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属楼来了个大美人[八零]/大院娇美人[年代]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5 MB   上传时间:2022-10-22 20:54:34

  “哟,这不是语西妹妹嘛。”表嫂似乎被她这态度给刺激到了,故意皮笑肉不笑的问:“那你又是住着多大的房子,干着多么高尚的工作?”

  不就是个唱戏的,还整天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瞧不起谁呢!

  皇语西喉间一梗,她住的地方还没人家分到的安置房大呢。

第142章

  唐小娟没在人家家里待多久,等上完坟晚上就要回城里。

  现在农村已经渐渐有比城里好的趋势了,以后这里还要建工业园,配套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

  学校、医院都会建起来。

  老皇还拉着唐小娟在村里转了一圈,指着门口那个水塘子说:“小时候我还经常在里头摸螺丝,一个猛子扎下去能抓到一大把,运气好的话能捞小半盆,夏天比冬天还好些,螺丝也算是个荤菜了。”

  皇语西有几分不屑,大哥可真是,没什么好回忆的了,那螺蛳肉有什么好吃的。

  后来搬去了城里,一家人住着的房子还没以前的堂屋大,也不知道当城里人有什么好自豪的。

  表嫂决定跟唐小娟形成统一战线,她瞥了老皇的两个妹妹一眼,凑到唐小娟面前讲体己话:“都羡慕我们拆迁了,但是村里也有人拆到倾家荡产的。”

  拆迁还能拆到倾家荡产,这是干什么了?

  表嫂继续说:“咱们村,人口多的分到了万多块钱的人都有大把,也不是人人都有守住财气的命,有些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在外头找女人的找女人,赌博的赌博,朱明你还记得吧,以前跟你一个小学的?”

  这话冲老皇说的。

  老皇还真认真的想了想,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想起朱明是谁,住村口的。

  以前朱家很穷,但他老爹就很会享受,生产队那会儿,只要有些闲暇功夫,就抽空去河里钓鱼,去山上打野物,那会儿杀四害嘛,干别的都怕背上个薅社会主义羊毛的帽子,打野麻雀就不会,可麻雀不是一般人能抓到的。

  朱明老爸就很擅长抓麻雀,不光是麻雀,田鼠老鼠都能吃,那么小一只雀儿,抓到后也没几两肉,经常看见他搞个小锅子炖上一锅不知道是啥,颠着一口小酒喝得美滋滋,一杯酒约莫一两不到,朱老头能坐在那里喝一个下午,遇到熟人就聊上几句,日子过得美滋滋。

  像老皇这种年纪,还记得朱明就是因为人家在艰苦环境中,也过出跨越阶级的满足感,朱明也是他们班唯一长得不那么像豆芽菜的孩子。

  老皇问:“朱明怎么了?”

  表嫂这才说:“还能怎么了,赌博呗,沾了什么不好,沾了赌这辈子都好不了了......”

  ——————

  于小丽很忙。

  才过完初一,郑冬梅上门带来了一个消息。

  “我听说羊城要举办糕点大赛,有人扬言要挑战鼎记的地位啊,而且还要把店开在你的店门口。”真是挑衅到对门来了。

  “无聊,又不多点什么好处又不多块肉的,这种事情我不是很感兴趣拉。”

  郑冬梅一说起来,一张脸上满满都是八卦的味道:“可是我觉得对方是奔着你的鼎记来的,我听说啊,对方来头很大,是个港商的养女,她一回来就想注册鼎记,谁知道被人告知已经注册了。”

  “这种事你都知道?”

  “我一个朋友,在工商局上班,她跟我讲的,没注册到她还很嚣张的问,到底是谁注册走了,结果一查就查到了你这里。”

  于小丽翻了个白眼,鼎记这么出名,几十年前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老字号,当然现在侵权的意识还没有那么强,很多老字号都还没做工商登记......对了她连商标都注册了。

  对方既然能想到工商注册,商标的注册肯定也去办了。

  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没办下来,是不是很难过,是不是很意外?

