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寒门崛起_分节阅读_第74节
小说作者:颜月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4 KB   上传时间:2021-12-11 21:13:26

  那还犹豫什么,开始干!

  找人的事很快定好,郭建汽带两个合伙人在阳东镇鱼摊,郭建设带老四在阳西镇鱼摊,最好的人选自然是老四媳妇。

  她没有额外的分成,但是每日能拿固定工资,要是好好做,生意好的话,老四能分到更多的分红,又是股东又是员工的,老四媳妇把两孩子吃饭的事托给婆婆,第二天就到摊上工作。

  熬汤和调料的事,郭青云花两个周末带张秋果调整配方和比例,用羊骨架和鲫鱼熬汤打底,鱼和羊加在一起是什么?

  就是鲜啊!

  配上郭青云冥思苦想经过试验证明的调料,熬出来的汤闻到就想喝。

  让爷奶试味的时候,爷奶连喝好几碗汤汁,奶还小心翼翼的问:“这么好喝,你们不会放了大烟壳吧?”

  奶为啥知道这些,因为村长开会回来,在大喇叭里连着宣布好多天,不许村里人种这个当调料,是犯法的,要被警察抓走。

  奶觉得这么好喝的汤,应该就是放了大烟壳,她很小声的说:“要是给人查出来,你就说是我种的,就说是我放的,让他们要抓抓我,跟你们没关系。”

  郭建设和张秋果哭笑不得,她俩说了奶不信。

  肯定放了,不然不会这么好喝。

  直到又一个周六,郭青云姐妹回家,郭青云跟奶保证没有放,奶才算相信,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不用梦见被警察抓走了。

  但是奶吃上瘾了,她知道晚上的时候张秋果会练手,天天晚上溜达过来试味,不光喝汤,张秋果调好的麻辣烫她也觉得好吃。

  爷和奶这么捧场,连大烟壳都怀疑上了,味道自然很成功,张秋果又练了一个星期,终于在阳西镇摆摊了!

  从出摊第一天开始,就轰动了整个阳西镇,那些上班需要在外面吃饭的,还有赶集来不及回去要下馆子的,统统爱上了郭张记麻辣烫的味道。

  对了,经过这么多天,名字终于确定好。

  不管是阳西镇和阳东镇,鱼摊的名字都叫建设鱼摊,因为鱼摊生意最早是郭建设一个人做起来的,他占最大的分成,如果当初不是郭建设好心带他们一起做生意,他们哪里有今天,几个人一直觉得就叫建设鱼摊!

  然后是炸串和麻辣烫,这是郭建设和张秋果单独的生意,经过一家人的商量,最终决定取名叫“郭张记!”

  本来姐姐们想叫青云炸串和青云麻辣烫,郭建设和张秋果愿意,但是郭青云不愿意。

  干嘛呀,是家里的生意,要论对家里的贡献,也得叫爸妈的名字或者大姐的名字,咋样也轮不到她。

  大丫不愿意用自己的名字,最后家庭会议商议,用爸妈的名字!

  郭青云参考后来有名的餐饮连锁,给了“郭张记”这个建议,被全票采纳。

  爷和奶没有来集上帮忙,两个人年纪大了,跑不动,而且家里的鱼塘不能没人看,于是爷依旧在家里看鱼塘,而奶扩张了自己的菜园子,把能种菜的地方都种了,给张秋果煮麻辣烫用。

  麻辣烫的生意步上正轨之后,郭建设和张秋果再也没因为家里的生意打扰过姐妹几个,因为马上要中考了!

  这种关键的日子,她们帮不上忙,咋样也不能拖后腿!

  两口子努力给闺女攒钱,就怕万一哪个考不上平价高中,他们能第一时间出得起高价费,不能耽误孩子念书。

  郭青云的姐姐们,不管是懂事的大丫,还是最小的六丫,全都像疯了一样,拿出不要命的劲头做最后的冲刺。

  尤其是四丫,她知道自己是姐妹中最笨的,只能更拼命,不能姐姐和妹妹们都考上高中,留她一个在初中再复读一年。

  至于高价高中,太贵了,四丫想都没有想过,如果运气不好,真的考不上,她宁愿复读一年,也不想花家里的钱上高价。

  郭青云呢,她按照自己的节奏,除了依旧要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和思维模式,学习上的事情哪怕会了也没有任何懈怠,仍然全力以赴,全力以赴的学习,全力以赴的帮助姐姐和同学们。

  唯一遗憾的就是她身体不好,不能熬夜,不然可以帮大家更多。

  但是这样已经足够好了,姐姐们能有今天除开自身的努力,剩下的就是靠她的辅导。

  不然哪有那么巧,一家子都是天才,跳级跳这么凶还能把别人比下去?

