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参精穿成年代文中小闺女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浣若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5 KB   上传时间:2020-07-02 12:37:21

  “我猜我小帅哥哥肯定想我想的已经要哭了。”眼看进了北京城,宽宽的马路, 少少的车, 公交车站旁挤了黑鸦鸦的人群,超生笃定的说。

  陈月牙觉得超生未免想的太美了点:“你小帅哥哥现在有自己的生活,有新的朋友,周末过的可丰富多彩了, 会想你, 但肯定不会哭。”

  “肯定会的, 他们都会想我哒!”超生自我迷恋的不要不要的。

  “现在你们都长大啦,尤其是你小帅哥哥,忙着呢, 好几回我来,都没见着他的人。”陈月牙又提醒闺女。

  小学是周五就放学,周六在北京呆一天,周天超生就得回县城,否则周一上学她是起不来的。

  当然,超生对于哥哥们对自己的爱,把握的可比妈妈准确多了。

  “贺笙笙!”

  “超生,超生!”车还在路上跑着呢,就有俩个少年一直在跟着车挥手。

  “是你小帅哥哥和小盛哥哥,看来是有什么事儿,你要不要下去找他们?”陈月牙刹停了车问。

  当然要啦。

  超生只等妈妈把车一停,提着个塑料袋儿就下车了。

  “小盛哥哥,小帅哥哥,你们好呀。”超生说。

  盛海峰没说话,眼睛扫到超生手里的塑料袋儿上面了,这塑料袋儿印的是繁体字,一看就是给他买的礼物。

  他笑了笑,没说什么,但超生多有眼色啊,立刻就把自己的塑料袋递给盛海峰了:“给啊小盛哥哥,我在香港的时候给你买的礼物。”

  盛海峰也猜不到是什么,接到手里,当然要故意问一句:“是什么啊?”

  “看看吧!”超生鼓着小手掌,笑眯眯的说。。

  盛海峰打开塑料袋,从里面拿出一顶鲜艳的绿色渔夫帽来。

  “喜欢吧?原来苏阿姨跟我说过,你小时候被大哥哥们抢走了绿军帽,哭了好久好久呢,我看到这顶帽子,立刻就想起来啦,于是我就给你买了一顶哟,转过来看看。”超生兴奋的说。

  盛海峰把帽子转了过来,正前方,用红色的丝线绣着一个方方正正的五角星。

  “喜欢,特别喜欢。”盛海峰说。

  一顶绿色的渔夫帽,盛海峰觉得牙疼,他不确定自己要不要戴出去。

  左边手牵一个,右边手牵一个,跟着俩个大哥哥一起出去,超生觉得好兴奋啊。

  到了一个公园里,有一群人围簇着的地方,中间站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周围围满了年青的,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但大家聊天说话,用的都是英语。

  “这是汤姆华盛顿,长驻中国的一位美国人,他每天在这儿免费教大家学英语,贺笙笙,你不是想学英语吗,会说几句,大胆的说出来。”盛海峰介绍说。

  超生跃跃欲试:“hello,please you English?你会说英语吗?”

  这是她唯一会的一句英语。

  小盛哥哥立马纠正说:“不对,应该是do you speak English,你这英语哪儿学的,怎么怪怪的?”

  “我跟一个日本人学的,我厉害吧,一直都记得。”超生悄悄说。

  小盛哥哥和小帅哥哥对视一眼,一起点头,笑的很神秘啊:“所得斯呐!”

  显然,超生的第一句英语就被哥哥们取笑啦,超生气。

  “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习最标准的英语。”超生信誓耽耽的说。

  不是超生喜欢英语,而是她想学会英语,然后让外国人都来学习中文。

  小帅哥哥在人群中听了一会儿,已经参于进去,也去跟对方讲话了,用的也是英语。

  超生不会讲英语,但是小盛哥哥可以给她做翻译啊,再加上她一旦静下心来,认真的钻研某个领域,有小人参的灵力加持,学起来是特别快的。

  这种每逢周末的英语角,从80年左右兴起,一直要延续到90年,有了各种英语培训班之后,才会渐渐衰落,而现在,就是它的全盛时期。

  超生很快就入迷了,到了每个周末,她都要跟着俩小哥哥一起去英语角,等到期中考试的时候,她已经可以简单的用英语和小盛,以及小帅有所交流了。

  而且,在小帅哥哥走了之后,超生就迷上了看小帅哥哥留下来的所有书籍,各种外国名著,从《飘》到《红与黑》,再到《荆棘鸟》,一本又一本,不用照顾三个哥哥,超生可以尽情徜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在这个学期,虽然说月考她没有次次都100分过,但是明显的,因为读书,她的眼界开阔了不少。

  “吉吉,玩!”老八嘴里叨着奶瓶,含糊不清的叫着姐姐,想跟超生一起玩。

  超生把一只皮球扔了出去:“捡去!”

  不论她扔的有多远,过一会儿,屁颠屁颠的小老八就给她捡回来了:“吉吉,还要玩!”

  超生再扔:“捡去。”

  小老八跟只小狗一样,刷的一下就窜出去了,迅速捕捉到球,再捡回来,让超生给他扔。

  他比胡同里任何一条野狗跑的都快。

  超生哗啦一声,又翻过一页书,读书,逗老八,日子平静而又快乐啊。

  隔壁的王大妈率先发现的,回来跟孙自敏说:“隔壁那小丫头突然懂事了,现在天天埋头看书。”

  “别是看琼瑶的爱情吧,那个我也爱看,我借两本去。”孙自敏笑着说。

  结果进门一看,十岁的小丫头剪着妹妹头,脸蛋儿圆圆的,身上穿一件粉红色的小衬衣,黑色的阔腿粗布裤子,一手扔着球,埋头认真看着一本书《西方工业史》。

  这?