  “要不咱们去看看?”于小丽随手拿起个拐来。

  这拐是老唐友情赞助的,并且很友好的跟她说,如果她脚好了也不需要扔,可以给他留着。

  自从有了拐,于小丽就实现了行动自由。

  萌萌看见妈妈要出门,远远的跑过来巴巴的看着她。

  于小丽跟她说:“妈妈出去一会儿,待会儿再回来。”

  萌萌问:“那会回来吃晚饭吗?”

  妈妈和郑阿姨带她出去,肯定吃大餐,可妈妈要是不回来,爸爸会跟她商量,咱们父女两个随便吃吃算了。

  爸爸说随便吃吃算了,就真的很随便。

  小孩儿嘛,跟小狗儿一样,顿顿都想吃好的。

  郑冬梅从车里面掏出来一个罐子,一个红包:“给你的,压岁钱和巧克力。”

  又有压岁钱收,过年真是太欢乐拉。

  萌萌赶紧捧着手给郑冬梅拜年,抱着装着巧克力的盒子不住的看。

  于小丽交代她要乖乖在家,应该会回来吃饭。

  萌萌跑回了家,把巧克力放回家里的柜子里,要有妈妈同意才能吃,恋恋不舍的看了好几眼从旁边的零食盒子里掏出来一把笔杆糖,揣着一把就出去找雯雯玩了,今天王明明把雯雯送过来跟她一起玩。

  看着小孩儿垫着脚尖放东西,郑冬梅越看越眼热,今年过年她是跟尹阿婆组团一起过,突然觉得这个年过得好充实,家里有小孩子吵吵闹闹的,年味儿都比以前足。

  往年回于强家里,她很怕看见别人家抱着的小孩儿,无一例外的都会扯到催生的问题。

  目光在萌萌的身影上停留了片刻,郑冬梅一副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的样子:“那店就开在你家店对门,这不是存心要跟你打擂台嘛。”

  于小丽更加迫切的想看到对方的店到底长什么样。

  汽车开了出去,在城区转了几圈,正月初几平常熙熙攘攘的街头都没什么人,郑冬梅开着车嘴角一直在笑,引得于小丽八卦心起,一直在看她,一个年过得,每个人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于小丽瘸着腿上了郑冬梅的车,郑冬梅开车还专门绕路去了于小丽店门口,马路对面真的在装修,店面起码要比她的店大一倍,于小丽当时装修是参考了老人嘴里原来鼎记的装修来做的,比原本鼎记的店面要小很多,后来还分了一半去做凉菜的厨房,店里占了两边街道,都没有对面那件大。

  于小丽这店除了当家的老婆饼跟鸡仔饼这两样,还做些别的产品,特别是企业团单,礼品福利这些,比如说一个中秋节,前前后后忙上一两个月,赚的就是别的饼家一年的利润,平常的散客单虽然也做,但是跟团单比起来利润就低很多了。

  当初很多单位来她家店参观,不就是看着她店气派,觉得跟这种店合作有保障嘛,如果刚好对面开了一家同类型的店,双方的竞争关系可想而知,可总不能跑过去跟人家讲,求求你别在我对面开店,放我一条生路可好的话来?

  于小丽正想着这事儿,对面传来叮叮咚咚敲击的声音。

  透过围着的铁皮看过去,里面还真有几个工人在敲敲打打,听到有动静,里头那几个也停下来手里的活,其中还一个工人走去墙边,拿了一瓶水慢悠悠的喝了起来,一边喝一边跟旁边的工人闲聊着。

  两人也注意到外头的动静。

  喝水的那个工人放下水壶,往这边走了过来,贴着铁皮墙的缝隙,看见外头有两个女人。

  “你们在这里干嘛?”问话的是喝水的工人。

  “师傅,大过年的你们都不休息呢。”于小丽问。

  “嗐,瞎忙,老板催的紧,一天五块钱的工钱开着,我不来大把人来,媳妇儿说去做吧去做吧,做完这里刚好赶上春耕回家种地,你说说这娘们儿怎么这么狠呢。”工人师傅笑着吐槽,眼角却是洋溢着铺天的快乐。

  放在后世,这叫凡尔赛。

  农闲时候拿着高价加班费,农忙时候还能顾得上家里的庄稼,可不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吗?

