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家穿越到古代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易楠苏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21-01-06 12:32:16

  他真的没有抢人儿子的嗜好。尤其还是在本人极不愿意的情况下。

  大家见林满堂这么好说话,都开始迷瞪,总觉得他在憋什么大招。

  果然!他这边话音刚落下,林满堂紧接着又开了口,“不过得让咱娘跟着我。爹走了,只留下娘一人,大哥一家孩子多,估计也没精力照顾咱娘。娘就跟着我过吧。”

  他这话比刚刚林老太那话更叫林福全难以接受。

  为什么大儿子要分七成家产?一是长幼有序,二是保证家族最大化延续,三是大儿子要负责给父母养老。

  如果一个人拿了大部分家产,却没给父母养老,那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一辈子爬不起来的那种。

  林福全一听就急眼了,“那怎么行?娘要跟着我呀。二弟,我有四个孩子,咱家六口人都会伺候好咱娘的。”

  其他人也都劝林满堂,自古以来父母都是跟长子过活。不能搞特殊……

  屋里争得不可开交,屋外林晓冲一直不吭声的李秀琴使了个眼色,李秀琴趁人不注意靠到窗边。

  林晓小声问,“娘?你没跟我爹说吗?”

  李秀琴叹了口气,“说了。你爹说她跟你亲奶奶长得一模一样。”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林晓也知道她爹多想尊敬她奶。

  前世,她奶很早就没了。

  爷爷对她爹不好,她外祖带着她爹进城后,爷爷又想让她爹拉拔二叔,爹一开始看在爷爷的份上,帮了几次,可是二叔越来越过分,闹到后来她爹烦了,将爷爷拉进黑名单,可是她爹每年清明和过年都会特地回趟老家给奶奶烧纸。

  现在这个奶奶长得跟她亲奶奶一个样儿,再思及他们一家相貌好像没什么变化。搞不好是前世今生,林晓就更没话说了。至于掉马什么的,林晓表示事在人为。大不了就说失忆了。老太太总不能不认亲儿子吧?

  “欲养而亲不在”是这世上最叫人难过的事儿,亲儿子想孝顺亲娘天经地义,李秀琴这个受过后婆婆搓磨的人都心软了。

  她们没意见,林福全不干啊。他可是大儿子,老娘就该他来孝顺,凭啥跟二弟啊。

  林福全被逼急了,抱头蹲在墙角,赌气说不分家了,死都不分。

  林昌盛掰开揉碎了,将道理翻来覆去讲一遍,林老太才答应跟老大过。

  不过林老太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捞着。至少林昌盛和林福全答应,让林满堂先选田地。

  要知道田地与田地是有很大差别的。水田是他们这儿最好的地,几乎很少有人会卖水田。

  他们家一共有三十亩地,上好的水田十亩,每亩能值十两银子;十亩沙地,每亩值八两,十亩坡地,每亩值二两。

  林老太示意儿子选几亩上好水田。水稻产出高,就算他自己种不了,也可以赁给别人种。同样的田,佃户当然愿意选水田了。

  老太太为二儿子打算得很好,奈何人家不配合。

  这三十亩地价值二百两,林满堂可以分到六十两。大家以为他会选择六亩水田。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林满堂选了五亩沙地和十亩坡地。

  众人都懵了,他会这么好心?将所有好地都留给大哥?那他以前为啥总是跟他大哥过不去?

