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养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周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3 KB   上传时间:2022-04-03 20:27:14

  “我感觉这种事情,好像只有徐长宁才能干的出来啊。”

  沈惊秋揉着眼睛坐了起来:“这事怎么看都很没脑子啊。”

  “不错。”陈淮也道:“若是会试闹出这种事情来,其他两人倒是很有可能,但现在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嘉慧郡主再怎么嚣张,也还没嚣张到敢拿皇帝的名声来攻击我们,还有周渭川也是,哪怕再不冷静,也应该不会干出这种事来……”

  他顿了顿:“不论是谁在背后指使,这件事情说起来还是书生太容易受挑拨,许多书生都是读死书,其中道理根本不懂,一天到晚之乎者也,而民众觉得这些都读过书的人,都是懂大道理的人,说的话自然就是正解,没有自己的见解,反正跟着起哄就是了。”

  确实是这个道理。

  历朝历代多少这种事情都不少。

  沈惊秋忽然想到一句话,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古代条件有限,许多人的文化程度不高,才会被蒙蔽。

  “或许……”他轻声道:“我之前说的字典,真的可以开始编写了。”

  新华字典为新中国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给汉字注音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但现有的两种被广泛使用的直音和反切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很不方便,但汉语拼音不同。

  这是个小学生都能学会的注音方法,只要学会这个,再有一本字典在手边,哪怕后期自学,都能学会不少字。

  陈淮连呼吸都下意识的放轻了。

  他知道她媳妇大概跟其他人是不一样的人,病好之后的大舅哥大约也是如此。

  字典这两个字简单明了,单看字面就能理解,大约便是世人所不知道的一种识字方法。

  这么想着,陈淮立刻起身,很郑重的朝沈惊秋行了一礼:“请大哥赐教。”

  他们就在书房里,笔架在书桌上放着。

  沈惊秋这回倒是没有阴阳怪气,而是起身到了桌前,提笔写了一个字出来。

  “丑。”

  陈淮轻声读道:“此字何解?”

  沈惊秋道:“举个例子而已。”

  他在旁边先将注音写上,而后又将拼音写上,轻声读了两遍:“这个拼音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前面的,一个是后面的。”

  毛笔分别在两个音下画了道线,又注上三声。

  陈淮看的不明所以。

  注音他能懂,后面的却是一点也不明白。

  没经过系统的学习,沈惊秋也没指望他能明白,提笔又在纸上写了另一个字:“抽,愁,臭……”

  三个字分别写上注音,和拼音:“你看这四个字,同音但是声调不同,如果我们按照这个……”

  说着说着,就有点说不下去了,写出来还可以,但要是涉及到讲解什么的,沈惊秋是真的不太行,他烦躁的抓了抓脑袋,有点不耐烦的朝自家老妹道:“要不你直接拿本新华字典出来给他看看呗。”

  沈惊春看了看沈惊秋,再看看陈淮,还是有点犹豫。

  陈淮是看过她使用异能的,但也只是当初在奉持县那一次而已,凭空取物这种东西,实在过于赅人听闻。

  “异能都能接受,空间还不能接受?你放心好了,吓不死的。”

  沈惊秋拍着胸脯保证道。

  沈惊春看着陈淮一脸期待的样子,终于还是深吸了一口气,从空间里拿了本新华字典出来。

第138章

  沈惊春手里的这本新华字典是她从小用到大的那本, 并不是最新修订版。

  小时候因为手机还未普及,而她又喜欢看课外书,她老爸特意买了这本字典, 一路从幼儿园跟着她到了大学, 再到末日,最后没想到穿越到古代,这字典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主体红色的字典因为小时候的时常翻看, 已经起了毛边, 外壳上的薄胶纸也起了皮, 但还是不难看出这本字典的主人很爱惜它。

  字典凭空出现,然后被沈惊春放在了书桌上,三双眼睛盯着那本小小的字典, 没人说话也没人动。

  陈淮看的尤其认真。

  这本字典除了封面的外壳看上去有点厚, 里面的纸张看上去很薄。

  “这本词典有多少个字?”

  “额……”

  这话可将兄妹两个问到了。

  沈惊春迟疑了一下,才道:“不算词组释义这些的话, 单收字大概一万出头吧, 你翻翻看呗。”

  具体多少个字, 这普通人谁会记得啊。

  沈惊春将字典往陈淮的方向推了推。

  陈淮翻开了封面, 里面的字出现在眼前, 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全都很清晰, 每个字都工整到犹如最好的馆阁体。

  但……

  “这个字……”

  陈淮指了指中间那个华字, 发现这个字, 他居然不认识。

  一个寒窗苦读十几年, 刚刚考中状元的人, 居然被一个不认识的字给拦住了。

  沈惊春瞄了一眼:“哦,这是个简体字, 读华……新华字典。”

  她往前凑了凑,将字典调了个头,按拼音检索,很快就找到了华字,再翻到指定页数,指着上面那个繁体字道:“你看这里,前面是简体字,后面是繁体字,再后面是释义和词组。”

  里面的字相比起第一页的字来说,更加的小,眼神不好的人,甚至要凑的很近才能看清楚写的是什么。

  陈淮拿过字典看的很仔细,这一页记录的都是同一个音的字,无论是字典,还是上面的简体字,都让他大为震撼。

  若大周真的有这样一部字典,那有的穷人家,即使没钱去学堂,也能在家学会写字。

  他一个字一个字的往下看,越看越着迷。

  沈惊秋无语的看了一眼:“这人估计一时半伙回不过神来了。”

  沈惊春非常认同的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不过哥你真要编字典啊?”

