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_分节阅读_第163节
小说作者:青丘一梦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21-07-29 21:54:44

  皎淑微微低头,恭谨地应下,“孙女谨遵老祖宗教诲。”

  看着她这模样,太皇太后微微一顿,又心生不忍,先一挥手,苏麻喇便捧着小锦盒上前,冲着皎淑蹲身道了个万福,然后太皇太后道:“但你是皇家公主,你汗阿玛的掌上明珠,嫁到外面去,若是受了什么委屈,也不必忍耐。”

  若说当年皎皎出嫁她满心不舍,皎娴和皎定出嫁怕她们性子软受委屈,对皎淑,她倒是没有这个担忧。

  便是她这些年在慈宁宫中安心养老,不大见后宫众人,但皎淑是她的重孙女,她每个月还是有固定几次会见到,也会偶尔听人说起。

  皎淑的性子可与她那两位温和安静的姐姐大不一样,有宜妃的骄纵却也有郭络罗贵人的手腕头脑,还胜在骄纵但头脑灵通不讨人厌。这样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怕孩子会受委屈。

  但此时公主将要远嫁,从此远别故土,只怕几年才能回来一次。太皇太后还是忍不住叮嘱了两句,又道:“这只玉镯是我当年的陪嫁,陪着我从大草原走到这皇宫里,如今又要陪着你,从皇宫里走到草原上了。”

  公主出嫁,嫁妆由内务府置办,宫中也各有添妆。

  太皇太后依照当年皎娴与皎定的例,添给皎淑两套头面、二十四匹料子,并有一对珐琅彩葫芦联珠瓶与压箱的九两九钱重银锭子九十九个。

  有实打实的东西,也有带着好意头的吉祥物。论丰厚,与当年添皎皎的是断然不能相比的,但也不算简薄。

  今日这只手镯,也是依照送皎娴与皎定那时的例子。

  皎淑没有推辞,而是恭敬地谢恩,然后双手将那锦盒接过,在喜娘的帮助下将那只玉镯戴到了腕子上。

  太皇太后见了,欣慰一笑,又看着她,轻声道:“往后,与额附好好的。”

  皎淑又要拜别太后、康熙与她的养母宜妃、生母郭络罗贵人。

  宜妃此时已哭成个泪人,在宫中走到自己身前行礼的时候,一把握住了公主的手,泣不成声,“皎淑……我的淑儿啊!”

  “宜额娘。”皎淑泫然欲泣,却还是强忍住了泪意,向宜妃行了一礼,“谢您多年,抚育教养之恩,淑儿要走了,愿您好自珍重身体,山水迢迢,日后怕是难以时常相见,您要保重啊。”

  宜妃听她这样说,更是心酸,只用帕子快速抹了把泪,别过头去不想叫皎淑看到她落泪的脆弱模样,只道:“快与你额娘别过吧。”

  与郭络罗贵人别过时,皎淑看起来反而没有那么脆弱,母女两个紧紧握着手,四目相对,均是眼带泪光。

  “……额娘,您要珍重。”到底是皎淑先开口,她声音沙哑,带着泣音,“女儿要去了,您要好好的。”

  郭络罗贵人定了定神,眼眸含着泪强笑笑,轻抚皎淑冠顶上的金凤,声音轻轻的,却很清晰地传入皎淑耳中:“额娘的女儿啊——远嫁在外,莫要任性,凡是三思而后行。周嬷嬷是可信之人,有什么事,你只管与她商量着办吧。”

  皎淑又是沉沉一应声,如此尽数别过,起身后,她忽又转头看向皎皎,冲着她灿烂一笑,道:“长姐要记得去看我啊。”

  皎皎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笑着对她点了点头:“会的。”

  为皎淑送嫁的两位命妇适时上前,由位尊的一位提醒道:“动身的时候到了。”

  福寿捧着红盖头上前,太皇太后站起身来,拿起那盖头,轻轻一甩,盖头下四角坠着的红流苏在半空中飞扬,盖头边沿点缀的珍珠与红珊瑚石也轻轻摇曳,用彩色丝线混合金银线攒着米珠绣出的鸾凤和谐光彩闪烁,一派皇家富贵。

  在蒙上盖头前,皎淑扭过头,唇角带着笑,眼中却含着泪,轻声道:“慧娘娘,皎淑走了。”

  “去吧,往后好好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娜仁温声对她道。

  皎淑轻轻地、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冠顶沉重,叫她不能真正地低下头,她只是这样,表达自己听到了。

