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属楼来了个大美人[八零]/大院娇美人[年代]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5 MB   上传时间:2022-10-22 20:54:34

  给她牙酸的呀,这都结婚多久了还跟搞对象的小年轻一样。

  韩学礼:“刚才跟小丽在说店里面的事情呢。”

  唐小娟摆摆手:“没事没事,你们说嘛,我也没什么着急的事,小丽找我去陪她签合同,我来找她。”

  对着大姐,韩学礼总算是能露出点笑容出来,彬彬有礼的说:“小丽在羊城这段时间,多亏了大姐跟那些朋友,我该请大姐吃个饭。”

  这大学生,还真是有礼貌。

  唐小娟瞧着韩学礼,总是越瞧越欢喜,每次见到她都是“大姐”“大姐”,叫的跟亲大姐似的,比自家那两个小牛犊子都亲呢,她也是丈母娘看女婿的心态,越瞧就越欢喜。

  姐妹两个辞别了韩学礼就往车站那边去。

  签合同就是走个过场,车站这边负责招商的是办公室,统一管理着车站外面的两溜商铺,跟车站里面的位置,车站里面就没承包给私人,但不管站内经营的摊位,还是出租出去了的摊位,以及站内卖盒饭和零食饮品的,都属于给车站职工谋福利的部门,除了部里面下拨的拨款,单位发福利全都靠着经营上的盈利。

  工会已经打了招呼,合同很顺利就签下来了。

  唐小娟挺替妹妹高兴,跟着去了店里就叨叨上了:“这地方就这么大一点啊。”

  这五块钱能租到一个大单间的时代,两百块怎么租车站的地儿就这么大点,唐小娟用形象的语言比喻:“比裤衩子都小。”

  让人忍俊不禁。

  “别看就这么一点点地方,那多少人抢着要,况且门口就是下水井,还有自来水接进店里,做餐饮刚好合适。”

  唐小娟扫了一圈空荡荡的店面,瞬间估算出办公室那帮子人每年能赚多少外快,摊到员工头上的福利又有多少:“光这么小一家店面一年租金就两千四呢,啧啧啧,车站可真是会做生意,包出去又不用招人,每年还能往回拿钱,这生意算盘打的杠杠响的,车站工作人员才多少啊,算上跑乘务的有几个人?”

  那些坐办公室的肯定要抹一层油水的。

  唐小丽却是很满意,总算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铺面了,二十年合约定死就不会涨租,这店铺的高度比较高,这种设计是为了空出来楼上给店家当仓库用,很多店也是这样使用的,楼下面积紧张只摆了一些卖的东西,用的都很紧凑。

  楼上还有两扇小窗户,可以通风,晚上如果要雇人,可以睡上头守店。

  只是上层空间稍显得狭小,还有些吵。

  至于再上头就是人行天桥靠车站的一端的延长,也就是说这些铺子在天桥下头。

  姐妹两个看过以后就各自回家。

  唐小丽第二天早上一早起,转身去找了杨浩说拿货的事儿。

  租店铺的事情跟杨浩一说,杨浩听到羡慕不已:“东西简单,你拿货多的话我还能再算优惠点给你,比市面上价格低两成,对了我听说你丈夫是农村的,是不是这回事啊?”

  旁人打听这事儿,用一副看笑话的口气。

  杨浩则不然,又不好像是单纯问问。

  唐小丽:“是啊,当初我下乡到了粤东,就嫁当地了,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事儿来了?”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外头走着,杨浩在这种单位倒腾东西,不太合适。

  唐小丽打量杨浩身上这一身行头,脚底踩着的都是耐克,这样的生活靠着一点死工资可能办不到,他可能比之前更洋气了些。

  杨浩说:“现在咱们羊城不也鼓励自由交易嘛,你们那里不交公粮了?”

  “要交农业税,拿粮食抵,早稻米跟晚稻米价格不一样,现在有杂交水稻,又是自家种地,比以前在生产队要上心多了,所以农民手里的存粮倒是比以前要多,剩下的留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运出去卖,市面上收购价格早稻米大概是一毛二,晚稻米一毛三,这是去年的价格,不过粮油站的开着车来村里收,农民省得麻烦,也都愿意卖给粮油站。”

  “要是我也开车过去收,会有人来管不?”

