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枭雄入赘后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今夜来采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0 KB   上传时间:2022-04-09 20:38:46

  “正因常州是咱们楚家的地盘,我才不愿它落到朝廷手中。”

  “不,常州是常州百姓的常州。”

  楚熹对薛进有所防备,对老爹却从无秘密,老爹当即反应过来她话中之意:“恁可要想好了,子弟兵是咱们如今唯一的退路,若……若有朝一日恁和薛进决裂,咱们半点自保的手段都没有了。”

  楚熹很热,热得口干舌燥,头晕目眩,但心里是从未有过的清明。

  她就像曾经站在老爹跟前,那个十六七岁,不谙世事,为爱情斗争的无知少女,坚定不移地说:“不会有那一日。”

  作者有话说:

  元宵节快乐哦~

第140章

  烈日炎炎,酷暑难熬,火球似的毒日头高悬在常德城上空,城外的帝军皆褪去厚重的盔甲,只穿着单裤,赤着臂膀,大汗淋漓地紧攥着烫手的兵器,只等主帅一声令下,便对那高耸的城墙发起进攻。

  而营帐内,谢燕平挥退众人,只留谢善臻在旁议事:“刚收到朝廷来的密函,你看看。”

  从前文静如小姑娘一般的谢善臻,如今已长成了一个足以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与谢燕平的温和儒雅、静水流深不同,他的相貌更胜一筹,有种雌雄莫辨的俊秀,眉眼间那抹稚气的顽皮被凌厉的锋芒所取代,愈发攻击性十足。

  若说在沂都寄人篱下这些年,谢燕平是为了等待时机忍辱负重,那谢善臻便是他仅存的尊严。

  “这什么意思?”谢善臻将密函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颇有些恼怒道:“是要让我们撤兵!朝廷这帮人怎么想一出是一出!”

  “信州楚州今年颗粒无收,数万流民涌至辉州,陛下须得安抚流民,否则,大军在外,流民一旦揭竿起义,辉州就要乱了,帝都自然也难保。”

  “可,此时退兵,岂不前功尽弃?只要打下江南,那些难民流民又算得了什么!”

  谢燕平朝他笑了笑:“别急,我何时说要退兵了。”

  “那兄长是想?”

  “传令下去,无论如何,两日之内必要攻占常德。”

  帝军已经围攻常德将近半月,双方军资皆以告急,尤其是常德城内。

  半月不得缁兵补给,城下大军又誓死不退,薛军兵士们眼看着伙食一日比一日清减,各个都心生忐忑,士气上远远不及豺狼虎豹般的帝军。

  “还没动静吗?”薛进把浸透凉水的湿帕子搭在额头上,向来白皙细腻的脸庞透着一层病态的红晕。

  饶是他时时想着躲避灼热的日光,仍被晒伤了。

  司其腕间缠着染血纱布,虚虚搭着椅子扶手,略显无精打采:“没有,按说亳州那边应该收到消息了,不知这当中是否出了什么岔子……”

  早在半个月前,薛进就预料到帝军会有围城这一日,故秘密派亲信前往亳州,意欲调遣亳州守军渡江,与安阳的廖三联手,趁帝军不备,一举拿下云麓城和云堂房。

  以江北情景,帝军不消二十日便会粮尽,此时后方遭袭,兵士必将大乱,待薛军由江北江南前后夹击,这二十余万帝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如此惨败,又逢旱灾,朝廷定然一蹶不振,夺取辉瑜十二州易如反掌。

  薛进为演好这出戏,只将秘密调军一事告诉了身边几个心腹,哪怕军中人心惶惶,士气低迷,他亦不泄露半点风声。

  可天下之事,总是事与愿违。

  薛进扯掉额头上的湿帕子,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

  三月下旬那场突如其来的春汛乃天灾,他虽折损不少人马军资,但并无过多郁闷与怨怼。

  如今这一番筹谋,却是他倾覆全部做出的最后一搏,理应万无一失才对。

  薛进想不通哪里出了问题,为何江北迟迟没有动静。

  见薛进愁眉不展,慎良上前一步道:“薛帅!属下愿率兵突围!前去安阳调兵驰援!”

  崔无闻言道:“安阳火药紧缺,粮草所剩无几,护城河也已然干涸见底,并无自保之力,倘若这会调兵到常德,朱科那边定然要盛兵攻城。”

  慎良道:“安阳城墙高不可攀,又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少城主在城内,总归能支撑一阵,等我们腾出手来,再掉头回援也就是了。”

  崔无摇摇头:“朱科麾下八名猛将皆是仇阳刀下亡魂,他早憋着一股恶气,势必不遗余力,少城主再有成算,也难当这十几万忿兵。”

  司其抬眸看向崔无:“那若从顺清调兵呢?”

  “顺清万万动不得,还有一月西北便开始秋收,此处粮道一断,我们就算是自掘坟墓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坐在这等死不成!”

  司其话音未落,兵士匆匆来报:“薛帅!帝军又攻上来了!云梯耧车已经到了城墙下!”

  众人赶赴城楼,只见下方满是冲锋陷阵、喊打喊杀的帝军兵士,城头守兵撅起巨石,猛地将其推下,一路滚过去碾死不知多少条性命,可那群赤膊提刀的兵士杀红了眼,踩着烂泥般的血肉往上冲,凶神恶煞的模样当真叫人胆颤。

  分明是毒日头,烈阳天,司其却平白出了一身冷汗。

  司其追随薛进这些年,经历过许多波折,当中不乏有生死攸关,危急存亡的时刻,但薛进向来谋划在胸,决策果断,该打就打,该撤就撤,从他入赘安阳这件事上就可看出,他能屈能伸的很。

  这是第一次,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局。

  司其难以避免的有些焦灼不安:“薛帅,实在不行,咱们弃城突围吧,先退到顺清去,再从长计议。”

  薛进合上眼睛,轻轻叹息。

  连司其都想着弃城奔逃,底下将士怎能有勇与帝军厮杀。

  逃回顺清,保住粮道,安阳便成了一叶孤舟,连带着亳州也将落入敌手,薛军只有一退再退,退回月山关的份。

  “慎良!”

