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_分节阅读_第204节
小说作者:初云之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6 MB   上传时间:2021-08-20 21:31:16

  皇太后心下恼恨,不觉湿了眼眶,又怕被人瞧见说闲话,忙用帕子擦拭,再扭头一瞧,满殿文武酒席上气氛正酣,哪有人给予她半个眼神?

  与儿子分离的苦楚与被人忽视的萧瑟杂糅,她心中怨囿更深,看一眼木偶一样坐在旁边的儿媳妇,恍惚是瞧见了当初的胡皇后,心中愈发不快,霍然起身,拂袖而去。

  钱皇后吓了一跳,呆怔几瞬,视线模糊不清的往御座之上看了一眼,局促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这时候正同武将们叙话,笑着问那年轻小将:“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朕好帮你寻摸!”

  那年轻小将原以为自己是做了个协助朱将军拿下居庸关的支线任务,万万没想到是撞大运接到了结交天子的史诗级任务,知晓皇帝身份之后,颇有种撞了头彩的感觉。

  这时候听皇帝发问,他自然不会真的说个子丑寅卯出来,只恭敬道:“陛下的眼光必然是好的,您给个什么样的,臣就要什么样的!”

  朱元璋哈哈大笑,很欣赏这个年轻人。

  有冲劲,有胆量,还会说话,值得栽培!

  又说笑几句,便见内侍悄悄近前,道:“皇太后离席了,太上皇后还在那儿呢。”

  朱元璋眼底有淡淡一缕阴霾闪过,语气却和煦道:“皇太后累了,随她去吧,太上皇后身体欠佳,别叫她在这儿熬着了,好生送她回去吧。”

  内侍领命而去。

  皇太后的离席到底引起了朝臣们的注意,只是这等关头,却不会有人大煞风景,跳出来说什么孝道礼仪,反倒想起了另一桩大事来。

  宫中宴席散掉之后,胡濙同王直一道出宫,又商议说:“昔日往洛阳去迎陛下往北京继位时,陛下已经定了王妃人选,只是北京事急,方才顾不得那头,现下瓦剌既退却,海内澄清,也是时候该将陛下的大婚事宜提上日程了!”

  王直不曾往洛阳去过,此时便正色几分:“亲王妃也便罢了,这次要选的可是皇后,不容有失……”

  胡濙对皇帝怀抱着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也连带着将这股自信传到了璐王妃身上:“贤良淑德,温婉得当,确有母仪天下之态!”

  内阁学士陈循途径他身边,听得黑人问号脸:“你见过人家吗,这时候都吹出花儿来了!”

  胡濙振振有词道:“见不见过要紧吗?只看陛下这样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便知道他选定的妻室必然不会错!”

  锦衣卫将三人对话一一讲给朱元璋听,他嘴角翘起,就没再落下去过。

  空间里皇帝们也跟着笑了。

  高祖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李世民道:“所谓久旱逢甘霖,正如大明再度遇上老朱啊!”

  嬴政道:“老朱遇上于谦,倒也算是他乡遇故知。”

  刘彻道:“老朱与老妻再度重逢,算是洞房花烛夜,至于金榜题名时嘛……”

  朱元璋踌躇满志的接了下去:“大败瓦剌,天下政令出我之手,扬名天下,岂不胜过金榜题名万千?!”

  脸上笑意愈胜,又问锦衣卫:“他们还说了什么?”

  锦衣卫笑道:“都是些褒赞陛下盛德的好话……”

  那就更要听了!

  朱元璋轻咳一声:“且说说看!”

  锦衣卫道:“讲陛下神武非凡,明断政务,有唐太宗之善,却无唐太宗之恶……”

  李世民:“?????”

  李世民怀疑人生道:“我好像听到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

  朱元璋欣然道:“是吗?他们对朕的评价这么高?!”

  “老朱!你别装听不到!”

  李世民怒道:“我怎么就恶了?!问他,我怎么就恶了?!”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问道:“唐太宗一代英主,怎么就恶了?”

  锦衣卫道:“胡大人也这么问了,王大人就说,唐太宗什么都好,贞观盛世,天可汗,一代圣主啊,就是有一点不好,爱刷声望,而且还没善始善终,立起魏征这块牌匾,后来又自己给推翻了……”

  李世民:“……”

  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高祖递了块帕子过去:“兄弟,你还好吧?”

  李世民咬牙切齿:“该死的乡巴佬!”

  高祖:“……”

  李世民说一个字,吐一口唾沫:“要不是他做的太过分了,我本来是可以一直装下去的!”

  皇帝们:“……”

  李世民满口牙咬得死紧,每个字都是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的:“皇帝么,那不得逢场作戏吗,两厢情愿的事情,他却背地里搞黑材料阴朕,我能不生气吗?!你们说,这谁能不生气!!!”

  皇帝们:“……”

  朱元璋有点尴尬,劝他说:“世民啊,你冷静一点。”

  “君臣相得失败了,到了明朝,居然还有人笑朕!笑朕!笑朕!!!”

  李世民恍若未闻,神情狰狞:“死乡巴佬,下一世千万别被我逮到!!!”

