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群穿生活_分节阅读_第229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6 KB   上传时间:2021-10-20 19:17:49

  赵桂枝懂了,她终于明白自己上辈子是如何被反复割韭菜的。

  她怨念的看着周生生:“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

  “呸!你懂个球!这世上最狠毒的不是黄蜂尾后针,也不是什么妇人心。”周生生昂首挺胸一脸的嘚瑟,“最狠毒是资本家的心!”

  啊这……

  赵桂枝彻底无言以对,只是把样品扣下来了。

  于是,周生生懂了,这一批的外观颜值还是很不错的。没办法啊,作为上辈子的六零后,就算她有一颗不老的心,但终究没办法跟真正的年轻人相比。就算实际上她的审美并不差,可得到了赵桂枝的肯定后,才能信心大增,放开手大干一场。

  周生生鼓捣她的文创用品去了,原本一日游和夏令营冬令营的事情则是交给钱货郎去处理。

  赵家的书铺运营得非常好,本来因为教辅书大卖而导致排队时间过长,不少读书人是满腹的抱怨,但因为周生生及时介入,这个问题也没了。

  ——毕竟钱就那么多,花钱买了别的,自然买不起教辅书了。

  当然,赵闰土也不会亏的,他跟周生生是合作方,像本子的封面这些都是从他的印刷坊出来的,还有其他的加工作坊,都是在他名下的。

  值得一提的是,眼瞅着就要年关了,不是都说进了腊月就是年嘛,这个时间该是各大商铺生意最好的时间。

  偏就在这档口,赵家的铺子却同时关门了。

  关门的通知就贴在门口,时间为两日,说是要进行年前的紧急布置。

  这就有些离谱了,新老主顾们都不理解一个书铺装修个啥?尤其赵家书铺又谈不上什么历史久远的,本身就只开了才两年光景,里头的一应陈设都还是簇新的,为啥要赶在过年前关门修缮呢?

  就有些不太好的言论传了出来。

  但明眼人还是很多的,前头两三个月里,赵家书铺的生意火红到天天都有人在外头排长队,这要是算经营不善关门,其他铺子还活不活了?

  如此这般,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要说两天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足够各种言论发酵,但确实不够阴谋论出来的。大家普遍都是说赵家大少爷抽风了,或者人家就是特别单纯的想要赶在过年前修缮一新,毕竟这新年新气象嘛!

  其实,不光是赵家的书铺,包括美食街,以及其它铺子都是在同一时间关门修缮的。

  当然也在同一天宣布开业。

  因为这些猜测,当赵家各大铺子重新开业时,自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刚铺子重新开门时,无数等候已久的主顾迈入了铺子门槛,随后又火速逃离。

  “这这这……神仙手段啊!”

  “好平整的地啊!赵家上哪儿找来的那么大块的地砖,太大太大了!”

  “许是新的拼接法子?这才让咱们找不到缝儿。”

  “传说的天衣无缝啊!老朽我竟然能看到传说中的天衣无缝……不对,这该是地砖无缝、天砖无缝!”

  “神仙手段啊!”

第168章

  赵闰土是故意这么干的。

  搞出大事儿来,才能将宣传力度调整到最大!

  因此,他提前安排好了送货的人,将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特地赶在傍晚就宣布关门,连夜开始施工。等于说,在外人看来,赵家店铺统共也就歇业了两天,但其实不是这么算的,应该是两天三夜。

  甚至他还特地选了天气好的日子,还用到了小公爷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时,做的气象瓶。

  得亏这年头的人们没有噪音污染这个概念,当然因为是铺设水泥路,实际上的噪音也不算特别大,但夜间施工啊,怎么着也算是扰人清梦的行为了。好在,府城这边的居民区和商业街还是有划分的,就算不少店铺里都安排了守夜的人,但这种都是下人或者雇工,被赵家的管家挨个儿送了吃食之后,各个都表示没啥问题。

  挺好的啊,赵家在夜里施工,都没贼偷儿敢过来了,毕竟他们为了方便还点了两排的灯笼……

  总之,赵闰土是抱着一票打响名头的想法,将事情彻底的搞大了。

  事实上,效果还真就不是一般般的好。

  最离谱的是什么呢?是顾客们被吓得不敢入内了。最终,还是赵家的掌柜和伙计们哭笑不得上前唤人,甚至亲自做了尝试,才把新老主顾都忽悠进店铺里。

  然后,就出现了神奇的一幕。

  甭管是卖书还是卖吃食什么的店铺,所有的顾客们都有志一同的选择了低头。

  低头看地,就是不看周围的东西。

  见状,掌柜心里都有些没谱了,一面热情的招呼顾客,一面招来了机灵的小伙计赶紧去赵府回禀最新的消息。

  要知道,他们这是开铺子做买卖的,需要的不光是人流量,还要将人流量转成销售量呢!如今这般,所有的顾客们都忙着瞧稀罕,却完全没有购买东西的意图……

  这咋整啊?

