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科举为官指南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枝问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07 KB   上传时间:2021-05-23 20:46:53

  “听说你和江腾是同乡,还与他有着同一个夫子,关系还不错是吗?”任阁老问道。

  “嗯,是的,早在我还没有考上秀才的时候就认识了。”杨云清如实答道。

  “这段时间魏首辅和朱次辅两人斗得厉害,江腾他肯定有不少人盯着,你记得不要掺和进去,像以往那样相处也可以,只是不可太亲近了,也万不可答应任何事情,不然很有可能被卷进去,让魏首辅他们转过来盯着你。”任阁老他劝诫道。

  “老师放心,学生知道分寸。”

  杨云清他和江大人虽然写过几次信,平时年礼节礼都会照常送,但是来到京中后也很少会去登门拜访,一直保持着一个适当的距离。

  这个时候,假如江腾江大人有事情找他商量或是请他帮忙,涉及官场的话,他自是会婉拒。他现在只是翰林院修撰,能帮上的忙很有限,这肯定是想通过他找老师帮忙,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他自然心里有数,不会去给老师惹麻烦。

  接下来几月,朝堂上的斗争更加激烈,两方你来我往,各有胜负。在这个期间,六部中被罢官流放或者是停职的官员比之前几年加起来都多,虽然其中大部分的都是自身真的有问题,才会被抓出来攻讦,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纯粹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们是被推出来顶罪的。

  杨云清他没有想到就连他所在的翰林院,都有魏首辅和朱次辅的人,他们之间关系不合也因为这次朝堂斗争摆到了明面上。

  不过这斗了几个月了,他们之间还是没有分出个你死我活,倒是都损失了不少人。而这场斗争的赢家不是他们之中的任意一方,而是那皇座之上的皇上。

  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也没有彻底厌弃任何一方,就这样看着这两派一直都下去,互相削弱彼此的势力,最后稳坐钓鱼台,让他作为皇帝的权利变得更加稳固,而且还趁这个机会,提拔了不少忠于他的臣子。

  魏首辅和朱次辅虽然大概知道了皇上的心思,但是他们已经斗成这样了,就不可能停下去。牺牲了那么多,现在停下就是功亏一篑了。

  “文平,马上就要评定考核了,现在朝堂上太乱了,为师觉得你在这个时候留在京中,六部之中,无论是去那一部,都不可能清净,还很容易卷进去,这倒不如先外放三年,到时候等朝堂斗争平息了,正好再回来。”任阁老他没有想到那两派斗了这么久,看来还会继续斗下去。若是留在京中,等斗争再激烈些,他担心学生会着了道。

  他这个学生杨云清入官场时间尚短,历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这万一哪天疏忽了,被推出来做替罪羊就糟了。纵使他作为驸马,也威慑不到那些人。而且这魏首辅还是贵妃之父,而他学生娶的公主是皇后之女,那魏首辅他们一派对他下手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毕竟趁着这次斗争,能除掉一个对手就是一个。

  杨云清他自然也是知道这段时间朝堂的乱象的,就算老师不提外放这件事情,他也是想找个时间和老师说一声的。京城现在这段时间太乱,他留在京城做官,很难做出什么政绩来,而且若是做出政绩出头之后,很容易也一并卷入这场斗争。

  所以于他而言,还不如外放呢,这样照样也能积攒不少为官的经验,只是比在京中艰难些。不过能省去这朝堂斗争的纷扰,对他来说还是挺值的。

  “你是打算外放了是吗?我本还想留你在翰林院呢?”卢大人笑着道。不过这话是说笑的,翰林院不适合杨云清,杨云清他该是走到朝堂上的。

  “嗯,是的。这段时间京中有些乱,留在这边还要花不少功夫去应对那些试探还有拉拢,倒不如出去的好。”杨云清和卢大人关系现在不错,这些话也就直接说了。

  只是这个时候,二人都没有注意到门外的那个人影。

第104章 沔阳   “看来你主意是已定了,那本……

  “看来你主意是已定了, 那本官就只有祝福你一二了。本官估摸着按照到时候你的考核成绩,再加上又是想外放,派去的地方肯定是个富庶之地, 这样倒是也不错。”卢大人道。

  而这个时候, 悄声在门外站着的人正是潘仪,他本来只是来找卢大人问些事情的, 没有想到居然会听到杨云清想要外放的话,他心里一喜, 只盼着这话是真的。

  这近三年来, 有杨云清在, 他们这批和杨云清一起进翰林院的同科进士, 一直被他压着。大家都知道有个叫杨云清的状元,注意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们根本出不了头。这要是杨云清真的外放了,那这以后他们出头的机会不就有了吗?