  等人走后,郑冬梅指着偌大的店面说:“五块钱一天的工价,里头的工人都有好几个在干活呢,那是真有钱,这么有钱的大小姐,干啥不好非要在你对面开店呢?”

  装修搞这么浓重,这么大的牌面,如果只是要跟于小丽竞争,那这动静也太大了。

  于小丽沉默了一下,刚才那个工人说的话她也听到了,对方是个女老板,又有钱又有势力,听工人讲这一整个铺面都是对方买下来的。

  她是租着铺面在做生意,人家直接买下来。

  这么大的手笔,真要拼起来,砸钱她可能不是别人的对手。

  可是鼎记是妈妈家族留下来的,她要守护住这个品牌,让“鼎记”这个名字在羊城家喻户晓,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族中长辈也说,她能做到母亲当年七八成的功底,已经很厉害了,不过就是七八成而已,如果能够做到母亲的九成,十成呢?

  郑冬梅看她半晌没说话,以为于小丽气馁了。

  拍拍于小丽的肩膀,鼓励道:“没事儿,咱们努力点,不是还有老客户呢。”

  这事儿,多亏郑冬梅提醒的早,还有时间去应对,如果等人家店都开起来了,再出方案应对,到时候都来不及了,于小丽搓了一把脸。

  来就来,干就干,一条街上做生意,谁味道差谁才尴尬。

第143章

  趁着过年这段时间有个由头,于小丽买了些礼物,接着拜年的名义去找一找于村那些老人。

  萌萌很少来于村,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好奇的看着村里问:“妈妈,咱们这是去哪里呀?”

  “这是外婆的老家。”

  外婆老家萌萌知道,以前清明的时候妈妈还带她过来烧过纸,过年的时候农村很热闹,于小丽办工厂开店也从于村招了不少人,一进村村民们就认出她来了。

  有几个年轻的妇女带着孩子出来打招呼,她们跟萌萌讲话都是很客气的,小孩子用陌生而又羡慕的眼神打量着萌萌母女,于小丽也认识这些人,停下车也跟她们讲讲话:“这几天没去拜年呢?”

  或者是:“家里有客人啊,谁来了?”

  女人们跟于小丽说话有些局促,等她们走了才跟孩子说:“看到没,这就是大老板,以后也要好好读书,当个大老板呢。”

  于小丽在老板里面算是脾气比较好的了,讲话也很和气,但是无形中带着威严,让人惧怕她。

  周围都是这种带着距离感的眼神。

  于小丽想起每次回韩学礼老家,陈雪华总是使唤她干这干那,一点都没拿儿媳妇当人看的那种,孩子们赚钱的时候没少拿,可谱也没少摆,当婆婆的嘛总是对的,她说一句往东,你就不能往东南边去,否则上纲上线带帽子,念叨得你偏头疼了都不安生。

  这几年她事业干的好,在外面谁不是客客气气的?

  呵,谁欠你的不成。

  沿路跟村民们打着招呼,走着找到了于小丽外公外婆的坟头,于小丽把鞭炮、纸钱、香都拿出来,萌萌很自觉的学着沿路过来看到的人把叠在一起的纸钱撕开。

  萌萌:“妈妈,怎么这里有燃过的纸灰啊。”

  韩学礼在铺鞭炮,这里的习俗是鞭炮一定要放起来,祖宗才能知道有后人来过了,他低头看了一眼也说:“是有人来过了。”

  炸掉的鞭炮还不少,看痕迹很新,不像是去年清明节放的那一批。

  于小丽扫了一眼:“可能是村里的长辈叫后人过来烧过香吧。”

  毕竟她也是在村里“有头有脸”的人了,村里的长辈们对她的态度前所未有有的好,就连长辈在她面前都很少摆谱。

  韩学礼便没说什么了。

  纸钱烧起来,萌萌双手合十神神叨叨的念着什么,样子十分好笑。

  于小丽静静看着。

  给外婆上完坟,一起去村里的路上,萌萌追着于小丽问:“妈妈,刚才那里是你的外公外婆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家属楼来了个大美人[八零]/大院娇美人[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