  “这个......没人收过哎。”唐小丽反问:“你要做粮油生意?”

  “有这个想法。”杨浩说。

  计划内的销售价格大概是一毛五上下,算上仓储的成本还有农民以次充好的成分政府只赚取微利,现在粮票都很充足,很少有人去黑市买粮食,总之粮食突然就富裕起来,人口增加了那么多,从八十年代往后,吃不起饭的人也越来越少。

  到底是杂交水稻出来以后确实提高了粮食产量,还是农民在吃大锅饭的时候划水,就不得而知了。

  大锅饭时代确实让一批人成为划水大师,这些人到老了做事都松松散散,几十年以后进城当保姆被狂吐槽的,大部分都是这个年代造就的。

  但粮油市场也不是无利可图,像唐小丽这样的小商贩是找粮站批不了大量的粮食的,只能找中间商买,差价虽然到不了以前黑市那么大,但量走起来还是很可观。

  两人说完,杨浩又让她等等,转身进单位里头拎出两袋全脂奶粉,一袋麻杆糖,一袋雪枣,一瓶麦乳精,这回唐小丽要给钱,杨浩死活不肯收,只说是给萌萌吃的。

  唐小丽也就没推辞收下来了。

  回去以后跟韩学礼提了一下。

  “粮食生意不光要人脉,还要找运输。”韩学礼好奇起来:“怎么找车皮?”

  “货箱应该好找的,杨浩家里有些关系......我真是没想到,杨浩能有这样的野心,我们同学里面他做的最好。”

  杨浩家里条件很好,一般有这个条件都不愿意奋斗了。

  但是在唐小丽的记忆中,杨浩从小就很会折腾,从初中时候就有自己的小生意。

  光这一点,就让人很佩服,难怪八十年代有人富裕起来,也有人还在原地踏步,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农村,舒适圈待久了自己都不想出来的。

  连杨浩都在努力挣钱,唐小丽没理由不拼一把。

  装修的事主要是木工上的活,这次唐小丽还去找了大王师傅。

  到了年底活儿多起来,大王师傅也在家,听说又给唐小丽装修,爽快的就答应了。

  第二天带着小王师傅一起,去店里面丈量好了尺寸,跟唐小丽说:“这个位置做楼梯的话,下面也可以做抽屉。”

  唐小丽点头:“好。”

  又问了一下她做什么声音,唐小丽大致描述了一下,大王师傅就把做几个台面,灶台的位置选定,楼上就不做床,而是做一层地台,可以铺着褥子睡,另外再做几个简易货架,考虑到以后做的是餐饮,唐小丽要大王师傅留出来冰柜的位置。

  方案一定下来,大王师傅就带着小王师傅干活。

  先量尺寸,唐小丽那头去找木材公司买木材。

  因临近年关,唐小丽事情也多,每天直接从铁路职工食堂打两个菜送过来,反正钱都是唐小丽自己掏,就算别人有意见也只能憋着,大王师傅也很上心,商量着先把一楼的事情先办了,于是开始打灶台,又开始打桌子椅子板凳这些,店里没有富裕的位置,板凳干脆打的是简易的折叠板凳,不用时候可以收起来。

  这样干了几天店里面也初具规模,灶台是去买的大灶,不过周围摆着的桌子是量着尺寸做的,店里面摆的桌子偏矮,搭配着凳子用,一共有四张桌子,能坐十几个人,眼看着客流量越来越大,唐小丽也着急,准备了食材还是在门口卖麻辣烫,不过这回加上了一个茶叶蛋的生意,因为火车站的客流量跟学校门口不一样,很多人要带着东西上车吃,另外有加了一些可以带上车的东西,批发了几百包伊面(方便面),小面包小蛋糕之类的,跟杨浩商量好送来的日子。

  只是近日来,鸡蛋的产量减少,鸡蛋也比以前的价格贵了五成,以往是七分钱一个,现在要一毛钱一个。

  不仅如此,一到年关也特别难买到东西,唐小丽费了很大的功夫才买到豆腐皮和海带这些,等去菜市场买肉丸子的时候,连以前那些做的差的都不卖回老家过年去了。

  这个时候唐小丽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很多人把东西摆出去卖,她店里面太小,也可以往外面摆的,但是她店门口有一米宽的位置被人给占着,严重挡住了门脸上任进进出出。

