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群穿生活_分节阅读_第246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6 KB   上传时间:2021-10-20 19:17:49

  赵桂枝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思考片刻后,她问一直旁观没吭声的二郎:“我是不是又坑了三郎?”

  二郎表情凝重的点了点头。

  好了,确认过眼神,果然是他媳妇儿带劈了他老娘。

  作者有话要说:  二郎:娘,对不起是儿子冤枉了您!

  三郎:?????为什么没人跟我说一句对不起呢?!

第179章

  赵桂枝的愧疚之情,其实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这是因为她坚信母爱是伟大的,江母那是三郎的亲娘,当娘的就算骂几句孩子,总不至于真的把亲儿子给干掉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桂枝很快就将注意力又放到了刚出生的女儿身上。

  话说,她睡懵过去之前,倒是见了女儿一面,也稍稍抱了一下,可那算啥呢?她还想继续跟闺女亲近一下呢。

  不久之后,得了消息的赵奶奶就过来了,身后还跟着抱着孩子的奶嬷嬷。

  赵桂枝也是在怀孕后期才又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富贵人家大小姐的待遇,旁的不说,奶嬷嬷啊,这得是什么样的人家才能请得起奶嬷嬷呢?

  可她闺女就有,奶嬷嬷是一个,只负责喂养照顾孩子。另外,还有个大嬷嬷,是赵奶奶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说是个精细人,最关键的是,还是赵府的家生子,祖祖辈辈都在赵府做事。

  除了这两位嬷嬷之外,还有其他的仆从……

  啧啧,多金贵的娃儿呢!

  赵桂枝一面腹诽着,一面还是顺势接过了她闺女。

  幸好,她已经学会了怎么抱孩子,早先是虞三娘家的嫦娥和二师兄,当然还有刘童生家的羊驼。但羊驼那孩子不好带,谁抱都哭,哪怕年岁略大了一些,人家也只是哭得更大声了,并没有变得不爱哭。

  再之后,就是三郎和黄氏的孩子了,就是那个大雕。

  大雕要比金玉早出生了一个月零两天,刚开始赵桂枝还有点儿不敢伸手,毕竟这孩子瞅着太小太软和了。好在,之后她还是慢慢的学了起来,毕竟她这也就快要生了,上好的锻炼机会搁在眼前,要是不好好把握,回头咋抱自个儿的娃儿呢?

  如今看来,这个想法非常不错。

  唯一令她疑惑的是,自家闺女瞅着好像比大雕刚出生时,还要胖乎一些,当然脸也更圆润白嫩了。

  “像个大糯米团子。”赵桂枝小心翼翼的拿手戳了戳怀里的小肉团,忽的抬头问,“我能吃糯米团子吗?”

  二郎:……

  虽然他知道他媳妇儿绝对不是馋闺女了,但两句话放在一起,真的很难不让人多想。

  只是没等他开口,赵奶奶已经一叠声的答应了:“能啊!咋不能了?糯米多养身子呢。你这会儿知道奶奶疼你了吧?也就是你不用喂孩子只是简单的坐个月子,没几样是忌口的。这万一要喂奶,那忌口的就多了去了。”

  赵桂枝心有余悸的点点头,但她转念一想:“那就苦了奶嬷嬷了,喂奶忌口那么多。”

  “没事儿,你哥许了她大儿子好前程。”赵奶奶其实也是心里不安的,说白了,像他们这种又不是真正的土著,碰上这种方便了自己但坑了别人的事情,本来就很难过心里这一关的。好在,赵闰土特别能忽悠人,他既给了奶嬷嬷比一般奶娘更丰厚的月钱,还许了人家孩子前程,这一下子就变成了不让她当奶娘就是坑了她了。

  一旁的奶嬷嬷也是乐呵呵的说着感谢的话,她也是家生子,能送到主子跟前贴身伺候的,不是卖身的就是家生子。

  赵桂枝口中唤着玉娘,赵奶奶听了更高兴了:“这名儿是我起的,你婆婆直呼好。”

  二郎终于找到自己能搭腔的话题了,当下便道:“我们家的人都不会起名儿,金玉这名儿确实好。”

  又是金子又是玉器的,能不好吗?反正江母一听,就觉得这个名儿贵气,透着一股子有钱富贵的气息。

  “对对!金玉这名儿可好啦!”赵奶奶半点儿自谦都没有,高兴的对二郎道,“我还跟你娘说,等我家木疙瘩下次再生,生闺女可以叫金宝,生儿子叫金贵。我是这么说,我说亲家母啊,回头你就可以跟人家显摆了,说我孙子金贵哟!”

