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属楼来了个大美人[八零]/大院娇美人[年代]_分节阅读_第158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5 MB   上传时间:2022-10-22 20:54:34

  于小丽直接去了店里,刚到店里就碰到了唐小娟。

  唐小娟这一脸心情不佳的样子,旁边是老唐在劝她,谁知道越说越火大,竟然跟老唐都拍起桌子来了。

  “姐,什么事儿啊还要跟咱爸拍桌子。”于小丽一进门,就往唐小娟边上一坐,唐小娟脾气不好,对着亲娘老子都能大吼几声,但看见小妹却是没什么脾气,于小丽笑嘻嘻的发问:“老大叫家长了?”

  一说起来,唐小娟又是火冒三丈:“叫什么家长,我真是碰到鬼了。”

  “完了完了完了,赶紧拿柚子皮来给我姐驱鬼。”

  “哎呀,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总是这样不正经的,咱们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你说,我好好听着成了不?”

  唐小娟开始调动情绪,逐渐走向暴走模式:“我婆婆他们村,不是有人要盖房子吗,按照面积呢要补偿她三套房子。”

  那叫拆迁,看样子姐姐成第一代拆迁户了。

  于小丽一拍手:“这不是好事儿吗?”

  “好个屁。”唐小娟激动起来:“我婆婆也真的是老年痴呆了,被两个女儿一哄就答应了下来,三套房子,说是给三个孩子分,老皇,他大妹二妹,三个人一人一套房,三套房一样大,你见过这样分的吗?”

  于小丽点头:“这不也挺好的嘛,你们单位那房子早早晚晚分不下来,这不就有房子住了嘛。”

  老唐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也表示:“分给小姑子们也是应该的嘛,这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你看咱们家分钱,你俩不得都有钱,要我不给你,你不得把我屋顶都给掀了不可?”

  唐小娟那个气呀,说给老皇,老皇也是这样的话。

  回到娘家也都这样讲。

  可她心里的苦谁知道啊,唐小娟重重拍着桌子:“别的不讲啊,之前老爷子送终就是我们对吧,我们是长子我也认了,当初我还请假请了半年在医院照顾他,当初那俩姑娘嘴上说的好,我们嫁出去的姑娘,哪有给娘家爸爸妈妈伺候的道理,我们不伺候,以后也什么都不要。”

  伺候老人,养老送终是很辛苦的,尤其当年老皇的父亲还有老年痴呆,刚开始只是不会说话,后来摔锅摔盆大喊大叫的,很难控制,再后来就大小便失禁,唐小娟当时才生了老二,老皇又经常公派学习,唐小娟那段时间快被折磨成精神病来。

  当时两个女儿也就偶尔来看一眼,就当孝敬了。

  这事儿唐小娟以前经常回来吐槽,大家都记得。

  老唐也站闺女了:“那怎么现在要了?”

  唐小娟越说越生气:“之前是看农村的破房子不值钱,当然说这话了,可现在怎么讲,闺女也您生的,既然拆迁有三套房,我们就得要一套,老太太还说,几个闺女命不好,当初嫁出去在丈夫家里受了多大的罪,这罪是我给她们受的吗,十几年前谁不是过的这样的日子,单单她们受罪了?”

  “当初老爷子可是老年痴呆,到了晚期又是摔碗又是摔盆的,当时两个孩子那么小,每天一听到他摔东西就吓得要命,两个闺女说什么了?她们说没得闺女给老头养老的,叫我伺候着,还说什么来着?”

  唐小娟学着她小姑子唱戏一样的语气:“我们也不图你个什么,到时候爸妈的还不都是你们的?”

  小姑子是学粤剧的,说话拿腔拿调,很小就跟着师父学戏,大了一点就去戏院上班去了。

  于小丽记得这事儿。

  当时老二才一岁多,唐小娟忙的心力交瘁,最后没办法了才请了吴爱莲。

  当时她去找两个姑姐,姑姐说哪有闺女给老人养老的?

  换别家,父母生病了闺女不说出钱看病,来伺候几天总归是有的。

  可当初俩小姑子,一个说单位事情多,一个说自己身体不好,从老人发病到过世,整整两三年时间,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回回来还要颐指气使的,不是说唐小娟没照顾好自己父亲,看着老人比之前要略瘦些,要不就是说唐小娟没收拾好家里,让她别上班,在家安心照顾老的小的算了。

  话是说的轻巧,要她辞职,你倒是那点钱出来啊。

  “那会儿呢,几个人来了跟大爷一样坐着,跟我说要吃什么要吃什么,家里当时那么困难,省着一口吃的都要糊老的小的,她们过来倒好,来了就要五花肉。”唐小娟气得发抖:“我统共就存了三斤肉票,那是打算过年吃的,婆婆心疼闺女,一顿饭就给做了,怎么不想想我有多难,完事儿吃完了还要挑剔我这肉炖的不够烂,下回再试试我手艺,我一年到头都没吃过几口囫囵肉,叫她们一顿吃完了,还要挑剔我的不是!”

