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读书就得挂(科举)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60 KB   上传时间:2021-05-19 19:23:22

  就在这时候一个小厮急急忙忙的进来报喜:“老太爷,老爷,贡院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咱家堂少爷中了府案首。”

  “居然又是案首,莫不是能中一个小三元?”赵德海惊喜的喊道。

  赵老爷子也是高兴,京城赵家越好他们才能越发安稳:“既然是案首,那就是大喜事,辉儿,你把贺礼再加重几分。”

  赵德辉自然满口答应,心底更确定了要把儿子送往京城的打算,他家诚儿也不傻挺机灵的,若是能在曾家读上几年书,不求飞黄腾达至少也比他强吧。

  赵家这边都得知了消息,赵景焕自然也早早知道了。

  他心底微微松了口气,毕竟之前金宝和林管家都说他能中,若是最后没中的话可不光是丢面子的事情,还耽误时间。

  金宝满口说道:“我就知道咱家少爷肯定是案首,看名字的时候就盯着案首看呢。”

  林管家也笑得满脸是褶子:“害,这话你在家说说还行,出去可不能说,得罪人。”

  如果他的笑容没这么灿烂的话,倒是更有说服力。

  正巧这时候有人敲门,金宝笑道:“瞧,这报喜的来了。”

  赵景焕顿时无奈:“府试有什么报喜的,衙门又不是闲得慌。”

  过了府试只是童生,童生连功名都算不上,衙门自然是不管报喜的,等到了院试才会有。

  打开门一看,外头果然不是报喜的人,而是驿站的熟人:“赵大少爷,我来给你道喜了。”

  说着又是推着一车东西进来,一看便知道是京城那边的东西又到了。

  “多谢。”赵景焕笑着说道。

  等打发了人,赵景焕打开信封一看,顿时乐呵:“爹说这些东西送到的时候,我若是过了府试,那就留着自己吃,若是没过,就送去给赵家吃免得浪费。”

  林管家笑道:“老爷肯定也是知道少爷必定能中的,故意这么说呢。”

  赵景焕挑了挑眉没有说话,赵德海的原话是:你个臭小子若是连府试都过不了,这辈子就留在青州别回来见我。

  “咦,这里还有状元糕呢!”金宝惊喜的叫道,显然这是家里头特意准备的。

  赵景焕也露出几分笑意,忽然又说:“金宝,你把状元糕装出一部分来,送去这个地方。”

  说完自己捏了一块尝了尝,这东西为了保存做得很早,味道也甜腻的很,也就是吃一个好兆头,赵景焕觉得这不会是亲爹的主意,大约是赵老夫人特意准备的。

  他吃了一块就觉得甜的不行,端着一杯茶一边喝一边看信,除了赵德海的信之外,家里头从老夫人到弟弟妹妹都没拉下。

  赵德海心中一如既往的训诫儿子,生怕他没有人看着就学坏,但关心爱护之一弥漫在字里行间。

  赵老夫人却成了殷殷叮嘱,多是关心他的身体,每一次都偷偷的给他塞银票,去年积累到现在不是一笔小数目。

  赵景焕觉得自己要是在青州多停留几年,他家祖母的私房钱都要塞完了。

  相比起来,赵静丹的信里头反倒是会写一些家里长短,赵德海和赵老夫人怕他担心家里,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赵静丹却什么都说,偶尔连黄家那边又来了人,母亲有些心软,她却见不得他们的小人嘴脸去把人骂了一顿之类的事情也不少。

  当然,偶尔赵静丹的书信里头还会有另一种笔迹,那是林嫣然写的,她到底的是表姐,又是已经定了亲的人,直接写信给赵景焕便有些不大方便。

  赵静丹与林嫣然的性格天差地别,有时候林嫣然没有亲自提笔,而是让赵静丹代笔,赵景焕也能一眼看出差别来。

  林嫣然颇为了解表弟,知道他最牵挂的是什么事情,常常能在寥寥数语之间告诉他。

  赵景谦的书信却显得一板一眼,赵景焕有些怀疑这弟弟长大之后,会不会又成了一个爹,不过偶尔在书信最后,赵景谦会认认真真的写道:答应哥哥的事情,谦儿会做到。

  每当这种时候,赵景焕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泡在了温水之中,熨帖的很。

  远赴他乡科考,周围都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赵景焕虽说有成年人的思绪,有时候也难免有些烦躁。

  不过家人无微不至的书信,却能让他迅速的安心下来,这大约就是血缘的力量,让他迅速的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上找到归属感。

  赵景焕看完信的时候,金宝刚从外头回来禀告:“少爷,状元糕已经送到了。”

  赵景焕笑着问道:“他怎么说?”