  然后他又想到之前郑大人和他说平日里多注意一点杨云清的动向,若是有什么大动作暗地里可以去告诉他。这杨云清要外放的消息, 他也不确定郑大人会不会感兴趣,不过想了想, 就算郑大人对这个不感兴趣, 他也能借着这去的机会, 拉近一下与郑大人的关系。不然那郑大人之前说以后有机会就提拔自己的话, 该何年何月才能兑现?

  “行了, 我知道了, 辛苦你一直盯着了, 等有机会了,我就给你安排一个好职位。你放心,只要你对首辅大人忠心, 这以后肯定不会亏待你。”郑大人道。

  魏府内的书房中,郑辛对魏首辅道:“下官刚刚得知杨云清他好像是要外放,这话是他亲口说的,估计是属实的了。”

  “杨云清?”魏首辅显然是想起了了什么。

  任善当初去查那件案子时拒绝了他这边就该知道是把他得罪了,现在他忙着扳倒次辅朱兴,与他打擂台,没有时间去对付任善,但是这收拾他的学生还是挺简单的。再说,这杨云清娶了凤阳公主,这以后要说不会站在皇后那边他可不相信,他现在提前对付他,也算是给自己这边先解决了一个隐患。而且现在他外放的时候若是可以把凤阳公主也一起带走,也省得了凤阳公主去宫中给他女儿找不高兴。

  “你去安排一下,等外放的时候,让人给他……”魏首辅道。

  “下官知道了,肯定会办的妥妥的。”接着郑辛又给安康平上了点眼药。

  “大人,安康平他作为翰林院学士,这消息居然还没有我一个户部的灵通,而且这杨云清天天在他那边,他居然没有出手压制一二,反而让他还出了头。说不定就是因为之前在乡试的时候,安康平他作为杨云清的主考官,与杨云清有了交情,起了惜才之心。”

  “嗯,我知道了,你先去吧。”魏首辅脸上神色未变,只是让郑辛先回去了。

  郑辛只得不再说起这事,先离开了。

  首辅大人他之前一直偏向安康平,现在听了这话,心里肯定得猜疑一番。哼,安康平倒霉他就高兴。

  半月个月后,名单结果出来了,杨云清任湖广沔(mian)阳知州。

  “这肯定是有人在背地里插手了,八九不离十是魏洲派人做的。”任阁老气愤地说道。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人,只是魏洲的嫌疑最大。

  原本他是提前和人打过招呼的,想让人给他的学生分到一个富庶点的地方做知县,没有想到这最后居然分到这沔阳去了。

  这知州自然是比知县官职大的,而且沔阳还是直隶州,这知州基本上也就相当于知府了,这样一看的确是不错。但是这关键之处是在于,湖广沔阳,它处于两湖地区,多沼泽,甚至时有洪灾,虽然别人对这个地方不太了解,但是作为曾经路过那里且居住过一段时间的任阁老来说,他对那里的情况是再清楚不过了。

  沔阳不仅和富庶搭不上边,甚至比起一般偏僻之地都不如,可以说的上是穷困之地了。他的学生作为各项考核肯定都是第一的人,居然能被分配到这个地方,就算说是没有人插手他都不信。

  这份官员任免的名单早已呈交到皇上那里盖过章了,事已至此,也没办法改变了。这幕后的人也真是好算计,表面上给他的学生安排个知州,这样一来,纵使皇上看了那份任免的名单时也不会多心,但是实际上他们肯定是知道这沔阳是个什么情况的。

  既然已经这样了,任阁老他只能趁着学生还没有去上任之前,把沔阳那边的情况先给他大概说一说,该教的东西先教了,也能让他去上任的时候少点困难。

  杨云清接下来几天每年下午都在老师这边待到晚上才回去,接受他的老师给他安排的“补课”。他这几天来也大概知道了自己即将上任的沔阳是个什么情况了,心里根据现代曾看过的类似地区的治理资料报告,大概也想出了几个暂时治理沔阳的办法,不过一切还是要等到了沔阳那边看了实际情况才知道怎么做。

  凤阳她早就知道了驸马要外放的事情了,只是她是不可能和驸马一起去上任的,她对京城这边的事情始终是放心不下。这段时间她一直没有和驸马说起这件事情,现在任免文书已经下来了,她不能再拖下去了。

  “文平,这次你去沔阳,我怕是不能和你一起去了。”

  凤阳还等着驸马问她为什么,结果却听见杨云清道:“那这样还正好,我之前就是这么打算的。我这次去沔阳,到时候势必大多数的时间会扑在公务上,这样肯定就会很少有时间陪你。”