  林老太气不打一处来,“你唬啊。你选那么多坡地,你吃什么?一家三口全饿死啊。”

  古代税负高,前世就有学者算过,一人要有三亩好田才能勉强养活自己。

  五亩沙地得的那点产出,交完税,根本就不够养活他们一家三口。这二儿子往常挺聪明的呀,怎么今儿竟犯混呢。

  林福全木呆呆看着二弟,搓了搓手,一颗心就像泡在热水里似的,暖和得不行,二弟一定是怕他生气,所以才选择差地,他不能欺负二弟,于是也跟着一块劝,“是啊,二弟,你还是再选几亩水田吧。坡地全是草,长不了庄稼。”

  坡地上的树木都是他和婆娘伺候,他二弟连他们家坡地在哪都不知道,估计二弟图省事,不想下地,才选的坡地。

  要说林福全还真跟林满堂同一个想法。他确实不想种地,小时候吃够种田的苦,整天在地里瞎忙活,累死累活,产出还不高。有那个功夫,他还不如出去做生意呢。随便卖点啥都比种地来得强。

  林满堂摇头,一脸诚恳,“大哥,不用了。我打算在坡地上种些果树。以后全家都有果子吃。”

  这古代交通不便,许多水果根本没办法运过来,他只能自给自足。他前世种过果树,知道怎么才能结出甜果。而且果树产出不比庄稼少。

  众人一脸石化。

  林老太用拐杖敲了敲地面,恨声骂道,“你以为你是猴啊,只吃果子就行。果子再好,也不能当饭吃。”

  林满堂打定主意,哪怕亲娘一再相劝,也不能让他改变主意。

  林老太气得说不出话,索性随他去了。

  接下来就是分家什及工具,这些不是按照三七分,而是平分。至于碗,是按照人口分的。

  至于钱?

  林昌盛看向林老太,她移开目光,低低道,“没钱。钱给老头子治病花光了。”

  这话肯定有假。他二弟节省了一辈子,大侄子一家又是勤快人,这些年攒了不少家底,最近几年也没什么花用,也就是五年前置过两亩田。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花光了?

  而且他二弟得的是不治之症,二弟亲家过来给开了几副止疼药,根本花不了几个钱。

  但是林老太摇头说没有,他也不好硬逼着她拿出来。

  怎么说她现在也是一个人,手头留点钱傍身,也是人之常情。

  林昌盛没再说什么。其他几人也都没有意见。

  都是按照规矩来的,很公平,没什么好说的。

  村长写好文书,交给林福全和林满堂按了手印,林满堂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林家竟没有一个识字的,包括他这个原身。林满堂很心塞。他就算学历不高,至少他不是文盲啊。

  穿越过来,竟然成了睁眼瞎。吃够了低文凭的苦,林满堂决定有了钱一定要摆脱文盲这个身份。要不然他迟早得露馅。

  见证人也都各按了手印。

  “文书一式四份,我这边一份,你们两家一家一份,另一份交到里正那儿。明儿你们谁送去?”

  文书送到里正那边,给两家开户,以后交税就得分开来交。请人办事,肯定要送点礼。

  林满堂下意识看向林福全,他可不认识里长家在哪,还是大哥去吧。

  林福全也没什么意见。他分家拿了大头,出钱也是应该的。

  众人见林满堂还是那副爱占便宜的样儿,又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他。至于刚刚的懂事,恐怕他确实只想种果树。

第5章

  分完家,林老太偷摸给林满堂十吊钱。

  林满堂哪肯要她的钱,赶紧让她拿回去。

  林老太却坚持要给,“你傻啊。你手头一点钱都没有,你怎么买宅基地?怎么盖房子?等秋收后,各家都闲着,赶紧盖个房子才是正经。”

  这老宅也是属于林福全的,虽然他没让老二现在就搬走,但是大吉都十五了,说亲的年纪,说成亲就成亲了,老二早晚都得给让道,还是早搬早好。

  林满堂听到这话,沉默了。

  他这些天住在东屋,房间特别小,一家三口睡一张床,周围堆满东西。空气中有股难以言表的酸臭味儿,过惯好日子的他真的受不了。而且他也不想媳妇和女儿跟着他遭罪。

  林满堂到底还是接过了钱,“娘,我听您的。等我有钱了,一定加倍还您。”

  林老太老脸笑成一朵花,“好”。

  林满堂要买宅基地,先去找村长,村长给开了张文书,然后再找里正划分土地。

  林满堂自然不知道里正家在哪,他是跟林福全一块去的。

  林福全手里提着两斤糕点和一坛散酒,林满堂这才意识到,这古代办事是要拿东西才给办的。

  林福全见二弟一直盯着自己手里的糕点,以为他是不好意思,笑道,“咱刚分家,你手头也不宽裕,这点钱我出了就行。”

  林满堂笑了笑,也没解释,只是问起一件事,“里正管几个村啊?”

