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枭雄入赘后_分节阅读_第188节
小说作者:今夜来采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0 KB   上传时间:2022-04-09 20:38:46

  这点楚熹还真没考虑到,有些惊讶的看向他。

  待薛进分析一番利弊,又拿出楚熹那日的民心论,李善紧皱的眉头才稍稍舒展:“是有些道理……可如今求和,他日以什么名目起兵?”

  楚熹接过话茬:“朝廷的病灶已然深入骨髓,无药可医,纵使太宗死而复生,也难力挽狂澜,单单眼下的乱局,就够他们忙活个三年五载了,何况以后呢?再者,舅舅真以为凭瑜王的野心,会甘愿屈居人下?若咱们归降朝廷,他就该坐不住了,还愁日后没有起兵的名目吗?”

  三盅酒下肚,李善面色愈发红润,他的视线在楚熹和薛进之间挪来移去,心中明白,这夫妻俩是齐了心,要一起说服他,而他……独木难支,孤掌难鸣,何谈为薛元武报仇雪恨。

  李善微不可察的轻叹了口气,随即扬声道:“外甥媳妇这话说的通透!好!那便向朝廷求和!我李善,苦心经营二十余载!难道还差这区区两三年吗!”

  楚熹晓得李善是迫于无奈才答允,赶紧戳了戳薛进,二人一同举杯敬酒,赞李善高瞻远瞩,深明大义。

  ……

  辉州帝都背靠蟒山,前依荆霖湖。太宗当初定都于此,便是看重这伴山伴水的好位置。只可惜荆霖湖风水虽好,却如蒸笼,让帝都历年都是北六州最先入夏的都邑。

  笼罩着初夏暑气的皇城,在阳光下泛着浅金色的光辉,百年前落成的殿宇因先皇的奢靡淫逸与连年战事而略显破落,只在皇贵妃晋封大典时由圣上提点工部,重修过皇贵妃的寝宫和前朝三大殿。

  “陛下。”内侍撵着细碎小步,无声无息的走到周文帝跟前:“皇贵妃娘娘在殿外求见,说是给陛下做了一碗去暑的绿豆冰粥。”

  原本愁眉不展的周文帝听闻此言,忙放下公文站起身,快步行至殿门。

  只见那独宠六宫的惠皇贵妃身着一袭月影轻纱花锦华裙,云鬓间一支嵌宝衔珠金凤步摇,她微微屈膝行礼,婀娜绰约的身姿在层层叠叠的月影纱中若隐若现,步摇轻颤,熠熠生辉,抬眸一笑,嫣然百媚。

  年轻的皇帝不顾礼数,双手将她扶起,一开口,虽是斥责的口吻,但不难听出无尽关怀:“这么热的天儿,何苦跑一趟,难道朕这里还缺你一碗冰粥吗?”

  惠娘搭着周文帝的手腕,万分娇柔道:“臣妾知道陛下不缺一碗冰粥,可臣妾想陛下了呀,陛下有两日没去看臣妾了。”

  周文帝无奈的笑了笑,将她领进还算凉爽的殿中,一边走一边温声解释:“不是朕不想去看你,近来各部上书堆积成山,朕连喘口气的功夫也没有。”

  “朝政再忙,也须得顾及龙体呀。”惠娘从婢女手中的食盒里取出绿豆冰粥,轻轻搁在金案上:“臣妾和元儿都指望着陛下呢。”

  周文帝挥退殿中侍从,随即叹息道:“九尧刚传回消息,谢燕平战败了,足足二十三万兵马,如今只剩不足十万,伤亡惨重不说,一应军资也消耗殆尽。”

  惠娘睁了睁眼睛,颇有些惊讶道:“怎么会呢,谢燕平不是很有把握夺下常德城吗?”

  “棋差一着。”周文帝握紧案角,几乎咬着牙根道:“就在攻破城门之际,不知那安阳楚霸王从哪变出十万兵马,生生杀退了帝军。”

  “又是她……”

  “再过些时日,关外便会将今年的粮草送往关内,只怕薛进要趁势攻打江北,朕担心……”

  “陛下是担心那些流寇会像薛军投诚,里应外合?”

  “是啊。”

  惠娘笑道:“臣妾有一办法,不知可不可行,说出来陛下别笑话臣妾。”

  周文帝看向她,眼底的郁气骤然散去,只剩满满柔情:“你说便是。”

  惠娘软绵绵地靠在周文帝肩上,慢条斯理道:“这仗打了半年多,又逢灾祸连连,不论江北江南,百姓日子都不好过。陛下是帝王,辉瑜十二州的百姓皆是陛下的子民,陛下应当多为自己的子民着想,不如就趁此时,向薛军求和。”

  “求和?”

