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弃妻似锦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寂寞的清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44 KB   上传时间:2022-01-25 19:38:30

  封大娘进屋笑道,“这么晚了,还在忙?”

  几人才注意到窗纸已经被晚霞印红。

  封大娘又笑道,“今天就在我家吃饺子,我已经把两只虎和山子娘俩请来了。”

  乡下不讲究,都在一桌吃饭。也只有在封家,春家三人同韩莞三母子才会没有任何负担地一桌吃饭。

  饭后几人继续忙碌。

  戌时才炮制完,佛手灵芝已经变成黑褐色,又干又细又吓人,像木乃伊的手,还缺了一小截食指。

  夜凉如水,明月高悬。一家人走在乡间小路上,韩莞一手牵一个孩子,心里温馨又满足。来到这异世半个多月,家里清静了,有了空间和神药,还有两个贴心的小正太……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的眼睛又滑向骡子坡方向,月光下的骡子坡更加神秘莫测。那里,不仅埋藏着一个异世来的躯体,空中的一角还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神秘通道。等她忙完了,就去看看“她”。

  两个孩子上床后,韩莞悄悄把佛手灵芝放进空间。

  之后的两天,韩莞都去封家跟封和学制药和解药。

  十三下晌,春嬷嬷在镇上定了猪肉,从铁匠铺拿回做好的小铁炉子,又买了两大筐烟少的木炭和几副小肠。东西多,还雇了辆驴车拉回来。

  晚上,韩莞开始教春嬷嬷把小肠做成薄薄的肠衣。

  看春嬷嬷有些蒙,韩莞心虚地笑道,“香肠的肠子太厚,影响口感。我想着,若把肠衣弄薄,用酒去异味就只剩下肉香了。太薄容易破,再用醋泡泡……”

  春嬷嬷双手合什念了一声佛,说道,“老天保佑,姑奶奶得了福泽,连人都清明多了。”

  韩莞提起的心又放下来。春家几人忠心又可爱,他们对韩莞永远不会怀疑。

  次日辰时末,镇上的屠夫送来六十斤猪肉和几副小肠。明天是十五,香客比平日更多,买的肉也比较多。若没有预料中好卖,现在天还不算很热,留着明天继续卖。

  春嬷嬷可舍不得让韩莞做剁肉这种粗活,就去把孙金柱媳妇付氏和小鼻涕的娘李三嫂叫来剁肉,两个人剁半天,各五文钱。

  付氏和李三嫂高兴极了,小跑过来。

  春嬷嬷对她们的说辞是,做灌肠明天去大法寺卖。当然,没让她们看到灌香肠的肠衣,她自己在另一间屋做。这种肠衣做法简单,将来肯定会被人识破,能瞒多久瞒多久吧。

  春嬷嬷又交待,“肉馅不要剁得太细,才香,有嚼劲。”

  付氏又道,“我吃过馆子里卖的香肠,肉剁得极细,那才好吃。”

  春嬷嬷笑道,“我家姑奶奶说,整根拿着吃的香肠,要有肉颗粒才好吃。”

  李三嫂的眼睛瞪得老大,“啧啧,这么金贵的东西不切片装盘,要整根拿在手里吃。谁舍得?”

  春嬷嬷没好多说。

  晌午,付氏二人把肉馅剁好回家了。

  下晌,韩莞把调料放进肉馅,春嬷嬷搅拌好,几个大人开始装香肠。两个孩子也没闲着,坐在一旁打下手,拿针扎肠子放气。

  干到天色渐暗,才把香肠都装好,挂到晾衣绳上。香肠比较短,共灌了四百八十截。

  怕鸟儿偷食,春山一直守到半夜,香肠的表皮干了,收起来才去歇息。

  四月十五,天刚蒙蒙亮春嬷嬷和韩莞就起床了。他们把香肠在大锅里煮熟,煮了几次才煮完,再一截截剪断。

  韩莞用油煎了十二截,用竹棍叉上,家里每人两截,再给来送他们的孙大根两截。昨天已经跟付氏说好,早上让孙大根过来把小炉子、大锅、石头、香肠挑上大法寺,下午未时末再去接他们,给他十文工钱。