  “沔阳那边和京城这的环境也大不相同,凤阳你身子比起我这大男人本来就娇弱些,很容易水土不服。再者到了那边你也没有了一起邀着出来喝下午茶或是开茶话会的熟悉的小娘子,平日里肯定会烦闷的。所以倒不如留在京城这边,平日里还能偶尔去宫里看看,这样就算我不在,也能放心点。”

  凤阳她心里有些感动,成婚一来,不管干什么她的驸马都顺着她,除了母后,以前再也没有人这样宠过她。她的驸马对她的确真的很好。

  “嗯,我到时候每天会给你写信的。”凤阳靠着驸马肩膀瓮瓮地说道。

  杨云清摸了摸凤阳的头发,安抚道:“那到时候我也每天给你回信,你在这边要好好照顾自己。”

  第二日,杨云清去了翰林院那边交接手头上的事情,而凤阳她则是进了宫。

  因为驸马被派到了沔阳那边做知州,凤阳她自然也要了解一下那边的大概情况,只是让人去查了之后她怒了。她对官场上的事情也是了解一二的,按照驸马的表现来看,怎么会被派到那个地方去,这肯定有人在背后捣鬼。

  虽然这件事情已成定局,但是她这人护短,怎么也要出了这口气。

  她进宫之后先和母后说了会话,接着就以好久没看父皇,关心父皇身体的名义,让人端了补汤去看望父皇。

  见到女儿这出嫁了还这般关心自己的身体,乾宁帝自然是高兴的,这时也正好到了用午膳的时候,他就把女儿留了下来,一起用了膳。

  用完膳后,凤阳她假装抱怨地说:“驸马他被派到了沔阳做知州,本来女儿也是想去的,但是让人一去查沔阳那边的情况,女儿就不想去了,那边偏远困苦不说,因为在两湖地区,还会有洪灾。”

  乾宁帝倒没有觉得女儿不去有什么不妥,毕竟凤阳是公主,自小金尊玉贵的长大,对那里肯定不适应,所以不想去也正常。

  只是他皱眉,这下面的人怎么会将驸马任命到那个地方。他当时看着这驸马被任命为知州的时候,还想着这起点有些高了,因为大多数新官员第一次外放的时候都是从知县做起的。不过他又想着这杨云清作为驸马,再加上之前表现的确不错,做个知州也不算太出格,也就没有让人更改,却没想到沔阳是这么个地方。

  他这个时候就想,难道凤阳是想来让他给驸马调个地方的?

  只不过左等右等,他也没有听到这句话,凤阳只是道:“不过还好驸马体贴,让我留在京城这边,怕我跟去水土不服再生了病。只是未来几年女儿都见不到驸马,只能以写信联系了。”

  乾宁帝到这会也没有听到女儿求情让他插手的话,不禁赞叹他的女儿果然识大体,这官员任免那上面他早就盖过章了,是断不可能更改的了,不然改来改去,他的颜面何在。

  只是这时想到他的女儿凤阳才成婚不久,就要与驸马分离,他也是有些心疼的,既然不能帮驸马调任,就只能在女儿身上补偿一二了。

  于是凤阳公主离宫之时,带着一堆的赏赐回去了。

  至于驸马任命到沔阳这件事情,乾宁帝也让人去查了查,最后果然查出了有人在里面搞了小动作。

  而在这之后没两天,吏部一个负责任免考核的官员便因办事出了小错被皇上申斥了,还被降了一级,有人本来觉得这官员犯的错不至于此,想给那人求情,却被旁边的人通过眼神示意阻止了。因为那旁边的人一看就知道那人是得罪了陛下,若是这个时候求情,把自己搭进去就糟了。

第105章 上任   “姐夫,你要走了是吗?我听……

  “姐夫, 你要走了是吗?我听你讲那些有趣的东西还没听够呢!”二皇子有些不舍的问道。

  “没事,等我去了沔阳那边安顿下来,就给你和凤阳写信, 到时候就在信里给你讲那些东西。”杨云清道。

  杨云清他从去年开始, 就一直给二皇子授课,一开始讲的是《论语》, 但是后来,因为他讲的不错, 他的老师想着要锻炼他, 就给他又多分了自己讲的《礼记》的部分内容。老师之后又试听了几次他的授课, 然后才对他彻底放下心来, 因而自那之后他给二皇子授课的时间就比往常又多了不少。

  而且自从他与凤阳成婚后,他与二皇子关系就比以往更加亲近了。在授课完之后, 他偶尔会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给二皇子传输一点现在的化学或者是生物方面的知识。

