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寒门崛起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颜月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4 KB   上传时间:2021-12-11 21:13:26

  “没种,地里水太多,不好下犁耙,怕种子淹坏,先排排水,等一两天看情况再种。”

  郭青云暂时不知道用什么理由让爸相信她,只好不说理由,直接说结果:“爸,咱家先不种,如果再来一场更大的雨,种子一定会泡坏,到时候还得花钱重新买种子,咱先等等再说。”

  对于农村人来说,庄稼地就是天,抢收抢种是一年最大的事情!

  孩子聪明归聪明,可庄稼上的事她不懂,但是架不住郭建设尊重小孩,他相信七丫不会无缘无故在这上头闹玩笑,便说道:“行,那咱家先不种,看情况再说。”

  郭青云笑了,她就知道会这样,她说的话爸妈就没有不同意的时候。

  笑完之后,她又提了一个新要求:“爸,趁今天不下,把河里的鱼处理一下吧,便宜卖了,不然一过水,啥都没了。”

  这个要求就更过分了,换别的家长,听孩子这么胡说八道,早打孩子了,可郭建设没有。

  他沉默了几秒钟,说道:“我看情况再说,如果不对头,我哪怕白给乡亲们吃,也不能让咱养的鱼被大水冲跑!”

  打发两个孩子回去上课,郭建设和张秋果心事重重的做着当天的生意,今天的生意比较好,收摊较早。

  张秋果犹豫一下,最终收起油炸摊,跟丈夫一起,提前收工。

  郭建设带着她,骑着电动三轮回村,村路口溜达的人问:“建设,今个咋回来这么早?是不是想往地里看看?”

  郭建设不敢说闺女的名头,万一真的下大了,发水了,明明是七丫聪明猜出来的,万一哪个脑子不好使的跳出来,非说是七丫咒的,那就呕死人了!

  郭建设不聪明,但在保护孩子上头,他就像拨醒脑子里的那根弦,笑道:“我先不种了,等等再看。”

  在提醒与不提醒中挣扎好一会,到底不忍乡亲们的种子打水漂,他补了句:“不然你们也别急着种,咱一起等一等?这天邪乎,咱得小心,不能把种子泡坏!”

  有些跟郭建设关系近的,比如狗蛋爸,直接说:“那我跟你一起等。”

  想早点种,想多收一点庄稼的,想了想,最终还是没种,让他们做这种决定的原因是郭建设开始大量捞鱼卖鱼了。

  可以收钱,可以收粮食,价格只有平时郭建设在集上的一半。

  这么低的价格,买了就是占便宜,没有钱不要紧,谁家没有粮食?都买得起!都想占这个便宜。

  村里大部分人家给了粮食,多多少少的买了鱼,拎着走亲戚,回娘家的回娘家,看闺女的看闺女。

  春雨的丈夫也买了,给他爸妈买的。

  大爷大娘吃鱼不要钱,但是这位二姐夫死活不白拿,送给自己爸妈吃的鱼,非要给钱,不要钱他就不要鱼。

  ‘你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回跑,辛苦的很,三叔三婶不要你的钱,你自己攒着,以后供伶俐上学。’张秋果劝他。

  然而没用,不管谁劝,结果都一样,他十分有理:“你这做生意呢!做生意不一样,闹不好就亏了,必须得给钱,不能白拿。”

  这也是一种巧合,机缘之下,拎鱼走亲戚的那些人,把暂时最好不要播种的消息带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的,大家你比着我,我比着你,大部分人真的没种。

  连续晴了三天,到了第四天早上,旱天一个响雷,然后淅淅沥沥的飘起小雨,天迅速变黑,黑道白天就像晚上的地步,像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

  这些事情发生的轨迹如同上辈子幼年的记忆一模一样,郭青云等到这个时候,不愿意再等,再不出手就晚了。

  她买了一张IC卡,插在学校门口的公共电话亭里,连续拨了好多个电话。

  “您好,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反映,淇县的大坝年久失修,如果雨势变大,将会很危险,那里……”

  电话那头打断了郭青云的话:“小孩是吗?不要乱打电话,不然抓你去坐牢!”

  葛老师一直关注着他们,一路找过来,不小心听到了一部分,问:“你咋知道淇县的大坝有问题?”

