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云路(科举)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成白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2-05-23 20:34:43

  沈伯文听罢,刚要说什么,又听见老师道:“不过这个水平,应对乡试已是绰绰有余了。”

  这倒是沈伯文没想到的,不过既然老师都这么说了,想必自己自从考完之后这几日提起来的心,应当也能放下去了,便笑了笑,道:“那便借老师吉言了。”

  韩辑见状也笑了,他现在真是越来越欣赏自己这个弟子了,越发觉得当时没收错人,道:“再过几日就该放榜了,你是打算自己去看榜,还是?”

  沈伯文如今的心态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平稳,闻言便沉吟了片刻,然后道:“学生便不去看了,就在家中等着便是,若是侥幸能榜上有名,自然会有人来送信。”

  “你倒是想得开。”韩辑听罢便哈哈大笑,“行,那就在家里等着吧,不过课业还不可懈怠,正巧这段时间我白日里也有时间,你也过来吧。”

  “学生知道了。”沈伯文应下。

  等待放榜的日子便在师生俩一教一听中过去了,韩嘉和也会隔三差五地过来听上几节课,不是每节课都回来,韩辑对他也并不强作要求。只不过他每次过来的时候,脸色都不太好,眼底还有淡淡的青,看起来仿佛睡得不太好。

  甚至连韩辑都注意到了,还问过一次,只不过韩嘉和只道无事,有些择席罢了。

  韩辑也只能作罢,私下吩咐夫人找个大夫替侄子看看。

  这日,结束了一天的课,沈伯文辞别老师,刚踏出庄子的大门,就碰上韩嘉和带着小厮回来。

  他们二人原本就不如何熟悉,沈伯文刚打算跟他礼貌性地点点头,就算打过招呼了,韩嘉和却停下步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随即收回视线,一言不发地走了。

  沈伯文只觉得莫名其妙。

第二十九章

  高升高中任高才, 添喜红条便报来。讨赏门前无别话,今朝小的喝三杯。”

  ——《报喜》

  这日午后,家里的老爷子和老太太还在唠叨着, 怎么不让老三去一趟府城等着放榜,却不知报喜人已经敲锣打鼓地踏入了桃花村的地界儿,嘴里还在高声喊着:“长源县桃花村沈伯文沈老爷, 高中南直隶乡试头名解元!”

  一道儿过来的还有路上跟着看热闹的乡里乡亲们,这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立马人群就轰动了,七嘴八舌地互相争辩着,这个老叔说, 沈家老大那孩子,还是我看着长大的呢,小时候我就看他长大一定有出息,这不你看?中举人了!另一个婶娘呸了他一口,说可不能浑说,什么沈家老大, 人家现在是举人老爷了。

  结果就是, 跟在报喜人后头的人越来越多, 乃至几乎半个村儿的人都知道了,沈家还什么都不知道。

  没走多久, 报喜人停在了沈家的门口,邻居家的婶子就主动从人群里挤出来,凑到门前去, 声音响亮地喊了声:“沈嫂子!你们家老大考上举人老爷了!”

  喊完没多久, 里面就一阵风似的冲出来一个人, 急冲冲连声问道:“真的?我家老大考上举人了?报喜的人来了?”

  大家伙儿定眼一瞧, 嚯!这腿脚利索的,居然是沈老爷子!

  沈老爷子面色急切,刚想再问一遍,报喜人就拿出个纸条出来,笑眯眯地拱手又道:“敢问可是沈伯文沈老爷的家人?”

  “是是是,我是他爹。”沈老爷子一边答,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期待和盼望。

  “那就对咯!”报喜人听罢就拍了拍手,满面笑容地恭喜他:“恭喜老爷子,贺喜老爷子,沈老爷高中南直隶乡试头名解元!”

  沈老爷子听到这里,一双布满老茧的手都止不住颤抖起来,不敢置信,又结结巴巴的问了一遍:“这,这可是真的?”

  “哎哟我的老太爷,这事儿可开不起玩笑!”报喜人也算是见过许多次这样的场景了,也不管面前的老爷子认不认识字,就把自己手里那张写着名次和姓名籍贯的纸条塞到沈老爷子手里,一边道:“您看看,这可是我从桂榜上抄下来的,绝无虚假!”

  “好好好。”沈老爷子紧紧的拿着这张纸条,舍不得松,也不顾自个儿其实只认识自个儿的名字,就低下头仔细看了起来。

  但在看到纸条上那个自己熟悉的“沈”字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

  紧随其后跑过来的沈家其他人,也听到了报喜人跟自家老爷子方才的对话,一时之间都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了,颇有些手足无措之感,还是周如玉在极度的欢喜之余,突然想起来要给人家来报喜的人发赏钱,连忙回了自家屋子,从上了锁的匣子里取出钱袋,匆忙抓出一把铜钱,又赶回门口。

  当即就把铜钱塞到报喜人的手里,道:“多谢这位大人特意跑这一趟,这点辛苦钱还请收下。”