  金宝抓了抓脑袋,为难的说:“那位少爷什么都没说,只让小的带回来一盒东西。”

  那是一个看着也像是餐盒的东西,赵景焕打开一看,里头居然是一大碗杏仁羊奶。

  赵景焕哈哈一笑,端起碗来喝了一口,还好点头评价道:“嗯,味道不错。”

  金宝不知道这两人的官司,还以为自己送了吃的过去,对方也回赠了好吃的,见状心底肯定少爷跟那一位陶煜少爷是好友。

  他却不知道,陶煜在接到那一盒状元糕之后气恼的很,赵景焕又是第一,这时候还特意派人送了状元糕过来,那不是明摆着嘲讽他吗?

  陶煜很想当场掀翻了这状元糕,又觉得自己输了就是输了,不能这般有失风度,不然的话岂不是更加让赵景焕看了笑话,说不定他派人送这状元糕就是打着这种主意。

  憋着气的陶煜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来。

  他让厨子迅速熬了一大碗的杏仁羊奶送回去,寓意便是嘲讽赵景焕虽然赢了,却还是个幼稚的,还没断奶的孩子呢!

  自觉扳回一局的陶煜这才算舒心,坐在家里头吃起这状元糕来,一尝居然觉得那甜腻的味道十分合口味,连着三天当饭吃。

  没等陶煜摩拳擦掌准备在下一场院试中找回面子,他就因为牙疼寻了大夫。

第143章 院试

  淅淅沥沥的雨声落下,空气中夹杂着水汽扑面而来,连续多日的雨水让人心底不耐烦起来,尤其是对于金宝这样从小居住在北方少雨地区的人而言。

  因为下着雨,天色显得越发的昏暗,金宝放轻着手脚收拾东西,一边却忍不住嘀咕道:“哎,青州这鬼天气怎么就这么爱下雨,平时倒也罢了,今日可是院试的日子,也不知道考棚那边会不会漏雨。”

  林管家心底也担心,不过他到底年长一些,知道担心也无济于事,只说道:“行了,待会儿少爷起来了你可别在他面前胡咧咧,免得少爷听了心烦。”

  金宝忙道:“在少爷面前我当然不会说。”

  院试的时间一晃就到,府试距离院试也就三个月的时间,看似时间长其实过得快,赵景焕也没有出门应酬溜达的打算,这段时间一直乖乖在家备考。

  只是没想到这青州的天气太折腾人,夏季多雨倒也罢了,如今都快入秋了依旧如此。

  这些日子更是连日下雨,可院试的时间是早就订好了不会修改,别说下雨,就算是下冰雹也不会更改。

  赵景焕从屋中爬起来,他一有动静金宝就连忙进来伺候洗漱。

  吐出漱口水,赵景焕瞄了一眼外头的天气也是皱眉:“雨还没停?”

  金宝安慰道:“已经比昨日小了一些,说不定待会儿就停了。”

  赵景焕也是随口问了一句,洗漱完毕吃过了早点,赵景焕往嘴巴里头塞了一颗奶糖就出门了。

  林管家看着天色也有些发愁,见自家少爷并不在意的模样才松了口气:“少爷,您这会儿吃糖,待会儿可不得口渴?”

  赵景焕唔了一声:“就吃这一颗。”

  金宝笑着说道:“少爷平时不爱吃甜的,倒是爱吃这种糖,不过也不奇怪,这糖的味道可真好,外头买都买不到。”

  托少爷的福,金宝也是吃过几次的,私底下觉得世界上最甜最好吃的糖果不外乎此。

  林管家却说:“糖虽好吃但也不能多吃,不然可是要烂牙的。牙痛不是病,这痛起来可是会要人命。”

  赵景焕哈哈一笑,露出自己的一口小白牙:“林叔放心,别人会烂牙齿,我可不会。”

  林管家摇头表示无奈,暗道这烂牙齿的事情又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即使是宫里头的皇帝不注意,也会有这毛病啊。

