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枭雄入赘后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今夜来采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0 KB   上传时间:2022-04-09 20:38:46

  “奴婢给小姐拿去!”

  安阳城仗打得再厉害,也不耽误冬儿找人给楚熹置办新衣裳:“小姐快看,这件小红袄的料子可是正经沂都货,百鸟朝凤的花样,凤凰拿金线绣的,还有这条织花裙,你摸摸,里头绒呼呼的,又轻薄又暖和。”

  真难为冬儿能弄出这么一身崭新别致的冬衣。

  自从陆广宁举旗造反,沂都水军全跑去打仗,沂江上来往的货船多半都停运了,直接导致安阳城里许多商铺缺了货,就说这绸缎,绸缎是好东西,但不是必要的东西,是新鲜时抢手,过了三个月就压箱底再也卖不出去的东西。

  头几个月从沂都送来的上好绸缎,这会已然成了绸缎庄里的漂亮摆设,从前不起眼的布料和棉花倒是一日比一日紧俏昂贵。

  茶叶铺呢,安阳不产茶叶,得从别的地方采买,如今四面城门紧闭,茶叶铺里是一罐茶叶也没有,只剩下些陈年的茶叶沫子。

  还有杀猪的屠夫,也没得猪肉可卖,毕竟安阳也算大城,讲究个干净,猪粪臭气熏天,哪有几家能养,猪羊鸡鸭多数养在乡里。

  缺这缺那,百姓手里空有余钱,是过不好节的。

  大街上都比往年冷清许多。

  闫楼倒是还开张,进去个客官,灶子得现烧,点菜嘛,这个没有,那个也没有,有什么吃什么得了。

  楚熹管天管地,委实管不了这种萧条。

  她领着冬儿走进绸缎庄,只见那货柜上陈列着上百匹绫罗绸缎,细货,尖货,还用绵纸包裹着,搁在正中间做镇庄之宝,大台空着,那原来是摆麻布和粗布的地方,任由百姓挑挑拣拣,竹篓子也空着,从前里面装满了雪白柔软的棉花。

  这些平实的布料,雪白的棉花,都成了安民村百姓身上穿的冬衣。

  “哎呦!少城主!过年好啊!怎么这会得空来逛?”

  “啊,想给府里丫鬟扯身衣裳,有没有看着喜气点的绸缎?”

  “有有有!要什么样的绸缎都有!”

  掌柜说完,就忙不迭的转身去取绸缎了,那感觉好像养了多年的闺女终于要嫁人了似的。

  想想也没错,这些绫罗绸缎被摆上货柜时,都是掌柜引以为傲的心头好,少一文钱也不卖的宝贝,耽搁着耽搁着,就耽搁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良人难遇,他能不乐吗。

  楚熹环视了一圈绸缎庄,问掌柜:“为何不见你家十一娘?”

  掌柜一愣,看楚熹的眼神变了变,像是意外,又掺杂一丝欣喜,他反问道:“少城主认得十一娘?”

  “有回来扯布,说过几句话,都是去年五月份的事了。”

  “这样啊……十一娘在内院忙活团圆饭呢,少城主,可要见一见?”

  楚熹一看掌柜这情态,就晓得大哥和十一娘的事掌柜心里是清楚的,所以又问道:“你家十一娘多大啦?可许了人家?”

  掌柜忙道:“十九,还没许人家呢。”

  十九,那过了年就是二十。

  在安阳,这岁数没定亲的可少之又少。

  楚熹没再说什么,领着冬儿挑绸缎:“你看这个喜欢吗?正红的,多喜庆。”

  冬儿笑道:“这都是做嫁衣的,我又不嫁人。”

  掌柜想去内院叫十一娘出来,还不能扔下这边不管,整个人显出几分焦躁,可到底是常年经商的生意人,嘴皮子利索的很:“少城主别看咱这铺子里冷清,这几匹布料照样是抢手货,不愁卖,外面打仗归打仗,姑娘还是要嫁人呀,今儿不嫁,明儿不嫁,后儿也得嫁,嫁衣,被面,床帷,不都得用这红绸子,提早买一些备着也是好的,免得到日子买不着了。”

  楚熹手抚着另一匹桃红色的绸缎,笑眯眯道:“还是来这个吧,那正红的就留着给你家十一娘做嫁妆。”

  掌柜一听这话,满脸喜色挡都挡不住:“十一娘的嫁妆老早之前就备好啦!齐全的不能再齐全,就等着世道稳当些打发她出门子呢。”

  楚熹问:“不是没许人家吗?”

