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后模拟器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枝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4 KB   上传时间:2023-01-01 20:36:56

  ……

  远在国都琼安的安临还不知道因为一场下毒刺杀事件,胡家后续还发生了这么一系列这样那样的事情,只是派出几个暗卫去清怀给胡家埋个钉子就没有再注意了,愉快地安排了天工部,愉快地批完奏折,就又到了快乐的观察模拟器小地图的时间。

  照常是不浪费一点时间地把皇后号开去练武场锻炼,皇帝号在寝宫刷小地图。

  这些时日皇后的武力值已经突破了60大关,逐渐稳定在66了。

  原本在50之前武力值增长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但是突破50学会内力之后,在提升到60的这个过程中,武力值增长速度反而有一个小幅度的提升,所以安临最近用皇后号练武的时间成倍增长,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双开批奏折了。

  不过也还好,七月份已经过去了,各地的农田都已经装上了筒车,七月份这一整个月份,除了最初的时候有些地方报干旱,后面灌溉量就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接下来只要等夏季过去,作物成熟,然后秋收秋种了,那才是曲辕犁派上用场的主要时间。

  安临跟往常一样看了一眼臣子名录,把臣子名录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看看官员们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到不少人的数值都有显著的变化,她把需要升官的和需要降职的名字都记了下来,准备明天安排下去,翻着翻着突然在臣子名录最末端几个官职不高的臣子那里注意到了一个人。

  [李笙(大理寺司簿)

  文治43 军事10 学识65 武力5 政治30 管理24 野心40 忠诚50 声望1001]

  其他数值先不说,安临还记得一开始的时候李笙的声望是200来着,这么快就到一千多了?

  莫非这李笙真的跟她想的那样,凭借直觉这个特质在探案方面发挥出了超常的作用,已经开始把神探的名声给打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赵东来准确来说应该是那种要打败他,让他再起不能才能收服的野生宝可梦【远目】

  他是从安临没有穿过来的,小皇帝亡国的线重生过来的,大概就有种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感觉吧

第047章

  安临难免有些好奇。

  因为李笙她是直接把人安排到大理寺后, 后续就没怎么注意,比起时不时看一眼的其他高数值人才来说,李笙基本上就是放养了, 没想到他自己一个人发育都能发育得这么好,声望都快赶上浅才了。

  安临看着现在时间还不算晚,平常这个时候大理寺要是有案子在忙的话加班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把地图切过去准备看看李笙是怎么成长成这样的。

  不过当安临把地图切过去之后,发现不巧的是今天的大理寺没有要加班的大案子,大理寺的官员们都已经按时下班,不过巧的是最后一个走的也正好是李笙。安临拉大一点画面就看到头顶着[李笙]这个名字的小人啪嗒关上大理寺后门,落下锁后伸了伸腰一副终于松快了的样子,然后转身离开。

  不过李笙离开大理寺后并没有回家, 然后七拐八拐地来到一家酒馆坐下,对早已经在这等着的人说, “不好意思啊, 我来迟了。”

  安临“咦”了一声。

  她之所以有些意外,是因为看到在这家酒馆等李笙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金卡爱卿杨盛。

  没想到浅才也是那种下值后会和朋友聚一聚一起喝杯小酒的类型啊,总感觉他平时跟人来往都挺克制的, 好像没有特别亲近的朋友, 而且看他这神态和青竹般挺直的坐姿,看着也不像是出来放松休息的。

  难不成是说正事?

  安临继续看下去。

  而皇帝模拟器的小地图里, 在小地图Q版加持下个头小小短手短脚的小人们都仿佛被加上了可爱的滤镜, 看着比正比例要有趣多了,安临就没有再放大, 保持着这个大小看着。

  酒馆里, 杨盛在李笙说完之后只是摇摇头说还早, 克制地浅抿一点酒后就把酒杯放了下来。

  李笙注意到这一点,有些好奇地问,“浅才兄,说起来我好像都没怎么见过你喝酒,你是不善饮酒吗?之前诗会的时候也是,但是我听说文采好的人一般都爱喝酒啊,可以激发灵感和创作。”

  杨盛不动声色地把酒杯推开了一点,“喝酒误事,我不好这杯中之物。况且酿酒需要耗费大量粮食,饮酒与我并而言不能称得上是雅兴,总是让我想到农人耕作之辛苦。”