  赵景焕说的却是实话,这也算是劳什子一劳永逸清新丸的附加效果了,毕竟吐气如兰的人怎么样也不可能有一口烂牙。

  毕竟不是写在说明书上的效果,一开始赵景焕还不确认,但时间长了时候就慢慢发现了,毕竟古代清理牙齿的方式十分简单,他能保持好牙口肯定跟这个分不开。

  即使下着雨,马车依旧是不能停在贡院门口的,金宝打着伞将赵景焕送过去,但他也只能停在队伍之外。

  赵景焕撑着油纸伞,因为怕相互之间溅到雨水的缘故,考生们不用人提醒就距离远,以至于考场之外的队伍越来越长。

  赵景焕左右环顾,正巧撞上了陶煜的眼神,后者冷冰冰的瞪着他,不知为何有些气鼓鼓的,不过他一直都是这幅模样,赵景焕挑衅的露出一个笑容不搭理。

  院试乃是当地学政主持的,所谓学政其实是由皇帝钦派翰林到下头的省,别看学政听起来似乎职权不大的样子,实际上却比知府还要大。

  这岗位非翰林不能为,三年一任,并且出生都得是二榜进士以上。因为学政主持文举之外,还会主持武举,所以同时会加提督的官衔。

  即使他们本质上并不对当地省份的治理权,但在每一个地方都是举足轻重,只因为学政除了管理院试之外,身份还有几分钦差的意思在。

  不过由谁来主持院试,对考生来说都是一样的流程,甚至因为赵景焕籍贯在青州城内,考场也是同一个。

  对他来说影响较大的,其实还是作保的廪生,为了防止作弊,这一次作保的廪生是由朝廷指派的,考生自己没有选择权。

  队伍缓缓往前走着,因为下雨的缘故速度更慢一些。

  赵景焕站在队伍之中时不时便能瞧见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童生,前头的县试和府试中,年纪太大的考生其实很少,毕竟无畏坚持的还是少数。

  可院试却不同了,许多早年考中了童生,却又在院试之中一年又一年的蹉跎的读书人,心底终归有几分不甘心,许多人一考就是一辈子。

  赵景焕抬头打量着,见左前方的一个老童生白发苍苍不说,走路的脚步都在踉跄,让人怀疑这一位到底能不能撑到考试结束。

  即使考试结束真的中了秀才,这般难道还有继续考下去的意义?

  人各有志,赵景焕着实不懂他们的执着心情。

  不过一想到若是真的考中了秀才,就能进入古代士大夫的阶层,直接从平民变成了进入能免除差徭,享受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待遇的特权阶级,倒是也不难理解。

  胡思乱想间,复杂而漫长的入场过程终于结束了,赵景焕找到了自己的座号入座。

  院试的考试内容跟前头的府试相差不多,不过只有两场,第一场是正试,第二场是复试,都是围绕着策论和试帖诗而来。

  赵景焕落座之后一看试题,心中就咯噔一下。

  县试的题目规规矩矩,府试的时候也算中规中矩,谁能想到这院试一上来就是截搭题!

  当然不是说截搭题不该出现在科举之中,而是截搭题较难,通常只会出现在乡试和会试之中,如今你用截搭题来对付童生,那就跟用牛刀杀鸡一般。

  “看来这位学政不是恶趣味,就是故意为难人。”赵景焕吐槽了一句,打起精神来答题。

  《及其广大草》

  赵景焕一看这题目就头疼,遇上截搭题之后考验的不再是学生的学识,而是推理猜测能力,因为四书五经之中有许多典故是共通的。

  同理,不同的文字你能从不同地方找到出处,谁知道这考官挑选的是哪一个?

  若是一开始就猜错了,任由你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到时候也会撞上南墙。

  赵景焕不断回想这一位学政的出生履历,他不得不感谢赵德海办事周全,在他出发之前就分析过这一位学政的毕生。

  跟知府佟大人不同,这一位学政出生十分显赫,曾经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但赵德海曾与他私底下说过,就因为这一位不合皇帝心意,才会把他远远打发出来。

  分析完学政的履历,赵景焕又在脑子里头翻青州当地的邸报,虽说这边的父母官是佟大人,但这一位学政可也没闲着。

  这是他当任的第三年,可他来的这三年恐怕是青州文坛最热闹的三年。

  许久,赵景焕看着这个标题才想到最可能的出处,乃是《中庸》里头那一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不读书就得挂(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