  问了一下左右,才知道是隔壁开士多的谢志梅摆在她门口。

  那隔壁比她来得早很多,原来这店铺没人开门,挡住也就挡住了,也没人管,可既然现在唐小丽也要开店,自然要叫隔壁家自己挪过去了。

  这隔壁家的出摊也不积极,人不在就不摆。

  唐小丽提醒过了好几次,对方就是没动静,还言之凿凿,虽然说东西摆在你家店门口了,可是那不是店里的位置,我爱摆在那里就摆在那里,唐小丽跟她理论,她还扬起嗓子一副很占理的模样。

  “哟,那她家门口都是她的位置,以后别人就不能打你门口过了,不都是你的位置吗?”

  “.....”唐小丽竟然无言以对。

  对不起她还没想好怎么反驳对方呢,既然文斗不成就武斗。

  终于找到了一天对方不摆的日子。

  她不摆,唐小丽自然就把自己的大灶给挪过去了。

  这大灶可跟谢志梅平常摆的小商品不一样,又沉又不好挪窝,而且绝对不怕被人偷走,因此唐小丽往这里一放,拍拍手人就走了。

第39章

  店里的装修忙上了一阵,大概一周左右全部都搞完了。

  看着光洁如新的店铺,唐小丽也爱得不行。

  她两世都特别爱干净,这几日叫人在门口砌了个大灶,灶上装着的都是瓷砖,看着比木头案板要干净许多。

  再加上大王师傅这个改造工程,店里顿时让人眼前一亮。

  “您这手艺真不错。”

  二楼是到顶的货架,背板钉在墙上了的。

  因为二楼层高的原因,做了两个地台床,棉絮铺上并不显得压迫感。

  一层是六个桌子,一个桌子配套四个凳子,没有靠背的凳子可以叠起来,也可以放桌子底下,拉出来就能用也不显得占地方。

  “这桌子也做的很好,感谢你啊大王师傅。”

  “你这地方好,我才能发挥好,你看看哪里需要修补的,快点跟我说。”

  “您的手艺我当然信任了。”

  大王师傅赶着进度做,唐小丽也给了对方足够的报酬,两个师傅都是十天的工资,大王师傅自是欢喜,干活也十分上心。

  转眼快到腊月初一,唐爸算的开张大吉的好日子。

  找杨浩定的货早一天才到,送到了唐小丽才心安些。

  王明明过来帮忙,还拎着只大公鸡,在店里那个大灶上面炒了,跟土豆一起红烧了一大锅。

  那味道香飘好几里。

  唐小丽尝了一口赞道:“二嫂,你这手艺可真不错。”

  只要舍得调料,鸡肉又炖入了味儿,那味道绝绝子了。

  忙叫萌萌也尝一口,萌萌吃的要舔手指。

  萌萌吃的眼睛都要眯了起来,张大着嘴巴又要投喂,等半天妈妈还没喂过来,声音软乎乎的叫:“妈妈。”

  王明明捏了捏她的小脸蛋,往她嘴里投喂了一块土豆。

  真好吃,萌萌跑跑跳跳就走开了。

  火车站人多,唐小丽难免要叮嘱她不能乱跑云云,眼睛还不能离开孩子。

  王明明谦虚了一下:“我爸爸以前可是国营饭店的厨子,我小时候经常在他灶头爬来爬去的,多少都学到了点儿。”

  合着以前是没有发挥的余地。

  在家里吃个肉都是罪过,王明明索性也懒得折腾了,做什么吃什么,实在馋的不行就出去开个小灶,她又不想陆琴那么想不开大钱小钱都往娘家送,日子过得倒是没有那么紧吧。

  两人又聊了会儿,开张准备的怎么样云云。

  开张要搞个猪头祭神,本来还要放鞭炮,搞点彩头,鞭炮砸这个地方是不能放了,但是烧香酬神是不可免的,这些唐小丽也都准备了。

  王明明叹道:“你这店搞起来真不容易。”是真心希望唐小丽的生意能做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家属楼来了个大美人[八零]/大院娇美人[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