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云路(科举)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成白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2-05-23 20:34:43

  沈伯文就看着她脸上的神情变化来变化去的,十分纠结的样子,心中觉得颇为有趣。

  也没出声打扰她。

  过了半晌,周如玉才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抬起眼看他,情绪不高地道:“我还是不去了。”

  沈伯文闻言挑了挑眉,又问了一遍:“真不想去?”

  周如玉差点儿就动摇了,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真不想去。”

  “行吧,”沈伯文听罢,面露可惜,道:“既然如玉不想去,那便罢了。”

  说完又补了一句:“原本还打算带你去尝尝一家味道不错的馄饨呢。”

  听到这儿,周如玉更觉得可惜了,只是方才是自己亲口说的不想去,只能算了。

  说罢,沈伯文便站起身来,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了,先回房了。”

  语气中还带着一丝遗憾。

  也不等周如玉再说什么,便转身离开了。

  直到他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周如玉也完全没了一开始来赏花的兴致,干脆手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继续做起了衣裳。

  只是心不在焉,半天了也没缝上几针。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叹什么气呢?”

  她循声望过去,忍不住惊喜:“相公,你怎么又回来了?”

  沈伯文走到她身边坐下,双眼含笑,语带调侃:“这不是怕某些人,拒绝了以后又后悔,坐在这里长吁短叹吗?”

  周如玉:……

  自己的心思这么明显吗?

  正想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眼前却忽然出现了一支簪子。

  是一支银簪,簪头嵌着一朵白玉雕刻而成,含苞待放的玉兰花。

  周如玉忽然失语,心尖一颤,怔怔地看着眼前这根簪子。

  半晌后,她才抬起头看向沈伯文,迟疑地问:“这是……给我的?”

  “是啊。”

  沈伯文自然而然地点了点头,见她不接,便主动抬起她的手,将簪子放在她手心,温和地笑了笑,道:“如玉,成亲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先前也没给你买过什么像样的礼物,前几天看你喜欢这玉兰花,就想着,要不给你买支玉兰簪子吧,这样就算玉兰的花期过了,你也能时常看到它的样子。”

  周如玉闻言,抬起头看向他,露出浅浅笑意,轻声道:“谢谢相公。”

  她实在是很喜欢这份礼物,拿在手里看个不停。

  沈伯文见她神色愉悦,放下心来,才接着道:“喜欢就好,日后咱们自己家买了宅子,也可以在院子里种上几株木兰。”

  周如玉设想了一下能在自家院子里看到木兰花的场景,也不由得期待起来。

  沈伯文见状便挑了挑眉,再次问道:“这下愿意跟我出门了吗?”

  周如玉不好意思的抿嘴笑了,这下没有再拒绝,她此时心情正好,什么怕不怕麻烦相公,没做好的衣裳要如何,暂时都不重要了,既然相公都提了好几次,自己还在担心什么呢?

  闻言便点了点头,答应得很快,“好,我这就回去换身衣裳。”

  ……

  沈伯文带着周如玉出了宅子,并肩步行。

  来到上次那对老夫妻开的馄饨摊子上时,没想到人家竟然还记得他,出声招呼道:“后生,后面怎么再没见过你来?”

  刚说完便被老婆婆瞪了一眼,道:“你当人家没别的事干了?天天来你的摊子上吃馄饨。”

  训完自家老伴儿,老婆婆看了他身侧的周如玉,笑着问他:“公子今日是带了娘子过来?”

  听他们老夫妻俩斗嘴也很有意思,沈伯文方才便一直没有开口,此时闻言便点了点头,轻笑道:“是,麻烦您给我们两碗馄饨,其中一碗少放辣油。”

  “好好好。”老婆婆应下,转身忙活去了。

  周如玉就坐在他身边,听到他方才的话,心情极好,眉眼弯弯,相公竟还记得自己不怎么能吃辣。

  她出门前重新挽了个髻,思来想去,还是把相公方才送自己的那支簪子给簪上了。

  沈伯文一见便觉得,这支玉兰簪没送错,实在是很衬她,更显清丽动人,婉约尔雅。

  馄饨很快便煮好被端了上来,沈伯文从一旁的筷筒中拿出两双筷子,递给她一双,还叮嘱道:“有些烫,慢点吃。”

  见老婆婆双眼含笑地看过来,周如玉的耳根悄悄地红了,嗯了一声,便接过筷子,低头尝了起来。

  沈伯文见状便在心里笑了笑,也动了筷子。

  待到他们二人都吃完,沈伯文便付了钱,还同上次那般谢过这对老夫妇,才带着周如玉离开。

  他们走了之后,老婆婆便跟自家老伴儿感叹道:“多好的一对儿啊,都长得好看,一看就登对。”

  老伯难得地没杠她,还配合的点了点头。

  ……

  沈伯文并不知道自己跟如玉还被夸了,从馄饨摊上离开,他便询问起自家娘子的意见来:“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周如玉的性子近来也外向了些,不再向从前那般只会说都行,你决定便好,她思考了片刻,才道:“我想去书坊。”

  “买话本吗?”

  沈伯文不由好奇,就在之前他与师兄出去用饭那次,回来的路上,自己还特意去了趟书坊,又给她买了几本,这么快就看完了?