  “哦,这、这样啊……”李笙讪讪地把打趣的话说回来,原本想抬起来叫店小二上一小坛酒的手缩了回来。

  安临看到那严肃着一张脸说着这些话的杨盛,心念微动。

  在这时候,安临突然想起浅才爱卿的出身。

  他不似大多数出名的文人那样,出身于有名望有家学渊源的清贵之家,而是出身于农家,由作为农妇的母亲抚养长大,纵观他的那些诗里面,其实阳春白雪风花雪月之类的诗其实很少,他并不是不会写阳春白雪,只是更多的还是对民生的关注,对百姓疾苦的关注。

  比如那一首《四月十五日良田叹》。

  杨盛和李笙说了几句话之后很快进入正题。

  “浅才兄,你之前让我帮你留意的那个,我这段时间翻看大理寺这边汇总的个府州县的宗卷,确实有一些发现,不过……按照规定我是不能跟大理寺外的人透露这些的。”李笙压低了声音,表情纠结,说话的时候还鬼鬼祟祟地左看右看,生怕被别人偷听过去了。

  “你不用这样。”杨盛看到李笙这鬼鬼祟祟的样子,有些无奈地说,“我知道大理寺的规定,我不是想让你把宗卷上的东西透露给我,只是想确认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啊?”

  “二十年以内,乡绅抢占农田的报案案件发生最多的是哪一个县?是照州吗?”杨盛问道,在问出来的同时心里已经有了数。

  李笙紧张的态度放松下来,“对的,不过像这种侵占农田的案子,一般地方的衙门就算受理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宗卷堆在那里也没人管。”

  杨盛低头注视着杯中的酒水,若有所思。

  他能准确说出照州的名字,当然是因为在询问李笙之前就已经心里有数了。

  在户部上值处理公务的这段时间里,杨盛经手过的公务也不知道有多少了,同级的同僚们处理过的政务他也是有权限可以查看的。这么看下来,杨盛早就对全国各地各县的户籍人口、土地赋税等了如指掌了。

  这么一个深入了解进去,自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不会宣之于口的门道。

  每一个地方,都有无缘无故消失的人口与土地,每年每地的人口涨幅都是肉眼可见的不相符。

  杨盛当然一下子就把这些和临芳他亲手处理过的蔡富户联系起来了。

  在对蔡富户进行抄家的时候,主要还是临芳的县令县衙动的手,不过杨盛因为是钦差的缘故可以查看县衙内的记录宗卷等。

  然后他就发现了蔡富户家实际的田地亩数与在县衙登记的田地亩数有多少出入。

  隐田二百二十余亩,隐户四百五十六人,又何止比登记在册的多了四倍不止。

  杨盛决定去把宣国上下的消失的人口与土地都找出来。

  他知道,这本不应该是他来做的,或者说至少不应该是他现在这个时候,这个位置该做的,全国上下都存在的隐田情况也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看到,真要去做的话尚书、侍郎这些人也远更有能量去做这件事。

  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说不应该去做就不去做的。

  能得那位陛下另眼相待的浅才,想来也不会是一个什么都不敢做,只敢按部就班守着自己一方地方的浅才吧。

  想到从一开始在陛下微服私访互通姓名时开始,对方就相当自来熟又亲近的一口一个‘浅才’,杨盛向来被说是孤傲冷淡的面孔上浮现出了些许笑意。

  君投我以桃,臣报之以李。

  “能帮我整理一份侵占农田的名单吗?”杨盛开口说,知道这对于李笙的职位来说有些违规,就在对方犹豫的时候说,“我明天去向陛下上奏请一封旨意,不算是私事,是公事。”

  “那没问题!”李笙放心了,“都是小忙,有圣上旨意的话我五天内给你整理好!”

  “那便多谢了,李兄。”

  李笙听到这客客气气的道谢,有些郁闷,“浅才兄,你这也太客气了,为什么不直接叫我的字啊?我都叫你浅才兄了,我自认为咱们俩也算是挺熟的了,我的字也不难听啊?”