  同学们呢,她们觉得自己这一年就像突然开了窍,比之前进步很多,很有希望能考上,要拼命的学。

  整个复读班都是这种节奏的时候,秘密调查小组悄悄的来到了阳西镇,他们来调查当初那通电话。

  如果不是电话打的及时,给了市里足够的时间准备,洪灾爆发的时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修堤坝这么重要的事情,利国利民的大事,竟然有人为了一己私欲,中饱私囊,私吞老百姓的拆迁款!

  老百姓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提出异议的时候,竟然还闹出人命,简直无法无天!

  更加无法无天的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县里的领导班子竟然一致沉默,集体选择隐瞒,一瞒就是这么久,连续的暴雨可能会导致洪灾,这么大的事情一个孩子都知道打电话反映情况,当地政府能不知道吗?

  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一个敢说的,一旦捅上去,牵连太大,怕官帽子保不住,怕牵连出大人物自己被报复,都不敢说,拿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当赌注,赌不会发生洪灾。

  这种官场上的蛀虫绝对不能姑息,绝对要一查到底,要一清到底!

  从市里到省里,到洪灾爆发之后中央的紧急调控,在事态稳定之后,成立了专项调查小组,从中央到地方,每一级领导都特别重视这件事!

  贪官污吏一个接着一个的落网,当年死亡的人家获得相应赔偿,征收土地修建大坝的事情,按照原计划进行。这次老百姓没有不情不愿,灾后的他们满腔的感激之情,欢天喜地的歌颂着这件事情。

  至于当初是谁打的电话,她是怎么知道的?这个人对于国家来说,有没有安全隐患?等等等等的问题悬而未决。

  一切都要等查清楚再说。

  查到郭青云身上很容易,当郭青云、郭家、还有葛老师,所有的资料被传递到上头之后,调查小组得到进一步的指示,继续观察天才儿童郭青云的状况,及时向上面反映,但是绝对不能惊扰到她和她的家人!

  至于郭青云后头那个打电话的小男孩,大雨抹掉了所有的痕迹,哪怕是调查小组也没有找到这个人,这让任鹿章躲过了调查,也躲过了与母亲相认的机会。

  这一切的一切,改名换姓的任鹿章有想过,但是他自信谁也找不着他。抱有侥幸心理的郭青云,觉得没人会在意她这个小虾米,以为没有惊动任何人,欢欢喜喜的迎来了中考。

第80章 中考

  中考的前三天, 学校开始放假,让学生们在家复习,查缺补漏, 把自己知识点薄弱的地方巩固一下, 外加调整心情,避免太紧张导致发挥失常。

  郭青云不紧张, 到了她这个份上, 如果守着这么好的成绩都担心考不好的话,那还给不给别人留活路,也太欠扁了。

  再加上郭青云的性格稳, 你说粗心犯错,比如明明会做但是粗心看错了, 或者不小心算错了, 这在郭青云这是不存在的。

  很少有人有她这么聪明的脑袋, 也很少有人有她这么能静下心来的性格,她做题的时候一点都不急躁, 不会看不起任何一道题,不管多简单,都会认认真真的读题,认认真真的做题。

  有两次月考的时候,老师发现郭青云有道题跟答案不一样,那么会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怀疑郭青云做错了

  不!老师赶紧算一遍,看是不是出错题了, 或者是答案印错了!

  最后一检查, 果然, 有次是出题的时候少些了一个零,答案刚好跳到了另外一个选项, 另一次呢,是老师的答案印错了。

  为什么发生这种事情?

  还是要从穷说起,每次月考的试卷像平时的参考资料一样,学校买不起,学生们也买不起,老师们自己写模板,油墨印刷,不小心写错了。

  哈哈,这两次被当成学校的笑话,学生不粗心,老师反而粗心了!

  然而粗心大意本来就是很多人会有的通病,这才更能衬托出郭青云一丝不苟的品质难能可贵,但凡她稍微有一点觉得自己了不得,稍微狂那么一点点,她都不能这么像现在这么稳,像不会出错的机器一样。

  校领导和老师们经常背后讨论郭青云,说:“这孩子适合搞科研,这么严谨,天生搞科研的料,不然可惜了。”

  另外有一小波人觉得:“当科学家对国家的贡献当然大,但是当医生不行吗?她这样的,要是拿起手术刀,你们说那手术成功率得有多高啊!随便救几个科学家,随便救一些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贡献也很大是吧?”

