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生活日志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清越流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05 KB   上传时间:2023-03-23 19:24:40

  花钱请人种地,那她们岂不是跟姝娘干的事差不多了?

  沈丽姝在旁边频频点头,“可以可以,我支持你们大干一场。”

  决定了,回去就开始做沈四伯的思想工作,青娘堂姐这样的人才,不拉进城里给她当店长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但是也不用太着急,因为她已经看出来了,老沈家这回给她的诸多惊喜,基本都是青娘的功劳,太早把人拉进城里,就怕镇上的小伙伴们又要打回原形,不如先让她给大家洗洗脑,说不定还能再帮她挖掘出几个好用的工具人。

  另一方面,沈丽姝也想先让姐妹们干几个月,多赚点钱的同时也做出一些成绩,她以后有合适的安排找她们也会更方便些,女孩子在这个世道想要工作创业都很不容易,往往要付出男性好几倍的汗水和努力,那就好好表现自己吧,自己有能力了,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青娘劝说了好一会儿,姐妹们还是觉得太过冒险。

  她们并非完全不心动其中的利益,可是风险也太大了,青娘只说出栏后能增加多少钱,却没有说万一其中病死一两头,她们会遭受多大的损失。

  没经历过风雨的女生们,显然无法接受风险和机遇共存这件事,她们更愿意做有把握的事,五个姐妹不用承担任何风险,每人每个月就能平平安安赚三百文,还要啥自行车?

  所以堂姐妹们犹豫到回家吃饭时,都没有答应青娘的提议,沈丽姝表示很理解。

  不过她们犹豫的同时,青娘也没有放弃劝说,直到沈丽姝他们吃饱喝足要回城里了,姐妹几个终于统一了意见,跑来告诉沈丽姝,她们选择第二个方案,给她当供货商。



第78章

  劲往一处使。

  沈丽姝对这个结果完全乐见其成。

  当前的生产水平, 还没有条件在汴京附近开设大型山羊养殖场,导致新鲜的羊肉价格居高不下,且市场供不应求。

  与其每天准时准点去肉摊蹲守, 像退休大妈大爷们辛辛苦苦哄抢超市早市那般, 还不一定每天都能抢得到,抢到了估计也就三五斤, 都凑不齐一百根羊肉串的。

  如此种种, 吃力不讨好。她选择从养羊开始,定期限量供应。

  由于是他们自己养的羊,哪天开宰, 大概能出多少肉, 大家心里都有数, 就可以提前在店里贴出告示, 广而告之的同时还能预热店内气氛、刺激消费, 万一有会吃的VIP顾客提前付定金, 定个烤羊腿烤羊腰子什么的, 那就更不错了。

  用羊肉串来搞饥饿营销、刺激业绩的同时, 无形中还能提升他们店铺在顾客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在只有权贵阶级才能实现羊肉自由的汴京,像他们这种能够定期搞来一整头羊的店铺,其实力绝对不是普通小店可以比的。

  怒刷品牌逼格, 就是在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此可谓是一举多得,沈丽姝恨不得把小肥羊玩出花来。

  在这个大前提下,堂姐妹们养的羊越多, 她就能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没有理由不支持。

  只是对几个女孩来说, 选择这个方案确实有不小的风险, 沈丽姝希望她们做出选择,是因为自己完全想清楚了,而不是被青娘安利得太激动,一个头脑发热就拼了。

  因此当大家来找她,她高兴过后反而劝道,“不用这么着急给我答案,你们可以再好好考虑一下,明后天让大金哥他们转告我就行了。”

  今天回家的只有沈丽姝他们一家六口,因为老爹只放两天假,明天就要回单位上班。

  不过夜市街那边,他们提前跟同行们打听了一下,放两天三天的都有,考虑到住得远的小伙伴,沈丽姝决定给大家放三天假。

  所以这次他们一家先回城,其他人会在家多住一晚,琴娘几人完全可以争取更充足的考虑时间,或者着急大家开个家庭会议举手表决,明后天让其他人把决定转达给她就是了。

  只是沈丽姝这么劝过后,却不见眼前几人有什么动摇犹豫,年纪最大的琴娘对她说,“姝娘,这就是我们的决定了,而且大哥他们也支持的。”