  “不是。”周如玉摇了摇头,道:“我想买本《京都风物》。”

  听到这儿,沈伯文懂了,他先前也曾听过长垣书坊中有人议论,《京都风物》是一本关于京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书,包含了京都百姓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堪称京都平民百姓生活指南。虽说已经好多年了,但里面写的某些东西,现在也还能用得到。

  他倒是不知道,这本书现如今的实用性怎么样,是不是像传言中那般,不过自家娘子既然想买,那就买呗,就算没有实用性,让她看着能解解闷也是好的。

  于是沈伯文点了点头:“行,那咱们去长垣书坊。”

  结果等他们走过去,就瞧见长垣书坊门口围着好一堆人看热闹,把路都堵住了,他与周如玉自然也过不去。

  沈伯文心底不由疑惑起来,带着娘子避到路旁,人不那么多的地方,正想同她商量一下,周如玉就先开了口,体贴地道:“相公想去问问情况便去吧,吴掌柜跟咱们家关系不错,前些日子不是还托这边书坊的伙计给你送来了分红吗,就算帮不上忙,了解了解情况也行。”

  她如此善解人意,沈伯文倒有几分不好意思,便将自己的钱袋拿出来,放到她手上,看了看周围,视线锁定在一家成衣铺子的招牌上,随后同她道:“这里人多,你在这儿我也不放心,这样吧,我送你去那间铺子,你逛一逛,若是有看上的衣裳,买下来便是。”

  周如玉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便答应了。

  将自家娘子送到铺子里,沈伯文又回到人群堵塞的地方,眼看着也过不去,就想着先找个人打听打听,便拍了拍前面那位正在看热闹的仁兄的肩膀。

  “打扰仁兄,请问……”

  只是等他看清这位的相貌时,顿时语塞。

  谁能告诉他,为什么传说中的状元之才,谢家玉树,会挤在人群里兴致勃勃地看热闹啊?

  谢之缙自然也看清了对面之人。

  好巧不巧的,他记性好,也认出了这位在殿试时一面之缘的会试第四名。

  要是自己没记错的话,对面之人应该是叫做沈伯文。

  沈伯文会试的文章他也看过,不输韩嘉和与赵松源,却不知为何成了第四,当时自己还颇觉可惜来着。

  在周围还在一片喧闹之时,他们二人不禁陷入了尴尬之中。

  但随即,秉着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态度,谢之缙对沈伯文颔了颔首,若无其事地道:“沈兄也来书坊买书?”

  沈伯文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但还是点了点头,道:“确是如此。”

第四十九章

  正值此时, 前面的争吵声愈发大了,沈伯文便想跟谢之缙打听一番,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看着他明显比自己年纪小上几岁,谢兄是叫不出来了,顿了顿, 才道:“谢公子知道那人群之中发生了什么事吗?”

  原来是打听这个,谢之缙点了点头, 道:“也没什么,就是几个南方学子与几个北方学子争吵了起来罢了。”

  南北方学子之间不怎么合,沈伯文或多或少也听说过, 但其中的缘由,却是一知半解。

  而且他之前也不知道,殿试刚刚结束,成绩还没出来的时候,他们就敢于当街争吵。

  阵仗还这般大。

  不过在听到与长垣书坊没关系,也稍稍放下心来。

  在他对面, 谢之缙遗憾地在心里叹了口气, 怎么好巧不巧就碰见认识自己的人了呢, 看来今天这热闹是看不了了。

  沈伯文不知他在想什么,又看了眼前头, 开口道:“他们这般吵闹,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谢之缙一听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心道自己这个未来的同僚竟然还是个心地纯善之人, 闻言便挑了挑眉, 同他道:“沈兄不用担心, 这些人只是一时意气, 并不是没脑子。”

  或许是生在京都,往些年这种事情见的多了,谢之缙谈论起这件事的语气十分淡定。

  沈伯文还想再问,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道声音极大的叫喊声:“五城兵马司的人来了!”

  这话音刚落,方才还在前面围观的一大片人顿时如鸟兽四散开来,不一会儿的功夫,之前还拥挤得人都过不去的街道,已然恢复了正常。

  就连方才引起围观的主角们,也不见人影了。

  沈伯文:……

  他不由得转头看向谢之缙,点头道:“你说得对。”

  五城兵马司是京都治理的重要机构之一,不是一个衙门,而是五个衙门的总称,职责与现代公安局加上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职责差不多。

  沈伯文既然已经打听清楚了书坊没出什么事,便打算同谢之缙告辞了,然而还没开口,前面就过来一队佩戴齐整的兵卒,领头之人走到书坊门口,左右环视了一圈,正想叫个人过来问问情况,却眼尖地瞧见了街边的沈伯文二人。

  这人顿时眼前一亮,让手下人继续打听情况,自己快步走了过来。

  那不是谢阁老的幼子吗?

  他三步并做两步走到谢之缙跟前,态度极为热情,直接忽视了一旁的沈伯文。

  “谢公子好,您怎么在这儿?”

  谢之缙实则并不认识这人,但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闻言便点了点头,道:“今日无事,与朋友随意逛逛。”

  沈伯文倒是没有把他说的朋友联系到自己身上,虽然自己看见他的时候是一个人,但万一他们刚好分开了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云路(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