  然后盖头一落,又有一位公主,将要自宫中离去远走。

  目送着皎淑在命妇簇拥下坐上从内宫出宫的辇轿,娜仁一歪头,看到站在她身边的皎皎目光沉沉地望着离去的辇轿,神情似有几分幽深复杂。

  “之后的路,由她自己来走,她会好好走下去的。”娜仁拍了拍皎皎的手,温声道。

  皎皎笑着,点了点头,“她会的。”

  皎淑远嫁,送亲的是五阿哥胤祺。

  对于皎淑的离去,最舍不得的大概就是宜妃与郭络罗贵人了。

  而对于其他人来说,一位公主远嫁,只有其余公主与她们的母亲会有些物伤其类的感伤。

  这一次,即便是素来与宜妃不对头的德妃也并不例外。

  她膝下远有二女,其中一女亡故于今年春日,年仅十二岁;另一位公主,如今也是将笄之年。

  她不确定,她这个女儿,有一天是不是也会离开她的身边。

  德妃焦急、无力、不知所措。

  她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法子,才能够将自己的女儿留在身边。

  这事暂且不提,只说留恒,自皎淑出嫁之后,想到她与留恒同龄,康熙便又有些焦急。

  但他又不想去催留恒,只能与娜仁念叨:“阿姐你说,恒儿如今是半点心思都不在成家立业上,每日只往道观和庄子里钻,这可怎样是好呢?隆禧这一支的香火啊,可全都靠在恒儿身上了,他不成婚怎么行呢?”

  “他不成婚,往后便从宗室中择一好的过继,白捡一个亲王爵,总有人乐意的,留恒也有大把大把的人来挑选,总能选到合心意。”娜仁静坐品茶,淡定极了。

  康熙一瞪眼:“那怎么能行呢?过继的到底不是亲生,心里难免向着自家……”

  “好了,你有这个心,去絮叨恒儿去。”娜仁打断他,“这又不行那又不行,催婚又不催正主,来念叨我有什么用?我能亲自上阵帮恒儿娶了吗?你也不要着急,这种事还是要看缘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

  康熙幽怨地看了娜仁一眼,“阿姐你可真是看得开啊。”

  娜仁全当好话听了。

  公主出嫁已在冬月里,随后宫中紧锣密鼓地预备过年,年后,康熙又要巡幸五台山。

  这次太皇太后仍旧是饶有兴致地跟着去了,在五台山上虔诚地拜过,洒了大把的香油钱,又叫娜仁求签,请高僧来解。

  这是这些年每每到寺庙中,时常会发生的了。

  太皇太后常念叨着,说她已经老了,天命而已,不知能活到几时,凶吉与否,都不想再算了。但娜仁还年轻,若是能测算出什么来,是凶便尽力避过,是吉便可以安安人心。

  娜仁借此笑过太皇太后,道她修佛修得不够通透,命有凶吉,一时避过,又岂能长久的避过?

  太皇太后振振有词地表示佛经里还有说虔诚信奉便能趋吉避凶呢。

  娜仁一时默然,竟不知如何反驳。

  只能在心中愤愤道:有些著经书的人过分了!为了信仰香火,竟然欺骗无辜老人。

  但这话她是不敢在太皇太后面前说的,怕挨削。

  解签是惯例,大师给出叫太皇太后满意的说辞也是惯例。

  娜仁听着大和尚把她说得天上仅有地下无双的好命,无论心里信不信,暂且权当真话听。好听顺耳的话,谁不喜欢呢?

  在巡幸五台山的同时,康熙还降旨命大阿哥与大学士伊桑阿祭金太祖、世宗陵。

  一旨在前朝激起千重浪,娜仁有时心中复杂,默然无话,回宫之后,还是从寝间炕床内侧的小炕柜里寻出一个巴掌大小精精巧巧的小匣子,摩挲把玩了半晌。

  一日留恒进宫,说起在外头的实验场地有些不够用,他打算将做发明的地方移到另一个占地较大的庄子上。

  娜仁沉吟半晌,却又起身,将放回去没多久的小匣子拿出来递给了留恒,示意他打开看看。

  留恒狐疑地打开,却见里头赫然是一纸地契。

  留恒“啪”的一声将匣子合上,忙道:“这个我万万不能收。”

  “拿着吧,也是别人送我的,这些年压在箱底里,我也怕我给忘了。你拿去用,它派上些用处,我能记着它,自然也就记着,当年有人的托付。”娜仁声音温和却不容反驳质疑。

  那是一个庄子,占地不算极大,但地段极好,是京师中达官贵人宗室显贵都挤破头抢,喜欢挤过去的位置。

  留恒用作发明实验的庄子是隆禧留给他的,正在那边,如今他手上捧着的地契,却是他的庄子隔壁,那个空置二十几年却一直没听说被谁买下的庄子。

  未曾想,那个人人眼热,又人人都不得门径买下的庄子,竟然在娜仁手中握着。

  对上留恒略含疑惑的目光,娜仁叹了口气,“我也不知,我当年为何就收下了这东西,答应了她。”