  学校没有图书馆,但是学校定了报纸,郭青云每一份报纸都会看,她说道:“之前报纸上说过,淇县张家洼大坝重修,因为施工的时候出了人命,停工了,不及时排水的话,万一水流聚的过大,很容易垮塌。”

  上辈子就是这样,从张家洼大坝开始,决堤之后,一切都不再受控制,整个淇县一片汪洋大海,生还的大人被国家安置,但是那些生还的孩子们,刹那间失去了父母,也失去了可以投靠的家人,变得孤苦伶仃,她们只能靠郭家,只能靠政府。

  小孩子的电话没人重视,大丫没办法,重新拨了电话号码,好不用意说一遍,听到的回复是:“你也是个孩子,带你弟弟或者妹妹一边玩去,别再乱打电话,乱打浪费话费,而且是犯法的。”

  因为那些人先入为主,认定是小孩捣乱,在闹恶作剧,压根不当一回事。

  垂头丧气的七丫看到葛老师。

  这件事的意义不一样,如果是真的,那就等于解救了很多人,但是如果是假的,如果郭青云判断失误的话,葛老师打了这个电话就是造谣,追究起来的话,可能要负法律责任。

  这也是郭青云没有主动找葛老师的原因,郭青云握着话筒,有些犹豫。

  葛老师笑了,他先说:“你俩忘了我是干什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我可是语文老师,放心,我会提醒他们,同时也做到不连累自己。”

  葛老师心里也有一点怕,可他不光相信郭青云,他也不忍心,万一是真的,万一因为他顾虑太多,死很多的人,他会一辈子也良心不安。

  电话那头的人,接到葛老师的电话后,等于一口气连着听三遍这个话,有理有据的。

  像洗脑一样,他越来越相信是真的,有些坐不住了。

  抱着跟葛老师一样的想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上报给了自己的领导。

  郭青云做完该做的事情,她想回家了,猎猎大风吹过,恨不得把郭青云吹跑。

  刚才这个电话耽误太久,劝说老师同学的事情来不及了。

  “郭青云,郭青已,你俩是学生,任务就是学习,既然进到学校里面,大家的安全就是学校的责任,学校会照顾好你们所有人。”

  “你应该是正确的,这个天又要变!我找人送你们去找你们爸妈。”

  郭青云姐妹快速的收拾好东西,葛老师也快速的同校长回报。

  学校没接到通知,不敢随便放假,但是郭青云姐妹几个请假回家还是可以的。

  其他学生,离家近的,能在半个小时以内回到家的,由学校的老师和老师家属依次送回家,至于离家远的——都是住校生,怕他们路上出意外,干脆让他们住到寝室里。

  这一天,阳西镇因为“请假”的学生太多,被迫停课,郭建设和张秋果快速收摊,七个孩子挤在三轮车的后面。

  明明是正中午,可是天黑的却像是半夜,郭建设鼻尖冒汗,将马力开到最大。

  进了村,来不及跟人说话,迅速回到家里。

  刚到家,瓢泼大雨在震天响的雷声中,倾盆而下。

第70章 分鱼

  郭建设特别的庆幸, 庆幸家里已经盖好了新房子。

  突然下这么大的雨,大到这种离奇的地步,孩子不能上学, 大人不能下地, 家家户户闭门不出。

  如果还是以前的棚屋,那完都完了, 棚屋很有可能会塌, 还会漏雨,一家老小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

  “我们打的电话有用吗?”大丫坐在窗边,一脸担忧的问。

  尽管现在是白天, 尽管她坐在窗户边上,可外头什么都看不见, 除了打闪的时候闪过的亮光, 其余时候黑沉沉的一片, 如果不经意的望向外面,心里会有些发毛。

  屋里的灯一直开着, 除了睡觉的时候关,其余时候,不分白天黑夜的开着,不开的话,心里发慌。

  100瓦的白炽灯很亮,照亮了房间,也照走了一些不安, 和乌黑的外面产生强烈的对比, 就好像两个世界。

  “有用的吧?”郭青云说, “最后葛老师打的那个电话,他们听进去了, 说要向领导反映。”

  二丫快言快语的说 :“那万一领导们没当回事咋办?”

