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养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87节
小说作者:周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3 KB   上传时间:2022-04-03 20:27:14

  沈惊春搂着她轻声安慰:“女孩子当然能读书了,他们不收你肯定是知道你读书很厉害,怕你进入他们学堂之后把里面的男孩子全部都比下去了,这些人不就脸上无光了吗?这种学堂鼠目寸光咱们也没必要把他们放在心上,你说是不是?”

  沈明榆沈蔓这两兄妹在读书上确实都很有天分,更准确一点来说,起码现阶段沈蔓读书比沈明榆还要厉害两分。

  可惜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哪怕国朝曾经出过女帝,也并不能将这种思想彻底拔出,尤其是京城这边,坚决拥护男尊女卑的顽固派不在少数。

  沈蔓点点头,有被安慰到,但还是觉得委屈。

  姑侄俩小声的说了话悄悄话,沈惊春将小姑娘哄的重新露出笑颜,陈淮才道:“附近的学堂都看遍了,最后选了个新开。”

  这附近的学堂里,学生人数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陈淮最后定下来的这家新开的学堂,如今还只有十几个学生。

  “学堂里如今还只有两名先生,徐先生和袁先生是夫妻,二人原本都在老家的书院教书,徐公子今年考中了秀才,被保荐到国子监读书,两位先生便干脆也跟着来京城了,我问过了,他们一共只打算收二十名学生,所以束脩有点贵,每年每人需得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那确实算很贵了。

  沈惊春大致有了解过,京城这边因为房价贵,所以没有功名在身的学生们的束脩一般在十两左右。

  但这些学堂大部分都是有几十名学生的。

  “贵是贵了点,但我们聊了会,那位袁先生具体怎么样还不清楚,徐先生的学问却是没问题的,他本人也是举人,我瞧着倒不是死板的人,很会因材施教。”

  沈惊春本人也是读过多年书的,当然知道一名好老师的重要性,而且这位袁先生既然是个女先生,对沈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学费贵点也没多大关系了。

  说完两孩子上学的问题,沈惊春才说起来会平县一行。

  “倒是很顺利,爵田中间那片小山岗如今也是咱家的了,原本我是说凑齐了钱把房子钱先给还了,但是现在恐怕计划有变,这个小山岗整治起来要花不少钱。”

  陈淮皱眉道:“确实挺难办的,昨日大哥他们回来,我听他们说了一下那小山上有不少茶树,你现在是怎么规划的?”

  几人进了屋,沈惊春取了笔墨出来在桌上摊开,画了个简易的地形图:“这个小山占地两百亩,规模不小,我打算将这片山划分成三个地方,这一片等春天的时候将茶树全部移栽过来,另外的地方买上一些果树之类的栽种上,旁边这一块连同山脚下的爵田,都种上红梅。”

  “这样一来,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等到水果成熟的时候,还可以搞成那种付费采摘的形式,山脚下这边,再叫人挖几个池塘出来,建些小院子搞成农家乐,京城这边的房价太贵了,田地价格也很贵,一个城里住着几十万人,并非人人都有别庄,我觉得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

  这个办法在庆阳那边八成是行不通的,因为地广人稀,大片的土地都在等人开荒,谁会钱多烧的去什么农家乐消费。

  可京城不一样。

  古代多少人一辈子也不会远行一次,京城这一块的人绝大多数都没见过山是什么样的,这小山岗在别的地方或许不值一提,可在京城附近,只要开发得当,足以成为吸引客流量的噱头,到时候来游玩的人总要吃饭吧?就能带动经济消费了。

  陈淮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但他在种地这方面并不是很懂,果树什么的更是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因此并未开口。

  反倒是沈志清和方氏看着纸上的简易地形图皱着眉。

  沈惊春便问道:“你们有什么意见都提出来啊,这可是关系到咱家以后能不能发大财,尤其是四哥你,跟着一起来京城可是要给我打工的,我挣的钱越多,给你开的工钱就越多。”

  沈志清一脸复杂,想了想道:“这真不是我看不起你啊老妹,按照你这个计划,我觉得你这四千两银子不够花是真的,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我把张叔喊进来问问。”

  沈志清到了门口冲院子里喊了一声,张大柱小跑着就过来了,沈志清问道:“张叔,这已经挂果的果树一般什么价格?”

  “果树?”张大柱想了想道:“这要看什么果树了,辟如咱们祁县那边,更偏爱吃桃子,所以桃树的价格要贵一些,三年生的桃树才开始挂果,一般是一两左右的价格,年份越久价格越贵,十年以上的桃树,没有十两银子怕是买不到的。”

  沈志清又问道:“那按照桃树来算的话,一亩地大约能种多少株桃树?”

