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2 KB   上传时间:2020-07-20 12:13:25

  她又动手给儿子盛了碗汤,“皇儿,天气多变,要听内侍的话,及时增添衣物,勿让哀家担忧。“

  景仁帝笑了,“好,儿臣多谢母后。“

  母子两个吃过了饭,景仁帝走了。李太后仍旧站在门口送儿子,等儿子的身影不见了,她才转身回宫。

  李太后今天比较高兴,她笑着和琼枝姑姑说话,“琼枝,皇儿还跟个小孩子似的。“

  琼枝姑姑笑,“娘娘,这人不管长多大,都希望父母把自己当宝。“

  李太后满面温和,“真是个傻孩子,他是哀家的长子,哀家如今一身荣宠都靠着他,怎么可能不疼爱他。哀家为了他,什么没做过。“

  琼枝姑姑眨了眨眼,“大略是娘娘内敛,圣上感受不到娘娘的爱意,这才在意了起来。“

  李太后想了想,“明儿开始,咱们小厨房每日给皇儿送些吃的,不拘是点心也好、汤水也罢,哀家亲自去看着。“

  琼枝姑姑高兴,“有娘娘亲自看着,圣上更高兴呢。“

  第二日开始,李太后果然每日给儿子做些吃的,景仁帝欣然接受。一干后妃们都咬手帕跺脚,她们还没来得及行动呢,婆婆抢先了。

  宫外,今年的县试开始了。

  王氏是先王太师的孙女,王太师家里三个儿子七个孙子,个个都有功名。考科举在王氏眼里,就跟吃饭一样平常。

  小叔子要去参加县试,世子爷都没管,王氏轻轻松松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了。报名、准备考篮、送考、接人,王氏把计划做的周密细致,什么人干什么事情,怎么送人过去最快,哪条路不堵,她心里都门儿清。。

  她把计划说给老太爷听,老太爷直摆手,“我大字不认几个,跟我说这个作甚,你看着安排就好。“

  赵传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虽然经常惦记心上人,功课却丝毫没放松。平日里,他经常去拜访张侍郎和杨太傅,二人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真正才高八斗,一直对他多有指点,他身边结交的少年郎,也都是京城里比较上进的子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传炜三岁开始,晋国公亲自给他启蒙,手把手教了他多少年,又请了福建有名的先生教导。他还经常跟着东篱先生出去玩,东篱先生虽然是带他玩,在玩的时候,告诉他许多道理,见识到许多高门大院中看不到的事情。人情练达即文章,走万里路比读万卷书让人成长的更快。

  十年下来,他的功课扎实、视野开阔,写的文章角度新颖、内容丰富。一般的少年郎,因囿于见识的原因,就算功底好,写起文章来也是花团锦簇,华而不实。那功底差一些的,就有些干涩了。

  家里什么都给他准备好了,只等着他考场一搏。

  考试当天,赵家大管事亲自送三爷去考场,然后每日都着人在外面看着。

  赵传炜在考场奋笔疾书,宝娘在家里坐卧不安。考科举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太重要了,可她什么忙也帮不上。

  宝娘有些沮丧,要是我也能去考科举,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考试,多好。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诅咒几句这个男权社会,呸!

  宝娘无奈,只能自己窝在书房里看书写字,写着写着,她觉得有些烦,就自己往花园里去了。

  二月初的天,还冷的很。花园里现在还是光秃秃的,宝娘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子,趴在栏杆上看水里的小鱼。

  一个冬天过去了,鱼儿们也没冻死。湖面上结冰的时候,莫大管事让人在冰面上凿开几一些洞,还往里头撒鱼食,防止鱼儿都死了。

  很快,天又会暖和起来。宝娘想到草长莺飞的春天即将来临,心里又有些雀跃。

  她回头吩咐喜鹊,“你给我铺上纸笔,我想画画。“

  喜鹊立刻让人搬来桌子,铺上纸张和画笔,宝娘拿起笔,在纸上唰唰画了几条鱼儿。画完之后又觉得鱼儿太单调,加了两束荷叶,旁边还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

  画完之后,宝娘把画给了喜鹊,“拿去做花样子吧。“

  喜鹊高兴地接过了画,“二娘子,春天要来了,二娘子到时候多画几幅画呗。我们如今都抢着用二娘子的画做花样子呢。”

  宝娘斜睨她一眼,“白使唤我干活,有什么好处没?”

