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属楼来了个大美人[八零]/大院娇美人[年代]_分节阅读_第214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5 MB   上传时间:2022-10-22 20:54:34

  “那你看这样好吧,暂时加到二百二,后面如果物价动荡再说。”

  “二百二好说,我配合站里就是了。”这个价位其实很良心,换个地方同样大的门面,租金都得要三百往上。

  走个过场而已,两人欢欢乐乐的就订好了新价钱。

  ——————

  到五月底的时候,韩学礼的事情也越发忙了起来。

  今年事儿特别多,压缩机的项目干到了一半出了问题,本来是导师挂名的项目,被系里面发现了要分一杯羹,双方扯皮扯了几个月,别的没耽误,倒是耽误了项目进度,快到暑假又没赶上今年的量产,不过试产机出来了,让韩学礼搞了一台弄回来。

  今天来了两个小伙子安装,老式的空调没有分内外机,窗户上掏了个洞一样的东西,往里头伸进来个机器,这个机器就能喷出来凉凉的冷气,等压缩机一动,冷气就凉飕飕的传了过来。

  恰好郑冬梅过来玩,吹到了冷风赞叹不已。

  “这玩意儿好啊,我家里要装一台。”她现在身子重,快生了尤其怕热,一整个晚上都睡不着,吹风扇都觉得风是热的,整个人汗津津的往空调前头一站,顿时觉得通体舒畅。

  这段时间郑冬梅都快热麻了。

  有了这玩意儿,还要电风扇个锤子。

  郑冬梅也不管旁边的于小丽是不是毫不客气的一把就把人拉到一边,豪气的跟于小丽说:“这个玩意儿,给我整一台,我那家里跟蒸笼一样,可真没法待,晚上我一整宿一整宿翻身我睡不着。”

  然后呢,冼富强就惨了,大晚上的给她去冰箱搬冰块。

  热起来人的智慧都被激发出来了,郑冬梅她热啊,冼富强也心疼,他也没别的办法,毕竟电风扇开着,孕妇还是觉得奇热无比,最后他想了个笨办法,把饮料瓶丢冰箱里面制冷,她热就放在电风扇前面,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反正郑冬梅总算没以前那样嚷嚷着热了。

  但到了晚上还是不行,就算是睡凉席上,郑冬梅热的也跟煎烧饼一样,翻来覆去的就没个安生。

  “那行啊,让学礼给你弄一台,不过提前说好,这空调劲儿大,你装在客厅里头,可别这样对着吹,万一到你生了坐月子也只能扯点凉气,对着吹可对身体不好。”

  窗式空调一般安装在窗户那里,得把窗户那里堵上只留那么个装空调的洞,内外机是连在一起的,节能方面倒是比后世的空调好点,制冷的劲儿也足,缺点是不够美观,像他们这种房间没有提前预留出空调位来的,还要专门堵窗户。

  郑冬梅一说就要装,行动力超强,尽管还没到量产的时候,也硬是搞了台回来,就装在她屋子那边的客厅里,有了空调日子就好过了许多,晚上把空调开着,睡觉也总算能睡个踏实觉。

  到五月底,韩学礼越发的忙起来,偶尔也会跟她说起学校的事。

  “老李那个副主任还是升上去了。”

  “怎么弄的,之前不是说因为家里的事情,被撸了官帽吗?”学校调节过好几次,他跟他媳妇两人就是好不了了,从争吵到冷战,最后话也不多说,就连韩学礼也觉得唏嘘,把一辈子的精力都放在丈夫跟女儿身上,最后到底得到了什么。

  这段时间总看见老李,精神气却比以前更好,事业也比以前更顺了,爱情和事业都是男人的第二春,韩学礼也替老李媳妇不值。

  “就是苦了孩子,李娜娜初中都没读毕业,本来好好一孩子,干嘛逼她呢你说?”

  “我不会逼萌萌的,你放心。”于小丽给男人打包票。

  这种事情,别说她这辈子不会干,上辈子也不会干的。

  韩学礼跟她讲:“我打算毕业以后自己创业,现在这个公司待着,江源拉我做个空调的项目。”

  江源跟韩学礼是同一个实验室的,跟韩学礼不一样,江源自己家有工厂,家里吃着制造业的红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很富有了,在韩学礼拿榜穷学生朋友里面,江源算是个异类。

  只是没想到的是,这辈子没有做风扇,韩学礼开始做空调。

  他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冰箱的制冷压缩技术,研究生三年都在做空调的制冷技术的研究,在国内这个领域算是做的比较早,技术钻研也比较深的“专家”。

  这会儿国内空调行业还没发展起来,国内空调行业的春天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春兰空调一度占领了市场十几年,到2000几年,才慢慢的从市场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格力。

  谁也想不到,九十年代,在国内经济并不发达的时候,空调行业却是一段黄金时代。

  当时南方很多制造企业,都吃到了这一口红利。

  韩学礼早早就察觉到了这个市场,他们从进口冰箱的压缩技术,改良了空调的压缩机,也感触到了这个市场未来存在着强大的潜力。

  这辈子读了研,本来以为韩学礼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没想到接触到了新的朋友,走回的还是前世的老路,事实证明重生以后过多的干涉也不会让人改变太多,他该入哪一行就入哪一行。