  这五花肉的故事,于小丽也是听了好多年了,每次吵架都要讲。

  当年老皇一个月三两肉票,唐小娟一个月二两,两口子加起来才半斤,唐小娟存啊存,存了一年也才三斤准备过年开开荤,让婆婆掏出来给俩姑姐做了一顿红烧肉,看着闺女吃的满嘴流油,老婆婆那叫一个欣慰的呀,恨不得掏心掏肺的伺候。

  来娘家一样好东西不拿就算了,每次跟皇军扫荡一样,家里但凡有些好东西都要搂回自家,拿不走的也要当场吃干抹净。

  养老就要按民俗,儿子给养老,等到分财产的时候要按法律,三个孩子均分,唐小娟越想就越生气。

  “我也不是不让她给两个姑姐留房,分到我手里就八十几个平方,跟两个姑子的房子差不多大,这叫我怎么甘心?”

  并且,婆婆表态要跟着他们住,但三套房子却是一样大小,多个老人难道不占地方?

  唐小娟这心里越想越不平衡,若三家一起养老,她也能接受房子一样大,若给闺女的房子小些,她也能接受给两个老人养老送终,可偏偏好事儿都让人家给占走了,自己只落了贤惠的名声。

  偏偏老皇拉不下脸,他只要一开口,两个妹妹七嘴八舌的都是挤兑他的话。

  “当初家里推荐读大学的时候,其实咱们三个都有机会去的,哥哥你不会占了这个便宜,还想占那个便宜,读大学的名额我们没占上,可这分房子怎么就不能女儿分了?”

  “对对对,现在都新社会了,讲男女平等,爸妈的房子当然也要平等对待了。”

  分完房,婆婆还要跟着儿子住,这房子分到手唐小娟也得不到太大的实惠。

  老皇一个搞艺术的,吵架不是两个妹妹的对手,让她们左一句右一句,最后落了个完败。

  唐小娟不指望老皇这么不顶事,就跑回来哭来了。

  作者有话说:

  听说月底了,求营养液~~

第124章

  于小丽翻了个白眼,这大姐也是中看不中用的,看着脾气燥的要命,干架还真干不过人家的。

  说起来,老唐家的战斗力可能都不行。

  就她稍微强点儿,那是下乡插队锻炼出来的。

  想当初,要在村里跟其他知青抢资源,还要都陈雪华刘梅艳之流,她不自我提高提高,都没有办法在那种环境下生存下去。

  可唐小娟不一样,属于脾气比较燥的那种,每次呛完就跑,白落个脾气不好的名声,一点实惠都没得到。

  “这事儿咱们娘家人去说不合适,要姐夫出面。”

  “对对对,要他出面去说,你何必当这个恶人。”老唐深以为然。

  过去十几年,两个姑姐之所以敢这样,还不是欺负唐小娟就是个爆米花性格,爆的那一下吓人,拿来捏捏其实里头也没什么实心儿。

  接到老岳丈的电话,老皇在那头解释了一下,说下班就来,挂完电话老皇很快出现在店门口,“昨儿我也跟我妈说了,要真这样分,妈就给她们两个养老。”

  老皇表示自己对妹妹们的提议的抵制。

  这世上最难办的事情,莫过于带着小孩儿长大,跟给老人养老。

  村里头拆迁这事儿他也是知道的,从皇家这一家子出来工作以后,村里的老房子一直都没人住,所以一说拆迁,老房子占地面积有一百八十多个平方,最后拿到了二百四十多平的商品房。

  按照农村的规矩,房子是传给儿子不传女儿的,这么多年来,除非是独生女招赘,农村里还真没有哪家的外嫁女回来继承娘家的房子,其实在之前给老公公养老的时候,也只是提到了父母的财产。

  当时两个妹妹确实很大度的说,父母的财产都给你们,我们不会跟你们两口子争。

  可老皇父母两老能有多少钱?

  大家都知道余不下什么钱来,这种话说出来当然是轻轻松松的了,那会儿是没想过有朝一日,农村的房子还能折现成商品房。

  “那我问你,凭什么养老都是咱们,分房子三家要均分?”