  冬儿问:“不是打仗归打仗,姑娘还是要嫁人吗?”

  掌柜傻眼了,一时不知怎么解释好。

  楚熹朝冬儿挑了下眉,又对掌柜道:“这匹桃红的,这几匹枣红的,还有那边几匹,我都要了,包起来送到府上,给府里四个姨娘,就说是节礼。”

  城主的内眷岂是掌柜可以登门送节礼的,自是要他家十一娘去送,且楚熹只交代送节礼,刻意没明言是以谁的名义送节礼。

  掌柜又不傻,怎会揣摩不出她的意思,顿时笑得红光满面:“少城主慢走,慢走!”

  “嗯,慢走,不用送啦。”

  从窦氏绸缎庄出来,楚熹径自去了西城门。

  老大每日这个时辰都会在西城门巡视,大到城墙上的投石机,小到瞭望台上的锣鼓,他非仔细查看一遍才安心,哪怕是休兵罢战的年三十也如此。

  楚熹去找他,同他说了自己到窦氏绸缎庄给姨娘们采买节礼的事。

  老大的情态自然也怪得很,有一点羞臊,有一点局促,有一点着急想回府的意思,复复杂杂的,还要强装若无其事。

  他恐怕正在心里猜测,楚熹去绸缎庄买节礼,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看起来像是无意,偏又无意的来同他说,就显得十分刻意了。

  楚熹忍笑瞧了一会他的窘迫模样,终于大发慈悲的开口:“那掌柜家的小姐快二十了还未婚配,大哥你说,是不是长得难看呀?”

  “不难看!我,我见过……”这下老大脸上就只剩羞臊了:“三妹妹,你怎么,怎么知道这事的?”

  “冬儿同我说的,什么都逃不过赵冬冬的法眼。”

  “那你,没同老爹讲吧?”

  “还没呢,正准备去说说,这不是先来问你了吗。”

  老大松了口气:“没说就好,可千万别说。”

  楚熹不解:“为什么不说,你们俩既然是情投意合,也都到了该成婚的年纪,怎么还不抓点紧呢?”

  老大满心的愁苦无人可诉,楚熹这般问了,他不由要诉诉苦水,先唤了一声“三妹妹”,而后才说:“薛军没入关前,我是想着,等你的亲事定下来,都得闲了,再同老爹提,也好办得体面些……谁承想薛军一点征兆没有的打进来,里里外外都焦头烂额,就这么耽搁到现在,薛军十万大军扎营在白岗山,保不齐哪日就攻破了安阳城。”

  老大长叹道:“你我心里都清楚,薛军一旦杀进安阳,咱们楚家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到这份上,我还何苦拖累她,再等等吧,等势态平稳一些……”

  老大的这些顾虑,楚熹还真没考虑过。

  因为她打心底里坚信自己能守住安阳城。

  可也只有她而已。

  不对,兴许还有个仇阳。

  “势态平稳,大哥以为几时能势态平稳?”

  “……”

  “你分明是笃定了咱们守不住安阳,笃定了楚家人都是死路一条。”

  “没有,三妹妹,我真的没有那么想,我只是怕,怕有个万一,以十一娘的性子,不论嫁给谁,都能安稳一生,让她到楚家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太委屈她了。”

  大哥只有那对眼睛生得像老爹,眉毛,鼻子,嘴巴,乃至一双耳朵,都像极了曹姨娘,曹姨娘样貌平平无奇,换了寻常衣裳放进百姓堆里,那就是个热心肠的邻家大婶,故而大哥也实在称不上好看,至多算顺眼,耐看。

  不知为何,楚熹这会看大哥,竟有点小帅气。

  “咱们活一日,安阳就得守一日,想等势态平稳,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八年,你等得起,人家窦十一娘可等不起,你要不打算娶人家,就别耽误了人家。”

  “我……”

  “算了,我瞧大哥是不想娶的,可怜窦掌柜把女儿的嫁妆都备好了,满心欢喜的盼着嫁女儿,我真不明白,人家都不怕,大哥瞻前顾后什么呢?大哥以为,城卫们拼死拼活的守城,百姓们任劳任怨的挖地道,全是为了保护咱们楚家人?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城中的亲长妻儿不受乱世纷扰,你倒好,先给自己扫去一切牵挂。”

  楚熹说了半天,见大哥仍不为所动,也无可奈何了:“既然这样,我就去向窦掌柜转达大哥的意思,让他趁早给女儿另觅良婿,那窦掌柜岁数比老爹还大一截呢,膝下只这一个女儿,可得急着抱外孙子。”

  楚熹真不是使激将法,她心里这么想的,嘴上自然就这么说,说完,转身走下城楼。

  也没走出多远,身后传来大哥的声音:“三妹妹!三妹妹!”

