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家穿越到古代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易楠苏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21-01-06 12:32:16

  大吉到底年龄大些,知道粮食对家里有多重要,就眼巴巴看着林晓,“晓晓,二叔是不是有啥诀窍啊。”

  林晓有些得意,“那当然啦。”她指着花生地,“这垄子就是关键。”她指指这紧挨在一起的花生秧,“我爹说花生喜欢阳光,用垄子,花生地能通风,而且透光好。结的果自然就多啦。”

  李秀琴终于来了,见地里结了不少花生,心里也高兴,“这下好了,咱们家不缺花生吃了。”

  花生的做法有很多,有水煮花生、椒盐花生、油炸花生米、五香花生、卤花生等等。她最喜欢的是花生油。

  她其实最喜欢吃花生油,可是到了这边,炒菜只有猪油和菜籽油。

  之前条件不行,她忍也就忍了,可现在不一样,他们自家种花生,她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李秀琴见几个孩子聚在一块叽叽喳喳说着什么,看了眼太阳,“快些拔吧。太阳一会上来了。”

  几个孩子也不再聚在一块,每人分了一垄子。

  事实证明,大吉大利两人干起活来比林晓、大丫、二丫及喜鹊能干。

  只花了两个时辰,这两人就将一垄花生全部拔完。而其他人却只拔了一半。就连李秀琴也只是拔了一大半。

  两个孩子也不急着拔其他的,一个帮林晓的忙,一个帮二丫,这两人是所有人中拔得最慢的。

  等拔完一垄,李秀琴就招呼孩子们将花生秧往板车上装,“等吃完饭,咱们再继续拔。”

  七个孩子没一会儿就将拔好的花生秧全部装上车。装车的时候,担心花生掉下,他们还特地将尾部放在中间。

  回了家,李秀琴让范寡妇多做几个菜,今天留几个孩子在家吃饭。

  大吉有些不好意思,“二婶,不用了吧?我家那么近,就几步路而已。”

  李秀琴揉揉他脑袋,“竟说这傻话,你们帮我们干活,请你们吃顿好的是应该的。”

  大吉四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还有这好事儿,不仅给他们果脯还包饭。

  将花生秧全部卸在院子里,李秀琴带着孩子们摘花生。摘完花生的花生秧全部被范寡妇丢到猪圈喂猪。

  没多久,林满堂就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一只公鸡,看到满院孩子,不由怔了下。

  李秀琴看他回来,忙招呼他,“大吉几个帮咱拔花生,你把公鸡杀了,好好犒劳他们。”

  大吉四个眼巴巴看着林满堂,啊?他们还有鸡吃?

  一个个饿狼般的眼神,看得林满堂抽了抽嘴角,他无奈地看了眼媳妇,让一帮孩子帮咱们干活真的好吗?

  李秀琴装作没看到。

  得亏大吉四个不知道林满堂的想法,要是知道一定会狂点头,冲他说,“我们愿意。”

  真的,大吉拿他前十六年的经历讲,他真的没吃过这么多的肉。

  炖得油洼洼的红烧肉、鸡肉炖青豆、爆炒肉片、芹菜炒肉以及冬瓜排骨。

  甭看逢年过节,他们家也割肉,但是那一顿肉要分成好几天吃。而分到他碗里,也只有三块,多一块都没有。

  可现在呢?二叔二婶不停给他们夹菜,示意他们别客气,多吃些。

  等他们吃饱喝足,二叔二婶也不急着让他们现在就下地,“天太热了,等天凉快些再去吧。咱们先把院里的花生给摘了。”

  孩子们或站或坐在院子里摘花生。

  村里许多小孩见他们家这么热闹也纷纷跑过来帮忙。

  李秀琴倒也大方,给每个前来帮忙的孩子都做了根冰糖葫芦,院子里笑声一片。

  路过他们家的村民们看到那么多孩子给他们家帮忙,有那父母就笑骂自家孩子,“给自家干活也不见他们这么积极。我家这几个孩子就只认个吃。”

  李秀琴笑道,“可不能这么说。孩子喜欢跟同龄人聚在一块玩,人多热闹。”

  就有那眼尖的村民看他们家的花生结这么多果,就全围过来观看,“呀,满堂,你家这花生长得不错呀。你那地里的花生都这么好吗?”

