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群穿生活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寒小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6 KB   上传时间:2021-10-20 19:17:49

  没给二郎缓冲的机会,她又道:“可惜了娘一心盼着她也跟着嫁进门,她爷爷后来又给她寻了一门亲事,就是那个跟咱们娘一个姓氏的小货郎。以前家里也曾富贵过,只是后来败落了。如今周老爷应允了这门婚事,前提是小货郎要做周家的上门女婿。”

  “还有啊,那位周大小姐说咱们奶像极了她死去的亲奶奶,愣是在临走前认了干奶奶,还准备等成亲时,邀请咱们奶奶去坐上座喝喜酒。”

  “对了,我家把我的嫁妆也送来了,我看了一下,其中有一箱子书,我拿了两本简单的给了虎头,你回头也瞧瞧有没有你要的。”

  赵桂枝觉得应该都说全了,满意的点点头,盛出了饭菜,准备全家一起吃午饭。

  呃,江奶奶不吃了,她已经躲屋里睡午觉去了。

  三郎也……大概也不用?

  她不太确定的探头问道:“三郎,午饭你还吃吗?”二郎刚才是稍稍垫了垫肚子,三郎却是硬生生的把自己吃撑了,应该不用了吧?

  被江母撵得哇哇乱叫的三郎,抽空回了一句:“吃!就算我不吃也得陪着啊!”

  江家还是有自己的规矩的,譬如说,开饭时全家都要在。以及吃完饭并不会立刻离开桌,而是坐在旁边等着全家都吃完。当然,如果是农忙时节,自是例外的,忙都忙不过来了,谁也不会在意这些。

  还有就是,江奶奶也是个特例,在这个家里,没人敢管她。

  三郎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对,再说他都绕着院坝跑了好几圈了,他觉得他还能吃点儿。

  江母听了这话,也不撵他了,只插着腰挥舞着门捎:“你现在立刻给我去菜园子里,把那几个大冬瓜都给我搬回来!再去你大伯家,跟他们说家里缺冬瓜,扛几个过来。”

  “啥?”三郎被震住了。

  “丰收他娘!出来!”江母吼完三郎,就把隔房的侄媳喊出来了,“桂枝做的那个啥啥田螺,你盛一盆拿回去,就当是添个菜了。”

  大堂嫂欢欢喜喜的奔出来:“好嘞!我下午还来帮忙啊!”

  刚才那一小碗一点儿不过瘾,她中午一定要吃个够!

  赵桂枝已经匀了一大盆辣卤田螺出来,大堂嫂道了谢,说吃过饭就送来,随后端着大盆子满脸兴奋的走了。

  等她走下院坝才想起三郎这个倒霉孩子,忙高声喊:“我家冬瓜有的是!我给你挑几只个头大的!”

  虽然不知道江母怎么突然跟冬瓜较上劲儿了,但拿冬瓜换那么好吃的田螺啊,大堂嫂深以为这买卖值!

  灶屋里,赵桂枝也将自家中午的饭菜盛出来了,边盛边说:“娘就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好人啊!”

  二郎已经从“赵桂香”变成“周大小姐”的事情中缓过来了,闻言却倍感新鲜:“为何这么说?”

  “因为冬瓜是我要的。”

第59章

  为了处理江母从钱家村收来的两大桶田螺,当天下午,大堂嫂不止自己过来了,还喊了两个妯娌一起来帮忙。

  那两人满脸的喜笑颜开,看着竟不像是来干活的,倒像是……

  来聚餐的?

  噢,懂了。

  两大木桶的田螺呢!那还不是小桶,而是能把虎头整个儿塞进去的大木桶。真要收拾干净,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呢!

  赵桂枝喜欢做吃的是真的,但她的确不喜欢处理这些事儿。搁在她上辈子,那是买条鱼都要让小贩现杀好的,买块猪五花都能叫人搅好的。

  眼下当然没有了上辈子的便利,但有人帮忙自是再好不过了。

  就连江母都没话说了,只叮嘱赵桂枝晚间再盛出一盆,让人带回家去添个菜。毕竟,就算是亲戚好了,都分家那么多年了,总不好叫人白干活。

  吩咐完这些话,江母就走了,她也忙啊,要赶在不出摊的日子把能提前干完的活儿都干完。再就是,薛氏的月份也大了,是还没到生产的时候,但确实不能再做那些肩挑手提的活儿了。等再过两月,怕是就该生产了,到时候还得伺候月子,她就盘算着,能多干一些是一些吧。

  这个时候,江母还不知道赵桂枝准备干一票大的。

  等当晚虎头和幼娘回来时,看到了二郎和三郎回来,俩人的脸上露出了一模一样的惊喜表情。

  幼娘是见到许久未见的亲哥哥,打心底里感到高兴。虎头的情况就有些不太一样了,他是觉得……

  终于有人能帮他分担了,他奶终于不用逮着他一个人骂了!

