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番茄菜菜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2-04-04 20:26:36

  “找他们贷款那也是要还的,你觉得南安县三年两载能还上这笔钱吗?”治理环境是长期问题,投入几乎没什么金钱上的回报。

  何况真要是三两年能还钱,何必找市里头说难处呢,自己咬咬牙关就是了。

  “那市里头拿出这笔钱来也不容易。”

  年初年中预算都已经落实好了,忽然间怎么可能拿得出这笔钱呢。

  “所以得再往上报。你写一份材料,一五一十的说这边情况,跟省里申请这笔专项资金。”

  “只怕省里头也不见得能拿出这笔钱来。”

  “本来我也没指望省里头能出钱。”

  “那……”

  “问国家要呗。”长缨的话让李秘书一头雾水,省里头困难,国家困难更多。

  他困惑了许久,回市里的路上脑中灵光一现忽的反应过来,“跟国家要,国家也不可能直接划钱,但咱们哭了困难,可以在市财政里留下这笔钱!”

  今天跟着老代同志跑了好几个村子,看到四处裸`露的黄皮土层,她身体疲倦心里头更是倦怠,这会儿正倚在后排休息。

  听到李秘书的话,长缨微微点头,“说不定国家还能给划拨个专项治理资金呢。”

  李秘书的确猜出了她的心思。

  如果再给她一两年时间,也用不着找国家哭难。

  但现在问题就在于,山体滑坡泥石流年年都有,治理刻不容缓,哪有那么多时间。

  ……

  回到市里,长缨处理了堆积在徐立川办公室的那堆文件后,加班写调查报告,等着她把这篇报告完成时,外面夜色正浓。

  办公室里的钟表显示现在是凌晨四点钟,再过不多大会儿就能迎来黎明。

  而现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办公室都成了她第二个家,长缨拿出那床毛毯,蜷曲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原本还想睁眼看黎明的人,等了好久却有些熬不过去的阖上眼睛。

  醒来时,外面天色大亮。

  长缨回家换衣服洗脸刷牙,从食堂回来后把文件交给李秘书,“这份送到首都去。给省里写的那份写好了吗?”

  “写好了,我拿给……”

  “你修改好直接给省里送过去就行。”

  李秘书愣了下,还真只是走个过场。

  他应了下来,按照长缨的吩咐去处理这事,等着忙活完这些,长缨人已经不在了。

  “傅主任说是去工地那边看看。”

  市里的工地有好几处,船屋渔民要迁移到的居住点,港口那边正在建设着的海产品粗加工厂以及海边的饲养场。

  三处都忙活的热火朝天。

  这两天阴天,白天也能干活,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海边就更是忙碌,毕竟要下海作业。

  长缨水性不怎么好,坐着小木船来检查已经完工的几个饲养箱,“这是不是小了点?”

  “这边规模偏小,主要是水质还需要改善,先不着急弄大的饲养箱。”

  船屋渔民长期在这边居住,其实对这边环境的破坏也挺强。

  接连跑了几个饲养基地,长缨只看到了童教授。

  “老张他去弄那个淡水珍珠饲养基地了,他找到了一出水质很不错的地方,想着用那水来做饲养。”

  “我还以为张教授也是研究海水领域的专家。”

  童教授笑着解释,“那倒不是,老张其实最初就是研究淡水养殖的,后来海水养殖这边没人,他就改了方向。”

  “这岂不是文武兼修?”长缨笑着打趣。

  童教授看着年轻的女同志,“听说你也在读书?”

  提到这事长缨也有些头疼,“是啊,本来应该毕业了的,只不过今年工作调动还没顾得上去学校那边,等回头这边稳定了,再去一趟。”

  她来到平川市就没消停过,自然顾不上学业问题。

  童教授听到这话笑了笑,“多读书多学□□归是好的,你是在哪个学校读的书,说不定我认识,回头可以帮你问问。”

  “在原本的省里,想着就近方便学习嘛。”

  结果一调动,也是千山万水的不方便。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长缨,她还有个革命根据地呢。

第151章 女人

  真要是缺钱了, 还可以去找沂县那边借。

  那里的财政,宽绰的很!

