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扶摇上青云(科举)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长安墨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67 KB   上传时间:2023-03-01 19:45:03

  兄弟二人已有官身, 沿途可在官驿歇脚和换马,省去许多麻烦, 因此这一路走的很顺。

  沈长林飞快的调节好了心情,随着景安城越来越近,整个人也越来越放松。

  不知不觉, 旅途接近末尾, 他们进入了平南布政司的辖区,离景安城还有不到十日的行程。

  “包子卖完了,等下一炉吧,还有一刻钟就好了。”

  景安城槐花巷子口,沈氏包子坊外,热腾腾的面香味顺风飘了很远。

  包子坊外,有好些排队的客人,听见包子卖完了也没走, 各自摇着蒲扇一边闲聊边等待。

  今年春, 钱氏发现自家做的包子馒头花卷卖的格外好, 干脆一咬牙,在巷口租了个小铺面, 挂上沈氏的招牌, 开始专做包子卖, 因料实材真口味好,买卖渐渐做开, 已经成了附近最红火的包子铺。

  “老嫂子, 你这一个月起码能挣二十多两银子吧?”

  钱氏正往灶膛里添柴禾, 一熟识的老客户,经常关顾沈氏包子铺的老太太,压低声音好奇的打听道。

  “凑合着过日子吧。”钱氏抿嘴笑道。

  “那就是有了。”老太太笑呵呵的,“多挣钱好哇,将来你两个孙子还要娶媳妇呢,够得花钱哟。”

  钱氏自豪的朗声:“攒了,早就开始攒咯。”

  另外一个熟客笑呵呵接话:“钱老太太的两个孙子可有出息了,一个是状元一个进士,皇上赏赐的金银财宝估计数也数不清,哪里还需要钱老太太攒钱娶媳妇。”

  其他的客人也连声赞同。

  钱氏乐得嘴都合不拢。

  两个小孙孙双双高中的消息,早就传回了景安城,作为状元的至亲,钱氏罗氏沈如康几个还被景安的大小官员轮番请去吃酒,送钱送屋送奴婢的更不再少数。

  但一家人早已达成共识,无论如何这些送上门来的好处多稀罕人,都坚决不收,钱氏守住底线不松口,送礼的得了个没趣,渐渐的也就不再送了。

  因此钱氏带着儿子媳妇,仍旧过着朴素自在的小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家子过得十分愉快温馨。

  唯一牵肠挂肚的是远在华京城的两个孙儿。

  钱氏正想着,一阵熟悉的喊声响起。

  “奶奶!”

  钱氏一怔,猛的抬头往声源处看去,只见千盼万盼的两个小孙儿,笑盈盈的出现在她眼前。

  一年多的时间未见,两个孙儿变化颇大,钱氏竟有些认不出来了,不禁揉揉眼睛重又多看几眼:“玉寿!长林!”

  说话间,沈长林沈玉寿已走到店门口,他俩都比钱氏高出一个头,可在钱氏眼中,任然是孩子。

  在后厨做包子拌馅的沈如康和罗氏也听见了动静,急忙走出来看,几乎是一瞬间,罗氏的眼眶里就蓄满了眼泪。

  她用衣袖擦着眼睛,声音哽咽:“回来了,回来就好。”

  一向沉稳的沈如康亦是泪眼朦胧。

  一家团聚的喜悦自不必多提,卖完刚做好的那炉包子,沈氏包子铺早早关门。

  趁时间还早,钱氏去市场上买了一堆菜,要张罗一桌好吃的给两个小孙儿接风,有糯米腊肉丸子、炖鸡、酸菜鱼、蒸鸡蛋等等,都是沈长林沈玉寿从小吃到大,深藏在记忆中的滋味儿。

  沈长林沈玉寿自觉的走到厨房,要帮着烧火剥蒜,罗氏钱氏见了,急忙轰他们出去。

  “到堂屋喝茶去,等着吃就行。”

  沈长林抓起一把蒜,笑着没挪位置:“坐着多无聊,帮你们做活还能一块聊天。”

  这种家常的温馨日常,已经太久没有经历过了。

  钱氏一边往灶膛添柴一边笑:“长林和玉寿是孝顺的,从华京回来,给咱们带了一车的特产、布料、药材,这一路上爬山涉水的,带那么些东西多不容易。”

  小辈们有这份心意,她觉得特别欣慰,一家人过日子不就这样,你惦记着我,我惦念着你,彼此依靠照顾着,想到这儿,钱氏心一软,竟有几分流泪的冲动。

  她赶紧将脸朝向灶膛,免得被小辈看见,唉,这人一老,就爱掉眼泪,她年轻时可不会这样。

  日头渐渐西斜,热气腾腾的家常菜上了桌,这顿久违的团圆饭,一家子吃的格外开怀。

  钱氏罗氏沈如康并不太了解举人进士的区分,只知道那是官老爷的化身,而进士官老爷,比举人更胜一筹,至于状元郎,那就是文曲星下凡般的存在。

  “玉寿是国子监监丞,我是县令。”沈长林言简意赅道。

  家人不懂七品京官和下县七品县令的区别,沈长林和沈玉寿也很默契的没有解释。

  并且,显而易见的是,华京的条件会比海青县好上很多,所以之后家人会随沈玉寿抵京,而沈长林则会独身前往海青赴任。

  沈玉寿很不舍,可海青县形势严峻,沈长林去后必有一场硬战要打,能顾好自身已相当不易,带家眷同去,反提供现成的软肋。

  钱氏一愣,想到沈长林即将孤零零一人,于心不忍,一咬牙一跺脚:“我和长林去海青县!”