  惹不起惹不起,溜了溜了,孙自敏回去,把正在看武侠的张强臭骂一通。

  瞧瞧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每个周末跟着小盛哥哥和小帅哥哥一起去英语角,就是超生最期待的事情了。

  有几个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伯伯们,每到周末,必定要去英语角,帮助年青的,热爱学习的,好学的中国人们练习英语口语。

  今天的主题让超生非常兴奋,为什么呢,因为今天英语角的主角汤姆华盛顿是个古文爱好者,特别喜欢中国的古文,于是他带了几句论语回来,想让大家帮他翻译一下。

  超生最近一段时间正好在读《论语》,尝试着翻译过,憋足了劲儿的,想要抢答。

  “First paragraph:和而不同。Please ahe questions!”汤姆华盛顿说。

  要说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大家都跃跃欲试,但是,把论语翻译成英语,大家还真有点卡壳。

  曾经的抢答变成了哑然一片,没人知道该怎么翻。

  终于,有人尝试说:“harmony but not sameness。”

  小帅觉得这个翻译法不对,刚要举手,盛海峰一把摁住了,因为他看到超生也举了手。

  “The superior man is affable,but no adutory.”超生大声说。

  和而不同,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君子即使和某个人亲密,但是,所持的道不同的时候,依旧要坚持已见。

  超生这个翻译,直译的意思是:绅士虽然和蔼可亲,但绝不谄媚于任何人。

  一语中的!

  “太棒了,这个小姑娘才多大,居然能把文言文翻译的这么棒?”人群中,一个戴着眼睛的中年人说。

  “是啊是啊,她没翻译的时候,我根本想不到,中西方的语言居然可以如此完美的被表达出来。”又有人说。

  超生举着手,面向汤姆华盛顿,示意他继续。

  “三人行,必有我师!”

  “When l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超生立刻脱口而出。

  这句话的直译是:在特定的场合,三个人一起行走,另外两个人就可以做我的老师。

  “漂亮!”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

  “thank you.”超生笑着跳了起来,挥手说。

  接下来,超生就得到跟汤姆华盛顿近距离说话的机会了,当然,她跟现场所有的年青人一样,一点都不怯,勇敢跟对方交流了起来。

  谈起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经典名著《飘》,汤姆华盛顿立刻指着自己:“我就来自美国南方。”

  超生一听兴奋坏了,立刻跟对方交流起了自己读过那本书的感想。

  等到夜幕再深点儿,公园里到处是蚊子,汤姆华盛顿也该走了,前来练习口语的人群渐渐散去,盛海峰和小帅骑一辆自行车,超生坐在哥哥身前,穿过宽阔的街道,街道两边是矮矮的楼。

  路上川流不息涌着的,全是自行车,轱辘轱辘的蹬着车轮子的人们,正行色匆匆的往家里赶着。

  处处飘散着普通家庭里,铁锅里烹饪的食物香气,这味道一层层的,是那么复杂,但又那么纯粹。

  “啊,这可真美妙啊。”超生喊说。

  贺帅加油蹬了两大脚,自行车跑的更快了,风吹过来,空气顿时变的凉爽无比。

  超生都计划好了,这个七月自己好好考,考个双百,绘画和音乐可以加分,到时候考到北京去的。

  班主任王老师因为斌和炮都考到北京去了,只剩下超生一个,其实挺喜欢给超生穿点小鞋子的,毕竟她又不是次次都能考双百,稳坐第一,而且量实在太大了,经常在课堂上把王老师给问的张不开嘴巴。

  跟乖巧,又稳扎稳打的福妞相比,总要差着那么一点。

  所以对于超生,王老师避之不及,同时又特别想赶紧把这祖宗给送走。

  当然,在转档案的时候,她在想,这一回自己总可以做点手脚,让陈月牙多跑两趟了吧?

  结果一个周末,她在家里做好了饭菜,端着碗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新闻里一个关于英语角的新文报道,笑容就渐渐凝固了。

  因为被拍摄的主角,正是超生和一个外国人的对话。

  新闻里还播了一段现场的盛况,这一段中,贺笙笙正在尝试用英语翻译一首古诗,她翻译一句,围观的年青人们就要叫一声好。

  一首《春晓》,被她翻译的淋漓尽致。

  在急需要学习新知识的八十年代,英语也是从初中才开始配套,贺笙笙现在就已经熟练的掌握英语了?

  只凭她现在流利而又娴熟的英语,只怕投档案的时候,北京的中学会抢破了头的要她吧,说不定现在,好些中学已经瞅准了她,只等着抢人了吧?

  当然,超生上了电视,这事儿不止王老师看到了,贺家全家人也全都看到了。

  邓翠莲在燕支胡同口夸,刘玉娟回老家夸,而且不是夸一天,是连着好几天都在夸。

  夸超生看的书有多少,夸超生的英语有多好,夸她的画有多漂亮。

  夸到最后,她俩一出门,认识的人都得赶紧回家的地步,这俩女的止不住的还在夸呢。

  遇见个小摊小贩都得说一句:“嘿,你们看电视不,看过前段时间一个关于英语角的新闻不?那个小女孩子啊,就是我们家唯一的小闺儿……”

  到最后,不用城管,燕支胡同口的小商贩们因为受不了邓翠莲的夸口,集体搬到别的地儿去了。

  七月一放暑假,超生就撤底的搬家,上北京啦。

  因为她从现在开始,要和几个哥哥一起,上实验中学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8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2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参精穿成年代文中小闺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