的家族又如何,千金小姐也有可能被外国洋人轮奸还无处申冤……”

  慷慨激昂的架势,妥妥的“小愤青”一枚。弘晙温柔地安慰:“别怕。不管是不是一个时空,不管‘历史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之类的说词,华夏总是越来越好。我保证,我们这个大清,不会在软弱挨打,不会再让善良的国人受欺压。”

  贫富差距悬殊,富人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穷人饥寒交迫苟且偷生;中西方文化交融,中上层阶级生活方式全部向西方靠拢;政治复杂,各种党派和势力在暗处斗争;每天专门有人在街上收冻死饿死的尸体;每天都有主妇骑车自行车捆着一堆钱去买菜愁眉苦脸地回来……

  弘晙不会让他出生的这个大清国变成那个支离破碎、民不聊生的样子,也不会让华夏文化的底蕴消失,国人自信全无;不会让大清国的广州、宁波、杭州、松江……都变成小系统口中的“大上海”。

  小系统不再说话,大清国目前这么好,这般的好,它难免愈加的患得患失,忐忑不安。弘晙笑笑,临睡前,留下一句话:“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下的‘繁华盛景’,和‘国破家兴’‘崇洋媚外’之下的繁华盛景,终究是不一样的。”

  小系统:“……”

  “主人不光不再是动不动就关它小黑屋,还会听它唠叨,还会安慰它了,嘤嘤嘤,嘤嘤嘤……小系统太感动了,嘤嘤嘤,嘤嘤嘤……”

  弘晙在小系统的“嘤嘤嘤”中一夜好眠,第二天五更天准备起床洗漱,带着儿子打拳读书,沐浴用膳。

  永琢手捧苏州地图,眉眼飞扬,满脸的兴奋和期待:“阿玛,我们去同里。西洋人说,这是大清国非常典型的水乡镇,四面环水,户户通舟,他们还说这是“东方的小威尼斯”。”

  亲阿玛自是答应:“‘小桥流水人家’,好。”

  “接着去虞山尚湖。风景优美,郑燮伯伯还说这里是苏州文化的载体之一,吴文化的发祥地。我们去那里游湖,游玩森林。”

  “好,阿玛和永琢一起游湖,一起游玩森林。”

  “还要去虎丘看‘小白虎’。”

  “好,永琢已经可以将虎丘的拼图拼出来,当去。晚上阿玛还带永琢去匠人街看。不过永琢要去这么多地方,我们要不要现在就出发?”

  “要。”小永琢的整个小胖脸都发亮,“阿玛骑‘小哈雷’。‘小哈雷’最快。”

  弘晙更乐呵,男孩子嘛,都喜欢这种疯狂的速度刺激,风驰电逝的感觉。

  “乖乖穿好防风衣,带好护膝,带好帽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0页  当前第2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2/3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