  老太太见状,也反应过来,脸上的笑想收却收不住,干脆不收了,笑眯眯的也跟着道:“是是是,还劳您过来告诉我们一声,就收下吧。”

  报喜人照例推辞了一番,然后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收下之后,他才开口道:“您还有没有什么要去报喜信儿的亲戚家里,写个单子给我,我也都去一趟,帮您家里报这个喜信儿去。”

  老太太闻言后,心里立马就浮现出来一长串儿需要过去报喜讯的亲戚家,什么自个儿娘家啊,大儿媳妇娘家啊,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只是还跟他客套了一下:“这有是有,会不会太麻烦了……”

  “这有什么的?”报喜人哈哈一笑,只道:“咱们就是干这个活儿的,您放心地写,保证给您送到咯。”

  沈老爷子此时也从方才那种情绪中出来了,虽然还是高兴,但好歹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淡定,闻言就点了点头:“那就麻烦您了。”

  说到这儿才发现自家一直在大门口围着人家说话,一拍脑门,忙道:“快快快请屋里坐,喝杯茶,趁这会儿让我家老三给您把单子写了。”

  这一大群人才进了门,乡里乡亲的也都跟进去凑热闹,这可是他们桃花村第一个举人老爷!这事儿说给外头村子的亲戚们,他们脸上都有光!

  ……

  而此时,正在韩家庄子上跟着老师读书的沈伯文,暂且还不知道自家门前的热闹,还在跟手底下的文章较劲,而韩辑也坐在窗边的书桌旁,握着本书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若是萧氏此时进来瞧见他这副模样,一眼便知他在走神。

  这般过了没多久,房间的帘子被先开,传来邓叔的声音,“老爷,朗月回来了。”

  韩辑立马坐直了身子,放下手里的书卷,看了看还沉浸在文章中的弟子,清咳了一声,才道:“行,你让他进来回话。”

  “是。”

  没一会儿,一个长相圆润的小厮就顶着满头大汗跑了进来,一见屋里这俩人,就眉开眼笑的说:“恭喜老爷,恭喜沈秀才,啊不对,现在是沈举人了,中了头名解元!”

  韩辑故作淡定,摆了摆手,只道:“行了行了,不就是个解元,值得什么大惊小怪的。”

  眼神却瞟向下首坐着的弟子,饶有趣味地观察着他的反应。

  沈伯文其实在朗月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原本还以为是要跟自家老师汇报什么事儿,便没有多在意,但之后的话,就让他愣在了原处,虽没有失态到将手中的笔掉落下去的程度,但这副怔住的模样,还是让韩辑得到了极大的看热闹的满足感。

  不枉特意安排了人去等着放榜然后快马加鞭回来报信儿。

  心满意足地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自家这个弟子,明明岁数没多大,也还没进官场,就总是一副正正经经的模样,倒是显得他这个当老师的还没学生稳重,今天可算终于看到他符合年纪的表现了。

  沈伯文足足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看向自家老师,想要确认一番:“老师,学生真的,得了解元?”

  “怎么,还信不过自己的文章?”韩辑一挑眉,没回答他,却反问起来。

  沈伯文没有说话,他对自己的文章自然是满意的,但自始至终,他想的都是能榜上有名即可,不求名列前茅,如今却得中解元,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实属意外之喜。

  韩辑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出声打扰他,只是又喝了口茶,在心里暗暗得意,倒不是说这个解元有什么了不得的,按照他的资历,也确实并不将之放在心上,只是自己新收的学生中了解元,不是恰好证明了自己的眼光还是那般独到吗?

  这下便能跟夫人好好说道说道了。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觉着还坐在这儿的弟子碍眼了,放下茶盏便开始赶人:“行了行了,快回家去吧,想必这时候报喜人也到你家去过了。哦还有,府城还要办鹿鸣宴,这次的主考官和知府都会出面,你回头去找文焕,向他请教请教鹿鸣宴上要注意的事项,我这边就先不留你了。”

  听着老师稍显啰嗦的嘱咐,沈伯文心中微暖,一一应了,随后才告辞回家。

  ……

  沈伯文刚回到家,就碰见赶着车要出门的沈叔常,忙问道:“三弟,你这是要上哪儿去?”

  结果从马车里探出头的却是沈老太太,她老人家白了他一眼,颇为嫌弃地看了看他身上的衣裳,道:“带着你媳妇儿去趟镇上,扯些新料子,给你做几身新衣裳,我们都听来报喜的差爷说了,回头知府大人还要给你们这些新举人们办什么叫鹿鸣宴的,娘怕你这旧衣裳穿着去给咱们家丢人。”

  说罢,就指挥着沈叔常启程,再没给大儿子一个多余的眼神。

  沈伯文:……

  马车都走远了,他低头看了看自个儿今天穿的,不跟平时穿的差不多吗?洗得干干净净,没染上墨,没擦上灰,也没磨破袖子,也没打补丁,怎么就丢人了?