  楚熹回头,看到大哥焦急的面容,一下就懂了。

  因为喜欢所以瞻前顾后。

  因为喜欢,所以打心底坚信自己终究会娶她,根本没考虑过她会另嫁旁人。

  因为喜欢,所以宁愿受着良心的谴责,拖累她,委屈她,也要将她娶回家。

  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老爹乍一听闻老大和窦十一娘的事,真真懊恼的恨不得给自己一杵子:“我怎么就没合计过老大老二的婚事呢,哎,昏头了,老曹也不知道提醒我。”

  老爹管曹姨娘叫老曹。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喊哪个老管家。

  楚熹叹道:“这几个月哪一日得闲了,曹姨娘怎么好张口啊。”

  “这事得抓紧办。”老爹郑重其事的说:“最好明日就办,恁劫了薛军的辎重,让他们这年过的紧衣缩食,他们准恨你恨得牙根痒痒,年一过完,势必要大闹一场,这么日复一日的拖下去,可就不知要拖到何时了。”

  “明日?那未免太仓促了吧?”

  “不仓促,恁和谢燕平定亲那会,该准备的府里都准备妥当了,一切都是现成的,拿出来就能用,窦家那边不也说嫁妆全置办好了吗。”

  “话是这样没错……”

  “事权从急嘛,与其那边如火如荼的打仗,这边悬心吊胆的办喜事,倒不如仓促点,高高兴兴的热闹一场。”

  楚熹成功的被老爹说服了:“行吧,窦家那边我出面,那窦掌柜是个通情达理的,想必他能谅解,就是委屈了十一娘,哪有今日定亲,明日就成婚的……”

  老爹其实根本不在意什么十一娘,他摆摆手道:“不委屈,恁就让她安心待嫁,别的老爹来安排,保管叫她满意,正好这安阳城里也没个过年的滋味,趁这机会好好热闹一番,权当犒劳犒劳百姓了。”

  老爹毕竟是老爹,心眼多如牛毛,做一件事肯定要牵着另一件事的好处。

  既商议妥当,楚熹便准备动身到绸缎庄下聘,走到门口,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那今晚团圆饭还子时吃吗?”

  “恁都答应祝宜年了,怎么好反悔呢,这些事恁都不用操心,只管和窦家那边说好就是了。”

  按照大周朝的礼法,断然没有做妹妹的替兄长去求亲的道理,无奈钟大夫人去得早,老爹又没续弦,家里四个姨娘不好抛头露面,楚熹虽是妹妹,但还有个少城主的身份,由她下聘提亲任谁看来都足够体面了。

  楚家五个儿女,第一桩喜事,到底意义不凡,再加上事情办得仓促,对人家姑娘有愧,号称光吃不拉的楚貔貅这回也下了血本,给老大准备了足足八大车聘礼。

  那马车原是给楚熹成婚置备的,车厢两仗多宽,一仗多高,通身黑铁,裹着金箔,贴着喜字,绑着红绸,当间还镶着两排红玛瑙石,而每辆车前头都架着六匹溜光水滑、威风凛凛的枣红骏马,马蹄“哒哒哒”的踏在石板上,声儿又脆又响,当真是要多气派有多气派。

  尤其是楚熹还穿着一袭红衣坐在上头押车。

  安阳街上顿时热闹起来,有那跟楚熹熟络的百姓嬉闹着凑上前问:“少城主这是去谁家下聘呀?”

  楚熹头回办这种事,也觉得新鲜好玩,便玩笑道:“去我的新郎官家下聘呗。”

  有的百姓知道她是玩笑,一笑了之,有的百姓却当了真,谁让楚熹平日里行事太恣心所欲,再离谱的事到她身上都显得合理了。

  一传十,十传百,楚熹替老大去下聘渐渐传成了楚熹给自己的夫婿下聘,而安阳城主府将要办的喜事,也被传成了少城主的婚事。

  当然,这谣言持续不了太久,等初一一早,老大身穿喜服,胸戴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百姓跟前,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6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枭雄入赘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