  丫头们都笑了,喜鹊接口悄悄开玩笑,“我替二娘子多跑腿!“

  宝娘听懂了她的意思,有些脸红,呸了她一口,自己跑回了栖月阁。

  到了屋里后,宝娘翻出了针线筐,里头有两件外衫,一件是杨太傅的,天青色,一件是浅蓝色,看样子是年轻人穿的。

  喜鹊跟了回来,进屋就把门关上了,“好娘子,都是我的错,原谅我吧。“

  宝娘头也不抬,“过来给我分线。“

  喜鹊连忙过来了,帮着分线。

  过了几日,赵家忽然来传信,三公子中了案首!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书君。因两家的亲事还没传开,赵家不好大张旗鼓来报喜,赵传炜就派了书君来悄悄说一声。

  杨家男丁都不在,陈氏传了书君去回话。

  书君给陈氏磕了两个头,“回老太太,我们三爷中了县试案首。“

  陈氏喜得脸上笑出了褶子,“好,好,真是个争气的好好子!“

  陈氏想了想,让身边的心腹去栖月阁,“悄悄把三娘子叫过来。“

  宝娘听说赵家来人了,急匆匆赶过来了。等听到书君的细信,她也高兴地笑了起来。

  陈氏给了书君打赏,让他先回去了。等书君走了,陈氏拉着宝娘的手,“还是你阿爹有眼光,这孩子真争气,你以后有福了。“

  宝娘有些害羞,“阿奶。“

  陈氏不再打趣她,“你去吧。“宝娘自己回了栖月阁。

  书君刚离开杨家大门没多远,忽然听见有人在后头喊,“你等一等!“

  书君回头,见喜鹊跑了出来。喜鹊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到了书君面前,一边大喘气,一边把一个小包袱塞到书君手里,什么都没说,转身走了。

  书君会意,立刻把东西收了起来。

  等回了赵家,书君悄悄把包袱给了赵传炜,“公子,这是二娘子的丫头给我的。“

  赵传炜嗯了一声,把书君打发走了。他悄悄拆开包袱一看,里头是一件外衫。他欣喜地抖开衣裳,立刻换上了,在屋里美美地走来走去。

  他抬起袖子闻一闻,感觉上头还有佳人手上的香味。他感觉心里甜滋滋的,扑到床上滚了滚。

  宝娘,你等着,我很快就去提亲了。

  赵传炜中了县试案首,赵家倒没怎么在意。老太爷勉励了赵传炜几句,意思是让他再接再厉。

  王氏夸赞了赵传炜两句,“三叔这样小小年纪,能中案首,实在是了不得。“世子爷就简单了,直接一脚把他踢进了学堂,”好生去读书,四月间又要考府试,别栽跟头了。“

  赵传炜围着他哥转,“大哥,你答应了我的事情,别忘了。“

  世子爷笑,“不会忘不会忘,快去吧,别没出息。“

  赵传炜高兴地滚去了学堂,穿着那身衣裳,好几天都舍不得换。换下来之后也要亲自洗,晒干了之后又立刻穿上了身。

  不知道的人都暗叹,晋国公府鼎盛豪门之家,嫡出的儿子居然这样简朴。难怪赵家越来越发达,看看人家的孩子。

  世子爷立刻往福建送信,一边报喜,一边请晋国公亲自写信去杨家提亲。

  收到书信后,李氏非常高兴,“官人,果然,谁的孩子像谁,炜哥儿读书真好。你看他一边谈恋爱,一边还能考案首。“

  晋国公笑,“多省心,前程有了,媳妇也有了。“

  李氏催促他,“你快给杨大哥写信,送个什么值钱的信物之类的。“

  晋国公开玩笑,“能送什么信物,老杨也不是穷人,他整日跟着圣上,什么好东西没见过。除了我的元帅大印,其余我有的,他都有。“

  李氏放下信,“莫要啰嗦,赶紧写信。炜哥儿脚踮的老高了,别吊着他了。“

  晋国公哈哈笑,“好好,我写,娘子来指导我怎么写!”