  这个六丫懂:“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出事了再罚有啥用?希望能引起重视,真的不要出事啊!”三丫说完,其它几个一致点头。

  大雨没有丝毫减缓的趋势,越下越大,水也越积越多。如果不是郭青云曾经经历过一遍,她现在绝对会忍不住怀疑,这就是世界末日的前兆。

  一天一天的熬过去,全家心里都发慌,再加上气温降了很多,张秋果竟然把过冬的棉衣找出来给孩子们穿,她跪在堂屋给老天爷磕头上香,祈求大雨早点停。

  不用说,连张秋果都开始求神拜佛,奶铁定早就求上了。

  然而求神没有用,雨该下还是会下,依旧没有停歇的预兆。

  郭建设越来越睡不着觉,白天发愁,夜里也发愁,一天要跑出去很多趟,不时的看看河里的水位。

  这种天气没法穿鞋,他把裤腿拉到大腿根,一点一点的塞紧,直接光着脚出去,其实伞也用不着,一出去全身打湿,打伞跟没打一样,所以郭建设打伞不是给自己打,是给手电筒打,不能让手电筒淋坏。

  他双手使劲握着伞柄,一只手在下头握着把手,一直手拿着手电筒在伞架那块,每一步都走得很慢,用脚抓着地,顶着风往河边走,得时刻注意顶风打伞,不然伞一歪,被风吹着,马上张过来,那才叫打了也白打。

  郭建设望着河面,情况有些不妙,河里的水流动的特别快,水面已经涨到最上面,河里的鱼保不住了!

  他脸色很不好看,使劲揉了一把脸,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糟糕,然后关了手电筒,举着雨伞回家。

  “咋样?长涨到哪了?”张秋果问的时候,把一条干毛巾递给他,让他擦干水,换身干衣服。

  郭建设擦了水,没换衣服,他沉默了一下,说:“涨到头了,再涨就满了,会往外冒!”

  “那咋办?咱家的鱼咋办?”

  “咱家的房子咋办?会淹到家里来吗?”

  会不会淹到家里来,这个谁也保证不了,但是家里的鱼铁定保不住,郭建设问大家:“鱼咋办?”

  大家不约而同的看着郭青云,郭青云沉思一会,说:“反正要保不住,咱干脆送给乡亲们吃,但是有一条,不能单独打捞,让村长用大喇叭通知,先在咱们家里集合,一组一组的捉鱼,出去的时候报数,回来的时候报数,不能有任何一个人掉河里出事。”

  确实是这样,好心给大家送鱼,万一有人掉河里出事,那还不如不送,任由雨水把鱼冲走呢!

  就按七丫说的来!

  大家一致同意,郭建设先去找离的最近的老四,虽然鱼塘是郭建设承包,但是大家都是他的合伙人,他觉得还是要跟大家说一声。

  自然没有人反对,不送给乡亲们还能咋样呢?

  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水把鱼都冲跑吧?

  郭建设跑到了村长家里,把想法和顾虑都跟村长说一下,村长先夸他做事大气,替乡亲们谢过他,然后开了喇叭,给大家下通知。

  “郭庄的乡亲们!大家都听好了,大家要仔细听,这么大的雨大家不要怕,大雨无情,但是咱村里人有情义,郭建设,承包咱们村的河拿来养鱼的郭建设,他愿意把鱼送给大家吃,免费给大家吃!”

  “谁家要是想吃鱼,一家派一个代表,最好是家里的汉子,大家在建设家的家门口集合,十人一组去撒鱼,出去的时候报数,回来的时候也报数,大家都是郭庄人,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血脉,咱们一定要相互扶持,不能贪小便宜一个人去捉鱼。”

  “不小心掉河里咋整!咱们不能为了一条鱼丢了一条命,就这样,大家不要分散,十人一组,一组一组的捉,捉回来放到郭建设家里,大家一起分。”

  因为雨势过大,喇叭的声音传出来,带着很大的杂音,乡亲们听得不是很清晰,但关键字眼大家还是抓住了,都听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鬼天气!待家里干啥?我去抓鱼!抓回来给孩子们吃!”这是很多人的心声。

  老四他们几个一直在,帮忙组织人手,一个人带一队,郭建设也带了一队人,几乎出动了村里所有的汉子。不用催,大家淋着雨自己就来了。

  想法都差不多,恍恍惚惚的等在家里,这也不是办法,好歹出来跟大家交流,再拿点鱼回去开荤,心里也能好受点。

  就按之前说的,十个人一组,不管是村东头的,还是村西头的,大家团结一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搞小团体,现在分到哪一组就是哪一组,一点也不搞小心思。

  一次性捞一河的鱼,哪怕人多,这个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大家一开始沉浸在捞鱼的喜悦中,到后面累坏了,完全是靠体力坚持,那么多的鱼,不给捞上来,跟水一起过走咋办!捞!使劲捞!

  大家排着队,每个人在队里有自己的编号,一到十,每一组、每一个人都会分得到很多的鱼,不存在抢与不抢。

  这一天晚上,大家仿佛回到了吃大锅饭时期,一起抢饭吃的集体日子,啥也别说了,就两个字——团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寒门崛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