  在沂县工作多年的人对县里的财政相当清楚。

  沂县的工业体系并不完善,但赚钱的门路多, 单一个鞋厂每年的利润何止百万。

  何况还有其他产业。

  长缨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回沂县一趟。

  她向来是行动派,越想越觉得自己可以回去。

  把这个想法跟徐立川说时, 刚从郁南县忙完水电站事宜的办公室主任笑了起来,“你回去的话那市里头那么多事怎么办?要不这样好了,我回去一趟, 把钱给弄回来。”

  反正他回去也可以代表长缨嘛。

  “也行,你这次回去不只是要借钱。”

  南安县那边水土流失需要治理,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环境治理,长缨想着可以从沂县各个公社的果林种植中汲取经验, 看能不能在搞绿化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经济效益。

  “成, 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你都跟我说。”

  李秘书过来时就看到两人在那里讨论的热火朝天, 徐立川没大没小的反驳,“这个不成,你把人带来那不是挖人墙角嘛。”

  “暂时用一用嘛, 你先问问看, 不行再说。对了,你回去时也带着些咱们这的特产, 别两手空空回去,多不好看。”

  “长缨你这也忒黑心肝了。”

  “怎么黑心肠了, 我这又不是空手套白狼, 你快去办,钱不够的话你先垫上, 回头我发了工资还你。”

  她抽屉里的钱的确所剩无几。

  徐立川也没客气,“你是越发的大手大脚不会攒钱了,将来结婚连嫁妆钱都没有,丢不丢人?”

  “急什么,等回头工作上了正轨,就花不了这么多了。”到时候就能攒下来一些钱……

  不对,什么嫁妆钱,她没那么恨嫁。

  李秘书看着拌嘴的两个人,他一度有些羡慕徐立川,能跟领导这么没大没小的胡闹。

  到底是多年的交情,和他还不一样。

  李秘书敲门打断了这一度十分欢悦的场面,他进来汇报工作。

  “那行你先忙,我先去买东西。”

  回家也是公干,他可不是偷懒。

  “你别着急走,买特产的话还得问问李秘书。”

  徐立川大手一挥,“不用,我知道都有哪些。”

  他在郁南县前前后后待了三个多月,早就把能打听的都打听了一个遍。

  走之前,徐立川特意去了一趟郁南县,到了高家寨那边要了些绣品。

  “我一个邻居是做服装的,而且还是做出口的生意,我拿给她看看,瞧瞧能不能用得上。”

  徐立川总觉得应该带一些绣品回去,苗花能用得上。

  高山寨这边自然不会拒绝,要不是立川在这边忙活了足足两个月,他们寨子里怎么可能通了电呢。

  寨子里的那个水电站,说是徐立川一手帮忙建设的都不为过。

  除了立川要的绣品,寨子里还给了他两箩筐糖。

  这要是冬天,徐立川就把这糖给背回去了,现在可不成,火车上开着窗户也憋闷。

  他把糖交给长缨处理,带着许多平川当地的山货离开了这里,回家乡去。

  长缨看着这两筐糖也头疼,现在这天气放不住啊。

  她挖了一勺高山寨自制的蔗糖泡水喝,剩下的则是让李秘书分给大院里的其他人。

  没多大会儿,周慧芳便是抱着一包糖进了来,“这糖味道真不错,跟我让人从香港那边带来的一模一样,长缨主任你在哪里弄得?”

  长缨听到这话愣了下,“香港?”

  周慧芳知道这位领导倒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计较,“是啊香港,价钱还挺贵的呢。”

  香港那边工资高,物价相对来说自然贵得多。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味道一模一样。

  “你从香港带来的糖还有吗?”

  “有的,不过不多了。”周慧芳折回去拿,她主要是身体不舒服时用这个泡水喝。

  长缨看到上面的包装,笑了下,“这是有针对性的销售群体,难怪价钱贵呢。”

  女人糖,月子、例假期间缓解身体酸痛疲劳。

  “这个真的挺有用。”周慧芳现身说法,她一直都吃这个,所以这才拿到长缨这边分发的糖,才特意过来问下这是哪来的。

  “你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管吃什么甜的都有用。”

  不是这女人糖有效果,而是糖本身就有安慰剂的作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2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4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里搞扶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