  消息传到赵府,大管家很是无奈的让他媳妇儿将这些消息带去后宅,亲口告诉大姑奶奶。

  也就是赵桂枝。

  没办法啊,赵闰土是那个做决策的人,当然先前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在亲自做,但什么都已经预料到了,接下来当然是应该放手给底下人,怎么可能什么都交给他过问呢?那不得累死他?

  至于他本人,如今该是在省城的。

  明面上是为了寻找他亲爱的二叔,实际上……呵呵。

  于是,赵桂枝就成了那个代为管事的人。

  听完了大管家婆娘的话,赵桂枝满脸的不在乎:“他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一次将招牌特地打响吗?如今,人人都来瞧稀罕,他的目的不就达到了?”

  大管家婆娘道:“人是有了,可没人买东西呢。”

  “等热闹瞧够了,自然会有人买的。”赵桂枝浑不在意的摆摆手,“要是再有掌柜的过来讨主意,你就让他们准备好茶水点心,如果本身就时卖吃食的,让他们准备小份的试吃品。对了,移动餐车可以去支援一下嘛!”

  国人都爱凑热闹。

  一旦有热闹可看,必是人群聚集之处。

  那么,再接下来难道不是小摊小贩出没了吗?

  前排兜售瓜子饲料……哦不,是瓜子饮料,大家吃着喝着聊着,这热闹哟,看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身心舒畅。

  赵桂枝有着丰富的凑热闹经验。

  果然,按照她的话去做之后,吃食销量暴增。就有那机灵的,还特地安排了人推着热茶热汤,去书铺门口兜售热饮。

  要知道,此时已经是腊月里了,就算他们这边比不得京城那般寒冷,但腊月嘛,肯定还是冷飕飕的。

  那些能进入店里看热闹的还算凑合,但有些排队等候在外头的,不得冻得慌?一看门口就有卖热饮的,有钱的买贵的,没钱的也会掏出三文钱买一杯热茶,一天下来能卖出好几大桶热饮。

  见状,自然有人看着眼红,这水泥地暂时是学不来的,但卖热饮啊,那有啥技术难度呢?热茶那就是煮一锅热水往里面丢茶叶的,好坏就看茶叶本身,热汤倒是分为红枣冰糖啥啥的,这个也没啥难度,只要是做这一行的人买一杯回去仔细品一品,大概就知道成分了。

  但问题是,人家赵家铺面门口凭啥让你摆摊呢?

  有人说出钱买一个位置,但不好意思,这会儿摆摊的就是赵家自个儿的买卖,肥水不流外人田呢!

  又隔了半天,周生生听到消息后特地跑了一趟,很快就回来吩咐人连夜做了一堆的小三角隔离物,次日所有的铺面就真成了旅游景区那种形式了。

  入口和出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从入口进去后,只能向前走,一路弯弯绕绕的,几乎就是要将整个店铺绕一圈,然后从出口离开。

  这是旅游景区里的店铺常用的方式,要不然人群都堵在店铺里,一方面人挤人容易出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流动性。

  像如今这般,哪怕你一次没逛够,大不了再从入口重新走一遍。而排队等候的人,因为前头的速度快了,心里也有了盼头,动力就更足够了。

  没两日,周生生又让人采买了一批藤编的小篮子,类似于手提式的购物篮,在入口处可以领取,一路上选购东西后,直接去出口付钱就可以了。一下子,半自助形式的购物就出现了。

  当然,这么做之后,货柜也要重新规划了,不过别的不好说,但书铺就很适合这种形式,毕竟本来就是书架隔开的。再一个,这年头的读书人多半还是心里有包袱的,不会搞别的小动作。况且,在前后都是人的情况下,除非找好几个人互相打掩护,要不然也确实不好办。