  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已经将沈长林当亲孙子看待。

  沈长林鼻子一酸,险落下泪来,在外无论遇见多么危险急迫的事,他都不会落泪,唯有面对家人的温情时,泪水难以自抑。

  可去海青县赴任,是万万带不得家眷的,沈长林深吸几口气,调整好心绪,撒了个善意的谎言:“我在海青县待不了几年,很快就会调任回京的。”

  沈玉寿飞快的明白了兄弟的意思,帮着打掩护:“是啊,进士最后都是京官。”

  但钱氏继续追问:“很快是几年?”

  沈长林喝了一口酒,垂目一边夹菜一边状若随意道:“快则一年半载,多则两三年,时间过起来很快的,一眨眼罢了。”

  钱氏听了,这才作罢。

  他们在景安留了几日,钱氏干脆利落的将包子铺转让出去,带不走的家什,能卖则卖,能送人则送人,然后雇车回永清。

  日后随孙儿定居华京,下次回老家还不知什么时候,所以趁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回去看一遭。

  “一别六年,不知咱家房子,现在成了什么模样。”

  随着归乡脚步的临近,钱氏的念叨越来越密,钱壮如今已是恭州巡检司的巡检,偶尔回去景安府公务,六年间去过几回,每次都去看望钱氏他们,见面时话家常,时常说家乡事,是以家中变化,钱氏是清楚的,但话听千百遍终究不如一观。

  马车进入县城,又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咸水村而去。

  阔别的家乡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齐整的农田,土屋瓦房,还有牧牛的小童。

  “看谁回来了!”

  不知是谁,眼神特别好,只瞧一眼就认出钱氏他们,嚎一嗓子后,这消息就旋风一般的传遍了整个小村庄。

  “进士老爷回来咯。”

  乡邻们纷纷围拢到钱氏家来,钱氏家的房子交给沈大郎一家照看着,后来沈大郎家添丁进口房子不够住,写信知会一声后,钱氏将两间厢房借给他家用,这房子日日沾染着人气,加上沈大郎媳妇照看的细致,仍旧和他们离去时一样。

  "明日我家摆酒席,都来吃饭!"钱氏十分豪爽的说道。

  两个孙儿从此成了官老爷,是值得庆贺的大好事。

  这酒席连摆了三日,期间走亲访友,祭祀祖宗不必多提,一系列人情琐事令人愉快并辛苦着,酒席结束后一家人又留了三日,一共在咸水村待了六日。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接着便要各去任地了。

  并且一个往西南,一往北,出了永清县便要分头行动,此一别,不知相逢在何年。

  临别前,沈玉寿用力的攥紧兄弟的手:“到海青县以后,记得勤练武艺,万不可将一身本领荒废了。”

  沈长林瞬间听懂小兄话中的言外之意——保命要紧。

  多么朴素而实用的叮嘱,沈长林抿嘴轻笑,应的却很郑重:“我知道。”

  沈长林没有雇车,也没有去官驿要马,他就背着一个小包袱,然后去马行要了匹脚程好的马,一路骑行往海青县而去。

  轻松上阵,倒也自在。

  如今已是深秋,沈长林一路疾行,终在十月前抵达了海青县。

  十月的海青县,依旧绿意盎然,半点没有入冬的迹象,路旁的野花开得正艳,沈长林揪了几朵,编了一个简单的花环套在马脖子上。

  “小西瓜,走,咱们进城去。”

  沈长林拍了拍马脖子,小声道。

  这马儿跟着他跨越千山万水,走了一个多月抵达任地,一马一人相依为伴,已经产生了浓厚的革命友谊。

  因为这马特别爱吃瓜,所以沈长林给它取名小西瓜,可爱又清新。

  小西瓜仿佛通人性一般,不等沈长林甩马鞭,扬了扬马脖子,迈开蹄子往城门而去。

  沈长林低调赴任,本想明察暗访一番,先摸一摸海青县的底,再去衙门报道,可在街上吃了一碗肉酱拌粉后,他觉得自己纯粹是多虑了。

  因为一个月以前,名为沈长林的‘县令大人’就已经到任了。

  “这位沈县令是新科状元郎,据说长得特别俊朗,才十八岁,不过到任以后一瞧,也就那么回事吧,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读书催人老,这位十八岁的大人,看起来满脸褶子,活脱脱像三十八的!”

  “唉,真不知这大人怎么想的,跑我们这做官,可没个好下场哦!”

  粉铺老板挺八卦的,见沈长林似乎挺面善,就和他聊个不停。

  沈长林默默听完,走前多付了十文粉钱,然后走出铺门牵着小西瓜走在寂寥的街道上,小声嘀咕:“是啊,真不知这沈大人是怎么想的,明明可以高官厚禄,却非要来这个鬼地方。”

  为何呢?沈长林勾唇轻笑,因为他除了物质以外,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精神追求。

  沈长林牵着小西瓜,一路往县衙而去,倒要去看看这位‘沈县令’,是何方神圣,竟敢堂而皇之的假冒上岗。

  “喂喂喂,干嘛的?”

  沈长林刚到县衙门口,就被一个青衣衙差打扮的人喝住了。

  “我想找沈县令。”沈长林道。

  “县令大人公务繁忙,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走走走!”衙差非常不客气的上前轰人。

  说好的海青县令地位低,容易被欺负呢?

  沈长林挠了挠眉毛,哼哼两声:“我若偏要见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08 23:31:21~2022-07-09 23:34: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夏夏 20瓶;kaka 10瓶;晨熙麻麻 1瓶;

第89章 漕运帮

  ◎从此是沈继森◎

  青衣衙差打量沈长林几眼, 似乎在判断眼前年轻人有‘几斤几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扶摇上青云(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