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家穿越到古代_分节阅读_第125节
小说作者:易楠苏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21-01-06 12:32:16

  自己只是帮忙改改既能得钱又能得名,当然好,但是阿寿觉得她不像那么傻的人。

  “那你这是图啥啊?”她一个姑娘家难不成也图名吗?

  “其实我写这书是为了宣传我爹种的各种果子。”林晓摊了摊手。

  阿寿呆了呆,“啊?是吗?”

  虽然这书的名字的确挺奇葩,但是阿寿还真没想到有人为了让别人买自己果子专门出一本书。

  要知道新陵的果子很便宜,一本书却要好几吊钱。这不合算啊。

  “我听说那些好的小说能卖到全国各地。到时候咱们家的果子就有许多人上门买。”

  阿寿点头,是这样没错,“但是你费尽心思就为了让别人买你的果子。”

  林晓摆手,“也不是,当然还是为了出名。”

  不过不是她出名,而是她爹出名。

  “最后注释这块,你帮我多解释几句。你要这么写……”

  阿寿终于明白了,“行,我会帮你好好改的。”

  林晓乐了,“那就好。多谢你啦。”

  林晓没看过《齐民要术》,她就让大吉帮忙从县城书肆买几本农书,比如《夏小正》、《吕氏春秋》、《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带回来后,林晓发现这些人写的农书其实压根就不是给农民看的。

  如此枯燥难懂的书,农民看得懂吗?

  其实这世上分为三类人:一类是完全不识字,一类是启蒙过的识字人,最后一类是考科举的读书人。

  第一类和第三类都不是她的受众,一个是不识字,一个是没时间。

  她写的《齐民要术》是给第二类人看的,写得太难,这些人能看得懂吗?

  林晓打算用白话文来写,而且很直白的那种,就比如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每一句话和每一段落,都要尽量写得简洁。

  林满堂听她打算,“没事,你写吧。”就算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大不了白送。

  如此林晓就无所顾忌。

  《齐民要术》涉及到农、林、牧、渔、副等方面,她想单独写果林篇。

  他们家种了十种果树,每种水果的种植环境及适种土壤各不相同。

  她将这十种果树分门别类列出来。

第一部 分是:果树栽培基础知识。

第二部 分是:花、果实的管理。

第三部 分是:枝条管理。

第四部 分是:日常管理。

  每种果树的移植、嫁接、舒蕾、人工授粉、疏果、抹新稍、疏枝、扭枝、修剪、套袋、甩料、虫害处理办法。

  她甚至给大伙算了一笔账。用这种办法,水果亩产能增产多少,甜度增加等等。

  林晓在忙的时候,林满堂也在忙。

  他花了五十两打点,又每天好吃好喝招待成先生,满打满算才请来了三十六天,平均下来一天就花了一两吊钱。他就想这钱得花得值。

  于是他不仅跟着学《易经》,还跟着学习如何写诗写赋,让成先生出题考他。他现在也不用女儿盯着,每天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晚上只睡四个时辰,就自动爬起来读书。

  林晓知道她爹如此用功完全是因为钱差点呕死。所以说她这个女儿居然连钱都比不上。她真是可怜,怎么会有这么个钻进钱眼里的爹。

  李秀琴哈哈大笑,笑过后,又替男人说好话,“你爹这是知道你不舍得教训他,所以有恃无恐呢。你要真板着脸生气,他比谁都怕。”