  比沈丽姝还小一岁的蓉娘,此时更是一脸骄傲道:“我哥说了,如果不小心养死了,死一头羊,他们出钱帮我们补一头,死两头补两头。”

  青娘美滋滋补充:“但是养猪羊赚的钱全都是我们自己的。”

  姐妹几个之前犹豫不决,最怕的就是养到中途动物生病甚至死亡的损失,如今这部分风险被有钱的兄弟们承担,她们相当于没有了后顾之忧,那还不毫不犹豫的冲了。

  沈丽姝一听也很高兴,小伙伴们没只顾自己赚钱,还知道拉拔家中的姐妹,她没看错他们!

  愉快地大家竖起大拇指,“好好干,会有钱的!”

  虽然这次回镇上的安排来得突然且被动,结果却完全不虚此行,沈丽姝觉得其收获也就比她穿越后第一次来镇上差一些。

  毕竟她第一次来,就搞定开烧烤摊这个伟大项目的先决条件,从此奠定了她暴富的基础,意义相当的不一般。

  但这次也不差多少,为他们的事业打开了更上一层楼的大门,也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想到香喷喷的羊肉串,沈丽姝回去的一路上都高兴到飞起。

  更高兴的是,回去再不是她一个惨遭所有路人的围观了。

  此时车上已经没有了小伙伴们特别买了带回家的大包小包,只他们一家六口回家,完全是轻车简行。

  尽管他们出镇子的一路都有亲戚朋友、甚至是见过不多的乡亲们,也纷纷打包家里的土特产来为他们送行,脸上挂着热情纯朴的笑容。但自从徐二舅承包烧烤摊的采购进货工作,早有机灵的乡亲跑来推销自家农产品。

  他们也没仗着相熟的关系占便宜,徐二舅去菜贩子那里是多少,他们也卖多少,嫌贵还可以再便宜些,毕竟,虽说大家都是本镇人,吃不完的瓜果蔬菜想要拿到集市上卖,该交的摊位费照样一个铜子也少不了。

  本地人的优势只是比村里的少走几步路,想赚几个小钱,还得花上半天时间在那里吆喝招呼,生意跟那些菜贩子也没得比,有这闲功夫倒还不如多恳两亩地,很多人嫌耽误干活,那些可以省下来的瓜果菜蔬,宁愿全都吃进肚子里。

  但是以比市面标准略低一些的价格全给徐二舅,就省去了中间这些麻烦和成本,他们付出的就只是动动嘴皮子,徐老二一旦答应便是血赚,降低一些价格都不亏;万一徐老二嫌麻烦不同意,那他们也没损失。

  遇到这种毛遂自荐的,徐二舅没点头也摇头,只说要咨询一下孩子们的意见,回头再答复他们,然后进城就去找外甥女拿主意了。

  当时精明的徐姥爷和徐大舅也在家,父子三个没一口回绝登门的乡亲们,其实就是有戏的信号,毕竟那时的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忙到飞起,徐二舅很清楚他们顾不了太多,自然不会拿没必要的事情去打扰他们。

  沈丽姝一听也觉得挺好,这年头的瓜果蔬菜都不打农药,也没啥改良品种,顶多有些人种菜技术高,拿出来的果蔬卖相比别家好看,但切好串一串上烤架,基本没差。

  只要不是特别歪瓜裂枣,找菜贩还是本地老乡买的都一样,反正按斤称而不是按个头算钱。

  让乡亲们赚这笔钱,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沈丽姝没忘记他们开烧烤摊的一部分启动资金,是来自林子里的板栗,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人承包的山林土地就是大家共有的资源,他们把大部分板栗弄走了,其他镇民四舍五入就吃亏,只是看在沈徐两家都是孩子们上蹿下跳、没大人出面的份上,且也就弄这一回,镇民们才没有过多计较。