  “……抱歉。”杨盛顿了一下,目露歉意,“那我之后便称呼字吧……”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杨盛已经打算改用字来称呼了,但是在他说到最后两个字,就要把李笙的字说出口的那一刻,酒馆的后面突然传出来“砰”的一声巨响,听着像是什么重物倒地的声音,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连串的倒地声。

  酒馆的店小二听到动静,一边大声问后面“怎么了?”,一边放下手里的空板盘往后厨的方向走过去。

  但是没一会儿,方才进去的那个店小二连滚带爬地从后厨跑出来,脸上全是惊恐和害怕,跑的时候还被后厨的门槛给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上,连着往后蹭了几步抖着手指着后厨里面。

  李笙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店小二的下一句就是——

  “死、死人了!”

  “什么?!”

  “真的假的?”

  “什么死人了?不是在开玩笑吧?”酒馆里的食客都被店小二这反应惊了一下,第一反应是不信,有几个大胆的食客站起来走到后厨那边往里看看,结果都是跟店小二差不多的反应。

  李笙整张脸一垮,离开座位去看了一眼,面色稍微有些难看,但是保持住了冷静,对店小二说,“赶快去衙门报案吧,让他们来的时候带上张仵作。”

  店小二被他冷静的态度安抚下来,双股战战扶着桌子站起来,“那个,请问您是……?”

  “我是大理寺司簿,李笙。”

  而皇宫里,本来看着看着已经感觉有点困,开始打哈欠的安临看到突然有意外情况出现,整个人一下子精神了。

  杀人案?

  现在还有人这么猖狂敢在皇城杀人?

  不过话说当李笙说出‘我是大理寺司簿,李笙’的时候,安临突然间感觉味都不对了,仿佛进入了什么奇怪的片场。

  尤其是当他报出自己的名头后,周围的百姓里面忽然有人惊呼了一声,“大理寺李笙?难道是那个不久前刚解决了一桩二十年无头悬案、还抓住了假扮成百宝阁老板的江洋大盗的那位李司簿?”

  作者有话说:

  李笙出场的时候突然就进入了什么奇怪的片场呢w

  从明天开始请假到二号吧,有点事。

  弄完之后接下来五月份一整个月就比较轻松了,可以经常加更

第048章

  当琼安衙门的孙捕头收到消息带人赶到这家酒馆的时候, 第一眼就看到了正待在酒馆里对尸体进行查看的李笙,脚步都不由地在酒馆门口稍微停了一下,脑子里下意识地浮现出几句话。

  ——怎么又是他?

  ——怎么又是他碰到案件?

  ——衙门今年和李笙犯冲吧?

  其实也不能怪孙捕头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虽然李笙是大理寺的人,但是大理寺嘛,一般接手的都是那种比较大型恶性的案件, 其余时候就负责判决结案,而绝大多数的普通凶杀案以及小偷小摸的案件,则是由琼安衙门负责,所以在李笙表现出他那种惊人的破案天赋之后,衙门就常常会到大理寺借人,让李笙帮忙看看犯人是谁, 也好省点事。

  次数多了之后他已经跟衙门很熟了,相当于是衙门的半个编外人员。

  虽然琼安是皇城, 就在皇帝脚下, 但是琼安的案件一直没有少过,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摩擦,就有案件发生的可能。

  ——但是,也不至于这么多次都让同一个人碰到吧?

  不是孙捕头说, 自从李笙这个人出现之后, 他带人出去办案时,十次得有九次能看到李笙的身影, 这过多的巧合都让孙捕头怀疑这些案件的出现都和李笙有关了, 甚至猜想再阴暗一点,有没有一种可能, 这些案子都是他安排的……为了什么?为了刷名声?

  尤其是李笙找出犯人的方式也很奇怪, 仿佛一开始就知道凶手是谁一样, 之后的种种寻找线索的行为都是在找能验证那个人是凶手的证据。

  哪有人是这样找犯人的?

  孙捕头偶尔跟李笙有交流的时候还试探地问过这个事情,李笙的回答居然是,“我也不知道啊,我就感觉应该是那个人杀的人,就先试着找找他的证据,如果不是的话再换一个人就行了。”

  但是这个人每一次都是准的。

  孙捕头听完之后就是这么一个表情——[你看我信吗.jpg]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1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后模拟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