  朱元璋咳嗽一声:“我还是睡觉去吧。”

第172章 朱元璋重返大明后22

  胡濙等人私底下提了几句皇帝大婚的事情,其余朝臣们也难免有所议论。

  现下朝局稳定、瓦剌退却,虽然还有小股敌人作祟,但显然是翻不起什么浪来了,早日册封皇后,选秀纳妃,自然是朝中第一等要紧之事。

  皇帝早日大婚、临幸宫嫔,才能有皇子,有了皇子朝臣们才能上疏请立皇太子——储君是王朝国本啊!

  朝臣们消息灵通,皇帝以璐王身份入京之时,便将他在藩时候的事情查了个底朝天,知道皇帝早已经选定了王妃,且还是打着先璐王妃的旗号选定的。

  皇帝自己中意,又有先璐王妃在那儿压着,说破大天也没人能把皇后之位从蔺氏女手中夺出来,忠耿些的朝臣纷纷上疏请求迎接蔺氏女入京待嫁,肚子里花花肠子打转的则直接上疏请求选秀——这也不能说是错。

  朱元璋早就有意给老妻一场盛大的婚礼,这时候自然不会推辞敷衍,当即便降了赐婚圣旨,令王府潜邸之臣返回洛阳,接引老妻及项家人入京,顺带着又提了一嘴,让去给田家送个信儿,说是已经帮他们家找好女婿人选了,叫一道上京来,却绝口不提选秀纳妃的事情。

  刘彻抄着手“啧啧”道:“哟,修身养性了?都是男人,谁不知道谁啊,别装,假!”

  朱元璋苦笑:“还真就是没装。”

  有些话对着大臣没法说,对着后妃也没法说,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上,想法南辕北辙,就像有些事情不是亲身经历,根本无从感受。

  他挥挥手,遣散了内侍宫人们,一屁股坐在玉阶上,左腿屈起,手扶膝盖:“这话我也只能跟你们说说。咱们哥几个里边,老朱我出身是最差的。元达,虽是出身草莽,但年少时候也过过好日子,最起码没饥一顿饱一顿,还念过书、会写字。世民,关陇贵公子,你爹是什么身份,你娘是什么身份?”

  高祖与李世民听得默然,朱元璋又转向剩下的两人:“始皇,你小时候是过的惨,但是还能比我惨?更别说等你惨完那几年之后就回秦国去了,之后虽然也有波折,但都一关一关的挺过去了。还有彘儿,要说童年,就你跟李世民最幸福,他是公侯之子,而你是皇子啊——也就是傻子才会觉得你是个没人在乎的透明皇子!那时候你娘在后宫多得宠?四岁就封了胶东王,你爹活着呢,因为宠爱你娘,还破格封她为胶东王太后,跟我一比,你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

  刘彻本想说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并不简单,然而转念一想,又为之默然。

  宫廷的确并非风平浪静之处,但自己的母亲和姨母也并非泛泛之辈,母亲先后为父皇生下三女一子,姨母接连产下四子,父皇晚年所出的皇子公主,皆为王氏姐妹所出,其恩宠之浓,声势之大,可见一斑。

  争斗的确会有,但是在抵达自己面前之前,就被母亲和姨母消弭掉,至于衣食用度,便更加不必说了。

  朱元璋见几人皆不言语,终于叹一口气,继续道:“我是穷苦出身,有多穷?饭都吃不起,晚上饿的睡不着觉,老子娘死了,连件齐整衣裳都找不出来,又没有棺材,好容易找了席子一卷,却没有地方下葬,那时候是真的苦啊……”

  说到伤心之处,他潸然泪下,皇帝们保持着缄默,没有出声劝慰,只静静旁听。

  “我没念过书,不识字,没人教我,好些个事情,也只能摩挲着来,后来投了义军,到了郭子兴手下,得他赏识,娶了老马,才算是又有了家,办完差事回到家里一看,她还给我留着饭,也没什么山珍海味,就是家常小菜,再烫一壶小酒,我一口气能吃三碗饭,可真是香啊!”

  朱元璋眼底闪过一抹缅怀,感念良久,方才继续道:“我祖上贫农出身,我曾经也是个贫农,后世有人说我满脑子农民想法,这也不能算错,当了皇帝之后,我心里边不是不得意的,放眼华夏,贫农出身、当过乞丐而登顶帝位的,舍我其谁?!”

  他语气中有难掩的傲然,骄矜一笑,又叹口气:“我跟世民你不一样,你是五陵年少、英姿勃发,跟始皇和彘儿也不一样,你们俩是天潢贵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就连元达也跟我不一样,你从没有为吃不上饭担忧过,不知道饿的睡不着觉,肚子里边跟有火在烧似的是什么感觉,虽然你也曾经落草为寇,但那时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只有我——”

  朱元璋摇头失笑,半是感慨,半是自嘲:“我是贫农翻身,穷怕了,饿怕了,即便当了皇帝,也带着点小家子气。我就想着老子这一把捞着了,老朱家祖坟上冒青烟,发达了,我是皇帝,我儿子是皇帝,我孙子也是皇帝,老朱家的人再也不用挨饿,不用饿的呕酸水,烧心挠肺了,想吃肉?吃!想穿绫罗绸缎?穿!使劲儿的享受!纳上几十个小老婆,叫她们给我生一群儿子,老朱家枝繁叶茂,儿孙满堂!我是苦够了,以后绝不叫我的儿孙再苦!可老话说过犹不及,这话有道理啊!”