  书铺首先实行,之后就是其他的店铺推广。

  周生生本来还打算搞出购物车来的,毕竟相较于人坐的车子,其实购物车更容易一些,一方面是承载量有限,另一方面也是不在乎是否平坦。只要是水泥路打底,就算轮胎是纯木制的,也不碍事的。

  但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没能成真,毕竟他们上辈子提供购物车的多半都是占地面积极广的超市,赵家的店铺面积虽然不小,但顾客太多了,瞧热闹的人也多,实在是没有地方让购物车通行。

  不过,这个想法破灭后,周生生又搞出了旁的事儿来。

  她让印刷坊在印刷文创用品时,格外做了一批小卡片,特地放在出口处的结账柜台旁,但凡购物满一百文钱,就可以得到一张小卡片,用小卡片换购入口处的热饮一杯。

  如果不想要热饮,集齐十张小卡片,也可以换其他的东西,譬如一沓纸、一个本子、一支笔等等。

  小卡片做得倒是挺精致的,但因为兑换之后又回来了,再说本身就是自家的印刷坊里印制的,这个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周生生表示,咱们搞活动不玩那些虚的,满一百文就送一张卡片,也不需要你特地拆分成几个单子,假如一口气买一千文的东西,就送十张!上不封顶!

  正好赶上年关里,赵桂枝得知后,又建议送一些符合年味的赠品,什么对联啊、福字啊、红包啊……

  横竖自家就有印刷坊,卖教辅书是赚钱,但卖对联福字红包更挣钱啊!

  “等等!你先把话说清楚,印刷那些东西到底是为了卖钱还是为了当赠品。”周生生有些不明所以,她以前倒是去超市里买过这类东西,毕竟大家都买,她不买好像挺傻的,虽然买了感觉也很傻,经常是买了新的才发现去年贴在门上的东西还没撕掉。

  赵桂枝笑道:“可以两者兼得啊!”

  “那不行,要是你把这些东西当成了赠品,绝对没人买的。”

  “可我要的就是没人买啊!”赵桂枝摊了摊手,“你想想,咱们一张福字卖十文钱,一副对联卖二十文钱,十个红包卖三十文钱……然后这些都可以用小卡片换取的,是不是有种赚了的感觉?”

  周生生:……

  论缺德,她就是再修炼一百年,也不是这倒霉外甥女的对手!

  有些事儿就是没说透,说透了之后,周生生立马就懂了。她回头就安排印刷坊加班加点的制作了一批年味十足的东西,光是福字就有不下十余种。而且她还知道举一反三,福字和对联都是提前让钱货郎去日禄书院联系的,由书院的先生写下来的。

  自然,求墨宝就要有个态度,赵闰土已经支会过赵桂枝了,关于年里替日禄书院更换水泥地面的事儿。

  早先因为水泥地面实在是不好解释,赵闰土就没跟书院那边说。等赵家店铺都用上了,并且这个事儿还传得沸沸扬扬的,几乎是满城皆知了,自然书院那边也是知晓的,毕竟读书人八卦起来也蛮厉害的。

  再说了,书院里的先生也是赵家书铺的常客,为此还有先生在见识过后,帮着去书院里宣传了一番,更是引得其他人纷纷前去围观。

  在这种情况下,钱货郎去谈这个事儿,表示赵家愿意为日禄书院所有的书舍、学舍等等地方,更换成统一的水泥路面,而且所有费用尽数免去,这算是合作方给的福利。

  书院大喜过望。

  而这时,再以崇拜为名,求几副对联福字,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因为已经是腊月里了,有些家住外地的先生并不在书院里,可但凡留在书院的,都给了墨宝,包括郭山长。

  周生生还觉得这次他们东西太慢了,幸好印刷坊的人很给力,在她提出了三倍加班费之后,那些雇工恨不得管她叫姑奶奶,干活干得格外卖力。

  不过就算这样,周生生也不敢太剥削劳动力了,她提出雇佣临时工,都不需要对外招聘的,让那些原本的雇工拉自家孩子或者亲戚过来就可以了。这种有个好处,老雇工会主动教新来的,还是倾囊相授,并且还会帮着监督新来的,免得干不好牵连到自己。

  同时,印刷坊的单子太多了,周生生感觉迟早是要扩张的,她就告诉广大雇工,干得好的临时工年后转正。

  一下子,这积极性不就上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2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9/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群穿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