  但是仇富是本能,都知道他们搞事情赚到了钱,却只顾着自己享受,一点不惦记着老乡们,久而久之可就招人恨。不过现代企业家们给沈丽姝树立了很多榜样,偶尔做点好事回馈乡里,树立仁义形象,就能摇身一变成慈善家,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总之作秀也有,真想给乡亲们打开方便之门也有,沈丽姝举双手双脚支持徐二舅收他们家的果蔬,也不压价格,批发价多少就多少,也同跟菜贩子合作那般,每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搞那些先记账以后结的套路。

  如此便相当于多了一份收入,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大半个镇子闻风而动,镇民们从嘴巴里节省一些,多少能赚个两三位数。

  还有更聪明些的,得知沈丽姝他们鸟枪换炮、都要把摊子变成大铺子了,需求量只会趋于稳定,他们这两个月春耕,也不声不响多种了些菜蔬,巴望着今年赚笔大的。

  于是沈丽姝一不小心,又成了大半个镇子人心中的小财神奶奶,所以他们这次回镇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欢迎。

  保持下去,乡亲们以后只会一次比一次热情。

  大家真心实意想要欢送沈家六口,只是他们把能卖了换钱的农副产品都卖了,不能卖的也要留着填饱肚子,能送给沈家的东西实在有限,也就一把葱两个蛋几头姜这样子。

  沈家旺和沈徐氏态度坚决点表示不能收,他们也就作罢了,最后实在无法推拒的,就那么几个跟他们沾亲带故、实实在在得到好处的,比如徐二舅的好朋友大头叔叔,坚持要送半只据说是家里人自己捉到且风干的野鸡,给沈家人尝尝鲜,沈爹盛情难却也只能答应了。

  但这样的就那么两三个,自家要收的礼物也有限,因此回去的行李,仍比来时少了三分之二,占不了什么重量,沈丽姝还可以跟三个弟弟整整齐齐坐在车上。

  抛开连大名都还没取的小弟不提,这小家伙什么都不懂,被围观了还以为大家是喜欢他呢。沈丽姝至少可以跟大弟二弟有福同享,有被人指指点点的待遇也要一起承担。

  有人陪自己一起被围观,沈丽姝瞬间躺平,舒舒服服享受坐车的快乐,甚至有种失策的感觉,完全可以带一副牌跟小老弟们斗地主的。

  咦,她是不是可以把纸牌苏出来了?

  上一次大弟二弟去林举人家拜师,沈丽姝也跟着在林家待了大半天,吃完午饭都没走,陪林老太太和举人娘子闲话家常时,惊喜的发现有钱的太太们已经在打马吊打发时间了,很是兴致勃勃打听马吊的玩法。

  林家婆媳也是有些手痒了,三言两语就摆上一桌现场教学。

  由于只沈丽姝积极要学,沈徐氏完全不感兴趣——主要是她不识字。后世有种说法,风靡一时、目不识丁的八十岁老奶奶也能玩到飞起的国粹麻将,其实是由马吊演化而来,但这时的马吊,却是士大夫发明的小游戏,不要求参与者多么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但不识字的想要学会马吊,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因此沈徐氏推说学不会,林家婆媳也不强求。

  三缺一的她们就把林少爷叫来凑数了。

  这个活动不但在夫人太太中风靡一时,在文人中更是每逢聚会不可或缺的保留项目,想要在这群文化人中混得开,不仅要具备君子六艺,跟得上潮流也很关键。

  而林举人交游广阔,刚收下不久的小弟子都被带去访友见客,林少爷这个亲儿子,自小更是没少参加文人集会,熟练掌握马吊技能,虽然第一次被长辈叫到后院帮凑人头,让他颇有些意外,倒也认认真真做好这个工具人。