  “想让儿孙过好日子,这是人之常情,谁不这么想?我是娶了不少小老婆,儿子也生了不少,可是管生不管养,那些个王八蛋,没少在外边造孽啊!我当初作《御制皇陵碑》的时候,最恨的就是那些个鱼肉乡里的富绅,我爹娘下葬,只用那么窄窄的一条地,我们一家子跪在地上给田主磕头,脑袋磕破了都没用啊,反倒敲诈我们家仅剩的那点东西——我那时候心里多恨啊,怎么自己也养出来这种混蛋东西了!”

  “生养那么多有什么用?平白丧了阴德!后来到了神宗、光宗的时候,宗室膨胀的可怕,朝廷赡养他们所需要的米粮银款更是天文数字,我那时候在地底下看见,当时就给了自己三个大嘴巴子——当初脑子被驴踢了,养这些个狗玩意儿,活着的时候生气,死了若干年后还把自己的脚后跟给砸了!”

  刘彻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朱元璋扭头对他进行死亡凝视。

  刘彻忍笑捂住嘴,一本正经道:“你继续说。”

  朱元璋白他一眼,唏嘘道:“人死了一回,脑子也清楚啦,儿子这东西,一个太少,二十几个太多,有那么四五个就可以了,我把他们带在身边,好好的教,要是老马生的的话,有两三个就可以了。”

  话说到这儿,他语气反倒轻快起来:“我生前御极多年,可是转念想想,最快活的时候,就是标儿刚出生的时候。我打完南京,都顾不上休整,连夜骑马去看他们娘俩,老马出了月子,见我去的匆忙,饭都没吃,就下厨去做了碗面,自己在旁边逗弄儿子,笑眯眯的跟我说话……人活着的时候不觉得珍惜,觉得只是寻常之事,到死了之后再细细回味,那时候可真是好啊!老妻大儿热炕头,此生足矣!”

  他说的真挚,也是动了情怀,声音哽咽,目有泪意。

  人活着的时候,难免心有执念,死过一回,反倒能看明白了。

  嬴政听得默然,良久之后,少见的柔和了语气,劝慰道:“你是有些不孝子,但跟我那一个比起来,便不足为虑了。”

  朱元璋体谅他的好意,失笑出声。

  刘彻也唏嘘道:“我晚年时候,也……不提也罢!”

  李世民以手支颐,笑道:“谁还没点黑历史呢。”

  高祖亦是笑道:“正是如此。”

  朱元璋说了这么一通,心头巨石已消,站起身道:“现下我虽掌权,却也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废殉一事势在必行,这事解决起来也最为轻松,再便是废黜内侍监督地方军事之权与宗室藩王荣养政策,重振边防,说句公道话,土木之变的责任有八成在朱祁镇身上,但还有两成,要落到仁宗和宣宗头上,边防就是他们在任的时候废弛的,不找他们找谁?!”

  李世民笑了笑,复又正色道:“废除殉葬自是轻而易举,重振边防也非难事,只是内侍监军与宗室藩王们的问题,怕就难办了,利益集团太大,须得徐徐图之……”

  嬴政也道:“还是要等到瓦剌之事彻底平定之后,才好着手去办。”

  朱元璋笑道:“活了多少年的人,要是在阴沟里翻了船,以后我哪还有脸面骂朱祁镇?你们只管等着瞧吧!”

  ……

  朱元璋被胡濙等人迎走第二日,天子在土木之变中被俘、皇太后下令迎立璐王为帝的消息便在洛阳传播开来,因为太多突然,着实惊掉了许多人的下巴,旋即满城欢腾。

  璐王父子皆在洛阳就藩,于新帝而言,此处便是潜邸,官员百姓皆能同沐恩德,洛阳令更是一蹦三尺高,庆幸于自己此前处事得当,入了新帝的眼。

  来日到了北京述职,新帝若是能认得出自己,夸赞几句,自然是天大好事,退一步讲,即便是没理会自己,评说什么,吏部考核的官员一见自己是洛阳主官,又岂敢慢待敷衍?

  越想越是兴奋,又叫了妻子前来:“速往蔺家去拜会,礼物一定要备的周到!”

  夫人蹙眉道:“我听说蔺家姑娘心思灵慧,且此时项家老太太又在蔺府下榻,璐王往北京去,蔺家必定闭门谢客,何必去吃这个闭门羹?备不住会觉得咱们不开眼呢。”

  “你懂什么!”

  洛阳令提点道:“重点不在于蔺家姑娘见不见你——都是要当皇后的人了,你才是几品命妇,值当叫人家开门吗?关键是得叫蔺家,也叫璐王知道咱们去走过这一趟,不能失了恭敬!”

  夫人恍然,“嗳”了一声,亲自去库房拣选礼物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3页  当前第2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4/3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