  “薛军此番同样的伤了元气,即便江北流寇投诚,对薛军而言也是累赘,何况陛下心里很清楚,那些个城主都督,背地里藏了不少手段,薛军岂敢轻易进兵江北,我们主动求和,一来能安抚民心,二来能让将士们得以喘息,三来能腾出手肃清内政,何乐而不为?”

  周文帝细长的凤眸微微一颤,睫毛划过眼睑旁朱红的泪痣:“可若薛军不愿议和呢?”

  “那便是西北荒蛮子残暴不仁,不顾江北百姓生死,这些年积累的好名声就毁于一旦了。”惠娘娇声笑道:“横竖对朝廷有利无弊。”

  “嗯……”周文帝沉吟片刻道:“只是,未免折损皇室的颜面。”

  “臣妾听闻,陛下年少时的伴读祝宜年祝大人如今身在安阳,不如设法修书与他,让他探探薛进的口风,若那边无意休战,陛下就传旨招降,这样既不折损皇室颜面,又能达到目的,若那边也愿休战……仍是为民招降反贼,再封薛进一个江南王,如此双方都体面。”

  “这办法的确能应一时之急,却并非长久之计。”

  “陛下先把眼前的麻烦解决了才是真。”惠娘说着,在他掌心悄悄写下一个“贺”字。

  贺,即为瑜王贺淳。

  周文帝收回手,拾起金案上的文书,苦笑着说:“内有流民匪患,外有虎狼之师,朕坐在这皇位上,没有片刻能安心,倒不如投胎寻常人家,过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清贫日子,总归踏实。”

  “臣妾也愿陪陛下过那样的日子,一座小院子,不要太大,院里要种一颗樱桃树,再扎一架秋千,左边种些时令小菜,右边呢,种些花花草草。”

  周文帝勾起嘴角,笑着问道:“就这些吗?”

  惠娘想了想,又说道:“还得有三间能遮风避雨的小屋。”

  “为何要三间?”

  “陛下难道不想给元儿要一个妹妹吗?”

  周文帝被惠娘哄的愁容尽散,牵起她的手,柔声细语道:“你自幼锦衣玉食,从未受过半点辛苦,不知贫民百姓的难处,朕怎忍心让你去过那样的日子。”

  惠娘脸色微变,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难不成,陛下来世不愿与臣妾做夫妻?”

  “嗯……”周文帝想了想说:“那朕来世还是投胎到一富贵人家好了。”

  惠娘掩唇轻笑,眼底满是喜色。

  作者有话说:

  来了来了!马上开启新地图!

第144章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虽然朝廷官员望着江南那片富饶之地直流口水,但流民草寇之患已然是火烧眉毛,故而周文帝在朝堂之上透露出议和口风,文武百官无一人站出来阻挠。

  他们心里也清楚,一旦薛军攻入帝都,必定不会顾及这些百年世家的积威,要拔树搜根的来一场大换血,不论如何,眼下最紧要的事是保全性命,能与薛军议和自然极好。

  只瑜王当众甩了脸子,好似很不情愿。

  当初是瑜王率兵赶来帝都,斩杀祸国奸佞廉忠,扶持弱势太子登基,才有得周文帝今日,这些年来,虽说瑜王碍于祝宜年那一纸檄文,无法挟天子以令诸侯,架空周文帝,但他在朝堂上也是能一手遮天的人物。

  周文帝不得不看他的脸色办事,于是百官退朝后,单独留瑜王在宫中享用家宴。

  既是家宴,那瑜王的义女,宠冠六宫,地位远胜皇后的惠皇贵妃自然要出席。

  年近四十的瑜王保养得宜,看着不过三十五六,正是人这一生中精力、智慧、野心都处于巅峰的阶段,而他又是如此健康。

  身着朝服,昂首阔步,那般的高大威武,英姿勃发,是孱弱多病,书卷气十足的周文帝远远所不能及。

  “臣参见陛下!”

  “皇叔无需多礼。”

  周文帝扶了一把并未打算真行礼的瑜王,笑着说道:“叔侄之间,何必如此呢。”

  周文帝与瑜王同宗,为表亲密,一贯以皇叔相称,不过要真论起亲戚,早就出了五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礼不可废,礼不可废。

  惠娘上前半步道:“今日是家宴,义父若拘于礼数,反倒叫陛下伤心。”

  瑜王这才摆开架子,撩起衣袍坐到椅子上。

  周文帝和惠娘随之落座。

  “今日朝上,朕看皇叔似乎有些不悦?难道是不赞成议和之事?”