  林满堂点头,“是啊。”

  他也没藏私,将自己怎么种花生跟大家讲了一遍。

  “起垄?那花生不是要少种几行了吗?”

  林满堂摇头,“不,起垄后,你可以种密一些。其实起垄主要是咱们这儿夏天雨水比较多,花生喜太阳,雨水太多,容易烂根,不方便排水。”

  其实花生不一定要起垄,究竟起不起垄,得根据当地的气候。

  像新陵每到夏天,就会下大暴雨,而且这边沙地附近没有挖沟,就要农民自己想办法排水了。

  大家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就有几分信了。

  当然大家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去了林满堂家地里看了几眼。他的花生间距确实比他们种得要密一些,拔上来的花生,果子也确实更大更多。看来他说的法子也确实有用。

  “起垄种花生,到了下针期就得多浇水,要是缺水,花生就结不了果子。总之起垄比不起,要费事。家里要是地多,我不建议大家用这个办法。我这是因为家里没那么多地,所以才这么折腾的。”

  有那家里地多的人当即就打退堂鼓。沙地这边离月沙河较远,要是天天挑水,那剩下的地就得扔了。得不偿失啊。

  而那家里地少的人就没这个顾虑了,得了林满堂指导,便打算明年也种花生。

  不说这些人,就说大吉几个花了四天时间就把五亩地花生全部拔完了,也将花生摘得干干净净。

  一想到,接下来他们再也吃不到好吃的,几个孩子就万分沮丧。

  

第61章

  摘完花生, 林满堂就将花生摊在院子中间晾晒。

  吃饭时,林满堂还跟李秀琴念叨,“我刚开始还想要不要让晓晓做个自行车呢。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摘完了。看来小孩子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林晓怔了下, 挠头不解, 摘花生跟自行车有关系吗?

  李秀琴也是一头雾水, 直接问出自己的疑惑。

  林满堂知道这娘俩向来不关心农事,便解释道,“我之前在抖音上刷到, 摇自行车踏板, 车轮晃动,花生放上面,就能脱落。我老早就想试试这神器了。哎,可惜呀。”

  他当时看到人家用自行车摘花生,羡慕得不行,想着将来自己要是回乡下租地, 一定要试试。

  没想到现在地有了,自行车却弄不到, 真的是天意弄人。

  林晓恍然大悟,随即差点笑喷了, “您专门做自行车就是为了这个呀。那您想得有点多余,直接搭个架子, 加个手摇不就成了吗?完全不需要做成自行车, 也太浪费了。”说到这里, 她一拍大腿, 连连说自己失策了, “早知道, 我就不把那风扇卖了, 只要改改就能当摘花生神器。”

  林满堂:“……”

  这熊孩子关注点咋跟他不一样呢?正常人不都应该感慨自行车原来还有这妙用啊?咋到了她这边,就变成他浪费了?

  李秀琴不厚道大笑,等她笑够了才道,“做啥自行车啊。自行车最伟大的发明不是它有多牛,而是当时的路有多平坦。咱们现在这路,你就算做成自行车,咱们也骑不了,你不会花大价钱做它,就只为了摘花生吧?”

  没有轮胎,自行车骑起来很吃力的。

  林满堂抚了抚额,真是亲生的,娘俩都会怼人。他无奈一笑,又问女儿,“既然你都能做出摘花生神器,那稻谷和麦子应该也成吧?”他想起来自己在九十年代回过老家,那时候他看村民们用的是专门打粮食的机子,“他们是的应该用柴油发电机,稻谷从中间铡断,将稻谷那头直接往机子里塞,另一头就可以出来粮食了。你会做那个吗?”

