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寒门崛起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颜月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4 KB   上传时间:2021-12-11 21:13:26

  最后顺利回到家里的就只有四丫。

  姐妹几个当初商量好了,每个人报考不同的专业,这样等大家工作之后,各行各业都能照顾到家里人,多好!

  四丫学的市场营销,四丫觉得自己最笨,比不得几个姐姐和妹妹有出息,她学这个最“没用的”,以后帮爸妈做生意。

  至于五丫和六丫,俩人进了科学院的少年班,但是跟郭青云不一样,不在一个地方上课,除了郭青云特意去找她们,就从来没有碰过面。

  不说郭青云忙,她们两个也是,她们这一批新生实行的是两段式学科平台教学模式,前两年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后两年是个性化的专业学习,老师给予指导,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和意愿做调整。

  四丫回到家之后,先是陪着爸妈、爷奶、姥爷姥姥坐了一次全身体检,然后她开始实施自己的大计划。

  将郭张记麻辣烫做成连锁品牌,一步一步的开到全国各地。

  因为她得到了郭青云和家里人无条件的支持,所以四丫是带了一份严密的企划书回来,她真的想把家里的生意当成事业来做,想给爸妈减轻负担,想多挣点钱给姐妹们花。

  这也就是她家,干什么都想着家里人,而不是都想着自己!

  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的情义,任谁都比不了!

  “有大本事的孩子展翅高飞,飞远了不容易回来。”

  “没大本事的孩子孝顺,能中用!”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的,从郭庄往外蔓延这个说法,为啥?

  看郭建设一家不就知道了。

  几个孩子没上学的时候,就属四丫最笨,大家怀疑她是傻子,多烫的饭都往嘴巴里面送,几个孩子上学之后,还属四丫最笨,她没姐妹们学的好!

  但是呢,有出息的都回不来,回来过年的只有一个四丫,四丫能中郭建设两口子的用,以后俩人老了需要孩子们照顾了,能亲力亲为照顾他们的也许就只有四丫了,那些有大本事的孩子,本事越大,越没有时间。

  所以,自以为开明的,自以为有思想境界的一群人,竟然偷偷的总结了一个道理:“当父母的要一视同仁,不能只看重会学习的孩子,不会学习的孩子也得看中,不能偏心,十个手指头得一样长,只要是自己的孩子,只要努力的去培养,出息有出息的好,没出息有没出去的好。”

  结果呢,这事传了仅仅一个星期,在一家人动身去京城之前,四丫仅凭一己之力,带着郭建设和张秋果一开口气开了四家分店。

  阳东镇一家,姥姥那边的镇上一家,大姨那边的镇上一家,县城一家。

  阳东镇的生意交给了郭建汽的老婆,姥姥那边的生意交给了二舅妈,大姨那边的生意交给了表姐高晶晶,至于县城,县城的生意直营,暂时交给了二姐夫代管。

  二姐夫一直没有去市里,跟两口子异地分居好几年,不光没有像别人担心的会散,两个人还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等伶俐和胖墩顺着郭青云学过的学校考上大学之后,二姐夫再去市里跟春雨姐会和。

  为了给两口子制造见面的机会,也为了麻辣烫的事业,四丫给郭张记麻辣烫注册商标之后 ,就许诺二姐夫,只要经营的好,店会一直开到市里,他可以来回两地居住。

  以后,二姐夫就是副总经理,没有股权,但享有分红权。

  别说分红权了,就是一分钱不给,二姐夫一样得掏心掏肺的干,不然春雨不愿他意,伶俐和胖墩也不会愿他意。

  更可况,不管是三叔三婶,还是妹妹们,全都不会亏待他!

  二姐夫就这么掏心掏肺全心全意的管理着郭张记麻辣烫。

  他表态:“三叔,三婶,四妹,你们放心去看七丫她们,我一定把咱的生意全部都照看好!”

  这般风风火火的,消息不走漏都难。

  大家带着家里的好东西给郭建设一大家子送去的时候,看四丫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谁说这孩子没出息?

  这么短的时间干出这么大的事,这还不叫有大本事吗?

  果然,郭建设家里的孩子就是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

  果然,只有自己家的孩子才配说没出息,别人家的孩子就是牛!