  “三叔三叔,这趟回来你们能在家里待多久?对了!你们是回来过中秋的吧?那太奶奶的生辰呢?”虎头两眼放光,恨不得扑在三郎身上。

  三郎一脸的受宠若惊。

  别看他是家中的小儿子,但江家跟其他人家不一样。这老大稳重能干,颇受江父江母的敬重;老二天资过人,哪怕他自己是谦逊得很,但事实证明,他的读书天赋哪怕是在镇学里,都算是上乘的;至于老三……

  反正吧,别家是“阿二头,夹扁头,爹不疼,娘不爱”,搁在他们家,老大老二都很好,是有个不太好的但已经嫁出去了,还有个幼娘听话懂事乖巧,唯独江三郎这个小儿子,天生就是受气包。

  见虎头无视了二郎,直接奔到了自己面前,三郎是又惊又喜:“哟,咱们家虎头这么想念你三叔我啊?也是,咱俩感情好,对不对?”

  虎头格外配合的点头:“嗯嗯,全家里头我最最喜欢三叔你了!”

  多假的话呢?

  他前个儿还被江母骂得大声表白,昨个儿瞅着卖剩拿回来的卤肉,差点儿没丢下亲娘认赵桂枝当娘了,今个儿……

  反正吧,虎头的话傻子才会当真呢。

  三郎就当真了。

  “你放心吧,这趟回来我们能待好几日呢!其实主要是你二叔,他要参加十月底的考试,舍不得浪费丁点儿时间,连回家都带着他的书。”

  听到这话,虎头只差没两眼放精光了:“那让二叔去上学啊,三叔你留在家里好不好?求求你,你就留下来吧!”

  “这个……”三郎一脸受用的表情,却还要故作矜持的不立刻回答,引得虎头再三哀求。

  江奶奶从灶屋里出来,她刚才又偷吃了小半碗田螺肉,美滋滋的吧唧着嘴道:“你求他有啥用?他不跟你一样,在这个家里说不上话?他要是能自己做主的话,老早就不去上学了。”

  三郎:……

  虎头:……

  真相它来得那么快,幸好美味的饭菜也来得很快。

  吃饱喝足后,江母下达了最新的命令:“二郎留在家里陪桂枝,你要念书也成,反正就待在家里哪儿也别去。三郎你明个儿去一趟村学那头,问问先生虎头到底是啥情况,幼娘她总是心疼虎头,也不舍得说他。你去,要是他淘气胡闹,你就替你大哥收拾他!”

  虎头惊呆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还不是挨揍,而是……

  “那小姑姑明个儿不用上学了?”

  “她要留在家里干活。”江母凶狠的瞪了虎头一眼,“要是被我知道你在学堂里胡闹不好好学,我就把你屁股蛋子打成十七八瓣!”

  好凶……

  被凶了一脸的虎头,很快就忘了刚才的事儿,只因美味更勾人。无奈的是,赵桂枝吃了几口就想起来了,提醒说小孩子多吃辣不好。

  这就很离谱了,不让孩子吃辣,那为啥要做那么多辣的卤菜呢?

  答案当然是,这玩意儿是准备开卖的。

  江母明个儿也有重任。

  依着先前的计划,她是准备等下次去钱家村赶集的时候,再去还两个大木桶,顺便再让娘家的半大孩子摸一些田螺。但眼下计划有变,她是真没想到,这玩意儿居然会那么好吃,深以为自家吃太可惜了,应该多准备一些原材料,卤好了卖掉换钱。

  二郎听说后,忙道:“那我陪娘去吧,帮娘推车扛东西。”

  “不用!”江母断然拒绝,“只是两个空的木桶有什么好帮忙的?我自个儿能行。你呀!”