  春嬷嬷和春山还舍不得吃,“给哥儿吃。”

  韩莞笑道,“还有那么多,等上山了他们还要吃烤的。”

  春嬷嬷咬一口,喜道,“果真没有猪大肠的味儿,皮脆脆的,真香。”

  两个孩子吃得小嘴油汪汪。

  二虎说道,“娘亲,脆皮肠比火腿肠还香。”

  大虎又道,“小狐狸的鼻子好使,它闻到了这个味,八成夜里会下山。”

  二虎忙道,“给它留一根,我们好些天没看到它了。”

  韩莞也想翠翠了,拿出两截香肠放进碗柜,希望这个香味能把它引下来。想到那只精送的大礼,韩莞恨不得把它捧在手心供着。想想又拿出六根,这是送封家的。

  刚吃完早饭,孙大根就过来了。春嬷嬷已经把东西装进大筐,上面还搭着布。

  孙大根高兴地接过两根脆皮肠,还舍不得吃,笑道,“留给我奶和爹娘吃。”没好意思说,还要留给怀孕的妻子吃。

  他挑起两个大筐,同背着一个大筐的春嬷嬷走在前头,韩莞三母子跟在后面。

  韩莞穿了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衣裙,两个孩子穿着半新蓝布衣裤。这身打扮,即使在贫民百姓中也极不起眼。

  几人沿着山脚往北走,两刻多钟就到了石井村后。

  此时辰时末,朝阳似火,晨风徐徐,树叶青草上还滚着露球。石井村已经热闹起来,村里村后有不少人摆摊。这里集体排外,不许外村的人来挤他们的生意。这段时间,石井村乡民靠大法寺的香客赚欢了。

  几人又上了两刻多钟石阶便来到大法寺外。

  大法寺是大梁最著名的寺庙之一,跟香山的报国寺齐名。寺庙雄伟壮观,香火极望。在“祥云”事件后,已有了赶超报国寺的势头。现在刚刚巳时初,就已经人头攒动了。

  寺外的的摊贩比山下的还多,吆喝声此起彼伏。三羊村也来了几家,其中包括卖凉茶的马旦娘和姑姑。

  脑子活络的人不会放过任何赚钱机会。小鼻涕家那么穷,只知道干粗活,采着山货了才会来卖一卖,而没想过卖别的。

  两只虎笑着跟她们打了招呼,“马大娘,马小姨。”

  马旦娘笑着招手道,“两只小老虎,快过来喝碗糖水,大娘给你们放多多的糖。”

第三十四章 八卦

  两只虎摇头道,“不了,我们家要卖脆皮肠。”

  韩莞几人找到一块空地,这一片都是卖吃食的。

  此时不是晌饭时间,但依然有不少人在这里吃饭,还有住在寺后富贵人家的下人来买回去给主子吃。

  那些人若想吃带荤腥的美食,不敢在寺后的小院吃,也不愿意来小摊前跟人挤着吃,便会在寺外围上帷幔,在帷幔里吃。

  孙大根放下扁担,春嬷嬷取出炉子,再把装着鹅卵石的铁锅放在炉子上。

  孙大根的眼睛满是诧异,只是笑了笑,没有多问,就快步跑下山了,他还要忙着去地里干活。

  多做少问。韩莞对他的印象很好,以后有事再找他。

  韩莞烧火,斗笠压得低低的,挡住了半边脸。春嬷嬷开始炒石头,石头热了又往里倒油。

  别人的锅里煮吃食,而他们的锅里煮石头,不时传来讥笑声和诧异声。

  “哟,总不会卖石头吧?”

  “怪怪,我活这么大岁数,第一次看到炒石头的,还要放油。是我没见识,还是这个世道太奇怪?”

  香肠还没拿出来,已经吸引了许多人过来看热闹。

  春嬷嬷浑不在意,继续卖力地炒着石头。

  大虎二虎没辩解,小模样却得意的不行。心道,终于明白什么叫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娘亲说的广告效应,就是这个吧?