  “臣以为此等举措太有损皇室颜面。”

  周文帝闻言,便将惠娘那套说辞拿出来应付,又道:“朝廷强征粮草兵马,早已惹得百姓怨声载道,如今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若不与薛军求和,恐怕会闹民变,再让薛军钻了空子,实在得不偿失。”

  瑜王思量片刻,长叹一口气:“可皇室与薛家有着血海深仇,那薛进造反就是为了给薛元武报仇雪恨,岂能轻易松口?”

  周文帝近乎有些天真地说:“今时不同往日,朕听闻薛进很看重民心,应当不会为了二十多年前的恩怨不顾百姓生死,先让祝宜年探探口风,这又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那臣也无话可说,全凭陛下做主。”

  见瑜王点头答允,周文帝脸上的欣喜都藏不住了,他握了握惠娘的手道:“若是薛进乐意归顺朝廷,朕预备请他来帝都……”

  周文帝话说到一半,瑜王猛地站起身:“不可!万万不可!陛下此举是引狼入室!自取灭亡!”

  “皇叔莫要急躁。”周文帝不紧不慢道:“朕是这样想的,那薛进和楚熹膝下育有一女,虽不知其名,但据说夫妻俩爱的如珠似宝,倘若能让元儿与其定下婚约,皇族和薛家往日那些旧怨便可彻底化解了,此等对双方皆有益处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瑜王心中暗暗冷笑一声,觉得周文帝是痴人说梦,却也并未点破,只缓缓坐回到椅子上:“陛下此言甚是有理,是臣目光短浅。”

  今日瑜王通情达理的很,周文帝十分高兴,不顾惠娘劝阻,饮下整整一壶酒,酩酊大醉的被内侍扶着去寝殿歇息。

  皇帝都喝醉了,瑜王自是不便在宫中逗留。

  “那臣先行告退,还望娘娘,珍重玉体。”

  “我送义父。”惠娘稍稍一抬手,媚眼横睨,吩咐一旁内侍:“本宫有些体己话要与义父说,你们都不必跟着。”

  离了周文帝,惠娘便是宫中说一不二的皇贵妃,即便此举不合规矩,也无人敢违逆她的心意。

  烈日暴暑下是庄严肃穆的百年陛阶石,只有帝王才有资格踏足。

  瑜王背着手,眺望着远处的宫门,终忍不住冷笑一声:“蠢货,白日做梦,我倒是要看看,他怎么把那薛蛮子请到帝都来。”

  “我看陛下说的信誓旦旦,兴许真能成。”

  “哼,我看他是打着与薛进议和,拿薛进来钳制本王的如意算盘。”

  惠娘垂眸,姿态恭敬道:“既然如此,王爷为何要让我撺掇陛下向薛军求和?”

  瑜王摇了摇头道:“常德一战,兵士死伤十余万,你可知当中有多少我瑜洲的嫡系!足足七万!七万啊!简直是在用刀割本王的肉!”

  “怎么会这样?那谢燕平不是王爷的人吗?”

  “谢燕平将此事尽数推给了洪振江,称是洪振江自作主张,胡乱用兵,才导致七万瑜洲嫡系兵马葬身常德。”瑜王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洪振□□,死无对证,如今他怎么说都有理。”

  “王爷不信谢燕平?”

  “谢燕平?此人阴狠毒辣,本王从来不信他,只是没想到,我瑜洲的兵马会折损如此之多,倘若谢燕平此番打了胜仗,难保不会自立门户,真是叫人忍不住捏一把冷汗。”

  “那是不是要设法除掉谢燕平?”

  “不急,谢燕平和安阳楚霸王有一段旧情,议和之事非他出面不可,等议和之事谈妥了,该杀的自然要杀。”

  瑜王说完,转头看了一眼金碧辉煌的大殿。

  ……

  薛进心中虽萌生与朝廷求和之意,但薛军并非他一言之堂,说服了李善,还有李琼,说服了李琼,还有众多与帝军拼死搏杀的将士。

  仗打到这个份上,忽然提起要与朝廷求和,任谁一时间都难以接受。

  民心难得,军心亦不可乱。

  薛进奔忙于此,楚熹也没闲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6页  当前第1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8/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枭雄入赘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