  那些实验中的小知识,对于二皇子这个纯纯粹粹的古代人来说,不可谓不惊奇, 之后凤阳知道后,都亲手去尝试做过那些小实验。

  而每次给二皇子授完课之后, 二皇子都会眼巴巴地等着杨云清给他继续讲那些东西, 看着他这样, 杨云清自然也不忍心拒绝, 之后每次授课完给二皇子讲各种小实验。他自那开始, 就又多了一项任务, 那就是每日提前想下次到底该给二皇子讲什么了。

  大概这个也算是, 为大周朝培养了一个现代化的人才了。

  “那姐夫你可不要忘记了。”二皇子最后说道。

  杨云清再三保证,二皇子才让他回去。

  再过几日,杨云清就该出发了, 他的行李已经被海伯还有凤阳,让人收拾的差不多了。总共装了三辆马车,这若不是杨云清阻止,五辆马车都不够装的。

  快要走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不只是他一个人,选择了外放,荆简他也是如此,他是外放到还算富庶的地方做知县。

  因为两人前一部分的路程是大致一样的,所以最后就合计着先一起走吧,到了半道再分开,这样路上还能有个人一起聊一聊。

  而这次的状元榜眼都选择了外放,留京名额就多出了两个,最后有两个本来对留京不报什么希望的人,等官员任命书下来才发现,自己居然是留京了,欣喜不已。但是他们同时也有点纳闷,怎么这届的状元还有榜眼都外放了呢?

  这些都与杨云清无关,他与凤阳话别后,终于踏上了上任之路。

  路上过了十几天的时候,他就和荆简分道扬镳了,因为他们接下来的路途不一样。

  而越是靠近沔阳的地界,杨云清发现那边的路就是越颠簸,甚至有的路前方已经变成了沼泽池塘,杨云清只好带着人再另寻它路。

  在路上折腾了近一个月,他终于到了沔阳。杨云清他在心里感叹,这以前他走过的路比起这次的,可真是小儿科,这边的路他坐着马车走完,简直是要去了半条命,路上他曾一度有过想下来徒步走到沔阳的念头,现在还好他是到了。

  杨云清来的时候是晚上,因而也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还没有多少人注意,他就已经带着人进入了州署,也就是衙门。

  州署后院有提供给官员住的地方,只是比较简陋,大概是囊中羞涩,上任知州在任的时候,也没有对里面进行过修缮,里面有些地方甚至会漏风。

  杨云清初来,还没来得及去置办宅院,因而暂时只能现在这边住几日了。其实他本来是想去住客栈的,但是想着他初来上任,还是先去州署才好,这也是告诉这边的官吏他来了。

  晚上杨云清还有海伯,带着人一直忙活到半夜,才堪堪收拾出了一个能住的地方。

  到了第二日杨云清才有功夫观察这边州署的情况。州署门口摆放着一对石狮,看那情况,应该是不少年了,上面都有些被风雨侵蚀出来的痕迹了。门旁还有一面鸣冤鼓,只是看那痕迹也有些陈旧,上面还有一层浮灰,看来是很久没有使用过了。

  至于其余各处,杨云清也都一一去看了。最后总结下来一个字,穷。

  而在杨云清看完州署的情况没多久,便有人来报,同知、通判还有典吏等人来了,现在正在偏厅等着他过去。

  杨云清听了之后,也没再耽搁什么,收拾收拾就去先见他们了,这以后是要与他们共事的,杨云清希望这些人不要有太大的问题才是。

  杨云清到了偏厅的时候,偏厅已经坐满了人,看来是人都来了。他扫了几眼,便走上了最上首他们留下的位子坐下了。

  而这个时候,下面那些官吏也在观察着他们这位新来的知州大人,只是看完却不由得心里嘀咕。

  这新来的知州这么年轻,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呢,怎么会派到他们这边做知州呢?这难道是家里有背景吗?不过转念一想,这要是有背景,又怎么会到他们这边做知州呢,他们这边的情况可说不上好,之前来的哪任知州,不是每年等考核过了之后就火急火燎的走了?

  不过他们还是不太敢断定这位新知州的情况,因为不管是家里有背景还是什么的,能这般年纪就任知州的,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毕竟作为沔阳知州,虽然实际上不是个好差使,但是这知州怎么说也是个五品官啊,他们这还是直隶州,这知州的品级是和知府相同的。

  所以这个时候,虽然心里并不太将这个年轻知州放在眼里,但是表面上还是没有人出头去得罪。

  “大人,不如就如下官给您介绍一下咱这州署的情况吧,下官是这边的同知。”同知常琮率先站起来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科举为官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