  等到石头的温度够了,韩莞从筐里拿出二十节香肠放在石头上烤。

  看热闹的人更诧异了,“还能这样烙香肠?”

  不一会儿香味就传了出来,等到香肠烤好,春嬷嬷用竹棍叉了两根香肠给两只虎。

  大虎二虎拿着烤肠慢慢地、极是享受地吃起来,空气中的香味更加浓郁。

  春嬷嬷也开始吆喝起来,“脆皮肠,石烤脆皮肠,皮儿脆肉香,三十文一截……”

  正有人想买,一听三十文一截,不愿意了,“一斤香肠也才六十文,这么短一截你就卖三十文,抢人呢。”

  “是啊,明明是香肠,还叫什么脆皮肠,改个名儿就能讹银子?”

  大虎忙解释道,“这就是脆皮肠,不是香肠。看看这皮儿,跟蝉翼一样薄,吃起来是脆的。”

  二虎又道,“我们卖的不止是脆皮肠,还是创新。你们见过用石头烤肉的吗?没见过吧,当然贵了。”

  一个管事模样的男人笑起来,说道,“这两个小娃说得不错,的确是这个理儿。给我来一根,若好吃我就多买些给主子吃。”

  春嬷嬷拿了一根给他,笑道,“若是老爷家的小主子在山上,更稀罕这吃食。”

  管事咬了一口,烫得他直吸气,笑道,“果真皮儿是脆的,香味比香肠醇厚浓郁。剩下的我都买了。”

  旁边一个孩子一下哭起来,“他都买了我吃啥?”

  这个管事专门拿了一个食盒来买吃食,春嬷嬷边往食盒里放边对那孩子说,“还多着呢,马上给你烤。”

  管事拿了两个银角子给韩莞,说道,“不用找了。”拿着食盖就急步往寺后走去,他怕凉了影响口味。

  乡下和摊贩卖东西多用铜钱,韩莞还是把称银子的戥子带来了。十七根脆皮肠五百一十文,也就是五钱多一点的银子。她秤了一下,六钱。

  买脆皮肠的人一下围了过来。富余的人多买几根,穷一点的只买一根,给孩子或老人尝鲜,特别富裕的有买几十根的。

  春嬷嬷又拿了二十根出来烤。

  很快卖完,又拿了三十根出来。

  韩莞让大虎二虎坐去一边玩,不许走远。

  摊贩和吃饭的客官们大声说着八卦,主要是说天降五彩祥云的事。越说越玄,说那天天空先是出现万道金光,金光中还有一座金色坐佛,坐佛消失后,五彩祥云从金光中飘出……

  而那位披上祥云的夫人,是齐国公夫人,和昌郡主。那天她去寺里为重病的太夫人祈福,正好遇到那等天大的好事,听说她回去后,太夫人的病就大好了……

  春嬷嬷听说是和昌郡主,惊恐地望向韩莞,却见韩莞依旧低着头,一副云淡风清的样子。春嬷嬷又低头调整好表情,姑奶奶已经放下了,这是好事。

  午时初,脆皮肠就卖了大半。

  春嬷嬷低头忙碌着,听到一个妇人的声音,“大妹子,真的是你?”

  春嬷嬷抬头看了那个妇人一眼,惊喜道,“呀,是陆大嫂子,你也来拜菩萨?”

  那妇人笑道,“我是服侍我家二奶奶来的,昨儿就来了,住在寺后。先我还怕认错,站了一会才敢认。你怎么做起这个营生了?”

  春嬷嬷叹道,“我们也是走头无路了。来到乡下,虽然给了一百亩地……”巴拉巴拉,把几年的艰辛数落了一遍。

  末了又道,“我家姑奶奶始终不信那事是大夫人指使的,说她不缺那点钱,应该是奴才们联手瞒着她做的。姑奶奶性子软,哪怕知道不是大夫人让人做的,还是不敢不给。”

  那妇人撇嘴,“未必,贪心的人钱再多也嫌不够。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连这事儿她也做得出来,难怪男人会贪墨。”

  春嬷嬷叹气摇着头,不好再说的样子。

  那妇人又道,“都说这脆皮肠好吃,我买十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弃妻似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