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寒门崛起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颜月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4 KB   上传时间:2021-12-11 21:13:26

  二姐夫确实需要进步,他老婆撂开家里去外面读书,以后一定不会土里刨食,他要不进步,他的家就要散了,他儿子就要没妈了,也许儿子跟着妈,他儿子老婆一起没有了!

  天天愁的不行,从老婆离家的那天开始,他就开始努力的表现,巴结老丈人和丈母娘,惶恐以后的日子,不知道该咋办。

  没想到这个小堂妹说到做到,不光带他做生意,还对他这么大方!

  二姐夫跟大爷和郭青云发誓,他说:“爸,七丫,你们一个腰不好,一个要念书,等咱蘑菇长成了,我一个人去卖!我不怕累!我要是昧着良心贪一分钱,就让我不得好死!让我出门……”

  “好了!别说了!”大爷打断他,“还能不相信你?你就跟我儿子一样,就跟七丫的亲哥一样!我俩都信你!”

  二姐夫感动的直哭,拉着大爷的手说:“爸,你就是我亲爸!我咋孝顺我亲爸,以后我就咋孝顺你!”

  大娘高兴得了个好女婿,凡事就怕对比,一个过不下去离了,一个跟她们家越来越交心,大娘可不就攒着劲的对二姐夫好。

  二姐夫的心态调整之后,从没办法到心甘情愿带着儿子住在郭庄。

  郭庄背地里肯定有人说闲话,但是当着二姐夫的面,绝口不提他类似倒插门的事情。

  胖墩由大娘看着,伶俐由郭青云姐妹看着,二姐夫和大爷铆足了进养蘑菇。

  因为是第一年,稳妥起见,只有两种蘑菇——平菇和金针菇,成本很低,除了菌种贵点,养蘑菇用的那种锯末便宜到不可思议,一块钱一大麻袋,很大很大的那种麻袋,能养很多蘑菇。

  二姐夫拉着驾车子,因为郭建设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以前的驾车子给二姐夫卖蘑菇用,二姐夫起早贪黑,挨个村的卖。

  快过年的时候生意最好,因为大家需要置办年货,就算自己不吃,过年需要待客用的着。

  二姐夫单独拿一个包装钱,就像他之前承诺过的那样,有多少交多少,从来不少钱。

  有一天,他恰好卖到自己的村里,给他妈放下一把金针菇和蘑菇,他妈不敢要,交代他:“我听赶集的人说,你那小叔眼睛毒的很,人家让他称几斤的鱼,他就能捞几斤出来,你跟你老丈人的蘑菇,他那眼厉害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你可别耍小心思,这蘑菇你拿去卖钱,咱不要你的。”

  小叔指的是郭建设,他卖鱼卖多了,卖出经验,多大的鱼有多重,眼睛看看,手颠一颠,就能估的八九不离十,大家都说怪不得他娃聪明,家里有这个聪明根。

  二姐夫住在郭庄,自然知道这个事,没想到他妈也听说了。

  以前他妈喜欢跟郭庄对比,能不能占郭庄的便宜不好说,但是郭庄一定不能占她的便宜,二姐夫原本以为他妈认为他给郭庄干活吃亏了,一定会多吃郭庄的蘑菇,没想到是这个想法,顿时苦笑不得。

  他一笑,他妈以为他不放在心上,再次叮嘱:“你那最小的小姨子脑瓜聪明,你知道吧?真的,别不当一回事,娘不吃你的蘑菇,你也别耍心眼藏钱,知道不?她们爷俩往你车子上一看,多少蘑菇多少钱,俩人一心里有数!”

  二姐夫想说,三叔把绕着村里的另外半边河一起承包了,阳西镇和阳东镇两边都有他的鱼摊,一个三叔自己看,一个给了郭建汽看,三叔忙的很,不关心他们的蘑菇生意,反而会让他们把蘑菇一兜一兜的装好,捎带着帮他们卖一些。

  最后他什么也没有说,不想拿三叔家的事到处说嘴,他把蘑菇直接塞他妈手里,说:“妈,你放心吃,我拿给你多少蘑菇,我回头补多少钱进去,你说的我都知道!”

  在这一刻,他深刻的意识到,有本事的人真的是不一样的。

  不说别人,以前他妈多看不起郭庄,现在呢,不说看不起,就差供着了!明明是堂妹,到妈嘴里就成了亲小姨子,这就是差距。

  所以啊,春雨要出去念书,真的没有选错,想过的好就得往上爬,爬上去了,自己过得好,别人也能看的起,现在的问题是,不能春雨一个人往上爬,他也得跟着一起爬啊!