  “管五个村子,咱们村,大庄村,周家村,张家庄和刘家村。里正家就住在大庄村。他是咱们十里八乡唯一一个秀才。日子好过着哩。”

  林满堂顺势问道,“那咱们村除了村长,还有谁识字?”

  林福全看着二弟的目光透着点狐疑,心想二弟怎么连这事都问,却还是好脾气答了,“还有文家,他不是在村里开了个私塾吗?”

  林满堂默默记在心里。

  到了大庄村,一直往里走,正中位置,盖着两进十二间青砖大瓦房,青砖磊成的院墙,足有八尺高。这应该是林满堂见过最高的院墙了,比村长家的都要高。

  林福全站在门口,一脸羡慕,侧头看着林满堂,“气派吧?我要是也能盖上这样的房子,有天到了地底下,就是见了咱祖宗,我都不怵。”

  林满堂抽了抽嘴角。砖瓦房而已,至于嘛。

  林福全只是感慨一翻,也不敢耽搁,捏着门环敲了三下。

  末了,又跟林满堂感慨,“瞧见没?这门环是六合门环,寓意好着呢。像咱家只能用圆盘。”

  林满堂还是头一回听到这说法,不免有些惊奇。他仔细回想了下,电视剧里那些王宫大臣家的门环总是光耀夺目,富贵气派,材质多为铜制鎏金,想来跟这一样都是身份的象征。

  就在这时,门被人从里面打开,林福全将手里的东西往前提了提,一脸憨笑,“这位小哥,我是小庄村的,来找里正,办户籍文书。”

  那男孩点头,请他们进来。

  进了堂屋,里正穿着青衣长衫,头戴文士巾过来招待。

  林福全将自己带来的礼物奉上,里正随意瞄了一眼,神色自如问道,“找我何事?”

  林福全小心翼翼将自己的来意说了,里正听后,仔细问清楚,这才慢吞吞接过他的分家文书,待看到上面签好了字,便也没再说什么,了起身进里间。

  林满堂和林福全等了一刻钟,对方手捧一个册子出来,核对无误后,将旧的户籍留下,重新给他们开新的户籍,一家一份,共四份。一份留在这边,一份里正要交到县衙,另两份,一份自己留着,另一份回去要交给村长。

  办完这事,林满堂将自己的宅基地文书也拿了出来。

  小庄村现在的地形是四四方方的,村子左边有一条六尺宽的大路,从村头一直通到村尾,村头延伸到月沙河的河岸。就好像一个迎风招展的旗帜。

  现在的村子已经没有宅基地,就得在村子旁边扩充一片区域。

  林满堂看中进村右边的位置,这地方交通方便,出门就是大路,阴天下雨,也不用担心走泥路。

  里正让他把地方画出来,林满堂拿着毛笔,在纸上划了位置。

  里正见他选的是这片地方,离村子很近,又不占用水田,倒也没什么意见。

  宅基地都是每隔三年就要划分一片。被占地的人家可以分到宅基地的银钱。

  不过里正还是叮嘱一句,“这片应该长着庄稼吧?那你得等人家将庄稼收完,才能盖房子。”

  林满堂当即笑道,“正是如此,现在天热,也不适合盖房子。”

  里正点了点头,盖完章,便将右边划分出五亩宅基地。

  宅基地每家只能分到半亩地,这五亩就相当于十家。

  由于是用田地改建宅基地,每亩按照十两银子的价钱补给田地主人,林满堂这半亩,就得交出去五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5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