  江源自己家是做电风扇起家的,家里非常富有。

  这样的家庭孩子考上了名校,江家自然拿他做继承人培养的。

  江源自己手里头就有点钱,这个项目就是在他私房钱的支撑下启动的,家里面本来对江源花大价钱干这种新项目嗤之以鼻,但没想到十几个人的小团队,熬了三年竟然做出来了,从最初的模拟制冷设备,到现在成型的空调,跟九十年代的窗式空调的性能已经没什么区别。

  “江源问我,要一起创业,还是把技术卖给他。”韩学礼还在考虑,进国企和研究所是现在的主流,收入稳定一眼能看到退休,如果进江源的公司,赌注就很大了,这几年他在学校念书,家里的生计靠的全是妻子,这方面韩学礼比一般男人觉悟要高点,他也赚钱,只是没有于小丽赚的那么多,养活一家三口绝对没有问题。

  如果说没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妻子,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会像现在这样洒脱,至少会考虑考虑得失,也要考虑是否有条后路,他现在的坦途不仅仅是自己铺就的,更多时候他都愿意去问问于小丽的意见。

  于小丽想了想,空调的制冷技术,在未来四十年以内都在持续改进,到那个时候韩学礼应该都退休了吧,只要他不是在做风扇这种中年转型不容易的项目,做其他的也还可以。

  “那江源是怎么给你算的?”如果只是拿工资,跟国企比起来竞争力也不大啊。

  像韩学礼这样的高学历,八十年代的研究生,只要起步点没踏错,进国企随便混混,只要企业不倒闭,二十年以后怎么都能带着个国企小公司,有些在企业干的好的,甚至都可以从政,央企一些领导都有挂职地级市二把手的机会。但是进私企就很难讲,未来十年迅速发展,被时代的浪潮卷进去的也不在少数。

  “算入股,也有底薪。”现在开始找工作了也对比了其他的企业:“我看了一下,北京那边的央企也有几个都准备进驻海城办驻海城的办事处,也都在招人,待遇开的不错,刚进去就有四百多了。”

  四百多在当时确实不错,在国企想发财怕是难呐。

  但四百多说多也不多,光于小丽在火车站那个门面,每月的盈利都有两千多。

  这次韩学礼想好了,要么赌一把,跟着江源干,说不定能赌出个机会出来。

  ——————

  用上了空调,郑冬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窗式空调的制冷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尤其是农村这种大的一逼的房子,装在客厅就只能管客厅,卧室门开着能凉快一丢丢,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够了,可郑冬梅还是嚷嚷着热,想要花钱再装一台,但人家厂里头说不是掏钱的问题,是真的没有机器了才作罢。

  为了这事儿,没少叨叨于小丽。

  早知道就装在卧室了。

  这个,于小丽也不知道啊,她只记得自己前世是吹过这种空调的,制冷技术好到有一天早上起来觉得好冷,跟掉进了冰窟窿也差不多了,接着就闹肚子,拉了半个月才消停下来,瘦了十几斤,接下来一年都碰不得冷东西。

  没想到第一代的国产空调这么不给力,省电是省电了,一个月下来也没花多少电,就是制冷不太给力,只能装在卧室里。

  没弄到多余的空调,冼富强只得帮妻子把空调又挪回卧室里去。

  “你这肚子这么大了,快生了吧,到时候谁伺候你?”本来想叫阿红伺候月子的,但阿红这段时间也中暑了,加上孩子一到夏天事情也多,就只能再找个人伺候。

  娘家妈肯定不成,听说郑母知道郑冬梅怀了孕,还老大不高兴的发了一通脾气,闺女孕期都没来看过她一次。

  原本以为大闺女生不出来呢,到她年纪大点,再提把郑冬菊的孩子们送过来的事,那不是顺理成章,知道大闺女怀孕了,也就意味着这等如意算盘没打响,听说郑母气急败坏,在家里窝了好久都没出门。

  亲妈是不能靠了,尹阿婆也算了。

  尹阿婆生孩子晚,今年都快七十岁了,别说伺候月子婆,万一把她整出点毛病出来,谁伺候谁都还难说呢。

  预产期是农历七月初,最热的时候,而且说不定一个意外就会提前出生,看顾着月子的人得提前找好。

  于小丽说:“要不在村里找找吧?”