  “我妈说住在儿子家舒服点。”老皇解释说:“住在闺女家像个什么话,我们那里人养老,也没人说要住在闺女家的。”

  “呵,她舒服了我闺女可就不舒服了。”老唐不乐意了:“咱不说别的,农村的房子历来是有儿子没有给女儿的先例,她们凭什么上门跟你一样分房子呢。”

  老唐气不过,觉得皇家这是欺负自己闺女了。

  谁都知道给自己占便宜,可没人想过给老人养老多难,就拿阿兹海默症来说,到了晚期性格都不像是正常人的性格了,谁体谅过唐小娟难,两个姑姐还阴阳怪气的说,丧葬费都是给了大哥的,什么都是大哥占了便宜。

  全村都知道老皇是个大孝子,可是唐小娟不想要个大孝子的名头,这些有什么用呢?

  老皇一说完,老唐叹气,觉得这个女婿可真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再看女婿懊恼那样子,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凭什么吃亏的是自家闺女。

  “你回去跟你妈说,要是这样分,唐小娟以后就不回去住了,我自己生的闺女自己都没得她伺候呢,倒是给你送老人,一个又一个送走。”老唐这回决定支棱起来给闺女做主。

  于小丽难得掺和进别人家家事,尤其是唐小娟家这情况,她不太愿意干涉老人怎么去分财产。

  可是按照唐小娟那意思,母女三人商量好了怎么分才告知一声,也太不尊重人。

  起码要问一问唐小娟的意见吧。

  于小丽问老皇:“姐夫,你们村里应该也是很多同姓宗族住在一起吧。”

  老皇也是羊城周边的原住民,村子叫什么来着于小丽倒不记得了,印象中拆迁很早,为着拆迁的事情唐小娟确实跟老皇闹了很长一段时间别扭,夫妻都离了心,原本关系很好的两口子,后来都成了怨偶了都。

  现在看来就是拆迁这事儿让唐小娟心里起了芥蒂。

  从签拆迁协议,到如何分,一系列都没有问过唐小娟的意见,换谁能舒服?

  也不知道老皇这个钢铁直男,是妈宝还是个妻控。

  于小丽提醒老皇:“姐夫,咱们村里肯定也不止一家人拆迁,你可以先问问别人怎么分的,做个参考。”

  老皇一怔,这一点他倒是没想过,当时两个妹妹齐齐指控他拿走了家里最多的资源,他就懵逼了,这两个妹妹从小就聪明,心眼儿比蜂窝煤还多,当初家里也是看她俩性子欢脱又会为人处世,才送去粤剧大师那里学戏现在一个在电视台上班,一个在戏班子带徒弟,工作和收入其实都不错,但两人说起来,总会拿老皇保送大学这事儿戳他心窝子。

  去问村里人,这一点唐小娟倒也还没想过:“对对对,我就不信村里就没有别人分房子了,咱们随便找几个问问,要是房子都分给了闺女,我也没意见!”

  “你俩户口还在村里吗?”

  “老皇的当初考大学就转出来了。”唐小娟说:“我的一直都在城里。”

  这会儿要城市户口才能吃商品粮,当时考虑到工作原因,两人的户口就都在城里。

  于小丽又问老皇:“那动迁应该有给户口补贴,你们这户口在城里的,也就没有吧?”

  老皇楞了一下,动迁款的事情母亲没给他说,当时他妈把他叫过去,就说有天大的好事儿,老房子要旧改,给他们分了一套八十多平米的房子,当时他还挺高兴的,单位里头集资建房一直都没下文,全家现在住在一个三十多平的大单间里头,他还跑回去当个喜事一样跟唐小娟说。

  还是唐小娟咂么出不对劲的。

  当时她问老皇,家里房子那么大,怎么可能只赔了八十平,让老皇去问他母亲。

  最后老皇母亲才支支吾吾的说,分是分到了二百四,但是想给闺女一人也分一套。

  动迁人头款更是一字没提。

  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唐小娟也见过其他人动迁,户口在村里的都能分钱。

  拆迁这事儿肯定是有苗头的,老皇两口子一直在城里上班,不知道信儿也是有的,但别人也未必不知道。

  老皇听小姨子这样一说,就去村里打听了一圈,后来才知道,两个妹妹家的孩子孩子的户口都调回了村里,除了面积补贴,按照人头一个人补贴五百,大妹家三口人,小妹家里四口人,全部都能拿到动迁的人头补偿款。

  这样一来,大妹家里光补贴的人头费都有一千五,小妹有两千。

  之所以给孩子们迁户口没给大人迁,为的就是以后孩子们迁出去容易,可以跟着大人随迁,也可以考上大学中专迁出去,而大人迁回去以后再就不能享受城市待遇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1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8/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家属楼来了个大美人[八零]/大院娇美人[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