  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摇了摇头,跨进自家大门。

  结果还没进屋,站在外头就听见里头七嘴八舌,此起彼伏说话的声音,掀了帘子进去。

  一看好家伙!过年的时候自家都没有这么多人。

  屋里的人瞧见正主来了,又是好一阵恭喜,沈伯文心下无奈,却也明白乡亲们的好意,一个一个地拱手谢过。

  好不容易挤到了自家老爷子身边,只不过老爷子忙着跟旁边的沈家三叔公说话,没顾得上他。

  沈伯文一听,原来是在商量开祠堂,敬告祖先的事儿。

  沈家三叔公还是这片的里正,自家好不容易出了个举人,喜得他听到消息就赶过来了,这时商量定下了开祠堂的事儿,又捋了捋胡子,道:“这也是咱们沈氏的大喜事,要不这样,就由族里出钱,办个流水席。”

  沈伯文闻言便想拒绝,没别的原因,只是觉得太招摇了些,但却想不到该怎么劝阻,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庄户人家,能出个举人的确很不容易,更别说他还是这次的头名。

  看着兴致勃勃的三叔公和虽然没说话,但看表情明显意动了的自家老爷子,沈伯文有些头疼。

  再怎么说服自己,沈伯文也还是觉得过于招摇了,见老爷子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只好自己开口:“三叔公,我还只是考上了举人,就办流水席,是不是有点打眼了。”

  “这有什么打眼的?”三叔公年纪大了,精神却好得很,闻言一点儿都不在意,还道:“他们没出,让他们羡慕嫉妒去,咱们沈家的儿郎就是这么争气!”

  最后还是沈伯文好说歹说,才劝着老人家打消了这个念头。

  三叔公还觉得不得劲儿,瞪着他说:“那就等你考上进士再摆,到那个时候可已不能再推脱了!”

  沈伯文正想说自己考上进士还是没影儿的事儿呢,就听见老人家又嘟囔着:“你现在都是咱们广陵府的头名了,去京都考进士,怎么算都能那个名额吧?”在老人家朴素的思想里,就是这样的道理。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沈伯文听罢也是哭笑不得,能不能中进士,可不是这么算的。

  但是想了想,这大喜的日子,也不好扫他老人家的兴,便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自己明白就罢了,尽力而为便是。

  刚送走了三叔公,回来的时候又正好碰上两个姐姐带着姐夫外甥们回来贺喜,被围住又是一顿猛夸,沈伯文这下是真实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一人中举,全家光荣了。

  好不容易脱身,想起老师的嘱咐,干脆去找沈老爷子说了一声,便换了身衣裳出了门,往邵师兄家中去。

  邵师兄家离得并不远,没走多久,沈伯文便来到一家关着门的屋子前,他看了看,门只是掩着,并没有锁起来,家中应当有人。

  还没叩几下门,里头就传来一道温和的妇人声音:“来了来了。”

  门从里面被打开,原是一个衣着朴素,面容恬静的中年妇人,沈伯文曾在书院外见过邵哲同她站在一处说话,他顿了顿,便主动道:“伯母您好,我叫沈伯文,是邵师兄的师弟,今日过来寻他有点事,不知师兄可在家中?”

  虽然这么问,心中却已经料到师兄应该是不在家了,不然也应该不会是伯母来开门。

  果不其然,妇人闻言便同他歉意地笑了笑:“原来是文焕的师弟,你师兄他早上有事出去了。”

  “那便打扰了。”白跑了一趟,沈伯文虽然遗憾但也没办法,只好拱了拱手道:“那我下次再来寻师兄。”

  妇人刚要点头,神情却忽然动了动,视线看向沈伯文身后的地方,旋即便笑道:“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文焕回来了。”

  这倒是意外之喜了,沈伯文也没想到,他转头看过去,果然看见从不远处的地方走过来一个人。

  不是邵师兄又是谁?

  邵哲看见自家门口站着的沈伯文也很惊讶,三步并做两步走了过来,问道:“师弟怎么有空过来了。”说罢又抚掌笑道:“还没恭喜师弟榜上有名,夺得解元。”

  “多谢师兄。”沈伯文今日逢人便被祝贺,已经有几分习惯了,随即才将来意说明。

  邵哲闻言,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这有什么的,我讲给你听便是。”

  二人说的投入,便也没有注意到自个儿是在门口站着说话的,还是邵哲的母亲看不下去了,无奈地开口道:“文焕,别站在门口了,还不快将你师弟请进屋来。”

  二人这才反应过来,对视了一眼,不由得笑了。

  进了屋,邵母自去给他们二人泡茶,把地方给他们腾出来,让他们说话。

  邵文哲先是同师弟讲了一番鹿鸣宴的流程,然后道:“其实也没什么别的需要注意的,一般都是这次乡试的各位考官和知府大人共同出席,你们前三名,约莫会被叫上去单独说话,只需端正有礼,莫要太过紧张。此外便是在鹿鸣宴上,在场的举子们都需要作一首诗,由大人们评出几首最好的,你提前准备上几首相关的便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云路(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