  腊月三十那天,被春红离了婚的丈夫带着堂兄弟几个来了郭庄,打架自然是不敢的,带兄弟是为了壮胆,他给大爷大娘跪下认错,想让春红回去跟他过日子。

  回去是不可能的,磕头认错也不行!

  尽管这位前大姐夫脑门磕青,也没有让大爷大娘回心转意,就连伶俐也没原谅,听说她爸来了,躲屋里没敢出来,小时候的那段记忆可能会成为她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二姐夫跟人一起把这位曾经的连襟赶出去的时候,真心实意的劝一句:“不用来了,没用的,你如果有心,伶俐是你闺女,以后多对伶俐好。”

  他想的挺周全,只要伶俐爸对伶俐好,对伶俐上心,只要伶俐以后知道跟爸亲,伶俐亲爸的日子会跟着沾光,差不到哪里去。

  可他真不知道这位大哥脑袋里面咋想的,知道劝春红回去没戏之后,再也不来了,对伶俐不闻不问,拿打工挣得钱娶了一个带儿子的寡妇,自己闺女不要,帮别人养儿子!

  好言难劝找死的鬼!

  二姐夫彻底不搭理伶俐亲爸,碰上当做不认识,反正他跟郭家一条阵线。

  春红春雨姐妹俩要在学校练钢琴,不回来过年,二姐夫压根不敢有意见,不光不生气,他还反过来劝大爷大娘放宽心,别担心闺女。

  钢琴啊!

  只在电视里见过,有钱人弹的东西,现在他老婆也会了,二姐夫又骄傲又心酸,原本挣了钱的洋洋得意瞬间无影无踪。

  三十这天晚上他在郭庄陪老丈人和丈母娘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带着孩子回自己家看爹娘。

  他想开之后,挺会自我安慰,跟他妈说:“娘你就当我上班去了,我郭庄二叔在县里上班,也跟我一样,大年初一回郭庄看父母。”

  胖墩的爷奶没意见,完全没有意见,儿子拿回来的孝敬,比之前几年加一起都多,让她特有面子,可以打脸说酸话的那些人。

  这些东西哪来的?

  大爷大娘给准备的,女婿够意思,那他们也得够意思,不能让亲家心寒。

  胖墩水涨船高,今年奶奶家这边给的压岁钱比往年多,收完压岁钱,吃了午饭,二姐夫父子被胖墩奶奶赶回郭庄。

  “你不是说你二叔今天回来过年吗?一大家子吃团圆饭,春雨姐妹不在家,你得替春雨给长辈拜个年,你跟长辈说说话,你二叔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不在不好。”

  二姐夫听话的回去了,赶到爷奶家的时候,大家刚吃完饭,正在说话。

  因为郭家男人不抽烟,二姐夫经过艰难困苦的斗争,也戒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不抽烟,不打麻将,那干嘛呢?

  嗑瓜子,说话啊!

  男人女人们,大人小孩子们,全部围在一起,大家说说笑笑的,可热闹了。

  郭青云说:“大姐二姐在图书馆找到一本书,她们熬夜抄了一份,让同学从市里带回来给我看,如何提高人的记忆力,我们姐们七个都看完了,曼曼姐,你要不要看?”

  郭曼曼还没说话,李娥头点的特别快:“要要要,你姐要看!这么好的书,回头我也抄一份!”

  学习是重要的事,家里所有人都重视,说到这个话题,其它的话题自然而然的就停住了,大爷交代伶俐:“等你小姨们看完了,你也抄一份,正好认认字!”

  二姐夫弱弱的说:“伶俐,那你抄完给姨夫看一下,姨夫也想进步。”

  郭青云想了想,提议道:“这茬蘑菇卖完,二姐夫,要不你去县里上学吧。”

  “我能上啥?”二姐夫的心扑通扑通跳的飞快。

  “上夜校也行,学会计也行。”

  “不能影响家里生意,那我还是学会计吧,这个是不是快点?”二姐夫芝麻西瓜都想要。

  郭建川找关系,让他插班到一个职高学校,学会计,坚持到毕业的话,可以参加高考,也可以自考专科或者自考本科。

  “那我这岂不是跟春雨一样了?”

  二姐夫激动的一整夜没睡着,回家跟自己爸妈报备一声,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他是男人,他得有担当,不能怕吃苦!

  他一边上学一边卖蘑菇,自己供自己,省下的钱给打到春雨的存折上,让她在市里花。

  大娘逢人便夸:“我们春雨找了一个好女婿!”

  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包括郭青云,她觉得自己也要进步,不满足于现状,她开始研究两个姐姐给她抄的书。

  如何提高人的记忆力?

  孩童时期的哪段到哪段是锻炼提升记忆力和智商的黄金期,这是书里的观念,郭青云按照书里给出的方法,自己训练自己,竟然真的有成效,脑子真的可以越用越灵活!