第111章 预感

  因为郭建设和张秋果已经去过一次京市, 两个人这次放得开,不像之前战战兢兢简直不知道带什么,生怕没带够, 生怕带的不好, 生怕闺女被人笑话。

  去了一次之后,知道七丫过得好, 知道她在哪被所有人重视, 心里就有了底气,现在再去就有了主意。

  带些吃的用的,带着那边没有的稀罕物, 就连家里腌的红薯叶都给带着。

  七丫喜欢吃,七丫的老师也喜欢吃, 就是那个陈老家的阿姨说的, 上次临走前陈老家的阿姨多客气的, 还买东西送送他们,夸他们带的红薯叶好吃, 说给陈老下面条,陈老竟然多吃了一碗饭。

  他们比不上别人有钱,没啥稀罕东西,但是晒干的红薯叶管够!

  郭建设和张秋果带了一麻袋的红薯叶和红薯片,还有红薯面。

  四丫跟着一起收拾,知道这边有人送,那边有人接, 她就没拦着, 爸妈想带什么就随便他们带, 不管跟七丫吃,还是给七丫走人情, 带多少都不算多,把家搬空了都行。

  四丫唯一拦着的就是四个老人,让爷奶还有姥爷姥姥少带点。

  一开始姥爷和姥姥不愿意去,谁家孩子出息了,还会接姥爷和姥姥去享福?

  没有的事!

  他们这有一句俗话,姥爷和舅舅疼外甥瞎疼,瞎疼就是疼了也白疼的意思,属于热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型。

  意思就是说外孙子是外人,无论再怎么疼,长大了出息了,还是想着他们自己家的人,不会想着姥爷家的人。

  以前姥爷嫁闺女的时候就有人说姥爷傻,不知道给儿子换彩礼,活该小儿子打光棍,可惜姥爷认死理,他不卖闺女。

  后来姥爷有个啥好东西,走村串会的卖老鼠药的时候,一路走到郭庄哪怕来回走个大半天也得给七丫送去,让这个好不容易活命的小外孙女吃了补一补。

  张秋果越来越出息,一步一步的拉扯娘家,一个出嫁的闺女竟然比儿子还重用。

  七丫呢,也越来越出息,当了状元,成了大人物了!

  可她并没有向俗话说的那样——姥爷和舅舅疼她白疼!

  她不光给姥姥和姥姥零花钱,还要带姥爷和姥姥见大世面!

  别看姥爷和姥姥之前说不去,当四丫劝了又劝,把火车票给他们送去的时候,两个人松口之后完全乐的合不拢嘴。

  一天天红光满面的,逢人便说:“我们七丫孝顺啊,非要接我俩去京城旅游!我们不去吧还不行!你说这孩子咋不知道心疼钱呢!”

  乡里乡亲就没有一个不捧着说的,说真的,谁不羡慕啊!

  “你外孙女聪明!”

  “你们外孙女孝顺!”

  姥爷和姥姥听了之后就更高兴了,像打了鸡血一样到处搜罗好东西给七丫带上。

  他们两个都如此,对比之下,爷和奶就更高兴了。

  如果不是四丫拦着,俩人不知道要跑多少趟集市给七丫买东西,明明四丫都说了他们买的吃的七丫不缺,买的衣服七丫也不缺,俩人不听劝,还是非要买。

  振振有词的说:“那万一呢,万一七丫喜欢呢!”

  好吧,就为了这么个万一,买了一堆七丫可能吃不完也用不上的东西,节俭了一辈子两老人这会不知道节俭了。

  四丫一个没看住,爷竟然骑着自行车带着奶去了庙里,俩八十多岁的老人不嫌累,诚心诚意的请一盘好大的香回家,出发的前一天,烧了整整半天。

  奶磕了好多个头,希望老天爷希望老灶爷保佑她们七丫,保佑她们家的孩子们都健健康康的。

  爷跪在奶旁边,也磕了一个头,趴在地上半天没起来,头抢地的说:“要是我家孩子们有啥灾啥难得都让我来挡,我老头子不怕,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啥也不怕,求老天爷保佑我家孩子,不好的都落在我身上。”

  奶听了之后,也许了一个愿,跟爷一样。

  奶说:“还有我,不好的也落在我身上,让我孩子都好好地,让我家孩子都好好地。”