  林晓嘟哝,她也不可能天天生气啊,那样她成啥人了。

  不过只要结果是好的,林晓也不跟她爹计较了。

  他们爷俩用功,李秀琴也没闲着。她待在屋里纺纱。

  前年得来的白叠子,三棵收上来后,得了四十多颗种子,今年全部种下去后,收获了五百多颗种子以及两斤多的棉花。

  用手剥去籽,然后用弹棉弓将棉花中的纤维弹松,再用纺纱车将弹好的棉花纺成线。

  新陵这边不产木棉,所以也没有纺纱车,这车子是李秀琴将自己的需求说出来,女儿画出的图纸,然后让郝木匠帮忙制作的。

  用起来非常方便,她每天待在屋里纺线。

  纺好后,她将棉线绕成三股,直接用竹签给女儿织了一件毛衣和一件毛裤。这白白的颜色也只能穿在里面,穿在外面也不合适。

  林晓套上毛衣毛裤高兴得不成,连连夸赞她娘手艺好。

  她这纯粹是闭着眼瞎夸,李秀琴都多久没织过毛衣了,手艺早就生疏了,直接用平针从头织到尾,没有花样,能好看到哪里去。

  但女儿这夸赞,李秀琴笑着接纳了。她可是忙活了好些日子,手都酸了才织成。

  这个年,林晓一家三口忙个不停,也没去刘家村吃福锅。

  倒是关屠夫、王高、林昌盛、林福全四家就像商量好似的,从初三摆到初六,每家都请林满堂去家里吃饭,说是感谢他将养猪法教给大家。

  林满堂推辞不过,只能去了。因为要学习,他坚决不喝酒。

  他去别家吃席,林晓就在家做哨子。从山上砍了些竹子回来,用刀子在三分之二的部位切出一个V型的发声孔。

  发声孔的一端塞一根实心树枝,这树枝要有倾斜面。塞进去的时候,注意留出一点缝隙,方便气流通畅。

  如果共鸣腔的一端有开口,用树枝堵严。

  竹哨制作方法极其简单,没一会儿,林晓就做了好几个。

  这些哨子是发给村民们的。各家要在沙地那边建房,还都盖在自家地盘,中间隔着一段距离,万一出了事,可以吹哨子提醒大伙。

  哨子做好后,李秀琴摊家摊户送去,林晓将剩下的几个哨子用红绳串好,想着要送别的小伙伴。

  成先生看她制作的竹哨,声音虽然很小,但是二十步以内还是能听到的。就跟着她一块学,说要回去送给他的家人。

  林晓还是头一回听到他提起家人,好奇问道,“他们还好吗?”

  成先生脸上笑容淡了点,“还好。”

  门外被人敲响,喜鹊去开门,来的是枝秀。

  她是来给哥哥送答卷的。

  成先生到这边教林满堂,她两个哥哥遇到困难,就写下来让枝秀当个递信人,来来回回帮他们稍东西。

  成先生也会把自己出的考题让他们回答。

  枝秀来了后,将答卷交给成先生,林晓不妨碍成先生改作业,就带枝秀回了自己屋。

  她送了一个哨子给枝秀。

  枝秀握着哨子吹了两声,果然很响,眉眼带笑,“只要吹这个,军爷过来,咱们就能互相提醒了”。

  林晓一愣,她这哨子是用来给他们躲懒的吗?

  枝秀也觉得自己这话说得有些不靠谱,就有些汗颜,“军户村太苦了。我们村这个冬天又有几家老人没熬过去。”

  说是老人其实他们也才四十多岁,但因为常年干活,身体早就被掏空了。生了病,没钱去医馆,没熬过这个冬天,人就这么没了。

  林晓沉默不语,这古代农民的日子真得太苦了。枝秀想供两个哥哥读书也是想帮他们脱离苦海吧。

  枝秀见她情绪低落,忙岔开话题,“你最近在家忙什么呀?就做这个哨子?”

  林晓摇头,“不是,我在看小说。”

  枝秀不知道什么是小说,林晓就讲了一则故事给她听,枝秀听入迷了,同时为那冤死的书生愤愤不平,“如果这县令去查证一下书生说的话,也不至于酿成一桩错案。白白害书生丢了一条性命。在这些官员的眼里,老百姓的命还不如他们脚下的一双鞋重要。”

  这故事看似讲的是故事,其实也在揭露社会的黑暗及官员奢侈无度、权力无边、残忍无道的本性。

  林晓没想到枝秀没读过多少书,却一眼看穿故事的本质,不得不佩服她的机敏。

  枝秀被她看得不好意思。

  林晓问她最近打算做什么。

  枝秀笑道,“我打算去山上砍柴禾。城里有铺子专门下来收柴禾,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十几文。”

  他们军户村地多,旁边山上的树木柴禾也很多,但是因为他们忙也没时间打。这个赚钱机会,她当然不会放过。

  林晓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聊了一会儿,枝秀就出去了,拿着成先生批改的卷子出了院子。

第107章

  如果你睁开眼, 发现自己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会不会被吓晕?

  林晓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连吓两次。第一次是她在游泳,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穿到了古代。

  第二次就是现在。她昨晚写完一页书, 上完茅房, 发现她爹还在用功读书, 她就回屋睡觉了。

  再睁开眼, 就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 周围全是陌生的摆设。

  下了床, 发现门窗紧锁, 外面有十几个下人寸步不离看守。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她视线落到床上那个熟睡中的姑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5页  当前第1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3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