  学习使人进步,进步的不光是知识,还有人学习的能力!

第63章 选择学校

  郭家姐妹每个人都在进步。

  春红和春雨不光跟上班级进度, 俩人双双拿到学校一等奖学金,金额比较大,名额比较少, 姐妹俩双双获取之后, 彻底成了学校里的知名红人。

  跟妹妹们相比,俩人不觉得这有多么值得骄傲, 依旧埋头自习室, 闷头读书馆,如饥似渴的学习着知识。

  1992年的夏天,春红春雨姐妹获得一等奖学金的消息, 轰动了整个郭庄,更甚至半个阳西镇, 一度引发女孩子初中毕业上中专的热潮。

  疼闺女的人家, 但凡勒紧裤腰带能把日子过下去, 就不让闺女出去打工,而是送到市里念书, 大部分选择春红和春雨念的那个学校。

  还有一个比这更轰动的消息,大丫二丫和三丫这三姐妹参加小升初的考试,包揽了全镇前三名。

  至于为什么是全镇前三而不是全县前三,那是因为当时小升初的考试是全镇会考,而不是全县会考。

  奶遗憾的说:“都怪县里没组织,不然咱三个丫就是全县前三!”

  村里老太太们劝她:“她奶,你别急, 等初中考高中的时候, 让你孙女给你拿个好名次!”

  “哪用等到考高中, 初中就行,初中有竞赛, 让你家孙女还得奖!”

  “对对对!”

  奶笑的合不拢嘴,跟爷两个人竟然比以前还要抠门,不让儿子儿媳妇给他们买衣服,也不让买其它东西!

  钱得攒着,不能花到他们两个老东西身上,攒着以后给几个孩子上学,上大学用!

  县里排名前三的重点初中争先恐后的来郭庄特招大丫三姐妹,允诺不收学费,不收书本费,保险学校给交,住的地方学校给安排,而且每次月考进前十名,当月就会发伙食补贴。

  阳西镇中学的校领导得到消息,简直要吓坏了,连夜召开校领导会议,将原本打算给郭家三姐们的福利再加上一加,带着与郭家关系最好的葛老师当说客。

  葛老师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带几个孩子,这也是之前就说好的事情,那个时候他和郭建设两口子,没人知道七丫的姐姐们也这么出息,可是现在这种情形,以前说过的话还能算话吗?

  县里的教学质量确实比镇上强,如果是他们自己的话,他们会不会心心动?会不会让孩子去县里念书呢?

  大概会的吧?

  当一行人几乎丧失信心的来到郭建设家里,却得知郭家拒绝了县里的招生,坚定的选择阳西镇中学。

  校长好多年都没这么感动过,什么叫品学兼优,这就是!

  这几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有大出息!

  感动之下,校长将原本给的一间教师单间房给升级成了教师家庭小院,这是学校唯一一个空余的小院子,两件卧室一小间厨房,本来打算明年招揽郭青云的时候再拿出来,现在提前给了!

  如果郭青云到时候不选阳西镇中学而是去了县里,那是他们学校的损失,但是能招到郭青已三姐妹也值了!

  1993的小升初在众人的期盼下到来,不出意外,全镇的前四名又被她们姐妹包揽了!

  这一年郭青云6岁,在别人刚开始上小学的年纪,她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小学毕业。

  郭家出天才,郭家出神童的名声,打响到很远的地方。

  这次不光县里的初中,还有外县的私立初中,以及市里的初中,陆续来递橄榄枝,尤其是私立学校,直接砸钱,只要郭青云愿意去他们学校,包吃包住,给奖学金不算,只要入学就另外给一大笔钱!

  阳西镇初中穷,拼不起这个条件。

  他们能给的就是配自己学校最好的老师给郭青云四个姐妹,她们去哪个班念,就给哪个班配最好的老师。班主任早已定好,跟她们关系最好且教学水平在学校里拔尖的葛老师。

  郭建设和张秋果让孩子们自己选,他们没孩子们有主意,也没孩子们聪明,上学的事一直听孩子们的,认真算起来,他们除了挣钱除了忙生意,竟然从来没有操心过孩子上学的事。

  加上郭青云,小的四个姐妹们,一致选择了阳西镇中学,既应下了当初的承诺,又不用和三个大姐姐分开,而且离爸妈多近啊!走一会路就能到家里的摊子!

  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校长跟葛老师说:“孩子们重感情,讲信誉!但是咱作为老师,咱不能亏了孩子们,不能耽误孩子们,不能因为我们想让学校出成绩,舍不得丢好苗子,哄孩子们选咱们学校却不好好教,一个没教好耽误了孩子,那就不配为人师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寒门崛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