  夫妻二人一起在书桌边,李氏口述,晋国公执笔,一起写了封信,然后塞进信封里。

  为表郑重,晋国公把自己一块戴了好多年的玉佩放在了一起,李氏回房,把年幼时的一件玩具放在了里头,那玩具还是杨太傅送给她和弟弟的。

  两件信物随着信一起,火速发往京城。

  京城里,世子爷开始忙碌开了。给弟弟娶媳妇,这可不是小事情。得先正经提亲!

  这提亲,就要有媒人。世子爷带着王氏,携着厚礼,去了二姨母方家。

  方太太大李氏亲热地招待了小两口,方老二父子都不在家,只有大李氏带着孩子们在家里。

  都是至亲,世子爷也不避讳,直接去了二姨的正屋。

  大李氏见小两口带了厚礼,开玩笑问他们,“这不年不节的,怎么给我送这么厚的礼,难道你们犯了错,想让我去给你阿爹阿娘求情不成。”

  世子爷哈哈笑,“我要是犯了错,先请二姨打我一顿,阿娘那里就什么话都没有了。”

  王氏笑着接口,“我们来不为别的事,想请二姨和姨父帮忙。”

  大李氏奇怪,“什么事情?”

  王氏看了世子爷一口,世子爷微微点头,她继续说道,“三弟要说亲了,想请二位长辈做个媒人。”

  大李氏没有回答,先反问她,“我听说,是杨家小娘子?”

  王氏点头,“二姨说的对,是杨家二妹妹。”

  大李氏叹了口气,“真是门好亲事。”

  世子爷笑问,“不知姨父可会答应做这个媒人?”

  大李氏笑了,“你们只管放心,这头老犟驴,我拿鞭子抽也要给他抽过去。”

  世子爷先笑,然后解释,“也不是我想为难二姨夫,阿爹阿娘不在,总要有长辈出面。我大爷虽然对我们好,但官职上差了些。舅舅也可以,但我想着,二姨夫和太傅大人总是这样疙疙瘩瘩的也不好,不若借着这门亲事,把误会解开。”

  大李氏笑着点头,“好孩子,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姨父一把年纪了,倒让你来替他操心。我说过他多少回了,太傅大人不和他计较,他就蹬鼻子上脸。你们放心,这关系到炜哥儿的终身大事,你姨父虽然是个犟种,也不会不识大体。”

  寒暄了一阵子之后,世子爷带着王氏回去了。

  夜里,方老二回来了,等吃过了饭,儿孙们都走了,大李氏和方老二商议。

  “我这里有一坛媒人酒,官人想不想喝?”

  方老二看向大李氏,“哦?谁家有喜事了?请娘子做媒。”

  大李氏笑,“今儿庆哥儿和他媳妇来了,想请咱们做媒,给炜哥儿提亲。”

  方老二问,“定的谁家小娘子?”

  大李氏似笑非笑地回答他,“杨太傅家的嫡次女。”

  方老二好悬没把手里的衣裳扔了,“怎么定了他家的女儿?他一个两面三刀的小人,岂能做亲家!”

  大李氏年轻时特别温柔,后来被婆母和妯娌磋磨的也有了些脾气,把眼一蹬,“闭上你的臭嘴,这是我妹妹妹夫决定的,要你来多嘴多舌!庆哥儿来请你,是看得起你!”

  方老二顿时偃旗息鼓,“好娘子,我没别的意思,我跟杨镇不合,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大李氏表情缓和了一些,“你别成日家胡说,杨大哥也不容易。杨家二娘子我见过,是个好孩子,炜哥儿也是好孩子,两个孩子好的很,和父母有什么关系。”

  方老二忽然贼眉鼠眼靠了过来,“娘子,前一阵子,京中的流言是不是真的?”

  大李氏眯起了眼睛,看了他一眼,“甭管真的假的,你就当自己是个聋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成太傅家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