  “郭青云,你长大了想不想当科学家?”

  “郭青云,你长大了想不想当医生?”

  老师们好像变幼稚了,争论无果之后,还专门堵在路上问郭青云,问她相当什么人。

  两拨人同样目光炯炯,郭青云只能当起万金油,“都想,都想!”

  开玩笑,她死读书没有错,她又没有读傻,不管她想没想好以后干哪行,不影响她哄老师高兴啊!

  放假的时候,任课老师和校领导们反复叮嘱复读班的学生和要参加中考应届生。

  “在家看书也行,在学校看书也行,老师们一直都在,不会的随时可以问老师。”

  “别紧张,该努力的大家都拼了,一定能有好收获!”

  “带好准考证,让家里提前找好住的地方,老师们会守在各个考点,有任何的突发状况及时联系老师!”

  老师们不放心啊,叮嘱学生们不要紧张,一个个的内心甚至可能比学生还要紧张,针对郭青云,单独把她拎到一边叮嘱。

  “你千万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中考状元这四个字眼不敢提,虽然做梦都想让郭青云拿到县里的中考状元,但这个节骨眼不能让孩子紧张,思来想去又叮嘱了一句:“吃好,喝好,休息好,千万别拉肚子,千万别生病,千万别睡过头,到时候老师会去问你爸他们,得知道你们在县城住哪。”

  郭青云点头,她们几个没在学校复习,被爸妈接回家,自己在家复习。

  从这天开始,张秋果就没有出摊,一直守着几个孩子,给几个孩子做饭洗衣服。

  郭建设也没出摊,整个集上都知道他们孩子要中考了!

  家里离县城那么远,像他们这样的农村考生一般会借助在亲戚家,或者提前找好住的地方。

  郭建设和张秋果没有县城的亲戚,两口子在考点附近租了房子,他们没有选择旅社,担心旅社环境不好,旅社没地方做饭,人来人往很吵,影响孩子休息,休息不好,再影响考试咋整!

  最后看了几家,租的是那种居民区,家里只有一个老太太,干净,安静。

  郭建设赶紧定下,让老太太把房子就租给他们一家,可以多给点钱,从当天一直租到考试结束。

  跟老太太商量好之后,郭建设赶紧回家接孩子,先把孩子们接过来适应适应,别等到考试前一天换地方睡觉,一紧张睡不着,影响第二天发挥。

  其实他顾虑多了,哪里还需要适应?这几个孩子连棚屋那样的环境都能住几年,特别能吃苦,也能随遇而安,住在正儿八经的房子里面,怎么可能会睡不着?

  孩子们到了租的房子里,看会书,张秋果喊她们吃午饭,吃了午饭,几个孩子分成两个房间睡午觉,一挨枕头没一会就睡着了,定了半个小时的闹钟,闹钟一响,唰的一下子全部起来,洗把脸继续看书。

  老太太就喜欢这样的孩子,走路轻手轻脚,连跟张秋果说话都是那种悄悄话的音调。

  “你得给她们找好三轮车,考试的时候直接送到考点,孩子们对县城不熟,走错路了咋整?来不及咋整?或者走累了呢?”

  “对对对!”张秋果连连点头,问老太太:“大娘,谢谢你跟我说这些,还有啥要注意的?”

  “别给孩子吃油的,吃油的拉肚子!”老太太知道的还挺多,继续想,想起来一条说一条。

  郭建设也在一旁认真的听,他没有回去出摊,挣钱干啥?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现在几个娃中考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得在旁边守着,孩子太多,秋果一个人守不过来,他们一定得把孩子们照顾好。

  其实很多东西老师提前交代了,但是老太太再说一遍,郭建设和张秋果听了之后 ,莫名少了一点点的紧张感。

  两个人买菜做饭,找三轮车,几个孩子不在一个考点有点麻烦。

  为了保障中考的公平公正,所有学校的考生打散了分配,几个孩子没在一个考点,一共分了三个地方,所以俩人不够,郭建设回去把小舅子张志军也喊来了。

  三个人分三个考点接送孩子。

  贴准考证的时候,老师们看到郭青云的名字了,这么响亮的名字,监考老师想不知道都难,出了名的小天才嘛!

  一看年龄,呵!七岁!

  人家七岁开始上一年级,好点的二年级,她七岁参加中考,这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

  不知道她平时上课有没有专门的桌椅,这么小,够的着考场的桌子吗?

  考点要保证每个孩子顺利考试,为了不影响郭青云发挥,监考老师向上面反应之后,找了一个高点的板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寒门崛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