  或许是一时心软,或许是那人开的价码太能打动人,又或许是多年相处,终究是存着几分情分的。

  即便关系不远不近,她到底也受过人家的帮助,也帮过人家几回,是互相搀扶,同度过风雨的情分。

  可惜这些年,她应下的事,一直没有机会、也用不上她来做。

  或许再过十几年,便是她全了故人托付的时候吧。

  娜仁想到此处,微微垂眸,盯着衣摆上茉莉与万年青的团花刺绣,未语。

第148章

  正是三月里头,莺啼婉转,百花争艳。

  柔维已于上个月满了周岁,皎皎和安隽云抱着孩子重新踏上征途,留在故土的人纵然不舍,也没有阻拦孩子的脚步。

  因她在京师中正经停留了好长一段时间,如今她乍然离开,康熙与娜仁还有些不适应。

  不过康熙是忙,娜仁是不会叫自己长久地沉溺在一种情绪中,无论喜悲,她都要求自己要迅速地调整好状态。

  这应该是这些年,生活在几百年前的深宫之中,除了保证本心善念之外,她对自己唯一的要求了。

  长久的悲伤与欢喜,都会使人失去清醒。

  故而她并未伤心多久,便恢复了从前的生活状态,每日品茶弹琴,合香煮酒,翻翻话本子,和人打打牌聊聊八卦,十分自在。

  佛拉娜对此又是羡慕又是感慨,道:“年前皎娴回来一趟,不过留了半个月余,走之后我好长一段日子都不能适应。若是能有你这样的心性和调整的速度,只怕这世上也没什么事能伤到我了。”

  “你已经够坚强了,还要这种无用的东西做什么?”娜仁一扬眉,佛拉娜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又仿佛暗含严肃,真情实意地问:“那你为何又如此严苛地要求自己呢?”

  娜仁一时竟被她问住了,略愣了愣神,是啊,她为什么要这样要求自己呢?

  因为她不想沉溺在宫廷生活中,她希望她的悲喜由她把控,终有一天,她会回到她的地方去。然后这些年所经历的一切,不会成为影响控制她的过去,而是让她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经历、与过上更好生活的能力经验。

  她并不是生来便冷静清醒的,是这些年的宫廷生活,让她强行要求自己如此,最终也逼得自己如愿。

  没有什么是能够轻松得来、做到的。

  但这些并不适合与佛拉娜细说,娜仁只含糊糊弄过去,佛拉娜也看出她不愿细说,便未再追问,反而与娜仁说起:“万岁爷前日说起了给阿哥们封爵的事,看那意思,胤祉八成能捞个郡王来,倒是好事。只是封了爵便要出宫开府,不能在宫中住着,见面便不如当下这样方便了。”

  佛拉娜总是希望她的孩子们能够常常围绕在她的身边,承欢膝下。

  言及此处,她微微一叹略感怅然。

  尤其前年她的儿媳三福晋董鄂氏诞下一个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小阿哥,如今在宫中,她还能够日日见到,等到三阿哥出宫开了府,见面便不似如今这般方便。

  如今董鄂氏每日都会抱着小阿哥向佛拉娜晨昏定省,这是为人子女儿媳的孝道,佛拉娜也习惯了,甚至如果在此之外的时间想念孙儿,只需命人传召一声,董鄂氏自然会抱着小阿哥到钟粹宫去。

  等三阿哥一家搬出宫到王府里住去,情况便大不如常了。

  见佛拉娜这模样,娜仁倒是很洒脱地道:“孩子大了总是要离开的,你要学会自己开解自己。多少给自己寻点事做吧,心里每日只念着孩子吃喝住行也不是个事,胤祉都多大的人了,下了雨你还要吩咐人送斗笠去,他是自己不知道避雨添衣,还是他福晋不会提醒他身边的人?”

  说起这个,娜仁满面无奈地道:“你呀,是对孩子处处都不放心,觉着孩子离了自己就活不下去似的。其实谁离了谁活不下去啊?没准人家出了宫还活得更自在呢。”

  这话戳心!

  见佛拉娜面带不满地瞪她,娜仁随意地饮了口茶,道:“好了,我就不戳破这等天下第一流残酷之事实了。”

  佛拉娜轻哼一声,别过头去,全当没听到这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5页  当前第1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2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