  要知道这本新华字典当初不知道耗费了多少时间多少人力才编出来,又经过数十年不断的修订才有了如今这本。

  “首先咱没人手,这编字典之前,首先也要教会人家汉语拼音吧,其次这是古代不是现代,很多字都是繁体字啊,比如这个华字,如果按部首检索,它部首也得变……”

  反正要涉及到的问题很多。

  而且,如果忽然提出这种新型的认字方法,很有可能会被老派思想攻击。

  “这都不是问题,你别忘了,咱们是有靠山的,只要大靠山不倒,这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我在想……我搞这个干什么?”

  他是个理科生啊,搞搞那些简单实用的小东西不好吗?费这个时间编啥字典啊?当时新中国成立,人手充足的情况下都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要是由他来搞这个字典,那不得搭半辈子进去?

  沈惊春被他问的一愣。

  这难道不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吗?

  沈惊秋叹了口气:“哎,我就是嘴贱随口一提,我也没啥青史留名的大抱负,这要是共产主义新时代,咱编这字典,也算是造福广大文盲了,但这封建等级制度,搞来搞去,还不是为他们老李家做贡献,咱贡献再大,也不能封王,费这时间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没必要。”

  沈惊春看了一眼还沉浸在字典里的陈淮,挑眉道:“哥啊,这事你可能真的推脱不掉了。”

  陈淮这个人在家里人面前总是一副温和的面目示人,但其实这人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辟如编字典这事,假如沈惊秋不愿意干,陈淮表面上不会勉强,但却会时不时就提起这个事来,用句俗话来说,就叫温水煮青蛙。

  兄妹两个说着话,陈淮却看字典看的头也不抬,哪怕字典上面很多简体字,也丝毫没影响到他看字典的兴趣。

  等到从字典中回过神来,外面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书房里沈家兄妹不见了踪影,书房外面的小院子静悄悄的,唯有远处的院子里有人声传来。

  按照京城这边的规矩,家里但凡有人考中进士,几乎都是要摆宴席请客吃饭的,门第越盛的人家,越爱这样做。

  陈淮中了状元,本来按照沈惊春的想法也是要请客人上门的,可这两天他却改了主意,不请客了,只今晚请了相熟的人上门来吃顿饭。

  他出了门往外走,到花厅时,他大舅哥正在指导两个孩子的功课。

  四书五经这些东西他是没什么天份,但算数上,陈淮觉得就是他与老师陆昀加起来,也不是沈惊秋的对手。

  这几日他正在教两个孩子一种名为九九乘法表的口诀。

  陈淮旁听过一次,确实比现有的一些算法更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只要背会这口诀,在计算上真的是省时省力的多。

  客人没来,菜也还没上桌,两个孩子端坐在凳子上,摇头晃脑一脸认真的背着口诀。

  陈淮两步迎了上去,笑道:“大哥,那字典的事……”

  “什么字典?”

  “两个孩子在读什么?”

  两道温和的声音几乎同时传了过来。

  沈明榆兄妹俩背诵乘法表的声音一下就停了,沈惊秋和陈淮转头望去,便见陆昀程太医和两位并未见过面的陌生老者正站在花厅门口。

  因太医院下值比较晚,今天的晚宴时间也定的很迟,所以这个点家里也没人到大门口去接人。

  谁也不知道原本要很迟才下班的程太医为什么会这么早就来了,还是跟陆昀一起。

  知道有两人他们没见过,一进到花厅里,陆昀便介绍道:“这位是大理寺卿,你们称一句温老,这位是翰林院学士,你们称一声曲老。”

  陈淮与沈惊秋立刻执晚辈礼行了一礼,两个小家伙也是有模有样的跟着拜了拜。

  陆昀便又朝温曲二人介绍道:“这便是我经常同你们提起的关门弟子陈淮字季渊,这一位便是庆阳县君的胞兄沈惊秋,温兄曲兄之前问的莲花琉璃盏,便是惊秋亲手烧制而成。”

  沈惊秋那座玻璃工坊,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还没烧出现代那种玻璃,但却按照自家老妹的要求,烧出了不少绚烂夺目的玻璃工艺品出来。

  这些东西一烧出,就被沈惊春送了几个出去,陆昀和程太医手里都有一个成品。

  温曲二老对于陈淮是早有耳闻,但没想到眼前这名年纪轻轻的沈惊秋却有那样的手艺。

  双方各自落座,年纪虽然相差的有点大,可聊起天来气氛却无比和谐。

  “还没说什么是字典呢?还有孩子们刚才读的是什么?”陆昀将沈明榆叫到身边问道:“明榆刚才读的是什么,能告诉陆爷爷吗?”

  沈明榆先看了一眼自家老爹,见他点头,才道:“是爹爹教的乘法表。”

  曲老饶有兴趣的问道:“乘法表?明榆可否通篇背诵一遍?”

  沈明榆点点头,从一一得一开始背,一直背到九九八十一才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养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