  “属下在!”

  “传令诸将!再过两日亳州的援军就会杀进云麓城!夺取云堂房!直捣九尧沂都!占据整个沂州!务必要拖延两日!不得让帝军退兵!”

  慎良知道薛进要用假消息振奋军心,威慑城外帝军,故而响亮的应下:“是!”

  “崔无,让炊兵立即宰杀千匹战马,今晚就拿这马肉犒赏有功之士。”

  “属下明白。”

  若薛军想突围奔逃,战马是最不可或缺的,薛进宰杀战马,无疑是告诉底下兵士,他绝无弃城保帅之意,势要与常德共存亡。

  既给一条生路,又断绝了一条生路,兵士岂能不拼死御敌。

  两道命令传下去,薛军一反消极之态,豁出性命与帝军厮杀,两兵混战,片刻不停,入寅才稍作休整。

  虽是久攻不下,但帝军寨内一派轻松,甚至有大笑声传出。

  “那荒蛮子还惦记着亳州援军,殊不知他派出去的那几波人早被咱们赶尽杀绝了!”

  “提及此处,不得不敬燕平公子一杯,若非燕平公子神机妙算,事先料到薛进会有这一招,买通马贼在亳州截杀,我们此刻怕真要被捣了老巢。”

  朝廷一众官员纷纷起身共饮,待饮尽杯中酒,有一人问道:“卑职斗胆请燕平公子解惑,你究竟是如何得知薛进会使出这招釜底抽薪之计?”

  谢燕平笑道:“薛进自入月山关以来,徐徐渐进,步步谨慎,可谓小心到了极点,春汛之际更毫不犹豫的舍弃了江北两处要隘,他自负善于谋略,不打无胜算之仗,在兵士沮丧消极时,却不想着振奋军心,反而拱手送了城外营寨,一路退回常德,此举反常,必有蹊跷。”

  “难怪,难怪我们能轻易烧了营寨,他是想诱敌深入,声东击西,给帝军做一个死局。”

  “可笑可笑!当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竟给自己做了一个死局!”

  谢燕平无法像这些官员般笑得肆无忌惮,只扯着嘴角,提起杯道:“明日是最后之期,夺回常德,不论能否擒获薛进,安阳都是我们的囊中之物,届时诸位便可坐拥那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了。”

  “说得好!”官员将领们听了这话更有力气:“明日天黑之前!大军定能杀进城内!”

  营帐里热火朝天,酒肉香甜,营帐外疲乏的伤兵拖着恶臭的尸首,苦寻掩埋之地。不埋不行,不埋会生瘟疫。

  一个时辰后,天色大亮。

  帝军再度起兵攻城,助阵的锣鼓敲得震天响。

  城墙上的薛军也严阵以待,等着和帝军死战到底。

  “杀啊!”

  “都给老子上!谁敢退后一步军法处置!”

  薛军兵士期盼着亳州军能快些打下沂州,咬紧了牙根,坚定了信念,死死守着城池。

  可慎良的脸色却愈发难看。

  他久经沙场,身经百战,已有能预言胜负的本事:“薛帅……照这样下去,恐怕不出三五个时辰,帝军就会攻破东城门,还是要早想对策为好。”

  薛进紧抿着唇,良久才道:“帝军气数将尽,一定要守住,只需再守两日,最多两日……”

  说完,薛进抽出长剑,率领卫队快步朝东城门走去。

  守军一看主帅亲自上阵御敌,丝毫不拖泥带水,招招杀人技,更添了几分士气,又将那源源不断攀上来的帝军打退。

  双方打到这份上,别说火药弩箭,连石头都已然耗尽,全凭着手里的兵器拼杀。

  薛军三年懈怠的报应全在这节骨眼找上门来。

  打不过!挡不住!杀不尽!

  帝军终究是在傍晚时分将城防撕开一条口子,如满眼绿光的饿狼般冲进城内。

  “薛帅!逃吧!再不逃就来不及了!”

  薛进浑身是血,一脚将张坚踢翻在地:“别忘了你妻儿都在安阳城!”

  军中将领在生死关头,都抱有一丝幻想,以为楚熹惯会做交易,又极看重安阳城里的百姓,肯定有办法保住他们的内眷。

  薛进也有这样的幻想,可他不敢赌。

  到这一刻,他才忽然理解了那倒在月山关下,再也站不起来的父亲。

  明知前方或许是死路一条,但身后有挚爱的妻子,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几十万命悬一线的西北百姓,他退无可退,纵使万分之一的生机,也要放手一搏。

  “援军!援军来了!”

  “薛帅快看!是东边来的援军!”

  薛进偏过头,落日余晖下,黄沙滚滚,万马奔腾,他看不清楚残破的旌旗,在一片沸腾的高呼声中皱起眉头。

  廖三来驰援,朱科必会进军安阳,楚熹如何能守得住。

  张坚从地上爬起来,瞪大了眼睛道:“怎么!是常州府的旌旗!常州府哪来的这么多兵马!”

  常州府,听命于常州郡守。

  薛进想起那句“常州子弟为常州,殒身碎首又何妨”,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对了,他差点忘了,楚霸王背地里还招揽了一批子弟兵。

  作者有话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6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枭雄入赘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