  张大柱道:“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是几十棵树吧,这个具体也要看桃树的大小。”

  几十棵树,沈惊春干脆取了个中间值五十棵三年生的桃树来算,一亩地的价格就是五十两了,十亩地五百两,一百亩就是五千两。

  得!照这个算法,四千两银子何止是不够,简直可以算的上是杯水车薪。

  何况将这座小山岗全部整出来,还不止买树这一件事,还要另外找人将山上的灌木弄掉,还有建房子挖池塘,全部都是钱。

  “依我看来,倒不如先将房子建起来,反正山已经买了,放在那他也不会跑,再找人将山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小树全部拔除掉,先将茶园打理好才是正事,还有那三百亩田,要是我记得不错,老妹你最开始的计划不是多种辣椒吗?到时候不就有钱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沈志清一语惊醒梦中人。

  沈惊春一想还真是这样。

  而且也不一定非要都买三年生的桃树,可以先买一些挂果的果树先种上,其余地方买些树苗栽种,一口是肯定吃不成胖子的,慢慢来呗。

  第二日一早立夏就又去了程家,将程江给请了过来。

  反正连山在内的五百亩地不论怎么规划,房子是肯定要先建起来的。

  沈家才到京城,各处都不熟悉,好的泥瓦匠还是要靠别人介绍,程江年纪虽然不大,但办事老练,一听沈惊春的要求,就直接带着沈志清去找泥瓦匠去了。

  这爵田里的房子建了,以后她们自家也是要住的,沈惊春打算直接建个三进的院子。

  不论是三百亩还是五百亩,这么大的地,凭她们现有的人手,是肯定种不过来的,不拘是继续买人还是请长工,到时候都得有地方让别人住,与其到时候再扩建,倒不如一次到位。

  程江介绍的这位泥瓦匠,在坊市里也是小有名气的,从十几岁学徒开始就一直干这行,如今已经三十多年,按照沈惊春的要求将平面图画了出来,仔细一算,便将大致的价格给算了出来。

  三进的青砖瓦房,报价是五百至六百两,这个价格在沈惊春的预算之内,但想到即将花出去的钱,她还是心痛的无法呼吸。

  建房子这一块就直接交给了沈志清盯着。

  等过了两天开始去国子监报到,两个小的也开始每天去学堂,沈惊春就开始了盘活自己的家具店。

  不论是买地种粮食还是买山种果树或是搞茶庄,都只是为了挣钱,唯有做家具做木雕,才是她的兴趣爱好。

  京城这边水路发达,各个码头每日的人流量就是个不小的数目,全国各地的东西在这边几乎都能找得到,包括沈惊春需要的各种木料。

  在老家用惯了的一些工具,除了几个大的,其余的能带的基本全部都带到了京城,缺少的那些又另外买了回来。

  开店要比建房子简单的多,店铺的名字,用的是现代他们家网店的名字恋家家居,字是陈淮写的,匾是沈惊春自己做的,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晨,家具店悄无声息的开张了。

  高桥这边还算热闹,沈家这个沿街铺面周围又都是一些热闹的铺子,一开张倒是吸引了不少人进店来看,只是这铺子是开张了,店里却没有样品让人看,且因沈惊春打算走高档路线,价格定的很高,开张了几天,却连一单生意都没接到,反倒是因为定价太高,而出了名。

  整个南城这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高桥附近新开了一家家具店,而店主则是个想钱想疯了的女人。

  姜莹莹上门这天,沈惊春刚做好一张全新的古今结合的梳妆台,正在给梳妆台刷漆。

  她一向不喜欢古代那种厚重的红漆,这梳妆台刷的依旧是清漆。

  整体样式简洁大方,但细看却又很精致,黄铜做的拉手,处处可见的精美雕花,光洁平整的桌面上也做了储物设计。

  沈惊春忙着刷漆根本没注意到有人进店,反倒是姜莹莹直接看着这张梳妆台哇了一声:“这好好看啊,是你做的啊?”

  “是啊,我原本就学过这个的,你怎么来了?”

  姜莹莹笑道:“我听府里下人说高桥这边开了家天价家具店,正好上次你说住在高桥这边,我就顺道过来看看了,没想到居然就是你的店,这张梳妆台多少钱?”

  “这张雕花不多,因是做出来展览的,用料也不算特别好,倒是不贵,售价是二十两,送一张配套的妆凳。”

  沈惊春说着就放下了手里的活,掀开了后面的帘子朝后面喊道:“小雪,家里来客人了,泡一壶热茶过来。”

  姜莹莹围着梳妆台转了一圈,赞叹道:“这雕花还叫不多?”

  沈惊春请她坐下,拿了制好的册子给她看:“你看这两款,从上到下全是雕花,这个才费功夫。”

  这册子是早在祁县的时候就做好的,后面陈淮又抽空画了几张图,加在了后面。

  姜莹莹一看眼睛就亮了:“这些都好漂亮啊,我看着都比我现在用的好看,这些多少钱?”