  赵桂枝:……

  这个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

  江二郎:……

  这个话我又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本来江金玉听着挺好的,但她要是真的有了个弟弟,就得叫江金贵了?有对比才有差距,果然好名字要靠对比。

  好在赵桂枝倒也不是很在意,一来她今个儿才刚生了娃儿,距离二胎还有很久很久呢,再说也不一定二胎就是儿子。二来……

  既然要对比,干嘛要找好的比?江家这边,又是虎又是彪,还有雕的,怎么样都能找到心理安慰的。

  才这么想着,江母去而复返。

  “哎哟亲家奶奶你也在啊!我刚才过去把三郎臭骂了一顿。”

  虽然江母骂儿子几乎已经算是日常了,但摸着良心说,就连赵奶奶也想不通,为啥她孙女刚生了娃儿,亲家母要跑去骂儿子。哪怕赵奶奶自个儿也刚骂了孙子,但这是一回事儿吗?

  她孙女都生了,她孙子还没着落,这还不欠骂?

  可对于江母来说,大郎二郎三郎都有娃儿了,唯独只剩下了幼娘一个。但幼娘还没及笄呢,就算府城这边女孩儿嫁人都挺早的,那也要到及笄才会出嫁。再说了,就算真的要骂人,也扯不到三郎身上呢,人家上个月才刚当了爹。

  好在,没等赵奶奶将心中的疑问说出口,就听江母喜气洋洋的道:“我骂三郎了,让他别胡乱给孩子起名字。要是回头他媳妇儿再生娃儿,生儿子是可以叫二雕、三雕的,但生了闺女绝对不能叫雕娘或者雕妹。太难听了,这不是耽搁孩子一辈子吗?”

  赵桂枝怂怂的缩了缩脖子,天知道三郎压根就没考虑过以后的事儿,这纯粹就是她嘴欠惹出来的祸事。

  但赵奶奶不知道啊,当下就顺口问道:“那叫啥?”

  “叫花雕!”江母傲气的一扬头,用无比自豪的语气道,“江花雕!听着是不是很贵气?跟江金玉差不多!”

  差、差不多?!

  赵桂枝很想问问江母,这哪里差不多了?江金玉充其量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但江花雕呢?反正被这个名字一衬,江金玉一下子就成为了顶级好名字。

  话说,江大雕的弟弟们叫二雕三雕,妹妹叫花雕?那要是再来一个妹妹,是不是要叫江沙雕了?

  想到这里,赵桂枝不由的低头看向她闺女,愈发觉得她闺女的投胎技术还是非常可以的。反正比她堂兄堂弟堂妹都要好。

  江母显摆完就跑了,主要是她也意识到了,赵桂枝跟前不缺照顾的人,而且人家奶奶可能想趁着这机会多跟孙女亲近呢,毕竟赵桂枝原先怀着身孕都到处乱跑。所以,她这个当婆婆的,还是别来碍事儿了。

  她不光自己跑了,还顺便把二郎拽走了,美其名曰,不能耽搁人家祖孙俩培养感情。

  二郎再一次陷入了无话可说的境地,他真的很想提醒他娘,那是他媳妇儿和他闺女,怎么说的就跟他待在那里碍眼一样。

  但他终究还是没说啥,而是先办正事儿去了。

  说来,从他赶回来之后,就一直没好好歇过,谁碰上自家媳妇儿正在生娃儿都不能安心休息。至于旁的事儿,就更没时间办了。

  而赵桂枝这边,等江家母子俩一走,一直沉浸在思考中的赵奶奶也回过神来,满脸困惑的问赵桂枝:“花雕哪里贵气了?还跟咱们金玉比,这哪儿能搁在一块儿比呢?她想要贵气,就不该叫花雕,要叫茅台!”

  赵桂枝差点儿没笑岔了气,不过仔细想想,花雕确实不够贵。

  “……奶奶您说得对!”

  得了孙女支持的赵奶奶相当高兴,很快就决定当奶奶的不能太偏心,抽空多想几个好名字备着,回头好直接给大孙子!

  唯一的问题是,她大孙子连个媳妇儿都没有……唉!