  她用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打小就聪明好学的二儿子:“你就不能多陪陪你媳妇儿?你娘我还等着抱孙子呢!”

  “奶!奶!”

  空气中的尴尬情绪甚至还来不及酝酿,就被虎头高声打断了。

  江母没好气的数落道:“叫我干嘛?有吃的都堵不住你的嘴!”

  虎头从条凳上下来,蹬着两条小短腿跑到了江母跟前:“奶!奶!你抱抱我,抱我啊!”

  “抱个屁!你看我闲吗?”江母完全没理解这倒霉孩子又抽得什么风,愣是打断了她的话不说,还害得她忘了刚才想说啥来着。

  平白挨了骂,虎头可怜兮兮的回到了饭桌前,他还一脸的迷茫,扭头问他娘:“娘,我是不是奶的亲孙子啊?我是你捡来的吧?”

  “瞎说啥呢!你当然是娘生的。”薛氏有点儿转不过弯儿来,心说这孩子以往也不是没挨过骂,这回也就是轻飘飘的两句话,这就怀疑起自己的身世来了?

  “那奶为啥不抱我?她刚还说她等着抱孙子。”

  虎头委屈,虎头说了。

  然而,没有同情,只有满堂哄笑。

  ……

  次日,三郎起了个大早送虎头去学堂,那可真的是早啊,反正比他自己上学是要早上了一刻钟。毕竟,他上学的地方,前头是学堂后头就是学舍,几乎是紧挨着的。不像虎头上个学还要翻山越岭的。

  “你在嘀嘀咕咕啥呢?”大房家的扁担凑到三郎身边,他觉得他家这个小堂叔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三郎瞥了他一眼,用过来人的口吻训道:“读书讲究一个多读多背多写。你想想你们每天早晚在路上要花多少时间,要是能利用上这段时间来背诵课文,岂不是肯定能比同窗学得好了?真笨!”

  扁担愣住了。

  这年头的孩子,哪怕是家里咬牙出钱供着念书的,但其实多半都还是实行放养政策的。家里人是指望学堂里的先生好好教,自家娃儿好好学,旁的却是没有的。

  可别说五六岁的孩子了,哪怕再大几岁,不都是淘气包?贪玩贪吃才是正常的,爱学习的?饶是江二郎好了,他在虎头这个年纪,那也是厌学的,还是后来,等他亲眼看到了父母和长兄的辛苦,这才收了心,打定主意要好好学。

  扁担要比虎头好一些,并不是说读书天赋的问题,而是他相对而言更能坐得住。

  能老实坐在课堂上,也能乖巧的看着先生讲课。这才刚启蒙一年呢,先生教的东西都是极为浅显易懂的,稍稍用点儿心思,都不需要课后复习,只要上课时认真听讲了,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当然,一切都是靠对比,比起其他不爱学的同窗,扁担这个老实孩子,至少在目前来看,是真的很不错。

  但也没人告诉过他,要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一些。

  他边走边想小堂叔刚才的话,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

  是啊,他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睁眼就要吃早饭然后去上学,回到家就已经傍晚了,如果是夏日里还行,天黑得晚,还能抓紧时间玩上一会儿,或者帮家里干些杂活儿。可如今都秋日里了,几乎每次回到家,没多久天就跟着黑了。

  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比别人读得好呢?

  扁担其实也不是有多聪明,确切的说,他就是个普通孩子。被三郎这么一点醒,他很快就决定,以后利用路上的时间来背书,反正要赶路也干不成别的啊!

  “人之初,性本善……”

  三郎原本是在嘀咕他二嫂托他办的事儿,生怕自己忘了,路上多念叨几遍。结果,眼瞅着快到村学了,扁担那倒霉孩子突然“嗷”了一嗓子,吓得他一个激灵,差点儿把要办的事情给忘了。

  “你干啥呢?要背书不能趁早啊?这都快到了!”

  “噢。”扁担可乖了,他觉得又学会了,背书要趁早,晚了就来不及了。

  把这俩倒霉孩子送到村学了,三郎还跟先生约好了午饭时间坐下来关于虎头的情况好好谈一谈。当然,他还是会帮着做饭的,其实生火做饭这种事情真的难不倒他,而且为了不难吃到其他孩子,他特地跟他二嫂讨了一罐子酱菜来。

  是咸香味的,尽管没有香辣味的更好吃更下饭,但这也不错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群穿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