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群穿生活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6 KB   上传时间:2021-10-20 19:17:49

  说话间,正厅到了。

  等他们一进入,便有那年轻貌美的丫鬟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将茶水和点心一一放在主家和客人身畔的小几上。

  “府上的丫鬟品相不错嘛!”刚才还说要去探病的小公爷,很快就被美貌的丫鬟们吸引去了注意力,“看来,这里确实是出美人,连丫鬟都如此貌美,府上小姐……”

  “还请小公爷慎言。”盛凌云冷冰冰的说道。

  俞九冷汗都出来了,他先前跟盛锦娘吹牛时,倒是说自家跟镇国公府有拐着弯的亲戚关系,小时候他住在京城时,还跟年岁相仿的小公爷一起玩过好几次。

  那时候,他真没看出来这货那么离谱,就感觉是个彬彬有礼的世家公子。以至于后来哪怕十多年未曾见面,他也听说了关于这货的各种流言蜚语,只道是人云亦云,谁知竟然是真的。

  “小公爷,我家正在与盛家议亲。”俞九觉得有必要提一句,眼下之下你起码别闹得太过了。

  哪知,小公爷仿佛完全没听懂,随手拿了块糕点掂了掂:“议亲好啊,议亲妙啊,你记得要成亲了提前通知我,我回头去喝你的喜酒。”

  俞九:……

  他怕自己没那个福份。

  盛凌云也看出来这人是个胡搅蛮缠的,好在根据她先前的分析来看,小公爷来到省城这边,应该不是出自于他自愿的。本来,她还不是很确定,可看他宁可东拉西扯也不提到正事儿,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

  大概就是他的家里人强压着他过来办事的,不情不愿之下,像这种被溺爱着养大的主儿,会随意找人撒气,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听闻小公爷对我们省城的教辅书感兴趣?”盛凌云决定先来个抛砖引玉。

  “教辅书?”小公爷疑惑的抬头,“什么书?小爷我从不看书,大字不识一个!”

  ……你很自豪啊!

  盛凌云也是真的无语,哪怕这年头文盲太多太多了,光是盛家府上就有至少八成的人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但那多数都是仆从,少数是女眷,还有就是老人们。

  哪怕她再怎么样,也没可能逼着自己庶出兄弟的嫡妻小妾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仆从们则是没必要,老人们还是让他们好好过下半辈子吧。

  但堂堂镇国公府的小公爷,即便是武将世家出身的,可武将不代表真的就是大老粗。当兵的可以不认字,但当将军的,那是必须要熟读兵法的,还要经常写表书交给上头或者直接派人呈给皇帝陛下的!

  再一次的,她心中那种违和感又冒了头。

  “小公爷您不是对教辅书很感兴趣吗?”盛凌云说这话时,看着的却是俞九。

  俞九忙开口:“小公爷确实是希望同我一起做教辅书的生意,我主要是负责江南一带,像京城以及京畿重地那一块,是由小公爷负责的。”

  “是吗?”小公爷很是惊讶的看着他,“我以为你是想送钱给我,怕我不好意思,才编出来的借口,原来是真的啊?”

  啊这……

  盛凌云借着喝茶的机会,吐出了一口浊气。

  相较而言,俞九才是真的想哭:“……您要是希望这样,也是可以的。但不是您说对那个水泥感兴趣吗?”

  “水泥又是什么?”小公爷宛若失忆了一般,一开口就让俞九感到窒息。就在俞九恨不得让人回去拿信件跟他对质时,他又突然想起来了,“对对,水泥!还有什么来着……让小爷我仔细想想。”

  俞九拿手掩面,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宛若智障的混蛋,是他小时候那个一脸聪明相的玩伴。

  考虑到小公爷的身份,在场也没人敢催他,只是默默的等着他在那儿抓耳挠腮的回忆。

  突然,他猛的一拍小几:“我想起来了!是我兄弟想要,说只要我帮他跑一趟,他回头就买几个瘦马送我。水泥!对,就是水泥!方子呢?原材料呢?会做水泥的人呢?小爷我全要了!”

  他兄弟……

  盛凌云直接就排除了他那两个嫡亲哥哥,只因一个还在边疆呢,另一个应该是在国子监,准备参加今年的乡试。

  甚至连他的庶出兄弟都不可能,像他这种人,绝不是一个区区庶子使唤得动的。要知道,镇国公府就算人丁兴旺,但他们仍然是很重视规矩的。

  重视长幼有序,重视嫡庶有别。

  所以,大概率应该是他的酒肉朋友吧,兄弟的另外一层意思不就是一起玩的好朋友?

  “水泥并不是我盛家所有,而是我们在府城的一个合作方。如果小公爷有需要,我可以帮您引荐一下。”盛凌云如是道。

  “你让他过来拜见!”

  盛凌云:……

  她估计,赵闰土会过来祭拜他。

  “当然可以,不过还请小公爷静候佳音。”她不会告诉对方,人就在府城里,正好拖几日,多打听一下这人来到省城后的作为,也好商量对策。

  “行!记得让他们带上那什么水泥的工匠!”撂下这话后,小公爷扭头就冲着俞九勾了勾手,示意他附耳过来。

  等俞九凑过去后,没想到小公爷用在场所有人都能听得到的音调,对他“窃窃私语”。

  “兄弟!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地儿?你安排安排,带兄弟去乐呵乐呵!别给我打马虎眼,说什么不知道哪里有好玩的,都是男人,别装噢!”

  俞九:……

  他正在议亲对象的姑姑就坐在上座啊啊啊!