  只是他祖母和母亲很有些人菜瘾大,一玩就嗨,根本顾不上关照新手,最后都是他这个工具人负责为沈丽姝讲解游戏规则。

  沈丽姝承认,马吊玩法确实颇为复杂,比打麻将难多了,但她有丰富的麻将和斗地主基础,两圈下来就能跟上节奏了,那天玩得颇为尽兴。

  所以这些天,沈丽姝一边装修一边考虑到开业后的问题,客流量大的话,纵然顾客坐在店里,照样要等上不少时间才能吃到烤肉,他们又不像现代人手一部手机,随时随地畅游网络。

  这里的顾客做不了别的,就只能坐在那里干等几十分钟,消费体验感也太差了。

  她得想办法给顾客上帝们找点娱乐活动打发时间。

  沈丽姝想到最多的就是马吊,还没有最终决定,是因为觉得不是所有人都跟着她一样上手贼快,马吊门槛还是有些高,面对大部分不感兴趣,或者没玩过的顾客,她难道要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吗?

  与其都要讲解规则,不如找个零基础也简单易学的——斗地主。

  沈丽姝一想到扑克牌的各种玩法,顿时豁然开朗,觉得自己格局一下就打开,反正马吊都有了,再加上一副扑克也不过分吧?

  立刻把斗地主列入待办事项中!

  于是放了个小假期回到工作岗位,沈丽姝他们的工作又增加了。

  不过大家也越发干劲十足了,城里的镇上的小伙伴们,都把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忙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就迎来了三年一度、热闹程度远超所有节假日和庙会的杏榜日。



第79章

  状元游街。

  赶上这样的盛会,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虽然没有特意放假,来加入这场全城吃瓜的盛会。

  但他们也没有错过精彩部分,事前就有计划的减少了一部分工作安排。

  当街头巷尾, 有热心人士及时通报, 新科状元领着榜眼和探花,在鼓乐伴奏和仪仗队的陪同下跨马游街, 已经走到了哪条街, 离他们这边大约还要多久时,大家立刻放下手头事情,鱼贯而出去路边占位置了。

  仪仗队还没到, 现场已是万人空巷。

  场面十分壮观。

  传说中的杏榜会张贴在宫墙外, 供所有考生和全城百姓瞻仰围观, 因而新科进士跨马游街也是从此处开始。

  沈丽姝他们家距离皇城的位置不说最近, 但至少比店铺要近些。

  也就是说, 在家里备货的小伙伴们和她娘弟弟们, 会比放榜日依然要来店里监工的他们几个更快吃上瓜。

  但沈丽姝他们却一点也不捉急, 因为占据了高地。

  说实话, 去街道两旁吃瓜, 距离观摩本届文曲星的风采姿容,当然是极好的,要是能跟新科状元对视微笑, 更是高光时刻,可以拿出去吹一辈子了。

  只是想要达成此项成就有个前提——必须身体素质强悍,或是人多势众, 才能在人山人海的吃瓜现场杀出重围, 抢到并始终占据前排有利位置。

  否则一个淹没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去了现场也看不清新科状元的脸, 岂不是看了个寂寞?

  幸而沈丽姝不用去凑着个人头,自家的铺子位置极好,正门对着大街,后门是一片河景,当仪仗队从楼下经过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靠在临街的二楼窗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360°无死角式的吃瓜快感,视野绝好,保管状元郎几根睫毛都能数清楚。

  VIP包厢这不比看台票香吗?

  说起VIP,沈丽姝就忍不住扼腕叹息,这条街上,跟他们家一样拥有“观景台”的酒楼茶楼还不少,而且那些掌柜们都老司机了,早半个月前,他们还没反应过来,那些好点的观坐席就已经被高价被订完了。

  听说还有反应不及时的土豪,后来为了截胡,疯狂砸钱内卷,让这条街的掌柜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8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1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生活日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