  现在也没有正规的家政公司,城里人找保姆都是托乡下的亲戚找,但真正找个合适的很难,像阿红这样的是跟郑冬梅知根知底的,干着也放心,村里的那些年纪小的都没带过孩子,年纪大一点的干活特别毛躁,不但郑冬梅看不上眼,于小丽也看不上,万一孩子好带,也就是照顾母亲,万一孩子不好带,还要连带着带孩子,有些孩子睡得日夜颠倒,一个人都带不来。

  “阿红说去村里找还不如她来呢,好歹我怀孕的时候是她做饭煲汤的,可你看看家里头一摊子事,别把阿红给累倒了,到时候我去哪里找人去,我想找个趁手的,也不是马上就能用,还要培训半个月才能上岗吧。”

  而且郑冬梅那公司一天天走向正规,生完以后她肯定还是要上班的,不光是坐月子的事,以后还要找个人来长期带着,所以不是找个人干个把月的问题。

  于小丽想了想:“那我也帮你留意着,有好的人选我给你带过来瞧一瞧,你自己也放宽心,实在不行大家帮衬着,不是很难办也就过去了。”

  其实之前还想过吴爱莲,她做事细致也合适,但她现在做凉菜生意,做的好的时候一个月有两百多的收入,都已经是小老板了,那肯定是不合适的,跟着于小丽干的那些人,干的不好的能力是真不行,带娃也带不了,干的好的现在也都能独当一面,收入和前途可比当个保姆好太多,于小丽自然不给人扯后腿。

  一来二去的一打听,这事儿又传到了郑母耳朵里。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又想通了,带着郑冬菊就来找郑冬梅来了。

第184章

  郑母一听说郑冬梅要找她伺候月子,她是不乐意的。

  像她这一代人,勤勤恳恳的少,活到六十几了还要给女儿带孩子,她怕是要短命哦。

  郑母听到女儿怀孕,头连连摆的跟拨浪鼓一样:“我都到了这个年纪,早就该享享清福,还要我带孩子我哪里能搞的来的,我这腰也是一年比一年要疼。”

  又说:“她那么有钱,怎么请不来人搞?”

  其实是想女儿上门来请。

  自己送上门,那就不值钱啦,谁知道等来等去,等到了郑冬梅快到了预产期,人还没上门来请她过去,郑母就急了,闺女这是要跟她一刀两断呐。

  她不光自己来,还带着郑冬菊上门。

  一过来,就气势汹汹的跟郑冬梅讲:“你妹妹还在家里待着呢,你要请人干脆把她请上,家里头的那些事又不是干不来,孩子她都带大两个了,对付那么点点的孩子,她是最有经验的了。”

  本来都想好了女儿要推辞的话,她就要用老母亲的谱来压制住她,纵使一个月五块钱的生活费不要,也要给小女儿安排个工作。

  谁料到郑冬梅看了母女两个一眼,没明显拒绝,反倒是指着外头忙东忙西的阿红说:“我要求不高,你能干阿红的事就行。”

  郑冬梅是用惯了人的,也知道老是推辞妹妹不好,但郑冬菊是个什么尿性郑冬梅还不清楚,从小到大都没干几件利索点的活,她不闯祸就谢天谢地了,别说跟阿红比,就跟郑冬梅比她郑冬菊都差了一大截。

  “让你干,你起码要干到阿红八成,别没干好还要摆谱让别人给你擦屁股,干不好就给我滚蛋。”

  这样就能把阿红调到身边来。

  郑冬菊一听还有些不大服气:“阿红干的不也是家里那点子活吗,哪有我搞不好的,家里面也都是那些事情,我能干。”

  能干,开的工资自然没有阿红那么高,试用期一个月五十。

  包吃住,郑冬梅这边吃喝也不差,这样算下来得的都是净的,一年下来至少也能存下来五百块。

  总比种地要好吧。

  其实五十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会儿人力不值钱,保姆的入门门槛低,工资比进工厂上班还低,加上包了吃住,跟着主家一起吃喝,比起旁的工作还是要划算许多的。

  心里盘算了一下,郑冬梅觉得自己能行,于是一口应了下来。

  把小闺女安排好,郑母住了两天也就走了,毕竟郑冬菊的两个孩子还要人带呢,总不能放在别人家里一辈子。

  她这刚走,郑冬梅跟阿红说:“要求严格一点,别对她太宽松了,她也是我花钱请来的,我不花钱请大佛上门看顾我,所以干不干得好实话跟我说,她要是干不来活推你头上,我是不管的。”

  但私底下不太看好郑冬菊,还是在找人。

  不过这回找的方向往保姆这方面找,如果阿红真能独当一面,那就让信得过的阿红带孩子,让新来的搞卫生,跟阿红商量商量涨涨工资。

  正式上岗,阿红就开始对郑冬菊进行培训。

  “首先,早上起来先做早餐,家里每天吃的东西都是换着来的,梅姐现在身子重,吃的要有营养些,早上要煮白水鸡蛋,家里每人一个,梅姐要两个。”

  郑冬菊一寻思,当保姆每天还有鸡蛋吃,比她在家里还过的好,连连点头。

  “每天早上换着做早餐,有时候煮粥,有时候蒸点米粉干,有时候是蛋炒饭,如果做了蛋炒饭就不用蒸鸡蛋了,村里有人每天早上出来卖豆浆,全家人打两毛钱的豆浆就够。”

  郑冬菊觉得煮粥有些麻烦,还要看着火呢,而且白粥也不好喝,前头那些年条件艰苦,喝粥都喝伤了好吗,不过还是点头应了下来,大不了以后少煮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2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家属楼来了个大美人[八零]/大院娇美人[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