  林晓细想了下,“成是成,但是这得需要很多铁。铁匠那边不给弄吧。”

  别看他们总是去铁匠那么定做东西,但是没有一样是超过十斤以上的。做那么大机子,已经不是几十斤就够的,起码得一百多斤。关键部位还不能用别的材料替代。

  林满堂算了一笔账。要那么多铁那肯定得去找村长和里正开保书,说不定县令还会过问。那就得送一圈礼。他就五亩地,有必要这么折腾吗?

  林满堂很快就打消这个念头,“等咱家以后有很多很多地再说吧。现在没必要。”

  林晓点点头。

  花生摘完,林晓心心念念的姑娘果也成熟了。

  自己种出来的姑娘果比野生要大,唯一可惜的是,出芽率太低了。

  林满堂见不得女儿失望,便道,“这是头一年,咱们多攒些种子。到时候爹给你种一亩,让你吃个够。”

  林晓到底没舍得吃,“行。咱们留着作种。”

  收完庄稼,林满堂就去铁匠那边打制双滑犁。

  林满堂拿着记忆里一模一样的双滑犁,套上大哥家的牛试用效果。

  沙地土松,套上双滑犁,一天就耕了十多亩地。林福全惊讶万分,“二弟,你怎么会想到弄成三个犁?”

  说是双滑犁,其实上面一共有三个犁头。

  林满堂哈哈大笑,“这不是觉得一头牛只拉一个犁太浪费了嘛。”

  林福全喜滋滋道,“有这双滑犁,咱家牛也能多帮别人耕几亩地了。也能挣着钱了。”

  林福全这牛买来除了自家用,也就是租给村里人。但是他这人担心累着牛,每借出一次,就会让牛歇息一天。

  现在可倒好了,一天就能耕十多亩,牛也轻松,他也能挣到钱了。

  林满堂耕完地直接回了家,将双滑犁的好处告诉了李秀琴。

  李秀琴听后,沉默良久方道,“既然双滑犁这么好,你不如把它当作人情送给你那好兄弟。”

  林满堂一怔,细细一想。是啊,庄哥在县衙混呢。

  这双滑犁反正已经做出来了,迟早会传开的,现在不如告诉庄哥,让他在县令面前露个脸,要是庄哥受县令重用,他这个好兄弟也能跟着沾光。

  林满堂朝媳妇翘了个大拇指,“媳妇,还是你想得周到。”

  第二天,他就去铁匠那边又定了一个双滑犁。

  几天后,拿到双滑犁,他当即就去周家村找庄哥。

  他去的时候,庄哥刚好回来,正躺在床上歇息,而庄二哥被他大哥使得团团转,回家倒头就睡,雷打都不醒。

  见有人敲门,庄哥亲自过来开门。

  林满堂把双滑犁拿给庄哥看,担心他不重视这个,就将这东西的好处与他说了。

  现任县令在这边已经待了好几年,一直没能升迁,双滑犁比原先的二牛抬杠多耕七八亩,于民生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庄哥自然知晓事情轻重,神色不由郑重几分,拍拍他肩膀,“行,林子,我记你这份情。”

  林满堂笑笑,“咱们兄弟多年,你还跟我说这客套话。”

  庄哥哈哈大笑,“行。你小子值得交。”

  说完,他冲屋里喊了一嗓子,床上的庄二哥纹丝不动,庄哥无奈,只能进屋将人推醒。

  庄二哥这才不情不愿下了床,迷迷瞪瞪起身,“大哥,啥事啊?我累死了,你让我歇一会儿,行吗?”

  庄哥朝他脸拍了好几下,直到将人打醒,也不等他抱怨,连连催促,“行了,快点。林子可是给咱哥俩送了个好人情。咱们能不能得县令看中就看这次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5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3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