  敬完神,烧完香,奶继续收拾家里的东西,归拢之间准备好的各种蛋,鸡蛋、咸鸭蛋,还有皮蛋。

  路远东西又多,怕鸡蛋到地方磕破了,只带了一点,皮蛋和咸鸭蛋不怕,咸鸭蛋自己家里腌的,奶每年都腌很多,自己舍不得吃,都给孩子们吃,这个分点那个给分店,少了还不够分。

  皮蛋呢,也是奶自己做的,用石灰和锯末这种不值钱的东西做皮蛋,味道却比买的还好吃,剥了壳之后,颜色黄灿灿的,摸起来弹弹的,特别有劲道,瞧着都好吃。

  对了,还有鸡!

  怕杀早了味道不好,奶不敢提前杀,这明天要走了,今天晚上杀好,收拾好,明天一拎就走了。

  去一趟不容易,得多带几个给七丫吃。

  “七丫在外面这么多年,一直没吃上家里给她喂的鸡,这回咱去啊,得给他多带点!”爷烧了一大锅热水,帮奶一起给鸡腿毛。

  奶手上的肉松耷耷的布满了老年斑,这双属于劳动人民的手干惯了火,拔起鸡毛来一点也不怕烫,动作特别利落,一边拔一边高兴的说:“天冷不怕坏掉,多带一点,给七丫吃,一天一只能吃好几天,咱自己养的鸡有营养!”

  爷想了想,突然想起还有个好东西!差点忘了!

  他拿出一个塑料袋子,小心翼翼的装了四五斤自己腌的萝卜干,切成小块,用香油拌拌,又脆又香,好吃的很。

  他觉得七丫肯定会喜欢。

  这一忙活,就错过了晚上喝茶的时间,四丫过来看看,就帮忙收拾,又去村口买两根火腿肠,给爷奶抄了一盘火腿肠小白菜。

  爷奶牙不好,四丫特意多添一把火,把青菜给煮软了。

  她自己没吃,在家吃过了。

  做好饭,赶紧回家,得打电话叮嘱姥爷姥姥那边,让他们早点睡,别再收拾东西了。

  爷和奶正准备吃饭的时候,大爷爷来了。

  大爷爷老态龙钟的,颤巍巍拄着拐杖,跟爷说:“跟住,过年给祖宗上坟,给爹娘上坟,咱等你回来,到时候你跟爹娘说说咱青云过得咋样,是不是更出息了!”

  每年大年初一都要给祖宗上坟烧纸,以前这是爷最怕的事情,每当郭建设三兄弟大年初一吃过午饭去找大爷爷家的堂兄弟一起上坟,爷就会借着酒劲在家哭一场。

  后来,孩子们出息了,爷不哭了。

  再后来,郭建设三兄弟不用去大爷爷家里找他们一起上坟,而是他们还在吃着饭呢,大爷爷家的几个儿子就抗这铁锹来找郭建设三兄弟上坟。

  到了现在,听说他们不在家,竟然愿意等他们回来再一起去,这中间的改变,每一步都让爷心里骄傲,庆幸当初在鬼门关的时候挺过来了,不然哪能看到儿孙们一个个的这么出息。

  他不怕让祖宗等,七丫这么聪明,祖宗们等两天也是愿意的,爷想的特比理直气壮,到时候他好好说道说道,让祖宗们都知道,咱七丫出息了,咱七丫孝顺,把爷奶接过去享一享福。

  想到这里,爷干脆的说:“我看行!那就等我们回来再去吧。”

  “那你们啥时候回来?”

  “不知道呢,七丫说看好了一套房子,让我们掌掌眼,她要买下来给我们住,你说这孩子,她自己挣得钱她自己定就好了,还让我们掌掌眼,我们哪里知道多少东西,说不定到了地方,连大门朝哪开都搞不清楚。”

  奶多添了一副碗筷:“大哥,在这喝两杯。”

  大爷爷一样的骄傲啊,弟弟的孙女跟他的孙女那不是一样的嘛!

  他也给七丫带了东西,自行车后座上挂着呢,他摘下来放到屋里的桌子上,才端起碗筷吃饭。

  “青云她奶,你再炸盘花生米!”

  奶都不稀罕说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寒门崛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