  但他又不敢违抗小公爷。

  要知道,跟小公爷一起来的人里面,还有镇国公府派来的随从和护卫,其中就有一位在府上很能说得上话的老管家,特地叮嘱他,说小公爷近几年来脾气愈发暴躁了,千万一定要顺着他,一旦逆着他了,搞不好就会拿刀乱砍。

  俞家是个传承二百年的世家,底蕴十足,并不是像盛家那样是纯粹的商户人家。

  然而,他们家没有舞刀弄抢的习惯,更没见识过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场面。

  他都吓死了!

  也因此,哪怕盛凌云就坐在上首处,他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好的,我带你去。”

  “够兄弟!”小公爷非常满意,起身大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一句话都没撂下,直接转身走人。

  俞九满脸绝望的看了一眼盛凌云,后者冲着他摆摆手,他这才如蒙大赦一般的起身追了出去。

  惹不起啊,这里头的哪个他都惹不起。

  目送两人离开正厅,盛凌云瞬间黑了脸。

  其实,按照正常的登门拜访步骤,一般都是上午时分赶来,在正厅里小坐一会儿,尤其是互相第一次见面的,在中间人的介绍下要先认识一下。接着才是挪步去花厅或者园子里,换了一个地方自是能够更深入了解一番。等到了午膳时间,再由主家带着一起享用午宴……

  结果倒是好,人家就是上门来逼逼了一通,茶水一口没喝,点心倒是拿了一块捏在手里把玩,但据盛凌云的观察,这人临走前,随手把点心又搁了回去,一副漫不经心完全不把盛家放在眼里的模样。

  哪怕稍微给点儿面子,意思一下也会吃一口点心,抿一抿茶水的。

  这分明就是完全不给面子的同时,又连装都不屑装一下。

  “你们回去吧。”盛凌云面无表情的吩咐三个侄儿。

  仨人就跟方才的俞九一样,一副逃出生天的表情,飞快的跑了。

  哪知,等过后不久,就有人听闻了消息特地赶来算账。

  “敢问家主,您选择跟您一起招待贵客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我这一房,一个人都没有被选中?”

  “我家老四倒是被选中了,但他是个庶子啊!为什么放着我那位出色的嫡长子不选,偏选了个庶子?他何德何能?”

  “还有我家……”

  盛凌云目光冰冷的扫视了一圈,被她的眼神扫过的人瞬间闭了嘴。

  眼见安静下来了,她才开口:“选人的标准是吗?上家学连续两个月不早退不迟到更不曾请假的人,这就是我的标准。”

  她本来还想更严格一点的,比如说选几个成绩好的,结果发现家里没一个中用的。退而求其次,她就觉得哪怕是个傻子好了,要做到满勤应该也是很容易的。

  但还是不行,从正月十六开学到现在,家学里一个满勤的人都没有。最终,她又退了一步,点了这仨的名字。

  她的庶出兄弟们:……

  还、还能这样啊?

  “出身没得选,嫡庶能赖谁呢?脑子是否聪慧也是早已注定的,我不强求他们的学问有多出众,更从未指望他们考上秀才。但学习态度总是要的吧?我把话放在这儿,回头但凡有什么需要的,就靠这个标准来,你们可以回去努力努力。”

  努力努力?

  这玩意儿要怎么努力呢?

  回家打孩子去?

  几人当下就有些意动了,哪知还不等他们把意动改为行动,盛凌云又开口了:“你们这回也提醒我了,确实有些方面我做得还不够严谨。这样吧,你们全都去上学,横竖锦娘就要嫁人了,回头谁的学问最好,谁就是盛家继承人。记住,如果是小孩儿成绩好,那他是家主,你们其他人都滚出去!”

  啥???

  及至盛凌云都走得没影儿了,那几人这才一脸懵圈的回过神来:“她那话是什么意思?比学问?咱们盛家是商户吧?不是书香门第吧?”

  “小孩儿成绩好就是家主,也就是说,我家老四要是最终获胜了,我这个老子也没好处?那我的嫡长子呢?”

  “不行,要问个清楚!咱们走!”

  ……

  盛凌云没给他们问清楚的机会,她反手就搞了个骚操作。

  倘若盛家有人能在今年的乡试之中,考上举人的话,她可以立刻将家主之位让予对方。

  消息一公布,整个盛家全都陷入了呆滞之中。

  不是啊!

  他们家的文盲率那么高,谁能考得上举人啊!关键是,眼下都四月里了,八月的乡试啊!四个月的时间有啥用啊!

  别的不说,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正所谓,办法总比困难多,本来盛凌云是烦死了这群人,随口为难了他们,像这种拿着块大肥肉吊在他们眼前,看得到却吃不着的感觉,对于他们来说是何等的挠心挠肺。

  最关键的是,偌大一个盛家的继承权,可比一块大肥肉要吸引得多。

  但他们确实没有参加乡试的资格。

  参加乡试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已经拥有秀才功名。

  而考上秀才是需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这三门考试,倒是不用连续通过,这个是可以保存进度的。像江二郎,就是在同一年顺利的考过了县试和府试后,在院试上连续卡了两次,第三次才通过的。

  又因为孝义镇所在的县城是个很小的县城,院试甚至不是一年一次的,而是三年两次。也是因为这样,他到很晚才考上秀才。

  在省城,这些考试倒是每年都有的,分别是二月县试、四月府试、六月院试。今年恰好是三年一届的科举年,八月里还有乡试。

  也就是说,理论上确实是存在那种文曲星的,在今年二月猛的开窍,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考上举人,去参加明年二月里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以及三月里的殿试。

  但有个问题……

  现在已经是四月了。

  当然,就算时间上完全来得及,但文曲星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出现的。

  反正盛家那些人都是不可能的。

  除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群穿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