  沈惊春道:“主要还是看用料,价格五十两到几百两不等吧,我手上有一批黄花梨,如果用黄花梨来做梳妆台的话,这一张梳妆台要五百两。”

  这个价格不算贵,宣平侯徐晏的书房就有一套黄花梨的桌椅,用料虽然比梳妆台贵,但雕花和做工没有沈惊春做出来的精致,她并不觉得一张黄花梨的梳妆台卖五百两有多贵。

  姜莹莹直接倒吸一口冷气,惊道:“你手上真有黄花梨?这可不是巧了吗,我爹正想买一套黄花梨的茶桌呢,之前太医院的程院判不知道从哪弄了一种新茶带回了京……”

  她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因为小雪已经用个小托盘端着茶走了过来,一套白瓷的茶具放在了二人中间的茶几上,小雪拎起茶壶往瓷杯里倒茶,嫩绿的茶叶随着茶汤一起倒入白瓷杯中舒展开,一股茶叶特有的清香随着氤氲的水汽在周围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第92章

  姜莹莹望着白瓷碗里的茶叶久久回不过神来。

  程太医那茶叶现如今在京城可是千金难求, 也就是当今圣上私下里开了口,程太医才忍痛割爱送了两斤给圣上,其余的一些大臣, 连张承恩这个内阁次辅腆着老脸开口求茶, 程太医也只抠抠搜搜的给了一两。

  她爹文宣侯上门,也只是有幸喝了一杯茶就被送客了,还是她祖父厚着脸皮亲自去求, 才跟张承恩一样得了一两, 这茶到了他们家, 就跟宝贝一样,姜莹莹还是各种撒娇才分了一杯,余下的茶叶她祖父说了, 谁也别想分一片茶叶走。

  姜莹莹捧着这杯茶沉默了好一会才喝了一口, 茶香四溢,比她在祖父那边喝的那杯茶可要浓多了, 但不难尝出来, 两种茶是一个味道。

  “好姐姐, 你到底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沈惊春???

  姜莹莹将茶叶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沈惊春听完都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姜莹莹道:“程院判那茶叶是你送的吧?你可别不承认, 这俩味道一模一样。”

  沈惊春抿着嘴看着她,好一会才道:“我记得姜伯父原先是户部左侍郎?不知道现在在?”

  姜莹莹虽然不知道沈惊春问这个干什么, 但还是道:“原户部尚书被罢黜了, 我爹顶了他的缺, 现在正任户部尚书呢, 怎么了?”

  “没怎么, 就是有个生意想跟户部尚书的千金的谈谈。”

  姜莹莹掩着嘴娇笑一声:“怎么着,不是户部尚书的千金还不配跟你谈生意了?”

  沈惊春啧了一声:“那倒不是, 户部侍郎的千金也是可以跟我谈生意的。”

  ……

  姜莹莹来的还算早,二人直接坐了她家的马车出的城,到爵田那边时还没到午时。

  已经十月,天气越来越冷,程江介绍的泥瓦匠怕天冷了影响进度,就建议直接多招一些人开工建房子。

  沈惊春对此没有什么异议,这都是按人头算的工钱,冬天了地里没什么活,家里的女人带着孩子就能忙活过来,男人们大多都想着出去找点活干,所以工钱并不高,只四十文一天包一顿午饭,都是在爵田附近几个村镇找的人,每天来回也方便。

  这才短短十天不到的时间,三进院子就已经初具规模了。

  马车在院子外停下,如今冬日天冷男人们干活不像夏天那样光着膀子,但沈惊春还是叫姜莹莹把帷帽给带上了,她毕竟还是文宣侯府的千金,从小金尊玉贵的。

  二人下了车,姜莹莹带着的婢女们就被热火朝天的景象给吓了一跳,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在姜莹莹身边,生怕她被哪个不长眼的给冲撞了。

  沈惊春看了那两个丫头一眼,到底还是道:“两位姑娘放心吧,这些农家汉子看着粗鲁,却并不是那等轻浮的人,不会上来冲撞了你家小姐的。”

  用人不疑,这事既然交给了沈志清全权处理,沈惊春就真的很少过问,房子开工之后,沈志清就带着张大柱等人在附近村子租了几间房住下了,三五天才回一次城里说一下进度,那些手脚不干净或是干活喜欢偷奸耍滑的早被踢出去了,现在工地上留下来的都是老实本分的人,每天兢兢业业的干活,哪有时间来冲撞千金小姐。

  姜莹莹的婢女讪讪一笑没有说话,但那种老母鸡护着小崽子的姿态倒是半点没有收敛。

  沈惊春提了一句,也不再多说。

  这边马车过来,沈志清早就看到了,待马车一停下便知道多半是沈惊春,因为小跑着就过来了,只看了一眼姜莹莹就收回了目光,朝沈惊春道:“老妹你怎么来了?”

  沈惊春笑道:“找了个投资商,这不是带咱们姜老板来实地考察一下投资项目么,四哥你忙你的,我带着到处看看就行了。”

  沈惊春只说了一句蒋老板,根本没有具体介绍姜莹莹的身份,沈志清也就没有细问,笑呵呵的又走了。

  沈惊春就领着姜莹莹往小山岗那边走,一边道:“这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个小山。”

  来的路上,沈惊春已经将一些大概的情况给姜莹莹介绍了一遍。

  姜家百年世家早就在京城生根了,姜莹莹的外祖家也是京城本地人,她长到这么大也没离开过京城,这个在沈惊春看来只算的上是小山岗地方,在姜莹莹看来却完全不同,刚下车时她就看到了这小山岗,此刻听到沈惊春介绍,还是忍不住惊叹道:“好高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养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