  许是想什么来什么,这厢赵桂枝平安生产的消息才刚送出去,盛家那边就派人来了。来的当然不可能是盛凌云本人,她走不开的,因此派了盛锦娘过来。

  从省城到府城也许好几日的时间,因此盛锦娘赶到时,并不知道赵桂枝已经生产了。等知晓后,又因为时间太晚了,当天没有过来,而是等到第二天上午,才跟幼娘一起过来看望赵桂枝母女俩。

  赵桂枝一看到自家二胎妹妹,顿时非常高兴:“我奶昨个儿还惦记你呢!”

  盛锦娘也很高兴的回道:“我昨个儿下午就来了,怕你刚生完孩子打扰到你休息,不过我昨个儿去给赵老太太请安了,还陪着她一起用了晚饭。”

  说笑着,她和幼娘一起扒着摇篮看了孩子。

  幼娘昨个儿就看过了,也习惯了抱孩子,这会儿还帮着盛锦娘做介绍,说了斤两又说名字,大概是因为介绍的太到位了,就给赵桂枝一种错觉。

  ——仿佛是专柜的销售。

  幸好,金玉小宝宝什么都不知道,她还只是个会吃会拉会嗷嗷哭的小婴儿。

  赵桂枝几乎可以肯定,她家胖闺女估计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被当成展览品,任人围观的。

  这一天来得很快,洗三这日,江金玉就成了最热门的展销品,当然这一天她也是收获满满。

  因为赵桂枝还在月子里,前头发生了什么事儿,她并不清楚。她只知道,傍晚时分江母过来时,满脸都写着……

  发!财!啦!

  根据江母所说,洗三这一日,江金玉收到的各种礼物加在一起,就差不多够当她的嫁妆了。

  这才仅仅是洗三,回头还有满月酒和百日宴呢!

  赵桂枝倒不觉得奇怪,虽说江金玉明着算是江家的娃儿,但在府城很多人家看来,这是目前最能拍到赵闰土马屁的事儿。谁让赵府也没旁的好消息呢?想送礼套近乎,都没个合情合理的借口,也怪不容易的。

  而他们讨好赵闰土的缘由也非常得简单且接地气。

  那就是……

  水泥!水泥!!水泥!!!

  饶是赵闰土一再的扩充了水泥的产量,为此还招募了不少员工,但这个产量还是没能跟得上。

  原因也不难猜,还能不是因为他们的水泥厂做不到工业流水化吗?纯手工的制作水泥,本来就相当得慢。偏生,这年头的水泥需求量还特别大,毕竟谁家都想要这玩意儿,除了能铺设室内的水泥地外,还能在室外铺设一大块,另外还有修桥铺路……

  当然因为水泥的价格一直供不应求,直接导致价格也非常得不亲民,所以平头百姓那是不用想了。

  也不是这么说,普通的小老百姓确实不用考虑自家也铺个水泥地面了,但他们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譬如说,去水泥厂应聘当个一线工人,去当个车夫从城外将水泥一袋袋的运送到城里来,去学个技术当个水泥匠人……

  实在是啥都不会的,还能当力工搬运水泥。

  赵家的水泥厂一下子就给城里创造了几千个工作岗位。

  对了,周生生还横插一杆子,又开发了一条全新的旅游专线。

  那就是——参观水泥厂!!

  这条旅游专线简直太绝了,不光能参观,还能全程体验一番。从水泥的制作,但赶车运送,再到纯体力搬运等等。

  用赵闰土的话来说,没个十年脑血栓,那是绝对不会参加这种旅游专线的。他还有句话没说,能想出这么傻缺的旅游专线,周生生也是个人才。

  你想啊,谁会花钱参加这种旅游专线?

  好端端的日子不过,特地跑去城郊的水泥厂里,参观不说,还身体力行?这不得有什么大病呢?

  最关键的是,这条旅游专线居然还不便宜!

  要知道,赵闰土是个有钱人,连他都说不便宜了,那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参加一次旅游专线所花费的钱财,能去至少二十次游乐园加美食街一日游了。尤其参加游乐园和美食街一日游的,还包了两顿饭和好几顿点心,参加水泥厂旅游专线的,啥都没有!连车都要自己赶!

  万万没想到啊,还真有人去了。

  又因为参加这条线路的游客太多,周生生又在一日游的基础上,增加了二日游、三天四夜游、七日八夜游等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2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6/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群穿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